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錄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明 周應賔 撰孔甲二
黃帝時孔甲為史官
孔子裔孫孔甲為陳涉博士
離婁三
黃帝臣離婁明目孟子所稱離婁之明是也
殷時亦有離婁
三國時亦有離婁見管辂傳其人防不足道
趙隠三
商趙隠為牧正
元魏趙隠南陽宛人掌機宻文翰官至左仆射
唐趙隠字大隠京兆奉天人相懿僖二宗
左師觸龍二
桀臣左師觸龍以拒諌桀于是龍逢死而夏亡【見説苑】趙左師觸龍以愛少說威後于是長安君出質而趙安【見戰國策】
南宮适二
一武王亂臣一孔子弟子南容
浮丘伯二
成周時浮丘伯學道嵩山作原道之歌【見列仙傳】
漢髙帝時浮丘伯以詩授弟子是為申公之師
宋朝二
宋兩公子朝皆曰宋朝一為司寇乃桓公弟一出奔仕衛論語宋朝之美是也
石乞二
一為衛太子蒯瞆之黨以戈擊子路者
一為白公勝之徒勝死就烹而不辭者
公孫朝二
一為衛大夫有仲尼焉學之問者
一為楚武城尹白公之子率師滅陳者
公孫龍三
一孔子弟子字子石
一為堅白異同之辯與魏牟問答者【見莊子】
一平原君客嘗勸平原君辭封者【見戰國策】
吳公子慶忌二
一王僚子欲複王僚之讐而為要離所殺【見吳越春秋】一夫差臣欲除吳臣不忠者而為夫差所殺【見左傳】
季梁二
隋臣季梁嘗諌隋侯追楚師【見左傳】
魏人季梁嘗諌魏王攻邯鄲【見戰國策】
戰國姚賈三
趙使姚賈約韓魏韓魏之君皆友之趙王欲逐賈以茅舉之言而止
魏使周最入齊秦王恐其通齊也怒之使姚賈讓魏王秦令姚賈絶四國之從賈以王之重寳交于四國韓非譛之王怒以賈之對而止
楚莊蹻二
一為莊王時大盜與盜蹠齊名所謂蹠蹻是也
一為威王将軍畧地至滇池因而自王者
司馬喜二
一戰國中山王相司馬遷之遠祖
一漢五大夫司馬遷之大父
王陵二
秦昭王時有五校大夫王陵
漢高帝功臣有安國侯王陵
漢召平二
一故秦東陵侯種?青門者
一齊哀王相齊王欲舉兵誅諸呂平以守兵之反為魏勃所绐自殺
陳嬰二
一秦東陽令漢封堂邑侯
一漢藁侯锴之子
漢王臧二
兩王臧俱武帝時人其一二年以郎中令自殺其一六年為太常
漢韓安國二
一武帝時禦史大夫拜防軍将軍【有傳】
一元帝時定襄太守拜建威将軍【見馮奉世傳】
孔安國二
漢武帝時孔安國孔子十一世孫也為博士以儒術顯晉安帝時孔安國孔愉子也厯尚書左仆射亦以儒素顯
何武二
漢成哀時何武為大司空禦史大夫王莽以不附己誅之
唐何武夀州人嘗被誣至州投石自明守釋之未幾冦起武請于守力戰而死
丙吉二
前漢宣帝時丙吉為丞相
後漢安帝時丙吉為太子廚監
韓延夀二
漢韓延夀厯淮陽颍川太守左馮翊治行為天下最五代周韓延夀東郡太守尚禮義好古敎化治行亦為天下最
陳崇三
一漢平帝時南鄉侯
一唐江州刺史伯宣之子
一宋崖山令隠之子
陳鹹三
一漢陳萬年子字子康官尚書令莽召為掌冦大夫不應
一宋陳升卿子字逢儒司農少卿從安丙讨吳曦者一宋陳越兄寶谟閣待制
陳欽三
一尚書令鹹之子不仕莽
一字子佚莽從受左氏春秋仕莽為厭難将軍
一字思讓後周長州刺史
王郎二
一邯鄲人詐稱成帝子輿為光武所誅者
一三國東海剡人漢末遭亂雖流離窮困而收防親舊行義甚着事曹氏三世封樂平鄉侯
李通二
漢光武時李通封固始侯
魏武時李通封都亭侯
陳忠四
一漢陳寵子字伯始明習法令遷廷尉屢有直言終尚書令
一漢陳谌子青州刺史
一唐颍川人宰相夷行之祖
一宋甯晉人諡茂行先生元左丞祜之祖
陳蕃二
一字仲舉漢太傅封髙陽侯
一字伯仁隋資陽令
陳泰三
一漢陳羣子字立伯颍隂侯
一義門兢之弟
一字同志宋進士及第
王宏二
漢王宏?農太守為政嚴強威振隣境
晉王宏汲郡太守撫百姓如家人躬行課訓有殊績武帝下诏褒之
劉平二
漢劉平彭城人全椒長有惠政先有虎為害平至日南渡而去
宋劉平權泸州夷人寇青井平率土丁三千擊走之夷人不敢犯邊
史弼二
漢史弼平原相時诏書下舉鈎黨弼獨不上曰他郡自有平原自無
元亦有史弼以戰功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封鄂國公
賈逵三
漢賈逵字景伯平陵人受左氏春秋尚書毛詩學者稱為通儒
魏賈逵字梁道襄陵人為?農豫州刺史文帝稱為真刺史
宋賈逵建武軍節度使有戰功
陳登二
漢陳登廣陵太守有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