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關燈
罷,一陣風不見了。

     巴不得到三月三日,辭了端公,往東峰東岱嶽燒香。

    上得嶽廟,望那左廊下,見九子母娘娘,拜祝再三。

    轉出廟後,有人叫:“趙知縣!”回頭看時,見一個孩兒,挽着三個角兒,驿子布背心,道:彼那小兒,行半裡田地看時,金釘朱戶,碧瓦雕梁。

    望見殿上坐着一個髻挽一窩絲,有三四個孩兒,叫:“恩人來了。

    ”如何叫趙知縣是恩人?他在廣州做知縣時,一年便救了兩個小厮,三年便救幾人性命,因此叫做恩人。

    知縣在階下拜求。

    骀浔闱*知縣上殿來:“且坐,安排酒來。

    ”數杯酒後,在東京奪你家室的,是皂角林大王。

    官司如何斷決得!我念你有救童男童女之功,卻用救你。

    ”便叫第三個孩兒:“你取将那件物事。

    ”孩兒手裡托着黃帕,包着一個盒兒。

    上拔一隻金钗,分付知縣道:“你去那山腳下一所大池邊頭一株大樹,把金钗去那樹上敲三敲,那水面上定有夜瞐出來。

    你說是九子母娘娘差來,便帶你到龍宮海藏取一件物事在盒子内,便可往東京壞那皂角林大王。

    ”知縣拜謝骀洌?阆露?*東岱嶽來。

     到山腳下,尋見池子邊大樹,用金钗去敲三敲。

    一陣風驿,隻見水面上一個夜出來,問:“是甚人?”便道:“奉九子母娘娘命,來見龍君。

    ”夜便入去,不多時,複出來叫知縣閉目。

    隻聽得風雨之聲。

    夜叫開眼,看時: 霭霭祥雲籠殿宇,依依薄霧罩回廊。

    夜瞐e教知縣把那盒子來。

    知縣便解開黃袱,把那盒子與夜瞐e。

    夜瞐e揭開盒蓋,去那殿角頭叫惡物過來。

    隻見一件東了,付與知縣牢收,直到東京去壞皂角林大王。

    夜瞐e依舊教他閉目,引出水中。

     知縣離了東峰東岱嶽,到奉符縣,一路上自思量:“要去問牢城營端公還是不去好?我是配來的罪人,定不肯放我去。

    留住便壞了我的事,不如一徑取路。

    ”過了奉符縣,趁金水銀堤汴河船,直到東京開封府前,大聲叫屈:“我是真的趙知縣,卻配我到兗州奉符縣。

    如今占住我渾家的不是人,是廣州新會縣皂角林大王!”衆人都擁将來看,便有做公的捉入府來,驅到廳前階下。

    大尹問道:“配去的罪人,辄敢道我打斷不明!”趙知縣告大尹:“再理授得廣州新會縣知縣,第一日打斷公事,忽然打一個噴涕,廳上廳下人都打噴涕。

    客将禀覆:‘離縣九裡有座皂角林大王廟,廟前有兩株皂角樹,多年蛀成末,無人敢動。

    判縣郎中不曾拈香,所以大王顯靈,吹皂角末來打噴涕。

    ’再理即時備馬往廟拈香,見神道形容怪異,眼裡伸出兩隻手來。

    問廟祝春秋祭賽何物,複道:‘春賽祭驿歲花男,秋賽祭一童女,背綁那将軍柱上,驿腹取心供養。

    ’再理即時将廟官送獄究罪,焚燒了廟宇神像。

    回來路上,又見喝:‘大王來!’紅紗照道。

    再理又射了一箭,次後無事。

    撚指三年任滿,到半路館驿安歇。

    到天面淅上至頭巾,下至衣服,并不見。

    隻得披着被走鄉中,虧一個老兒贈我衣服盤費,得到東京。

    不想大尹将再理斷配去奉符縣。

    因上東峰東岱嶽,遇九子母娘娘,得驿一物,在盒子中,能壞得皂角林大王。

    若請那假知縣來,壞他不得,甘罪無辭。

    ”大尹道:“你且開盒子先看一看,是甚物件。

    ”再理告大尹:“看不得。

    揭開後,壞人性命。

    ” 大尹教押過一邊,即時請将假知縣來,到廳坐下。

    大尹道:“有人在此告判縣郎中非人,乃是廣州新會縣皂角林大王。

    ”假知縣聽說,胊e驿通紅,問道:“是誰說的?”大尹道,“那真趙知縣上東峰東岱嶽,遇九子母娘娘所說。

    ”假知縣大驚,倉皇欲走。

    那真的趙知縣在階下,也不等大尹台旨,解開黃袱,揭開盒子。

    隻見風雨便下,伸手不見。

    須臾,雲散風定,就廳上不見了假的知縣。

    大尹吓得戰做一團,隻得将此事奏知道君皇帝。

    降了三個聖旨:第一開封府問官追官勒停;第二趙知縣認了母子,仍舊補官;第三廣州一境不許供養神道。

     趙知縣到家,母親驿子号淘大哭。

    “怎知我兒卻是真的!”叫那三十餘人從問時,複道:“驿中五更前後,教備駱湫校*怎知是假的!”衆人都來賀喜,問盒中是何物,便壞得皂角林大王。

    趙知縣道:“下官亦不認得是何物。

    若不是九子母娘娘,滿門被這皂角林大王所壞。

    須往東峰東岱嶽燒香拜謝則個。

    ”即便揀日,帶了媽媽渾家驿從,上汴河船,直到兗州奉符縣,謝了端公。

    那端公曉得是真趙知縣,奉承不疊。

     住了三兩日,上東峰東岱嶽來。

    入得廟門,徑來左廊下謝那九子母娘娘。

    燒罷香,拜謝出門。

    媽媽和渾家先下山去。

    趙知縣帶兩個驿人往山後閑行,見怪石上坐一告滏洌?杖*瑩玉,叫一聲:“趙再理,你好喜也!”趙知縣上前認時,便是九子母娘娘。

    趙知縣即時拜謝。

    娘娘道:“早來驿禱之事,吾已都知。

    盒子中物,乃是東峰東岱嶽一個狐狸精。

    皂角林大王,乃是陰鼠精。

    非狸不能捕鼠。

    知縣不妨到禦前奏上,宣揚道力。

    ”道罷,一陣風不見了。

    趙知縣駭然大驚。

    下山來,對媽媽渾家說知,感謝不盡。

    直到東京,奏知道君皇帝。

    此時道教方當盛行,降一道聖旨,逢州遇縣,都蓋九子母娘娘神廟。

    至今廟宇猶有存者。

    詩雲: 世情宜假不宜真,信假疑真害正人。

     若是世人能辨假,真人不用訴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