第八十一章

關燈
急的情況,全國的軍隊都已進入戒備狀态。

    中午,汪東興氣喘籲籲地走進北京廳,向毛澤東彙報道:“周總理讓我向您報告,剛才,12點20分,中國駐蒙古大使報告中國外交部,有一架中國噴氣式飛機在蒙古失事。

    ”毛澤東一下從沙發上坐起來,睜大了眼睛問:“還有什麼情況?”汪東興回答:“今天上午8點30分在烏蘭巴托,蒙古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打電話通知中國大使館,他們的外長要約見我們的大使,通報一架中國噴氣式飛機在蒙古失事的情況。

    ”毛澤東顯然不敢相信這樣的結果,他問:“這個消息可靠不可靠?為什麼一定要在空地上墜下來,是不是沒有油了,還是把飛機場看錯了?”汪東興對毛澤東說:“飛機到底是什麼情況現在還不清楚,我們的大使準備去實地勘察,目前還不知道飛機是什麼原因墜落下來的。

    ”毛澤東又關心地問:“飛機上有沒有活着的人?”汪東興說:“大概不會有,不過目前這些情況都不清楚,還要待報。

    ” 毛澤東松了一口氣,他在沙發上坐好,點了點頭,汪東興退出了。

    情況顯然沒有想象得那麼嚴重了,既然林彪、葉群摔死了,這夥人想立刻聯合蘇聯對中國實行軍事打擊的危險性暫時就不存在了,首先要将林彪出逃的消息嚴密封鎖起來,這樣就有一段相對充裕的時間對國内的政治、軍事權力結構做出調整,将林彪的餘黨全部肅清,将隐患全部排除。

     等一切都穩當了,即使向全世界公布了林彪出逃的事件,任何外部勢力也無機可乘了。

    對于往下的一系列政治、軍事安排,毛澤東倒覺得比較從容。

    他知道周恩來會很好地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也知道會議一結束周恩來就會向他請示,對于中國下一輪的政治鬥争,他早已成竹在胸。

    當最嚴重的事态過去之後,極度的疲勞再一次襲擊了他,他沉重地坐在沙發上,思緒有些朦胧。

    當周恩來等人在忙于緊急處理政治事态時,他想到的是,自己一手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在搞了五年多之後,卻出現了這個難以自圓其說的結果。

     門開了,是周恩來領着康生、江青、張春橋進來了,毛澤東點點頭,示意他們坐下。

     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剛剛開完,周恩來向他做着簡潔的彙報,他聽着,不時微微點點頭。

     周恩來很幹練,對大小事宜的處理都十分得當,對這一切他有足夠的放心。

    聽完周恩來的彙報,他又加了兩條指示:“給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十天時間,看他們十天,叫他們坦白交待,争取從寬處理。

    老同志允許犯錯誤,允許改正錯誤,交待好了就行。

    ”周恩來點頭做了記錄,毛澤東又環視着在場的人說道:“要迅速整理林彪反革命集團的罪證材料,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做出交待。

    ”周恩來立刻點頭,康生、張春橋、江青也都身體前傾地端坐着,目不轉睛地看着毛澤東。

    毛澤東在他們的神情中看到了忠誠,也看出了一絲激昂興奮的戰鬥情緒:九屆二中全會以來,他們一直是和林彪、葉群對着幹的,現在林彪垮台了,這是他們要彈冠相慶的一件好事。

    想到這一點,毛澤東心中湧起一股厭煩的情緒:好像孩子們還想打架,家長卻已經累了;他們也不過是在為自己戰鬥,誰也沒有真正替他着想。

    當林彪的三叉戟飛機墜毀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時,大概惟有他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文化大革命是他親手發動的,接班人也是他親自指定的,他的理論,他的英明,他的判斷力,他在曆史上的所做所為,由于林彪的叛逃都會投上濃重的陰影。

    當這幾個人鬥志昂揚準備沖殺時,他感到的卻是自己的年邁與疲憊。

     周恩來、康生、江青、張春橋等人彙報完畢後起身告辭時,他也準備站起身,然而,他兩手撐着沙發卻沒有站起來。

    周恩來發現了,趕忙伸出手攙扶着他,一邊四下張望道:“小李呢?”李秀芝跑進來将毛澤東攙扶起來。

    當他遲緩地站起來以後,又搖晃了一下,這一刻,他覺得自己露出了龍鐘老态。

    周恩來和江青都發現了,兩個人的目光對視了一下,周恩來對毛澤東說道:“主席,您該好好休息了,不要送了。

    ”毛澤東原地站在那裡點點頭。

     江青走上來,插到周恩來前面說:“主席,你是該好好休息了,我們會把一切都安排好。

    ” 毛澤東十分疲倦地點點頭,同時再一次體驗到了厭煩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