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歸茌平汲桑被殺 投劉淵石勒封王
關燈
小
中
大
震。
汲桑、石勒抵敵不住,撥馬便走。
正倉皇奔竄之際,忽然前面鼓聲響處,一彪軍擺出,為首大将,乃是苟晞,擋住去路。
汲桑不敢厮殺,令石勒斷後,自己舍命殺開一條血路,望陽平而逃。
東海王與苟晞合兵一處,随後掩殺,殺得汲桑兵十死八九。
及奔回本寨時,隻見寨中高豎晉家旗号。
敵樓上箭如飛蝗,王贊倚欄大叫曰:&ldquo吾已奪下營寨多時矣。
&rdquo汲桑大驚,隻得落荒而走,從間道走至東武陽縣,徑殺入城中,捉住縣令,據城固守,縱令殘兵敗卒,向百姓人家搶掠飲食。
東海王等大兵随兵趕到,将一座鬥大東武陽城,圍困得水洩不通,傳令休兵一日,然後架起雲梯火炮,四面圍攻。
汲桑、石勒把守不住,潰圍而出。
石勒十分骁勇,一馬當先,殺開一條血路,徑奔清淵縣來。
東海王揮兵追殺十餘裡,謂苟晞、王贊曰:&ldquo汲桑此去,已無能為力。
吾拟先班師回許昌,将此功勞,讓與二公幹去。
&rdquo苟晞、王贊領命。
東海王便班師自回許昌。
這邊苟晞、王贊,催動軍馬,直追至清淵縣圍住,一連攻打了十餘日。
城中糧食皆盡,汲桑兵士,先将城中牛馬牲畜殺吃,牲畜既盡,又将殺人。
城中百姓大懼,乘夜偷開城門,招呼晉兵殺入,汲桑、石勒措手不及,隻帶得親兵數百人,迎着晉兵巷戰。
殺至天明,奔出城來,回顧親随,隻有二三百人,商量要投劉淵去,于是取道冀州,一路上劫掠為食,到處騷擾。
冀州刺史丁紹聞報,率領所部,伏于要道截擊之。
汲桑、石勒分頭血戰,僅以身免,随從盡被殺死,二人又複相失。
汲桑不見了石勒,思量不如且投樂平去暫住。
且說此時樂平聚有一股匈奴,為首的名伏利度,擁衆二千,時出為患。
劉淵屢次使人前去招降,伏利度曰:&ldquo大丈夫當縱橫天下,何能屈服于人?&rdquo謝絕來使,劉淵因此深銜之。
此時汲桑兵敗将亡,單身投到樂平求見。
伏利度聚諸胡商議曰:&ldquo汲桑兵敗求我,何以待之?&rdquo諸胡曰:&ldquo汲桑縱橫河北,海内知名,必不能久于人下者,今不如乘其兵敗遠來,執而殺之。
&rdquo或又曰:&ldquo汲桑骁勇,可引為己助,不如納之。
&rdquo伏利度曰:&ldquo乘其敗而殺之,不仁;此人必不甘居人下,納之是自添肘腋之患,不智。
我皆不為,謝絕之可也。
&rdquo遂使人拒絕不見。
汲桑此時進退無據,心神恍惚,默計不如暫回茌平,以圖再舉,于是怏怏向茌平而去。
比入茌平境,日将暮,在路見一虬須大漢,将一群馬在草地上放青,不覺觸動舊業,駐馬睇視。
大漢曰:&ldquo汲将軍何日歸來?&rdquo汲桑驚曰:&ldquo汝何人?何以識我?&rdquo大漢曰:&ldquo将軍貴人,自不識草野賤役。
小人複姓乞活,名田甄,昔年與将軍為鄰,故得識尊顔。
&rdquo汲桑歎曰:&ldquo吾不如爾也。
&rdquo遂把兵敗逃歸一節,略述一遍。
田甄曰:&ldquo将軍勿憂。
小人牧廠離此不遠,就請到廠中小駐,當略備小酌,為将軍洗塵破悶。
&rdquo汲桑大喜,從之。
田甄引至廠中,置酒相待,又招得鄰裡數輩相陪。
汲桑酒酣,歎曰:&ldquo吾自起兵以來,曾無如今日之安閑也。
&rdquo田甄曰:&ldquo将軍還思起兵恢複否?&rdquo汲桑曰:&ldquo吾誓雪此恥。
他日再起兵,當用汝為大将,以報今日之誼。
&rdquo田甄舉手稱謝,衆人亦附和稱賀。
汲桑自覺得意,指諸人曰:&ldquo今日得與諸君幸會,共聯杯酒之歡,他日起兵,當用某為前鋒,某為參謀,某為司馬,俟掃平四海,與諸君共享承平,不亦樂乎?&rdquo衆人一齊稱謝,于是盡歡而散。
汲桑即留宿廠中,田甄亦自歸卧室。
将欲就寝,忽見一人在自己卧榻上鼾睡正濃,田甄大驚。
急取火視之,乃鄰叟高平也。
田甄呼之醒曰:&ldquo适奉邀陪汲将軍飲,叟乃不至,今何故卧此?&rdquo高平曰:&ldquo特來賀君。
&rdquo田甄曰:&ldquo何事可賀?&rdq
汲桑、石勒抵敵不住,撥馬便走。
正倉皇奔竄之際,忽然前面鼓聲響處,一彪軍擺出,為首大将,乃是苟晞,擋住去路。
汲桑不敢厮殺,令石勒斷後,自己舍命殺開一條血路,望陽平而逃。
東海王與苟晞合兵一處,随後掩殺,殺得汲桑兵十死八九。
及奔回本寨時,隻見寨中高豎晉家旗号。
敵樓上箭如飛蝗,王贊倚欄大叫曰:&ldquo吾已奪下營寨多時矣。
&rdquo汲桑大驚,隻得落荒而走,從間道走至東武陽縣,徑殺入城中,捉住縣令,據城固守,縱令殘兵敗卒,向百姓人家搶掠飲食。
東海王等大兵随兵趕到,将一座鬥大東武陽城,圍困得水洩不通,傳令休兵一日,然後架起雲梯火炮,四面圍攻。
汲桑、石勒把守不住,潰圍而出。
石勒十分骁勇,一馬當先,殺開一條血路,徑奔清淵縣來。
東海王揮兵追殺十餘裡,謂苟晞、王贊曰:&ldquo汲桑此去,已無能為力。
吾拟先班師回許昌,将此功勞,讓與二公幹去。
&rdquo苟晞、王贊領命。
東海王便班師自回許昌。
這邊苟晞、王贊,催動軍馬,直追至清淵縣圍住,一連攻打了十餘日。
城中糧食皆盡,汲桑兵士,先将城中牛馬牲畜殺吃,牲畜既盡,又将殺人。
城中百姓大懼,乘夜偷開城門,招呼晉兵殺入,汲桑、石勒措手不及,隻帶得親兵數百人,迎着晉兵巷戰。
殺至天明,奔出城來,回顧親随,隻有二三百人,商量要投劉淵去,于是取道冀州,一路上劫掠為食,到處騷擾。
冀州刺史丁紹聞報,率領所部,伏于要道截擊之。
汲桑、石勒分頭血戰,僅以身免,随從盡被殺死,二人又複相失。
汲桑不見了石勒,思量不如且投樂平去暫住。
且說此時樂平聚有一股匈奴,為首的名伏利度,擁衆二千,時出為患。
劉淵屢次使人前去招降,伏利度曰:&ldquo大丈夫當縱橫天下,何能屈服于人?&rdquo謝絕來使,劉淵因此深銜之。
此時汲桑兵敗将亡,單身投到樂平求見。
伏利度聚諸胡商議曰:&ldquo汲桑兵敗求我,何以待之?&rdquo諸胡曰:&ldquo汲桑縱橫河北,海内知名,必不能久于人下者,今不如乘其兵敗遠來,執而殺之。
&rdquo或又曰:&ldquo汲桑骁勇,可引為己助,不如納之。
&rdquo伏利度曰:&ldquo乘其敗而殺之,不仁;此人必不甘居人下,納之是自添肘腋之患,不智。
我皆不為,謝絕之可也。
&rdquo遂使人拒絕不見。
汲桑此時進退無據,心神恍惚,默計不如暫回茌平,以圖再舉,于是怏怏向茌平而去。
比入茌平境,日将暮,在路見一虬須大漢,将一群馬在草地上放青,不覺觸動舊業,駐馬睇視。
大漢曰:&ldquo汲将軍何日歸來?&rdquo汲桑驚曰:&ldquo汝何人?何以識我?&rdquo大漢曰:&ldquo将軍貴人,自不識草野賤役。
小人複姓乞活,名田甄,昔年與将軍為鄰,故得識尊顔。
&rdquo汲桑歎曰:&ldquo吾不如爾也。
&rdquo遂把兵敗逃歸一節,略述一遍。
田甄曰:&ldquo将軍勿憂。
小人牧廠離此不遠,就請到廠中小駐,當略備小酌,為将軍洗塵破悶。
&rdquo汲桑大喜,從之。
田甄引至廠中,置酒相待,又招得鄰裡數輩相陪。
汲桑酒酣,歎曰:&ldquo吾自起兵以來,曾無如今日之安閑也。
&rdquo田甄曰:&ldquo将軍還思起兵恢複否?&rdquo汲桑曰:&ldquo吾誓雪此恥。
他日再起兵,當用汝為大将,以報今日之誼。
&rdquo田甄舉手稱謝,衆人亦附和稱賀。
汲桑自覺得意,指諸人曰:&ldquo今日得與諸君幸會,共聯杯酒之歡,他日起兵,當用某為前鋒,某為參謀,某為司馬,俟掃平四海,與諸君共享承平,不亦樂乎?&rdquo衆人一齊稱謝,于是盡歡而散。
汲桑即留宿廠中,田甄亦自歸卧室。
将欲就寝,忽見一人在自己卧榻上鼾睡正濃,田甄大驚。
急取火視之,乃鄰叟高平也。
田甄呼之醒曰:&ldquo适奉邀陪汲将軍飲,叟乃不至,今何故卧此?&rdquo高平曰:&ldquo特來賀君。
&rdquo田甄曰:&ldquo何事可賀?&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