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錄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家财産與齊之子耀珠仍襲叔父京山東西路特黙齊明安一本姓李氏為副都統以斬劉永昌等功遷鎮國上将軍賜姓完顔
金兩伊喇道
一大定初為翰林直學士世宗以其清亷有幹局翰林文雅之職不足以盡其才乃改西北路招讨使至平章政事封莘國公
一為監察禦史大定初從讨斡罕招降叛奚累進刑部尚書
元兩達春
一劄拉台之子厯事太祖憲宗拜龍虎衛上将軍伐髙麗禦女真有功進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平章事
一博和哩之子善騎射将兵伐宋多克防屢加叅知政事領淮西行中書省事
元兩察罕
一防牧羊于野太祖出獵見而異之挈歸給事内廷及長武勇過人破金滅夏多立竒功至憲宗時以都元帥兼領尚書省事賜汴梁歸德三千餘戶為食邑
一西域人魁偉頴悟愽覽強記由昭文館大學士拜中書叅知政事暮年居白雲山别墅以白雲自号每入朝帝稱為白雲先生
元兩特穆爾布哈
一至元十六年為都元帥追宋将張世傑于香山島世傑死降其衆數千人廣東諸郡及海島盡平
一宗室鎮南王托歡第四子托歡薨子博啰布哈防特穆爾布哈嗣為鎮南王鎮?州及博啰布哈長特穆爾布哈請以其位還之朝廷以其克讓改封宣讓王移鎮廬州
元兩和尚
一世祖時為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浙西宋故都民衆事繁在職惟務鎮靜人服其知大體
一武宗時為忠翊校尉每從征力戰有功命領八衛把總金鼓都鎮撫司事
元兩額森布哈
一博啰罕之子為茟且齊長裕宗封燕王世祖命為之?且曰額森布哈吾舊臣子孫端方明信閑習典故爾每事問之必不使爾為不善也
一巴延布哈徳濟之子時信州被冦巴延布哈徳濟引兵赴援入辭其母因命子額森布哈奉母間道入福建
元兩蘇格
一太宗将南伐命蘇格使金觇虛實盡得其地理阨塞城郭人民之強弱以告得遂破金帝從容謂蘇格曰西山之境八逹以北汝其主之汝于城中搆大樓居其上使人皆仰望汝汝俯而谕之顧不偉乎乃以為山西大逹噜噶齊
一壯勇屢有戰功至元中為順元等路宣慰使經理諸蠻降八番金竹百餘等砦以為郡縣東連九溪十八峒南至交趾西至雲南鹹受節制
元兩博啰特穆爾
一見忠臣傳由宿衛為襄陽路逹噜噶齊至正間将義兵讨賊遇害
一見逆臣傳以勲臣為太保錄軍國重事至正間将叛旅犯阙伏誅
元兩台哈布哈
一以外戚為河南行省左丞相代托克托總大兵征髙郵頗驕傲不遵法制其軍士又往往剽掠為民患被劾伏法
一台州人家貧好讀書進士及第累進禮部尚書方國珍之亂遷浙東宣慰使分兵使夾攻之前搏賊船射死九人賊攅槊刺殺之
元兩托克托
一成宗時為上都留守通政院使朝議以江浙行省地大人衆非世臣有重望者不足以鎮之進拜榮祿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一順宗至正初為中書右丞相悉更巴延舊政中外翕然稱賢封鄭王食邑安封賞赉巨萬俱辭不受元兩觀音努
一見良吏傳泰定進士知歸德府亷明剛斷擿發如神民有寃獄雖數十年前事皆立為剖決一見遼史提調修史事官儒林郎右司都事按前人傳未嘗為此官亦未嘗預修史事足徴别是一人
元兩逹實特穆爾
一翰林學士承防知制诰兼修國史一浙江行中書省平章政事預修宋史及提調镂闆等事俱見宋史目錄俱至正時人
金宗室同名
金氏完顔宗室表雲書名不書氏其制如此昻 杲 襄 阿林 薩哈 達蘭和卓 斡魯 威泰 富勒呼 阿裡布 實圗美實古納薩裡罕阿裡罕
昻二一世祖子郓王平章政事一伯勒赫之孫漢國公尚書左丞相 杲二一世祖第五子都元帥遼越國王一富勒呼之後副元帥應國公 襄二一海陵母弟輔國上将軍一昭祖五世孫擢殿前副都防檢左丞相南陽郡王 阿林二一太祖之子夀王太子太保一摩啰歡之子兵部尚書 薩哈二一韓國公和卓之長子固倫烏赫哩貝勒贈金源郡王一金源郡王實圖美之子平章政事濟國公 達蘭二一銀青光祿大夫加特進一金源郡王尼楚赫之子左副元帥平章政事 和卓二一德帝季子天防間贈特進一景祖長子韓國公 斡魯二一德帝之弟始祖明懿皇後六十歳後所生一韓國公和卓之子西南西北兩路都統追封鄭王 威防二一世祖第三子為裨将追封魏王一富勒呼之子廣威将軍
富勒呼二一太宗長子宋國王拜太師領三省事一楚王摩啰歡之子襲明安贈金紫光祿大夫 阿裡布二一特進伊克之子行台參知政事一太宗第五子【阙】實圖美二一魯王烏哲之子骠騎衛上将
軍一光祿大夫呼實哈之子博索路兵馬都總管實古納二一完顔部人羅索之子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北京留守一鎬王允中之子光祿大夫 薩裡罕二一曹王宗敏之子舒王一宣宗朝判大睦親府事為中京留守阿裡罕二一景祖第八子固倫英實貝勒
贈随國公一鎬王永中之子奉國上将軍
厯代名諱考
左傳雲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将諱之故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葢慎之也
檀弓雲夫子之母名徴在言在不稱徴言徴不稱在此二名不偏諱也
齊東埜語雲周頌祀文武樂歌雝之篇曰克昌厥後噫嘻之篇曰駿發爾私此廟中不諱也春秋僖公名申而書戊申定公名宋而書宋仲幾莊公名同而書同盟此臨文不諱也文王諱昌而箕子陳洪範曰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厲王諱胡而宣王時詩曰胡不相畏胡為虺蝪周禮有昌平之俎詩有觱發之詠大诰弗棄基不諱後稷棄字孔子父叔梁纥而春秋書臧孫纥成王諱誦而吉甫作誦之句正在其時此詩書不諱也
家訓風操雲凡避諱者皆須以其同訓字代之是故桓公名白傳有五皓之稱厲王名長琴有脩短之目始皇名政秦楚月表有端月之書第不聞謂布帛為布皓呼腎腸為腎脩号左證為左端也
餘按史記景帝諱啟以微子啟為微子開武帝諱徹以徹侯為通侯蒯徹為蒯通宣帝諱詢以荀卿為孫卿元帝諱奭當時奭氏改為盛氏漢司徒盛允其後也東漢明帝諱莊謂莊光為嚴光莊君平為嚴君平殇帝諱隆以隆慮為林慮安帝父清河孝王諱慶以慶氏為賀氏自是而三國吳大帝立子和為太子改禾興曰嘉興逮晉宣帝諱懿王仲徳乃以字行元帝諱睿王元德因以字着景帝諱師以師保為保傅以京師為京都文帝諱昭以昭穆為韶穆昭君為明君韋昭為韋曜愍帝諱邺以建邺為建康至若隋文帝父諱忠凡郎中皆去中字侍中為侍内中書為内史中廬為次廬炀帝諱廣以廣樂為長樂廣陵為江都至若唐髙祖之祖諱虎以猛獸代之晉書易石虎以季龍南史易周鐵虎以鐵武北史易韓擒虎以韓擒又易張雕虎以雕武赤虎儀同為赤彪虎贲之士為武贲髙祖之父諱昞晉書及北史丙字皆以景字代之景寅景子景戌之類髙祖諱淵改龍淵為龍泉晉書劉淵為劉元海戴淵為戴若思北齊趙文淵為趙文深太宗諱世民凡言世皆曰代民皆曰人南史王規傳俊民作俊人又民部曰戶部髙宗諱治凡言治皆曰理陸贽曰與理同道罔不興脇從罔理韓文防問垂衣裳而理無為而理?宗諱隆基以隆州為阆中代宗諱豫以豫章為鐘陵德宗諱适改适州為處州穆宗諱恒改恒山為常山此厯代帝名之諱于當時者也不特此也呂後名雉封禅書謂野雞夜雊晉簡文鄭後名阿春以春秋為陽秋富春為富陽蕲春為蕲陽武後名曌以诏書為制書鮑照為鮑昭中宗太子重照為重潤光宗慈懿李後名鳳娘六宮呼金鳳花為好兒女花此厯代後名之諱于當時者也又不特此也秦莊襄王名楚秦紀改楚王為荊王後趙避石勒謂馬勒為辔羅勒為香菜吳越錢武肅王諱镠改劉氏為金氏留住為駐住揚行宻據江淮滁人呼荇溪為菱溪揚州民呼蜜為蜂糖梁朱溫父名誠改城曰?又改曰州如東都州南州北是也又不特國諱為然也司馬遷父名談史記趙世家以張孟談為孟同季布傳貴人趙談為趙同與任安書同子參乗爰絲變色王羲之父名正每書正月為初月或作一月餘則以政字代之範晔父名泰後漢書郭林宗為郭太鄭公業為鄭太李翺父名楚金故為文皆以今為茲蘇子瞻祖名序故以序為叙或改作引此又家諱之可徴者也
顔氏家訓曰梁世謝舉甚有聲譽聞諱必哭為世所譏又臧嚴之子臧逢世笃學修行不墜門風嘗督事建昌郡縣脩書有稱嚴寒者必對之流涕此竝過事也又曰劉縚與弟緩竝為令器其父名昭一生不為照字惟依爾雅火傍作炤耳故凡文與正諱相犯自當避忌其有同音異字不必悉然傥若呂尚之兒不得為上趙壹之子不可作一便是下筆即妨見書皆觸矣此顔介氏不諱嫌名之説也猶得三代遺意後世諱名者所當法也
同姓名錄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