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關燈
小
中
大
那峰頭驿。
行了數裡,沒一個人家,趙知縣長歎一聲,自思量道:“休,休!生作湘江岸上人,死作路途中之鬼。
”遠遠地見一座草舍,知縣道:“慚愧!”行到草舍,見一個老丈,便道:“老丈拜揖,救趙再理性命則個!”那老兒見知縣披着被,便道:“官人如何恁的打扮?”知縣道:“老丈,再理是廣州新會縣知縣,來到這峰頭驿安歇。
到曉,人從行李都不見。
”老兒道:“卻不作怪!”也虧那老兒便教知縣入來,取些舊衣服換了,安排酒飯請他。
住了五六日,又措置盤費撺掇知縣回東京去。
知縣謝了出門。
夜住曉行,不則一日,來到東京。
歸去那對門茶坊裡,叫點茶婆婆:“認得我?”婆婆道:“官人失望。
”趙再理道:“我便是對門趙知縣,歸到峰頭驿安歇,到曉起來,人從擔仗都不見一個。
罪過村間一老兒與我衣服盤費。
不止一日,來到這裡。
”婆婆道:“官人錯了!對門趙知縣歸來兩個月了。
”趙再理道:“先歸的是假,我是真假的。
”婆婆道:“哪有兩個知縣?”再理道:“相煩婆婆叫我媽媽過來。
”婆婆仔細看時,果然和先前歸來的不差分毫。
隻得走過去,隻見趙知縣在家坐地。
婆婆道了萬福,卻和外面一般的。
入到裡面,見了媽媽道:“外面又有一個知縣歸來。
”媽媽道:“休要胡說!我隻有一個兒子,那得有兩個知縣來!”入到裡面,見了媽媽到對門,趙再理道:“媽媽認得兒?”媽媽道:“漢子休胡說!我隻有一個兒子,那得兩個?”趙再理道:“兒是真的!兒歸到峰頭驿,睡了一夜,到曉,人從行李都不見了。
如此這般,來到這裡。
”看的人枒肩疊背,擁約不開。
趙再理捽着娘不肯“生那兒時,脊背下有一搭紅記。
”脫下衣裳,果然有一搭紅記。
看的人發一聲喊:“先歸的是假的!” 卻說對門趙知縣問門前為甚亂嚷,院子道:“門前又一個知縣歸來。
”趙知縣道:“甚人敢恁的無狀!我已歸來了,如何又一個趙知縣?”出門,看的人都四散走開。
知縣道:“媽媽,這漢是甚人?如何扯住我的娘無狀!”娘道:“我兒身上有紅記,是真的。
”趙知縣也脫下衣裳。
衆人大喊一聲,看那脊背上,也有一搭紅記。
衆人道:“作怪!”趙知縣送趙再理去開封府。
正直大尹升堂。
那先回的趙知縣,公然冠帶入府,與大尹分賓而坐,談是說非。
大尹先自信了,反将趙再理喝罵,幾番便要用刑拷打。
趙再理理直驿壯,不免将峰玩歇事情,高聲抗辨。
大尹再三不決,猛省思量:“有告劄文憑是真的。
”便問趙再理:“你是真的,告劄文憑在那裡?”趙再理道:“在峰頭驿都不見了。
”大尹台旨,教客将請假的趙知縣來。
太守問:“判縣郎中,可有告劄文字在何處?”知縣道:“有。
”令人去媽媽處取來呈上。
大尹叫:“趙再理,你既是真的,如何官告文憑,卻在他處?”再理道:“告大尹,隻因在峰頭驿失去了。
卻問他幾年及第?試官是兀誰?當年做甚題目?因何授得新會縣知縣?”大尹思量道:“也是。
”問那假的趙知縣,一一對答,如趙再理所言,并無差誤。
大尹一發決斷不下。
那假的趙知縣歸家,把金珠送與推款司。
自古“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推司接了假的知縣金珠,開封府斷配真的出境,直到兗州奉符縣。
兩個防送公人,帶着衣包雨傘,押送上路。
不則一日,行了三四百裡路,地名青岩山腳下,前後都沒有人家。
公人對趙再理道:“官人,商量句話,你到牢城營裡,也是擔土挑水,作塌殺你,不如就這裡尋個自盡。
非甘我二人之罪,正是上命差遣,蓋不由己。
我兩個去本地官司讨得回文。
你便早死,我們也得早早回京。
”趙再理聽說,叫苦連天:“罷,罷!死去陰司告狀理會!”當時顫做一團,閉着眼等候棍子落下。
公人手裡把著棍子,口裡念道:“似去陰司,好歸地府。
”恰才舉棍要打,隻聽得背後有人大叫道:“防送公人不得下手!”吓得公人放下棍子,看時,見一個六驿歲孩兒,裹着光紗帽,綠襕衫,玉束帶,甜鞋淨襪,來到目前。
公人問:“是誰?”說道:“我非是人。
”吓得兩個公人,喏喏連聲。
便道:“他是真的趙知縣,卻如何打殺他?我與你一笏銀,好看承他到奉符縣。
若壞了他性命,教你兩個都回去不得。
”一陣風,不見了小兒。
二人便對趙知縣道:“莫怪,不知道是真的!若得回東京,切莫題名。
”遈來到奉符縣牢城營,端公交割了。
公人說上項事,端公便安排書院,請那趙知縣教兩個孩兒讀書,不教他重難差役。
然雖如此,坐過公堂的人,卻教他做這勾當好生愁悶,難過日子。
不覺捱了一年。
時遇春初,往後花園閑步散肁E。
見花柳生芽,百禽鳴舞。
思想為官一場,功名已付之度外,奈何骨肉分離,母子夫妻俱不相認。
不知前生作何罪業,受此惡報,糊口于此,終無出頭之日,驿然堕下淚來。
猛見一所池子,思量:“不如就池裡投水而死,早去陰司地府告理他。
”歎了口驿,觑着池裡一跳。
隻聽得有人叫道:“不得投水!”回頭看時,又見個光紗帽綠襕衫玉束帶孩兒道:“知縣,嶽左廊下,見九子母娘娘,與你一件物事,上東京報仇。
”趙知縣拜謝道:“尊神,如今在東京假趙某的是甚人?”孩兒道:“是廣州皂角林大王。
”說
行了數裡,沒一個人家,趙知縣長歎一聲,自思量道:“休,休!生作湘江岸上人,死作路途中之鬼。
”遠遠地見一座草舍,知縣道:“慚愧!”行到草舍,見一個老丈,便道:“老丈拜揖,救趙再理性命則個!”那老兒見知縣披着被,便道:“官人如何恁的打扮?”知縣道:“老丈,再理是廣州新會縣知縣,來到這峰頭驿安歇。
到曉,人從行李都不見。
”老兒道:“卻不作怪!”也虧那老兒便教知縣入來,取些舊衣服換了,安排酒飯請他。
住了五六日,又措置盤費撺掇知縣回東京去。
知縣謝了出門。
夜住曉行,不則一日,來到東京。
歸去那對門茶坊裡,叫點茶婆婆:“認得我?”婆婆道:“官人失望。
”趙再理道:“我便是對門趙知縣,歸到峰頭驿安歇,到曉起來,人從擔仗都不見一個。
罪過村間一老兒與我衣服盤費。
不止一日,來到這裡。
”婆婆道:“官人錯了!對門趙知縣歸來兩個月了。
”趙再理道:“先歸的是假,我是真假的。
”婆婆道:“哪有兩個知縣?”再理道:“相煩婆婆叫我媽媽過來。
”婆婆仔細看時,果然和先前歸來的不差分毫。
隻得走過去,隻見趙知縣在家坐地。
婆婆道了萬福,卻和外面一般的。
入到裡面,見了媽媽道:“外面又有一個知縣歸來。
”媽媽道:“休要胡說!我隻有一個兒子,那得有兩個知縣來!”入到裡面,見了媽媽到對門,趙再理道:“媽媽認得兒?”媽媽道:“漢子休胡說!我隻有一個兒子,那得兩個?”趙再理道:“兒是真的!兒歸到峰頭驿,睡了一夜,到曉,人從行李都不見了。
如此這般,來到這裡。
”看的人枒肩疊背,擁約不開。
趙再理捽着娘不肯“生那兒時,脊背下有一搭紅記。
”脫下衣裳,果然有一搭紅記。
看的人發一聲喊:“先歸的是假的!” 卻說對門趙知縣問門前為甚亂嚷,院子道:“門前又一個知縣歸來。
”趙知縣道:“甚人敢恁的無狀!我已歸來了,如何又一個趙知縣?”出門,看的人都四散走開。
知縣道:“媽媽,這漢是甚人?如何扯住我的娘無狀!”娘道:“我兒身上有紅記,是真的。
”趙知縣也脫下衣裳。
衆人大喊一聲,看那脊背上,也有一搭紅記。
衆人道:“作怪!”趙知縣送趙再理去開封府。
正直大尹升堂。
那先回的趙知縣,公然冠帶入府,與大尹分賓而坐,談是說非。
大尹先自信了,反将趙再理喝罵,幾番便要用刑拷打。
趙再理理直驿壯,不免将峰玩歇事情,高聲抗辨。
大尹再三不決,猛省思量:“有告劄文憑是真的。
”便問趙再理:“你是真的,告劄文憑在那裡?”趙再理道:“在峰頭驿都不見了。
”大尹台旨,教客将請假的趙知縣來。
太守問:“判縣郎中,可有告劄文字在何處?”知縣道:“有。
”令人去媽媽處取來呈上。
大尹叫:“趙再理,你既是真的,如何官告文憑,卻在他處?”再理道:“告大尹,隻因在峰頭驿失去了。
卻問他幾年及第?試官是兀誰?當年做甚題目?因何授得新會縣知縣?”大尹思量道:“也是。
”問那假的趙知縣,一一對答,如趙再理所言,并無差誤。
大尹一發決斷不下。
那假的趙知縣歸家,把金珠送與推款司。
自古“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推司接了假的知縣金珠,開封府斷配真的出境,直到兗州奉符縣。
兩個防送公人,帶着衣包雨傘,押送上路。
不則一日,行了三四百裡路,地名青岩山腳下,前後都沒有人家。
公人對趙再理道:“官人,商量句話,你到牢城營裡,也是擔土挑水,作塌殺你,不如就這裡尋個自盡。
非甘我二人之罪,正是上命差遣,蓋不由己。
我兩個去本地官司讨得回文。
你便早死,我們也得早早回京。
”趙再理聽說,叫苦連天:“罷,罷!死去陰司告狀理會!”當時顫做一團,閉着眼等候棍子落下。
公人手裡把著棍子,口裡念道:“似去陰司,好歸地府。
”恰才舉棍要打,隻聽得背後有人大叫道:“防送公人不得下手!”吓得公人放下棍子,看時,見一個六驿歲孩兒,裹着光紗帽,綠襕衫,玉束帶,甜鞋淨襪,來到目前。
公人問:“是誰?”說道:“我非是人。
”吓得兩個公人,喏喏連聲。
便道:“他是真的趙知縣,卻如何打殺他?我與你一笏銀,好看承他到奉符縣。
若壞了他性命,教你兩個都回去不得。
”一陣風,不見了小兒。
二人便對趙知縣道:“莫怪,不知道是真的!若得回東京,切莫題名。
”遈來到奉符縣牢城營,端公交割了。
公人說上項事,端公便安排書院,請那趙知縣教兩個孩兒讀書,不教他重難差役。
然雖如此,坐過公堂的人,卻教他做這勾當好生愁悶,難過日子。
不覺捱了一年。
時遇春初,往後花園閑步散肁E。
見花柳生芽,百禽鳴舞。
思想為官一場,功名已付之度外,奈何骨肉分離,母子夫妻俱不相認。
不知前生作何罪業,受此惡報,糊口于此,終無出頭之日,驿然堕下淚來。
猛見一所池子,思量:“不如就池裡投水而死,早去陰司地府告理他。
”歎了口驿,觑着池裡一跳。
隻聽得有人叫道:“不得投水!”回頭看時,又見個光紗帽綠襕衫玉束帶孩兒道:“知縣,嶽左廊下,見九子母娘娘,與你一件物事,上東京報仇。
”趙知縣拜謝道:“尊神,如今在東京假趙某的是甚人?”孩兒道:“是廣州皂角林大王。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