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錄卷八

關燈
境以安鄉民立祀于故居号其地曰太尉原 北魏兩李義 一鎮南長史李晃之子位司空長史一為蘭陵太守時?朱榮舉兵入洛肆毒于河陰梁立魏汝南王悅為魏主資其士馬送之境上義擊其偏師破之 張澄二 晉張澄張裕曾祖官光祿大夫初澄當葬父郭璞為占墓地曰葬某處年過百歲位至三司而子孫不蕃某處年防減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貴顯澄乃葬劣處位光祿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孫遂昌雲 宋張澄以集賢殿修撰知建康府才堪治劇甚有時譽尋遷戶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 王萬二 晉王萬王戎子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糠而肥愈甚年十九卒宋王萬浦江人嘉定進士理宗時官至監察禦史彈劾不避權要以太常少卿緻仕 劉遐三 晉劉遐易陽人值天下大亂因為塢主每擊賊率壯士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闗張遣使受元帝節度拜龍骧将軍有功封泉陵公 南宋同時兩劉遐 一為建康令聞當陽劉彥節謀攻齊髙帝遐以其謀宻告帝使将軍王敬則收彥節殺之 一即彥節之弟為吳郡太守彥節事覺并誅 鄧林二 晉鄧林為龍舒長林婦病?死醫巫皆息廬江韓友筮之使畫作野豬着卧處一宿遂瘥見藝術傳 宋鄧林福清人登第調泰和簿一時名公如朱熹呂祖謙皆與交遊凡三上書譏切朝政或曰鄧林若在中都此謗議之府也遂授石城縣丞有虛齋集行世李?二 晉李?襄平人貌質知深言必有則泰始中太子少傅诏領司校尉?屢表讓武帝以二職并須忠賢不許 唐李?宗室曹王明之孫中興初封嗣曹王銀青光祿大夫右武衛将軍 張防二 晉張夔元帝時為廬江太守召陶侃為督郵領枞陽令見陶侃傳 宋張夔政和進士為茂名令辨民寃獄太守緻疑防投告身去太守勉留之諸司列薦南中清介惟夔一人髙宗賜玺書奬賞 王華二 後趙石虎建武七年遣橫海将軍王華帥舟師自海道襲燕安平破之 宋文帝鎭江陵以王華為西中郎主簿帝将入奉大統以少帝見害不敢下華力請就征帝從之曰卿複為吾之宋昌矣及即位以華為侍中右衛将軍 晉兩範廣 一大鴻胪範隆疎族隆生四歲父母俱防單孤無期功之親廣愍而養之迎歸教書為立祠堂隆好學脩謹奉廣如父卒底于成 一少府範晷之子舉孝廉除靈夀令不之官姊适孫氏早亡有孫名邁廣負以南奔雖盜賊艱急終不之棄元帝承制以為堂邑令丞 晉兩解系 一吳孫晧命陶璜為蒼梧太守鎭交州晉遣九眞太守董元拒之元有勇将解系同在城中璜誘其弟象使為書與系又使象乘轺車鼓吹導從而行元恐系去乃殺之璜遂陷交阯見陶璜傳 一濟南人由尚書出為雍州刺史?烈将軍會氐羌叛诏與征西将軍趙王倫讨之倫嬖人孫秀與系争軍事被谮遇害 李逺三 晉李逺為陰平令及李特據蜀逺仍為其僚屬見李特傳 北周李逺李賢之弟數從征伐并有殊勲賜爵陽平郡公拜尚書左仆射進柱國大将軍鎭?農 唐李逺蜀人太和進士太中中令狐绹拟逺杭州刺史上曰吾聞逺詩雲長日惟消一局棋安能理人绹曰詩人托此以發興耳未必實然及逺至杭不廢政事張亢二 晉張亢張載季弟亦有才藻時人謂載協亢陸機雲曰二陸三張中興初散騎常侍領制作述厯贊數篇 宋張亢臨濮人進士及第為眉州防禦使徐州總管輕财好施凡餽遺燕犒類皆過厚以此人樂為用王徽二 晉王徽王澄次子右軍司馬 唐王徽杜陵人廣明初戶部侍郎同平章事黃巢入潼闗僖宗出幸徽馳荊棘中墜崖谷為賊所得将授僞命徽示以足折口瘖雖冐白刃終無懼色帝嘉之诏授光祿大夫兵部尚書 庾準二 晉庾準庾亮之孫太元中自侍中代桓石防為豫州刺史西中郎将鎮歴陽 唐庾準庾光先之子以門蔭入仕昵于宰相王缙驟至職方郎中知制诰又與楊炎厚善誣殺劉晏征為尚書左丞素寡文學以柔媚自進甚為時論所薄晉兩韓夀 一惠帝時為河南尹其妻賈充女也因托賈後求以女配華廙孫陶廙拒而不許後深以為恨故廙遂不登台司見華廙傳 一鹹康三年慕容皝僭即燕王位以韓夀為司馬見前燕錄 李興三 晉益州刺史羅尚為李雄所攻委城逃至江陽權統巴東遣别駕李興詣鎮南将軍劉?求糧以供軍賦見蜀錄 唐李興安豐人父死廬墓孝誠洞達廬上産紫白芝二本醴泉湧出栁宗元為作孝門銘 金李興正大六年為耀州刺史有戰功诏賜玉兎鹘帶金器 張寔三 晉張寔涼州牧張軌世子初以秀才為郎中軌卒州人推攝父位愍帝策授都督涼州諸軍事西中郎将涼州刺史西平公 前趙張寔皇太後張氏之侄仕劉聰為輔漢将軍聰納其二女為貴人欲拜寔司徒太保皆?涕固辭身騎瘠馬妻乘敗車 元千戶李呼喇濟從憲宗南征攻苦竹寨先登獲宋都統張寔見呼喇濟傳 王臻二 晉王臻光祿勲王遐少子以外戚為崇徳衛尉 宋王臻汝陰人第進士為大理評事累遷谏議大夫禦史中丞剛嚴善決事所至有風迹 劉昶四 晉王戎嘗與阮籍飲時兖州刺史劉昶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無恨色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荅曰勝 南燕劉昶平原人世仕慕容氏南渡河家于北海之都昌後歸劉宋為北海太守 後魏劉昶宋文帝子以廢主見疑來降尚武邑公主拜驸馬都尉封丹陽王歲餘主薨更尚建興長公主複薨更尚平陽長公主 北周劉昶劉亮之子尚西河長公主大象中位柱國秦靈二州總管封彭國公 崔洪崔廓各二俱安平人 晉崔洪武帝世為禦史治書糾劾無所避朝廷憚之時人語曰叢生荊棘來自博陵在南為鹞在北為鷹後至大司農卒官子廓散騎侍郎亦以正直稱 後魏沙門達多發冢取甎得一人問其姓名死生年月雲姓崔名洪博陵安平人死時年十五今滿二十七在地下凡十二年嘗見發鬼兵惟柏棺者免之自是京師柏木踴貴見洛陽伽藍記 隋崔廓少孤貧不為邦族所齒屢逢屈辱遂入山中博覽書籍多所通涉山東學者皆宗之不應辟命終于家 髙展二 後燕髙展蓨人仕慕容寳為黃門郎見後燕春秋唐髙展為并州判官一日見砌間沫出以手試塗老吏面皺皮頓改如少年展以問承天道士荅曰此名地脂食之不死見雲僊雜記 張平三 前秦張平代郡人初仕石虎為部将結援于秦擢大将軍冀州牧平既跨有新興雁門諸郡衆十餘萬拜置征鎮自号并州刺史 晉徐州賊張平欲掩襲梁郡郡人惶惑将歸平豫州司馬禇翜往撫之衆心乃定見禇翜傳 宋張平臨朐人官至鹽鐵使好讀史傳遇異書或解衣易之聚書數千卷在彭門日有侮平者數輩後被罪配京窯務平召至第設酒馔給缗錢且戒勿以前為念時人稱其寛厚 王忱二 晉王忱王坦之季子弱冠知名太元中為荊州刺史都督荊益甯三州軍事威風肅然殊得物和性任達不拘尤嗜酒一飲連月不醒每歎三日不飲便覺形神不相親 元王忱慶元節度王玉之子明敏有才識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副使多所平反 同姓名錄卷八 <子部,類書類,同姓名錄> 欽定四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