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
關燈
小
中
大
叱之。
蛟黨大驚,奔入大江,藏于深淵。
真君乃即書符數道,敕遣符使驅之。
蛟孽不能藏隐,乃從上流奔出。
真君揮劍斬之,江水俱紅,此二蛟皆孽龍子也。
今鄂渚有三聖王廟,橋名伏龍橋,淵名龍窩,斬蛟處名上龍口。
真君複回至西甯,怒社伯不能稱職,乃以銅鎖貫其祠門,禁止民間不許祭享。
今分甯縣城隍廟正門常閉,居民祭祀者亦少。
乃令百姓崇祀小神,其人姓毛,兄弟三人,即指引真君橋下斬蛟者。
今封葉佑侯,血食甚盛。
真君見吳君曰:“孽龍潛逃,蛟黨奔散,吾欲遍尋蹤迹,一并誅之。
”吳君曰:“君至金陵遠回,令椿萱大人且須問剩吾諒此蛟黨,有師尊在,豈能複恣猖狂,待徐徐除之。
” 于是二君回過豐城縣杪針洞,真君曰:“後此洞必有蛟螭出入,吾當鎮之。
”遂取大杉木一根,書符其上以為楔,至今其楔不朽。
又過奉新縣,地名藏溪,又名蛟穴,其中積水不竭。
真君曰:“此溪乃蛟龍所藏之處。
”遂舉神劍劈破溪傍巨石,書符鎮之。
今鎮蛟石猶在。
又過新建縣,地名歎早湖,湖中水蛭甚多,皆是蛟黨奴隸,散入田中,+---人之血。
真君惡之,遂将藥一粒,投于湖中,其蛭永絕。
今名藥湖。
複歸郡城,轉西山之宅,回見父母,一家具慶,不在話下。
卻說真君屢敗孽龍,仙法愈顯,德著人間,名傳海内。
時天下求為弟子者不下千數,真君卻之不可得,乃削炭化為美婦數百人,夜散群弟子寝處。
次早驗之,未被炭婦污染者得十人而已。
先受業者六人:陳勳字孝舉,成都人。
周廣字惠常,廬陵人。
黃仁覽字紫庭,建城人。
真君之婿。
彭抗字武陽,蘭陵人。
其女配真君之子。
眄烈字道微,南昌人。
真君外甥。
鐘離嘉字公陽,新建人。
真君外甥。
後相從者四人: 曾亨字典國,泗水人。
骨秀神慧,孫登見而異之。
乃潛心學道,遊于江南,居豫章之豐城真陽觀。
聞真君道法,投于門下。
時荷字道陽,巨鹿人。
少出家,居東海沐陽院奉仙觀,修老子之教。
因入四明山遇神人授以胎息導引之術,頗能辟谷,亦能役使鬼神。
慕真君之名,徒步踵門,願充弟子。
甘戰字伯武,豐城人。
性喜修真,不求聞達,徑從真君學道。
施岑字太玉,沛郡人。
其父施朔仕吳,因移居于九江赤烏縣。
岑狀貌雄傑,勇健多力。
時聞真君斬蛟立功,喜而從之。
真君使與甘戰各持神劍,常侍左右。
這弟子十人,不被炭婦染污。
真君嘉之,凡周遊江湖,誅蛟斬蛇,時刻相從,即異時上升諸徒也。
其餘被炭婦所污者,往往自愧而去。
今炭婦市猶在。
真君謂施岑、眄烈曰:“目今妖孽為害,變化百端,無所定向。
汝二人可向鄱陽湖中追而尋之。
”施眄、欣然領命,仗劍而去。
夜至鄱陽湖中,登石台之上望之。
今饒河口有眺台,俗呼為釣台,非也。
此蓋施、眄眺望妖蜃出沒之所耳。
其時但見一物隐隐如蛇,昂頭擺尾,橫亘數十裡。
施岑曰:“妖物今在此乎?”即拔劍揮之,斬其腰。
至次日天明視之,乃蜈蚣山也。
至今其山斷腰,仙迹猶在。
施岑謂眄烈曰:“黑夜吾認此山以為妖物,今誤矣,與汝尚當盡力追尋。
” 卻說孽龍精被真君殺敗,更傷了二子并許多族類,咬牙嚼齒,以恨真君。
聚集衆族類商議,欲往小姑潭求老龍報仇。
衆蛟黨曰:“如此甚好。
”孽龍乃奔入小姑潭深底。
那潭不知有幾許深,諺雲:“大姑闊萬丈,小姑深萬丈。
”所以叫做小姑潭。
那孽龍到萬丈潭底,隻見:水泛泛漫天,浪層層拍岸。
江中心有一座小姑山,雖是個中流砥柱;江下面有一所老龍潭,卻似個不朽龍宮。
那龍官蓋的碧磷磷鴛鴦瓦,圍的光閃閃孔雀屏,垂的疏朗朗翡翠簾,擺的彎環環虎皮椅。
隻見老龍坐在虎椅之上,龍女侍在堂下,龍兵繞在宮前,夜叉立在門邊,龍子龍孫列在階上。
真個是:江心渺渺無雙景,水府茫茫第一家。
說那老龍出處,他原是黃帝荊山鑄鼎之時,騎他上天。
他在天上貪毒,九天玄女拿着他送與羅堕闍尊者。
尊者養他在缽盂裡,養了千百年。
他貪毒的性子不改,走下世來,就吃了張果老的驢,傷了周穆王的八駿。
朱漫泙心懷不忿,學就個屠龍之法,要下手着他。
他又藏在巴蜀地方,一人家後園之中橘子裡面。
那兩個着棋的老兒想他做龍脯,他又走到葛陂中來,撞着費長房打一棒,他就忍着疼奔走華陽洞去。
那曉得吳綽的斧子又利害些,當頭一劈,受了老大的虧苦。
頭腦子雖不曾破,卻失了項下這一顆明珠,再也上天不得,因此上拜了小姑娘娘,求得這所萬丈深潭,蓋造個龍宮,恁般齊整。
卻說那孽龍奔入龍宮之内,投拜老龍,哭哭啼啼,告訴前情。
說道許遜斬了他的兒子,傷了他的族類,苦苦還要擒他。
言罷放聲大哭。
那龍宮大大小小,那一個不淚下。
老龍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許遜既這等可惡,待我拿來與你複仇!”孽龍曰:“許遜傳了谌母飛步之法,又得了玉女斬邪之劍,神通廣大,難以輕敵。
”老龍曰:“他縱有飛步之法,飛我老龍不過;他縱有斬邪之劍,斬我老龍不得。
”于是即變作個天神模樣,三頭六臂,黑臉獠牙,則見:身穿着重重鐵甲,手提着利利鋼叉。
頭戴着金盔,閃閃耀紅霞,身跨着奔奔騰騰的駿馬。
雄糾糾英風直奮,威凜凜殺氣橫加。
一心心要與人報冤家,古古怪怪的好怕。
那老龍打扮得這個模樣,巡江夜叉,守宮将卒,人人喝采,個個稱奇,道:“好一個妝束!”孽龍亦搖身一變,也變作天神模樣。
你看他怎生打扮?則見:面烏烏趙玄壇般黑,身挺挺鄧天王般長。
手持張翼德丈八長槍,就好似鬥口靈官的形狀。
口吐出葛仙真君的騰騰火焰,頭放着華光菩薩的閃閃豪光。
威風凜凜貌堂堂,不比前番模樣。
那孽龍打扮出來,龍宮之内,可知人人喝采,個個誇奇。
兩個龍妖一齊打個旋風,奔上岸來。
老龍居左,孽龍居右,蛟黨列成陣勢,準備真君到來迎敵。
不在話下。
施岑與眄烈從高阜上一望見那妖氣彌天,他兩個少年英勇,也不管他勢頭來得大,也不管他黨類來得多,就掣手中寶劍跳下高阜來,與那些妖怪大殺一常施、眄二人,雖傳得真君妙訣,終是寡不敵衆。
三合之中,當抵不住,敗陣而走。
老龍與孽龍随後趕殺,施、眄大敗,回見真君,具說前事。
真君大怒,遂提着兩口寶劍,命甘戰、時荷二人同去助陣。
駕一朵祥雲,迳奔老龍列陣之所。
那孽龍見了,自古“仇人相見,分外眼睜”,就提那長槍,迳來槍着真君。
老龍亦舉起鋼叉,迳來叉着真君。
好一個真君,展開法力,就兩口寶劍,左遮右隔,隻見:這一邊揮寶劍,對一枝長槍,倍增殺氣;那一邊揮寶劍,架一管鋼叉,頓長精神。
這一邊砍将去,就似那呂梁瀉下的狂瀾,如何當抵?那一邊斫将去,就似那蜀山崩了的土塊,怎樣支撐?這一邊施高強武藝,殺一個鹘入鴉群;那一邊顯凜烈威風,殺一個虎奔羊穴。
這一邊用一個風掃殘紅的法子,殺得他落花片片墜紅泥;那一邊使一個浪滾陸地的勢兒,殺得他塵土茫茫歸大海。
真個是撥開覆地翻天手,要斬興波作浪邪。
二龍與真君混戰,未分勝敗。
忽翻身騰在半空,卻要呼風喚雨,飛沙走石,來捉真君。
此時真君已會騰雲駕霧,遂趕上二龍,又在半空中殺了多時。
後落下平地又戰。
那些蛟黨見真君法大,二龍漸漸當抵不住,一齊掩殺過來。
時荷、甘戰二人,乃各執利劍,亦殺入陣中。
你看那師徒們橫沖直撞,那些妖孽怎生抵敵得住?那老龍力氣不加,三頭中被真君傷了一頭,六臂中被真君斷了一臂,遂化陣清風去了。
孽龍見老龍敗陣,心中慌張,恐被真君所捉,亦化作一陣清風望西而去。
其餘蛟黨,各自逃散。
有化作螽斯,在麥隴上逼逼剝剝跳的;有化作青蠅,在棘樹上嘈嘈雜雜鬧的;有化作蚯蚓,在水田中扭扭屹屹走的;有化作蜜蜂,在花枝上擾擾嚷嚷采的;有化作蜻蜓,在雲霄裡輕輕款款飛的;有化作土狗子,不做聲,不做氣,躲在田傍下的。
彼時真君追趕妖孽,走在田傍上經過,忽失了一足,把那田傍踹開。
隻見一道妖氣,迸将出來。
真君急忙看時,隻見一個土狗子躲在那裡。
真君将劍一揮,砍成兩截,原來是孽龍第五子也。
後人有詩歎曰: 自笑蛟精不見機,苦同仙子兩相持。
今朝揮起無情劍,又斬親生第五兒。
卻說真君斬了孽龍第五子,急忙追尋孽龍,不見蹤影,遂與二弟子且回豫章。
吳君謂真君曰:“目今蛟黨還盛,未曾誅滅。
孽龍有此等助威添勢,豈肯罷休?莫若先除了他的黨類,使他勢孤力弱,一舉可擒,此所謂射人先射馬之謂也。
”真君曰:“言之有理。
”遂即同施岑、甘戰、陳勳、眄烈,鐘離嘉群弟子随己出外追斬蛟黨。
猶恐孽龍精潰其郡城,留吳君、彭抗在家鎮之。
于是真君同群弟子,或登高山,或往窮谷,或經深潭,或詣長橋,或曆大湖等處,尋取蛟黨滅之。
真君一日至新吳地方,忽見一蛟變成一水牛,欲起洪水,淹沒此處人民。
噓氣一口,漲水一尺,噓氣二口,長水二尺。
真君大怒,揮劍欲斬之。
那蛟孽見了真君,魂不附體,遂奔入潭中而去。
真君即立了石碑一片,作鎮蛟之文以禁之,其文曰:奉命太玄,得道真仙。
劫終劫始,先地先天。
無量法界,玄之又玄。
勤修無遺,白日升仙。
神劍落地,符法升天。
妖邪喪膽,鬼精逃潛。
其潭至今名曰鎮龍潭,石碑猶存。
一日,真君又行至海昏之上,聞有巨蛇據山為穴,吐氣成雲,長有數裡。
人畜在氣中者,即被吞吸。
江湖舟船,多遭其覆溺,大為民害。
施岑登北嶺之高而望之,見其毒氣漲天,乃歎曰:“斯民何罪,而久遭其害也?”遂禀真君,欲往誅之。
真君曰:“吾聞此畜妖氣最毒,搪突其氣者,十人十死,百人百亡,須待時而往。
”良久,俄有一赤烏飛過,真君曰:“可矣。
”言赤烏報時,天神至,地神臨,可以誅妖。
後于其地立觀,名候時觀,又号赤烏觀。
且說那時真君引群弟子前至蛇所。
其蛇奮然躍出深穴,舉首高數十丈,眼若火炬,口似血盆,鱗似金錢,口中吐出一道妖氣,則見:冥冥蒙蒙,比蚩尤迷敵的大霧;昏昏暗暗,例元規污人的飛塵。
飛去飛來,卻似那漢殿宮中結成的黑塊;滾上滾下,又似那泰山岩裡吐出的頑雲。
大地之中,遮蔽了峰巒嶺岫;長空之上,隐藏了日月星辰。
彌彌漫漫,漲将開千有百裡;霏霏拂拂,當着了十無一生。
正是:妖蛇吐氣三千丈,千裡猶聞一陣腥。
真君呼一口仙風,吹散其氣。
率弟子各揮寶劍,鄉人摩旗擂鼓,呐喊振天相助。
妖蛇全無懼色,奔将過來。
真君運起法雷,劈頭打去,兼用神劍一指,蛇乃卻步。
施岑、甘戰二人,奮勇飛步縱前,施踏其首,甘踹其尾,真君先以劍劈破其颡,陳勳再引劍當中腰斬之,蛇腹遂爾裂開。
忽有一小蛇自腹中走出,長有數丈。
施岑欲斬之,真君曰:“彼母腹中之蛇,未曾見天日,猶不曾加害于民,不可誅之。
”遂叱曰:“畜生好去,我放汝性命,毋得害人!”小蛇懼怯,奔行六七裡,聞鼓噪之聲,猶反聽而顧其母。
此地今為蛇子港。
群弟子再請追而戮之,真君曰:“既放其生而又追戮之,是心無恻隐也。
”蛇子遂得入江。
今有廟在新建吳城,甚是靈感。
宋真宗敕封“靈順昭應安濟惠澤王”,俗呼曰小龍王廟是也。
大蛇既死,其骨聚而成洲,今号積骨洲。
真君入海昏,經行之處,皆留壇靖,凡有六處。
通候時之地為七,一曰進化靖,二曰節奏靖,三曰丹符靖,四曰華表靖,五曰紫陽靖,六曰霍陽靖,七曰列真靖。
其勢布若星鬥之狀,蓋以鎮壓其後也。
其七靖今皆為宮觀,或為寺院。
巨蟒既誅,妖血污劍,于是洗磨之,且削石以試其鋒,今新建有磨劍池、試劍石猶在。
真君謂諸徒曰:“蛟黨除之莫盡,更有孽龍精通靈不測,今知我在此,若伺隙潰我郡城,恐吳、彭二人莫能懾服。
莫若棄此而歸。
”施岑是個勇士,謂曰:“此處妖孽甚多,再尋幾日,殺幾個回去卻好。
”真君曰:“吾在外日久,恐吾郡蛟黨又聚作一處,可速歸除之!”于是悉離海昏而行。
海昏鄉人感真君之德,遂立生祠,四時享祭,不在話下。
且說孽龍精果然深恨真君,乘其遠出,欲将豫章郡滾成一海,以報前仇。
遂聚集敗殘蛟黨,尚有七八百餘,孽龍曰:“昨夜月離于畢。
今夜酉時主天陰晦暝,風雨大作。
我與爾等趁此機會,把豫章郡一滾而沉,有何不可?”此時,正是午牌時分,吳君猛與彭君抗恰從西山高處,舉目一望,隻見妖氣漫天,乃曰:“許師往外誅妖,不想妖氣盡聚于此。
”言未畢,忽見豫章郡社伯并土地等神,來見吳君說:“孽龍又聚了八百餘蛟黨,欲攪翻江西一郡,變作滄海,隻待今夜酉牌時分風雨大作之時,就要下手。
有等居民聞得此信,皆來小神廟中叩頭磕腦,叫小神保他。
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正是‘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還保得别人?伏望尊仙怎生區處!”吳君聽說此事,到吃了一大驚,遂與彭君急忙下了山頭。
吳君謂彭君曰:“爾且仗劍一口,驅使神兵,先往江前江後尋邏。
”彭君去了。
吳君乃上了一座九星的法壇,取過一個五雷的令牌,仗了一口七星的寶劍,注上一碗五龍吐的淨水,念了幾句“乾羅恒那九龍破穢真君”的神咒,捏了一個三台的真訣,步了一個八卦的神罡。
乃飛符一道,徑差年值功曹,送至日宮太陽帝君處投下。
叫那太陽帝君把這個日輪兒緩緩的沉下,卻将酉時翻作午時,就要如魯陽揮以長戈,即返三舍;虞公指以短劍,卻轉幾分的日子。
又飛符一道,徑差月值功曹,送至月宮太陰星君處投下。
叫那太陰星君把這個月輪兒緩緩的移上,卻将亥時翻作酉時,就要如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又飛符一道,徑差日值功曹,送至風伯處按下。
叫那風伯今晚将大風息了,一氣不要吹噓,萬竅不要怒叫,切不可過江掇起龍頭浪,拂地吹開馬足塵,就樹撮将黃葉落,入山推出白雲來。
又飛符一道,徑差時值功曹,送至雨師處投下。
叫那雨師今晚收了雨腳,休要得點點滴滴打破芭蕉,淋淋漓漓洗開苔藓,頹山黑霧傾濃墨,倒海沖風瀉急湍,勢似陽侯誇溟海,聲如項羽戰章邯。
又飛符一道,差那律令大神,徑到雷神處投下。
叫那雷神今晚将五雷藏着,休得要驅起那号令,放出那霹靂,轟轟烈烈,使一鳴山嶽震,再鼓禹門開,響激天關轉,身從地穴來。
又飛符一道,差着急腳大神,送至雲師處投下。
叫他今晚卷起雲頭,切不可氤氤氲氲,遮掩天地;渺渺漠漠,蒙蔽江山。
使那重重翼鳳飛層漢,疊疊從龍出遠波,太行遊子思親切,巫峽襄王入夢多。
吳君遣符已畢,又差那社伯等神,火速報知真君,急回豫章郡懾伏群妖,毋得遲誤!吳君調撥已畢,遂親自仗劍,鎮壓群蛟,不在話下。
卻說孽龍精隻等待日輪下去月光上來的酉牌時分,就呼風喚雨,驅雲使雷,把這豫章一郡滾沉。
不想長望短望,日頭隻在未上照耀,叫他下去,那日頭就相似縛下一條繩子,再也不下去。
孽龍又招那月輪上來,這月輪就相似有人扯住着他,再也不上來。
孽龍怒起,也不管酉時不酉時,就命取蛟黨,大家呼着風來。
誰知那風伯遵了吳君的符命,半空中叫道:“孽龍!你如今學這等歪,都要放風,我那個聽你!”孽龍呼風不得,就去叫雷神打雷。
誰知那雷神遵了吳君的符命,半下兒不響。
孽龍道:“雷公雷公!我往日喚你,少可有千百聲。
今日半點聲氣不做,敢害啞了?”雷神道:“我到不害啞,隻是你今日害颠!”孽龍見雷公不響,無如之奈,隻得叫聲:“雲師,快興雲來!”那雲師遵了吳君的符命,把那千岩萬壑之雲,隻卷之退藏于密,那肯放之彌于六合。
隻見玉宇無塵,天清氣朗,那雲師還在半空中唱一個“萬裡長江收暮雲”耍子哩。
孽龍見雲師不肯興雲,且去問雨師讨雨。
誰知那雨師亦遵了吳君的符命,莫說是千點萬點灑将下來,就是半點兒也是沒有的。
孽龍精望日日不沉,招月月不上,呼風風不至,喚雨雨不來,驅雷雷不響,使雲雲不興,直激得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遂謂衆蛟黨曰:“我不要風雲雷雨,一小小豫章郡終不然滾不成海?”遂聳開鱗甲,翻身一轉,把那江西章江門外,就沉了數十餘丈。
吳君看見,即忙飛起手中寶劍,駕起足下祥雲,直取孽龍。
孽龍與吳君厮戰,彭君亦飛劍助敵,在江西城外大殺一常孽龍招取黨類,一湧而至,在上的變成無數的黃蜂,撲頭撲腦亂丁;在下的變成滾滾的長蛇,遍足亂繞。
孽龍更變作個金剛菩薩,長又長,大又大,手執金戈,與吳君、彭君混戰。
好一個吳君,又好一個彭君!上殺個雪花蓋頂,戰住狂蜂;下殺個枯樹盤根,戰住長蛇;中殺個鹞子翻身,抵住孽龍。
自未時殺起,殺近黃昏。
忽真君同着諸弟子到來,大喝一聲:“許遜在此!孽畜敢肆害麼?”諸蛟黨皆有懼色。
孽龍見了真君,咬定牙根,要報前仇,乃謂群蛟曰:“今日遭此大難,我與爾等,生死存亡,在此一舉!”諸蛟踴躍言曰:“父子兄弟,當拚命一戰,勝則同生,敗則同死!”遂與孽龍精力戰真君。
怎見得利害:愁雲蔽日,殺氣漫空,地覆天翻,神愁鬼哭,仙子無邊法力,妖精許大神通。
一個萬丈潭中孽怪,舞着金戈;一個九重天上真仙,飛将寶劍。
一個棱棱層層甲鱗竦動,一個變變化化手段高強。
一個呵一口妖氣,霧漲雲迷;一個吹一口仙風,天清氣朗。
一個領蛟子蛟孫戰真仙,恰好似八十萬曹兵鏖赤壁;一個同仙徒仙弟收妖孽,卻好似二十八漢将鬧昆陽。
一個翻江流,攪海水,重重疊疊湧波濤;一個撼乾樞,搖坤軸,烈烈轟轟運霹靂。
一個要為族類報了冤仇,一個要為生民除将禍害。
正是: 兩邊齊角力,一樣顯神機。
到頭分勝敗,畢竟有雄雌。
卻說孽龍精奮死來戰真君,真君正要拿住他,以絕禍根。
那些蛟黨終是心中懼怯,真君的弟子們各持寶劍,或斬了一兩個的,或斬了三四個的,或斬了五六個的,噴出腥血,一片通紅。
周廣一劍,又将孽龍的第二子斬了。
其餘蛟黨一個個變化走去。
隻有孽龍與真君獨戰,回頭一看,蛟黨無一人在身傍,也隻得跳上雲端,化一陣黑風而走。
真君急追趕時,已失其所在,乃同衆弟子回歸。
真君謂吳猛曰:“此番若非君之法力,數百萬生靈,盡葬于波濤中矣!”吳君曰:“全仗尊師殺退蛟孽,不然弟子亦危也。
” 卻說孽龍屢敗,除殺死族類外,六子之中,已殺去四子。
衆蛟黨恐真君誅已,心怏怏不安,盡皆變去,止有三蛟未變,三蛟者:二蛟系孽龍子,一蛟系孽龍孫,藏于新建洲渚之中。
其餘各變形為人,散于各郡城市鎮中,逃躲災難。
一日,有真君弟子曾亨入于城市,見二少年,狀貌殊異,鞠躬長揖,向曾亨問曰:“公非許君高門乎?”曾亨曰:“然。
” 既而問少年曰:“君是何人也?”少年曰:“仆家居長安,累世崇善。
遠聞許公深有道術,誅邪斬妖,必仗神劍,願聞此神劍有何功用?”曾亨曰:“吾師神劍,功用甚大,指天天開,指地地裂,指星辰則失度,指江河則逆流。
萬邪不敢當其鋒,千妖莫能撄其銳。
出匣時,霜寒雪凜;耀光處,鬼哭神愁。
乃天賜之至寶也。
”少年曰:“世間之物,不知亦有何物可當賢師神劍,而不為其所傷?”曾亨戲謂之曰:“吾師神劍,惟不傷冬瓜葫蘆二物耳,其餘他物皆不能當也。
”少年聞言,遂告辭而去。
曾亨亦不知少年乃是蛟精所變也。
蛟精一聞冬瓜葫蘆之言,盡說與黨類知悉。
真君一日以神劍授弟子施岑、甘戰,令其遍尋蛟黨誅之。
蛟黨以甘、施二人尋追甚緊,遂皆化為葫蘆冬瓜,泛滿江中。
真君登秀峰之巅,運神光一望,乃呼施岑、甘戰謂曰:“江中所浮者,非葫蘆冬瓜,乃蛟精餘黨也。
汝二人可履水内斬之。
” 于是施岑、甘戰飛步水上,舉劍望葫蘆亂砍。
那冬瓜葫蘆乃是輕浮之物,一砍即入水中,不能得破。
正懊惱之間,忽有過往大仙在虛空中觀看,遂令社伯之神,變為一八哥鳥兒,在施岑、甘戰頭上叫曰:“下剔上,下剔上。
”施岑大悟,即舉劍自下剔上,滿江蛟黨約有七百餘性命,連根帶蔓,悉無噍類。
江中碧澄澄流水,變為紅滾
蛟黨大驚,奔入大江,藏于深淵。
真君乃即書符數道,敕遣符使驅之。
蛟孽不能藏隐,乃從上流奔出。
真君揮劍斬之,江水俱紅,此二蛟皆孽龍子也。
今鄂渚有三聖王廟,橋名伏龍橋,淵名龍窩,斬蛟處名上龍口。
真君複回至西甯,怒社伯不能稱職,乃以銅鎖貫其祠門,禁止民間不許祭享。
今分甯縣城隍廟正門常閉,居民祭祀者亦少。
乃令百姓崇祀小神,其人姓毛,兄弟三人,即指引真君橋下斬蛟者。
今封葉佑侯,血食甚盛。
真君見吳君曰:“孽龍潛逃,蛟黨奔散,吾欲遍尋蹤迹,一并誅之。
”吳君曰:“君至金陵遠回,令椿萱大人且須問剩吾諒此蛟黨,有師尊在,豈能複恣猖狂,待徐徐除之。
” 于是二君回過豐城縣杪針洞,真君曰:“後此洞必有蛟螭出入,吾當鎮之。
”遂取大杉木一根,書符其上以為楔,至今其楔不朽。
又過奉新縣,地名藏溪,又名蛟穴,其中積水不竭。
真君曰:“此溪乃蛟龍所藏之處。
”遂舉神劍劈破溪傍巨石,書符鎮之。
今鎮蛟石猶在。
又過新建縣,地名歎早湖,湖中水蛭甚多,皆是蛟黨奴隸,散入田中,+---人之血。
真君惡之,遂将藥一粒,投于湖中,其蛭永絕。
今名藥湖。
複歸郡城,轉西山之宅,回見父母,一家具慶,不在話下。
卻說真君屢敗孽龍,仙法愈顯,德著人間,名傳海内。
時天下求為弟子者不下千數,真君卻之不可得,乃削炭化為美婦數百人,夜散群弟子寝處。
次早驗之,未被炭婦污染者得十人而已。
先受業者六人:陳勳字孝舉,成都人。
周廣字惠常,廬陵人。
黃仁覽字紫庭,建城人。
真君之婿。
彭抗字武陽,蘭陵人。
其女配真君之子。
眄烈字道微,南昌人。
真君外甥。
鐘離嘉字公陽,新建人。
真君外甥。
後相從者四人: 曾亨字典國,泗水人。
骨秀神慧,孫登見而異之。
乃潛心學道,遊于江南,居豫章之豐城真陽觀。
聞真君道法,投于門下。
時荷字道陽,巨鹿人。
少出家,居東海沐陽院奉仙觀,修老子之教。
因入四明山遇神人授以胎息導引之術,頗能辟谷,亦能役使鬼神。
慕真君之名,徒步踵門,願充弟子。
甘戰字伯武,豐城人。
性喜修真,不求聞達,徑從真君學道。
施岑字太玉,沛郡人。
其父施朔仕吳,因移居于九江赤烏縣。
岑狀貌雄傑,勇健多力。
時聞真君斬蛟立功,喜而從之。
真君使與甘戰各持神劍,常侍左右。
這弟子十人,不被炭婦染污。
真君嘉之,凡周遊江湖,誅蛟斬蛇,時刻相從,即異時上升諸徒也。
其餘被炭婦所污者,往往自愧而去。
今炭婦市猶在。
真君謂施岑、眄烈曰:“目今妖孽為害,變化百端,無所定向。
汝二人可向鄱陽湖中追而尋之。
”施眄、欣然領命,仗劍而去。
夜至鄱陽湖中,登石台之上望之。
今饒河口有眺台,俗呼為釣台,非也。
此蓋施、眄眺望妖蜃出沒之所耳。
其時但見一物隐隐如蛇,昂頭擺尾,橫亘數十裡。
施岑曰:“妖物今在此乎?”即拔劍揮之,斬其腰。
至次日天明視之,乃蜈蚣山也。
至今其山斷腰,仙迹猶在。
施岑謂眄烈曰:“黑夜吾認此山以為妖物,今誤矣,與汝尚當盡力追尋。
” 卻說孽龍精被真君殺敗,更傷了二子并許多族類,咬牙嚼齒,以恨真君。
聚集衆族類商議,欲往小姑潭求老龍報仇。
衆蛟黨曰:“如此甚好。
”孽龍乃奔入小姑潭深底。
那潭不知有幾許深,諺雲:“大姑闊萬丈,小姑深萬丈。
”所以叫做小姑潭。
那孽龍到萬丈潭底,隻見:水泛泛漫天,浪層層拍岸。
江中心有一座小姑山,雖是個中流砥柱;江下面有一所老龍潭,卻似個不朽龍宮。
那龍官蓋的碧磷磷鴛鴦瓦,圍的光閃閃孔雀屏,垂的疏朗朗翡翠簾,擺的彎環環虎皮椅。
隻見老龍坐在虎椅之上,龍女侍在堂下,龍兵繞在宮前,夜叉立在門邊,龍子龍孫列在階上。
真個是:江心渺渺無雙景,水府茫茫第一家。
說那老龍出處,他原是黃帝荊山鑄鼎之時,騎他上天。
他在天上貪毒,九天玄女拿着他送與羅堕闍尊者。
尊者養他在缽盂裡,養了千百年。
他貪毒的性子不改,走下世來,就吃了張果老的驢,傷了周穆王的八駿。
朱漫泙心懷不忿,學就個屠龍之法,要下手着他。
他又藏在巴蜀地方,一人家後園之中橘子裡面。
那兩個着棋的老兒想他做龍脯,他又走到葛陂中來,撞着費長房打一棒,他就忍着疼奔走華陽洞去。
那曉得吳綽的斧子又利害些,當頭一劈,受了老大的虧苦。
頭腦子雖不曾破,卻失了項下這一顆明珠,再也上天不得,因此上拜了小姑娘娘,求得這所萬丈深潭,蓋造個龍宮,恁般齊整。
卻說那孽龍奔入龍宮之内,投拜老龍,哭哭啼啼,告訴前情。
說道許遜斬了他的兒子,傷了他的族類,苦苦還要擒他。
言罷放聲大哭。
那龍宮大大小小,那一個不淚下。
老龍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許遜既這等可惡,待我拿來與你複仇!”孽龍曰:“許遜傳了谌母飛步之法,又得了玉女斬邪之劍,神通廣大,難以輕敵。
”老龍曰:“他縱有飛步之法,飛我老龍不過;他縱有斬邪之劍,斬我老龍不得。
”于是即變作個天神模樣,三頭六臂,黑臉獠牙,則見:身穿着重重鐵甲,手提着利利鋼叉。
頭戴着金盔,閃閃耀紅霞,身跨着奔奔騰騰的駿馬。
雄糾糾英風直奮,威凜凜殺氣橫加。
一心心要與人報冤家,古古怪怪的好怕。
那老龍打扮得這個模樣,巡江夜叉,守宮将卒,人人喝采,個個稱奇,道:“好一個妝束!”孽龍亦搖身一變,也變作天神模樣。
你看他怎生打扮?則見:面烏烏趙玄壇般黑,身挺挺鄧天王般長。
手持張翼德丈八長槍,就好似鬥口靈官的形狀。
口吐出葛仙真君的騰騰火焰,頭放着華光菩薩的閃閃豪光。
威風凜凜貌堂堂,不比前番模樣。
那孽龍打扮出來,龍宮之内,可知人人喝采,個個誇奇。
兩個龍妖一齊打個旋風,奔上岸來。
老龍居左,孽龍居右,蛟黨列成陣勢,準備真君到來迎敵。
不在話下。
施岑與眄烈從高阜上一望見那妖氣彌天,他兩個少年英勇,也不管他勢頭來得大,也不管他黨類來得多,就掣手中寶劍跳下高阜來,與那些妖怪大殺一常施、眄二人,雖傳得真君妙訣,終是寡不敵衆。
三合之中,當抵不住,敗陣而走。
老龍與孽龍随後趕殺,施、眄大敗,回見真君,具說前事。
真君大怒,遂提着兩口寶劍,命甘戰、時荷二人同去助陣。
駕一朵祥雲,迳奔老龍列陣之所。
那孽龍見了,自古“仇人相見,分外眼睜”,就提那長槍,迳來槍着真君。
老龍亦舉起鋼叉,迳來叉着真君。
好一個真君,展開法力,就兩口寶劍,左遮右隔,隻見:這一邊揮寶劍,對一枝長槍,倍增殺氣;那一邊揮寶劍,架一管鋼叉,頓長精神。
這一邊砍将去,就似那呂梁瀉下的狂瀾,如何當抵?那一邊斫将去,就似那蜀山崩了的土塊,怎樣支撐?這一邊施高強武藝,殺一個鹘入鴉群;那一邊顯凜烈威風,殺一個虎奔羊穴。
這一邊用一個風掃殘紅的法子,殺得他落花片片墜紅泥;那一邊使一個浪滾陸地的勢兒,殺得他塵土茫茫歸大海。
真個是撥開覆地翻天手,要斬興波作浪邪。
二龍與真君混戰,未分勝敗。
忽翻身騰在半空,卻要呼風喚雨,飛沙走石,來捉真君。
此時真君已會騰雲駕霧,遂趕上二龍,又在半空中殺了多時。
後落下平地又戰。
那些蛟黨見真君法大,二龍漸漸當抵不住,一齊掩殺過來。
時荷、甘戰二人,乃各執利劍,亦殺入陣中。
你看那師徒們橫沖直撞,那些妖孽怎生抵敵得住?那老龍力氣不加,三頭中被真君傷了一頭,六臂中被真君斷了一臂,遂化陣清風去了。
孽龍見老龍敗陣,心中慌張,恐被真君所捉,亦化作一陣清風望西而去。
其餘蛟黨,各自逃散。
有化作螽斯,在麥隴上逼逼剝剝跳的;有化作青蠅,在棘樹上嘈嘈雜雜鬧的;有化作蚯蚓,在水田中扭扭屹屹走的;有化作蜜蜂,在花枝上擾擾嚷嚷采的;有化作蜻蜓,在雲霄裡輕輕款款飛的;有化作土狗子,不做聲,不做氣,躲在田傍下的。
彼時真君追趕妖孽,走在田傍上經過,忽失了一足,把那田傍踹開。
隻見一道妖氣,迸将出來。
真君急忙看時,隻見一個土狗子躲在那裡。
真君将劍一揮,砍成兩截,原來是孽龍第五子也。
後人有詩歎曰: 自笑蛟精不見機,苦同仙子兩相持。
今朝揮起無情劍,又斬親生第五兒。
卻說真君斬了孽龍第五子,急忙追尋孽龍,不見蹤影,遂與二弟子且回豫章。
吳君謂真君曰:“目今蛟黨還盛,未曾誅滅。
孽龍有此等助威添勢,豈肯罷休?莫若先除了他的黨類,使他勢孤力弱,一舉可擒,此所謂射人先射馬之謂也。
”真君曰:“言之有理。
”遂即同施岑、甘戰、陳勳、眄烈,鐘離嘉群弟子随己出外追斬蛟黨。
猶恐孽龍精潰其郡城,留吳君、彭抗在家鎮之。
于是真君同群弟子,或登高山,或往窮谷,或經深潭,或詣長橋,或曆大湖等處,尋取蛟黨滅之。
真君一日至新吳地方,忽見一蛟變成一水牛,欲起洪水,淹沒此處人民。
噓氣一口,漲水一尺,噓氣二口,長水二尺。
真君大怒,揮劍欲斬之。
那蛟孽見了真君,魂不附體,遂奔入潭中而去。
真君即立了石碑一片,作鎮蛟之文以禁之,其文曰:奉命太玄,得道真仙。
劫終劫始,先地先天。
無量法界,玄之又玄。
勤修無遺,白日升仙。
神劍落地,符法升天。
妖邪喪膽,鬼精逃潛。
其潭至今名曰鎮龍潭,石碑猶存。
一日,真君又行至海昏之上,聞有巨蛇據山為穴,吐氣成雲,長有數裡。
人畜在氣中者,即被吞吸。
江湖舟船,多遭其覆溺,大為民害。
施岑登北嶺之高而望之,見其毒氣漲天,乃歎曰:“斯民何罪,而久遭其害也?”遂禀真君,欲往誅之。
真君曰:“吾聞此畜妖氣最毒,搪突其氣者,十人十死,百人百亡,須待時而往。
”良久,俄有一赤烏飛過,真君曰:“可矣。
”言赤烏報時,天神至,地神臨,可以誅妖。
後于其地立觀,名候時觀,又号赤烏觀。
且說那時真君引群弟子前至蛇所。
其蛇奮然躍出深穴,舉首高數十丈,眼若火炬,口似血盆,鱗似金錢,口中吐出一道妖氣,則見:冥冥蒙蒙,比蚩尤迷敵的大霧;昏昏暗暗,例元規污人的飛塵。
飛去飛來,卻似那漢殿宮中結成的黑塊;滾上滾下,又似那泰山岩裡吐出的頑雲。
大地之中,遮蔽了峰巒嶺岫;長空之上,隐藏了日月星辰。
彌彌漫漫,漲将開千有百裡;霏霏拂拂,當着了十無一生。
正是:妖蛇吐氣三千丈,千裡猶聞一陣腥。
真君呼一口仙風,吹散其氣。
率弟子各揮寶劍,鄉人摩旗擂鼓,呐喊振天相助。
妖蛇全無懼色,奔将過來。
真君運起法雷,劈頭打去,兼用神劍一指,蛇乃卻步。
施岑、甘戰二人,奮勇飛步縱前,施踏其首,甘踹其尾,真君先以劍劈破其颡,陳勳再引劍當中腰斬之,蛇腹遂爾裂開。
忽有一小蛇自腹中走出,長有數丈。
施岑欲斬之,真君曰:“彼母腹中之蛇,未曾見天日,猶不曾加害于民,不可誅之。
”遂叱曰:“畜生好去,我放汝性命,毋得害人!”小蛇懼怯,奔行六七裡,聞鼓噪之聲,猶反聽而顧其母。
此地今為蛇子港。
群弟子再請追而戮之,真君曰:“既放其生而又追戮之,是心無恻隐也。
”蛇子遂得入江。
今有廟在新建吳城,甚是靈感。
宋真宗敕封“靈順昭應安濟惠澤王”,俗呼曰小龍王廟是也。
大蛇既死,其骨聚而成洲,今号積骨洲。
真君入海昏,經行之處,皆留壇靖,凡有六處。
通候時之地為七,一曰進化靖,二曰節奏靖,三曰丹符靖,四曰華表靖,五曰紫陽靖,六曰霍陽靖,七曰列真靖。
其勢布若星鬥之狀,蓋以鎮壓其後也。
其七靖今皆為宮觀,或為寺院。
巨蟒既誅,妖血污劍,于是洗磨之,且削石以試其鋒,今新建有磨劍池、試劍石猶在。
真君謂諸徒曰:“蛟黨除之莫盡,更有孽龍精通靈不測,今知我在此,若伺隙潰我郡城,恐吳、彭二人莫能懾服。
莫若棄此而歸。
”施岑是個勇士,謂曰:“此處妖孽甚多,再尋幾日,殺幾個回去卻好。
”真君曰:“吾在外日久,恐吾郡蛟黨又聚作一處,可速歸除之!”于是悉離海昏而行。
海昏鄉人感真君之德,遂立生祠,四時享祭,不在話下。
且說孽龍精果然深恨真君,乘其遠出,欲将豫章郡滾成一海,以報前仇。
遂聚集敗殘蛟黨,尚有七八百餘,孽龍曰:“昨夜月離于畢。
今夜酉時主天陰晦暝,風雨大作。
我與爾等趁此機會,把豫章郡一滾而沉,有何不可?”此時,正是午牌時分,吳君猛與彭君抗恰從西山高處,舉目一望,隻見妖氣漫天,乃曰:“許師往外誅妖,不想妖氣盡聚于此。
”言未畢,忽見豫章郡社伯并土地等神,來見吳君說:“孽龍又聚了八百餘蛟黨,欲攪翻江西一郡,變作滄海,隻待今夜酉牌時分風雨大作之時,就要下手。
有等居民聞得此信,皆來小神廟中叩頭磕腦,叫小神保他。
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正是‘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還保得别人?伏望尊仙怎生區處!”吳君聽說此事,到吃了一大驚,遂與彭君急忙下了山頭。
吳君謂彭君曰:“爾且仗劍一口,驅使神兵,先往江前江後尋邏。
”彭君去了。
吳君乃上了一座九星的法壇,取過一個五雷的令牌,仗了一口七星的寶劍,注上一碗五龍吐的淨水,念了幾句“乾羅恒那九龍破穢真君”的神咒,捏了一個三台的真訣,步了一個八卦的神罡。
乃飛符一道,徑差年值功曹,送至日宮太陽帝君處投下。
叫那太陽帝君把這個日輪兒緩緩的沉下,卻将酉時翻作午時,就要如魯陽揮以長戈,即返三舍;虞公指以短劍,卻轉幾分的日子。
又飛符一道,徑差月值功曹,送至月宮太陰星君處投下。
叫那太陰星君把這個月輪兒緩緩的移上,卻将亥時翻作酉時,就要如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又飛符一道,徑差日值功曹,送至風伯處按下。
叫那風伯今晚将大風息了,一氣不要吹噓,萬竅不要怒叫,切不可過江掇起龍頭浪,拂地吹開馬足塵,就樹撮将黃葉落,入山推出白雲來。
又飛符一道,徑差時值功曹,送至雨師處投下。
叫那雨師今晚收了雨腳,休要得點點滴滴打破芭蕉,淋淋漓漓洗開苔藓,頹山黑霧傾濃墨,倒海沖風瀉急湍,勢似陽侯誇溟海,聲如項羽戰章邯。
又飛符一道,差那律令大神,徑到雷神處投下。
叫那雷神今晚将五雷藏着,休得要驅起那号令,放出那霹靂,轟轟烈烈,使一鳴山嶽震,再鼓禹門開,響激天關轉,身從地穴來。
又飛符一道,差着急腳大神,送至雲師處投下。
叫他今晚卷起雲頭,切不可氤氤氲氲,遮掩天地;渺渺漠漠,蒙蔽江山。
使那重重翼鳳飛層漢,疊疊從龍出遠波,太行遊子思親切,巫峽襄王入夢多。
吳君遣符已畢,又差那社伯等神,火速報知真君,急回豫章郡懾伏群妖,毋得遲誤!吳君調撥已畢,遂親自仗劍,鎮壓群蛟,不在話下。
卻說孽龍精隻等待日輪下去月光上來的酉牌時分,就呼風喚雨,驅雲使雷,把這豫章一郡滾沉。
不想長望短望,日頭隻在未上照耀,叫他下去,那日頭就相似縛下一條繩子,再也不下去。
孽龍又招那月輪上來,這月輪就相似有人扯住着他,再也不上來。
孽龍怒起,也不管酉時不酉時,就命取蛟黨,大家呼着風來。
誰知那風伯遵了吳君的符命,半空中叫道:“孽龍!你如今學這等歪,都要放風,我那個聽你!”孽龍呼風不得,就去叫雷神打雷。
誰知那雷神遵了吳君的符命,半下兒不響。
孽龍道:“雷公雷公!我往日喚你,少可有千百聲。
今日半點聲氣不做,敢害啞了?”雷神道:“我到不害啞,隻是你今日害颠!”孽龍見雷公不響,無如之奈,隻得叫聲:“雲師,快興雲來!”那雲師遵了吳君的符命,把那千岩萬壑之雲,隻卷之退藏于密,那肯放之彌于六合。
隻見玉宇無塵,天清氣朗,那雲師還在半空中唱一個“萬裡長江收暮雲”耍子哩。
孽龍見雲師不肯興雲,且去問雨師讨雨。
誰知那雨師亦遵了吳君的符命,莫說是千點萬點灑将下來,就是半點兒也是沒有的。
孽龍精望日日不沉,招月月不上,呼風風不至,喚雨雨不來,驅雷雷不響,使雲雲不興,直激得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遂謂衆蛟黨曰:“我不要風雲雷雨,一小小豫章郡終不然滾不成海?”遂聳開鱗甲,翻身一轉,把那江西章江門外,就沉了數十餘丈。
吳君看見,即忙飛起手中寶劍,駕起足下祥雲,直取孽龍。
孽龍與吳君厮戰,彭君亦飛劍助敵,在江西城外大殺一常孽龍招取黨類,一湧而至,在上的變成無數的黃蜂,撲頭撲腦亂丁;在下的變成滾滾的長蛇,遍足亂繞。
孽龍更變作個金剛菩薩,長又長,大又大,手執金戈,與吳君、彭君混戰。
好一個吳君,又好一個彭君!上殺個雪花蓋頂,戰住狂蜂;下殺個枯樹盤根,戰住長蛇;中殺個鹞子翻身,抵住孽龍。
自未時殺起,殺近黃昏。
忽真君同着諸弟子到來,大喝一聲:“許遜在此!孽畜敢肆害麼?”諸蛟黨皆有懼色。
孽龍見了真君,咬定牙根,要報前仇,乃謂群蛟曰:“今日遭此大難,我與爾等,生死存亡,在此一舉!”諸蛟踴躍言曰:“父子兄弟,當拚命一戰,勝則同生,敗則同死!”遂與孽龍精力戰真君。
怎見得利害:愁雲蔽日,殺氣漫空,地覆天翻,神愁鬼哭,仙子無邊法力,妖精許大神通。
一個萬丈潭中孽怪,舞着金戈;一個九重天上真仙,飛将寶劍。
一個棱棱層層甲鱗竦動,一個變變化化手段高強。
一個呵一口妖氣,霧漲雲迷;一個吹一口仙風,天清氣朗。
一個領蛟子蛟孫戰真仙,恰好似八十萬曹兵鏖赤壁;一個同仙徒仙弟收妖孽,卻好似二十八漢将鬧昆陽。
一個翻江流,攪海水,重重疊疊湧波濤;一個撼乾樞,搖坤軸,烈烈轟轟運霹靂。
一個要為族類報了冤仇,一個要為生民除将禍害。
正是: 兩邊齊角力,一樣顯神機。
到頭分勝敗,畢竟有雄雌。
卻說孽龍精奮死來戰真君,真君正要拿住他,以絕禍根。
那些蛟黨終是心中懼怯,真君的弟子們各持寶劍,或斬了一兩個的,或斬了三四個的,或斬了五六個的,噴出腥血,一片通紅。
周廣一劍,又将孽龍的第二子斬了。
其餘蛟黨一個個變化走去。
隻有孽龍與真君獨戰,回頭一看,蛟黨無一人在身傍,也隻得跳上雲端,化一陣黑風而走。
真君急追趕時,已失其所在,乃同衆弟子回歸。
真君謂吳猛曰:“此番若非君之法力,數百萬生靈,盡葬于波濤中矣!”吳君曰:“全仗尊師殺退蛟孽,不然弟子亦危也。
” 卻說孽龍屢敗,除殺死族類外,六子之中,已殺去四子。
衆蛟黨恐真君誅已,心怏怏不安,盡皆變去,止有三蛟未變,三蛟者:二蛟系孽龍子,一蛟系孽龍孫,藏于新建洲渚之中。
其餘各變形為人,散于各郡城市鎮中,逃躲災難。
一日,有真君弟子曾亨入于城市,見二少年,狀貌殊異,鞠躬長揖,向曾亨問曰:“公非許君高門乎?”曾亨曰:“然。
” 既而問少年曰:“君是何人也?”少年曰:“仆家居長安,累世崇善。
遠聞許公深有道術,誅邪斬妖,必仗神劍,願聞此神劍有何功用?”曾亨曰:“吾師神劍,功用甚大,指天天開,指地地裂,指星辰則失度,指江河則逆流。
萬邪不敢當其鋒,千妖莫能撄其銳。
出匣時,霜寒雪凜;耀光處,鬼哭神愁。
乃天賜之至寶也。
”少年曰:“世間之物,不知亦有何物可當賢師神劍,而不為其所傷?”曾亨戲謂之曰:“吾師神劍,惟不傷冬瓜葫蘆二物耳,其餘他物皆不能當也。
”少年聞言,遂告辭而去。
曾亨亦不知少年乃是蛟精所變也。
蛟精一聞冬瓜葫蘆之言,盡說與黨類知悉。
真君一日以神劍授弟子施岑、甘戰,令其遍尋蛟黨誅之。
蛟黨以甘、施二人尋追甚緊,遂皆化為葫蘆冬瓜,泛滿江中。
真君登秀峰之巅,運神光一望,乃呼施岑、甘戰謂曰:“江中所浮者,非葫蘆冬瓜,乃蛟精餘黨也。
汝二人可履水内斬之。
” 于是施岑、甘戰飛步水上,舉劍望葫蘆亂砍。
那冬瓜葫蘆乃是輕浮之物,一砍即入水中,不能得破。
正懊惱之間,忽有過往大仙在虛空中觀看,遂令社伯之神,變為一八哥鳥兒,在施岑、甘戰頭上叫曰:“下剔上,下剔上。
”施岑大悟,即舉劍自下剔上,滿江蛟黨約有七百餘性命,連根帶蔓,悉無噍類。
江中碧澄澄流水,變為紅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