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歸茌平汲桑被殺 投劉淵石勒封王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汲桑率領石勒,攻破了邺城,放火焚毀了宮殿,便拟進兵洛陽,又恐人心不服,忽然奇想天開,帶了左右親兵,徑到成都王墳上,設了祭奠。
祭過之後,即饬人發掘,将棺木起出,排了親王儀仗,迎接棺木入城。
率衆緻祭畢,乃宣言曰:&ldquo吾興兵到此,并非利晉室之土地,不過以成都王無罪被戮,為之複仇耳。
今迎得王柩在此,吾等無論大小各事,必當柩前禀命,然後施行。
&rdquo自此朝夕奠供茶飯酒漿,凡軍中之事,無論大小,必到柩前禀啟,然後施行。
如此鬼混了數天,邺城百姓,多念成都王舊恩,今見汲桑如此,無不悅服。
汲桑便商議起兵攻兖州,令石勒為先鋒,自為中軍,以兵車載成都王柩同行,沿路施行軍令,仍在柩前禀啟。
因此軍中,人人懷着鬼胎。
探馬報入洛陽。
此時東海王雖然出鎮許昌,朝廷有事,仍然咨問。
東海王聞報,即表薦苟晞可為大将。
懷帝準奏,即拜苟晞為都督,王贊為副都督,領兵十萬,往救兖州。
行至陽平地方,兩軍相遇,苟晞傳令立下營寨。
早報石勒在外搦戰,王贊便欲出馬,裨将周純曰:&ldquo不勞都督大駕,末将願往斬之。
&rdquo苟晞曰:&ldquo石勒骁勇,須要小心。
汝自出戰,吾等亦出外掠陣。
&rdquo周純得令,提刀上馬,率領本部,殺出陣前。
苟晞、王贊,率領一班戰将,親到陣前觀戰。
隻見周純出馬,不及三合,早被石勒一槍刺于馬下,揮衆殺過陣來,晉兵大敗一陣。
苟晞與王贊商議曰:&ldquo石勒骁勇,隻可智取,不能力勝。
&rdquo王贊曰:&ldquo我今日大敗,彼必不做準備,今夜領兵前去劫營,便可圖之。
&rdquo苟晞大喜。
即傳令先行官張佐、李輿,各領本部人馬,今夜三更時候,前往劫營。
二将領命。
是夜殺到汲桑營中,果然沒做準備,被二将斬開寨栅,殺入營中。
汲桑、石勒等從睡夢中驚起,急來禦敵。
張佐、李輿已經殺到中軍。
石勒不敢戀戰,殺出營來,招集人馬;汲桑在營中竭力抵住張、李二人,殺得喊聲震天。
石勒暗想:&ldquo他既來劫我營,則彼營中必無準備,我何不轉去劫彼之營。
可獲大勝。
&rdquo想罷,即率領所招集得之人馬,殺奔晉營來。
時已五鼓時候,晉營中隻道自己人馬回營,毫不在意,被石勒直殺入中營。
苟晞、王贊大驚上馬,奪路而逃。
被石勒大殺一陣,方始回馬,半路上恰遇見張、李二人回兵。
石勒大怒,奮勇向前,李輿措手不及,被石勒一槍刺死。
張佐死戰得脫,追及苟晞、王贊,退至平原下寨。
一面寫表申奏朝廷,乞請援兵。
懷帝覽奏,即命人赍诏至許昌,令東海王親統大軍往援。
東海王得诏,即點起人馬前往,卻畏石勒骁勇,隻在官渡地方屯住,卻使人往苟晞營中催戰。
苟晞無奈,隻得仍提兵至陽平,使人下戰書,與汲桑對敵。
自此兩下相持,大小三十餘戰,自六月至八月,互有勝負。
一日,東海王送來手書,囑令大進,即當親提大兵來援。
苟晞與王贊商議,定下計策,先使人報知東海王,約定時候進兵;又專下了戰書,約定明日會戰,自己卻與王贊二人,分頭去埋伏,隻令張佐引兵與汲桑交戰,分撥既定。
且說汲桑得了戰書,以為苟晞親自臨陣,到了次日,便親率衆将出營列成陣勢。
隻見張佐出馬,汲桑大呼曰:&ldquo汝非吾敵手,速喚汝主将來。
&rdquo張佐叱曰:&ldquo吾主将上國勳臣,豈肯輕易會汝草寇?&rdquo石勒聞言大怒,飛馬出陣,直取張佐。
戰不及一合,張佐撥馬便走,卻不歸營,繞過營門,落荒而逃。
汲桑揮兵殺入營中,卻是一座空營,汲桑回顧石勒曰:&ldquo晉兵盡退,如非糧盡,即是朝中有事,可急追之。
&rdquo于是率衆趕來。
隻見張佐敗兵,紛紛向前亂竄,看看趕至六十餘裡,忽見晉家敗兵,盡投路旁林内。
汲桑心疑,正欲止住衆兵,忽見前面塵頭大起,東海王領兵接應,風馳電掣而來,勢如潮湧。
這邊汲桑兵,亦正在走動時候,止壓不住。
一轉瞬間,兩軍相遇。
東海王陣上湧出十餘員戰将,擋住汲桑、石勒厮殺,東海王揮兵混戰過來,喊聲大
祭過之後,即饬人發掘,将棺木起出,排了親王儀仗,迎接棺木入城。
率衆緻祭畢,乃宣言曰:&ldquo吾興兵到此,并非利晉室之土地,不過以成都王無罪被戮,為之複仇耳。
今迎得王柩在此,吾等無論大小各事,必當柩前禀命,然後施行。
&rdquo自此朝夕奠供茶飯酒漿,凡軍中之事,無論大小,必到柩前禀啟,然後施行。
如此鬼混了數天,邺城百姓,多念成都王舊恩,今見汲桑如此,無不悅服。
汲桑便商議起兵攻兖州,令石勒為先鋒,自為中軍,以兵車載成都王柩同行,沿路施行軍令,仍在柩前禀啟。
因此軍中,人人懷着鬼胎。
探馬報入洛陽。
此時東海王雖然出鎮許昌,朝廷有事,仍然咨問。
東海王聞報,即表薦苟晞可為大将。
懷帝準奏,即拜苟晞為都督,王贊為副都督,領兵十萬,往救兖州。
行至陽平地方,兩軍相遇,苟晞傳令立下營寨。
早報石勒在外搦戰,王贊便欲出馬,裨将周純曰:&ldquo不勞都督大駕,末将願往斬之。
&rdquo苟晞曰:&ldquo石勒骁勇,須要小心。
汝自出戰,吾等亦出外掠陣。
&rdquo周純得令,提刀上馬,率領本部,殺出陣前。
苟晞、王贊,率領一班戰将,親到陣前觀戰。
隻見周純出馬,不及三合,早被石勒一槍刺于馬下,揮衆殺過陣來,晉兵大敗一陣。
苟晞與王贊商議曰:&ldquo石勒骁勇,隻可智取,不能力勝。
&rdquo王贊曰:&ldquo我今日大敗,彼必不做準備,今夜領兵前去劫營,便可圖之。
&rdquo苟晞大喜。
即傳令先行官張佐、李輿,各領本部人馬,今夜三更時候,前往劫營。
二将領命。
是夜殺到汲桑營中,果然沒做準備,被二将斬開寨栅,殺入營中。
汲桑、石勒等從睡夢中驚起,急來禦敵。
張佐、李輿已經殺到中軍。
石勒不敢戀戰,殺出營來,招集人馬;汲桑在營中竭力抵住張、李二人,殺得喊聲震天。
石勒暗想:&ldquo他既來劫我營,則彼營中必無準備,我何不轉去劫彼之營。
可獲大勝。
&rdquo想罷,即率領所招集得之人馬,殺奔晉營來。
時已五鼓時候,晉營中隻道自己人馬回營,毫不在意,被石勒直殺入中營。
苟晞、王贊大驚上馬,奪路而逃。
被石勒大殺一陣,方始回馬,半路上恰遇見張、李二人回兵。
石勒大怒,奮勇向前,李輿措手不及,被石勒一槍刺死。
張佐死戰得脫,追及苟晞、王贊,退至平原下寨。
一面寫表申奏朝廷,乞請援兵。
懷帝覽奏,即命人赍诏至許昌,令東海王親統大軍往援。
東海王得诏,即點起人馬前往,卻畏石勒骁勇,隻在官渡地方屯住,卻使人往苟晞營中催戰。
苟晞無奈,隻得仍提兵至陽平,使人下戰書,與汲桑對敵。
自此兩下相持,大小三十餘戰,自六月至八月,互有勝負。
一日,東海王送來手書,囑令大進,即當親提大兵來援。
苟晞與王贊商議,定下計策,先使人報知東海王,約定時候進兵;又專下了戰書,約定明日會戰,自己卻與王贊二人,分頭去埋伏,隻令張佐引兵與汲桑交戰,分撥既定。
且說汲桑得了戰書,以為苟晞親自臨陣,到了次日,便親率衆将出營列成陣勢。
隻見張佐出馬,汲桑大呼曰:&ldquo汝非吾敵手,速喚汝主将來。
&rdquo張佐叱曰:&ldquo吾主将上國勳臣,豈肯輕易會汝草寇?&rdquo石勒聞言大怒,飛馬出陣,直取張佐。
戰不及一合,張佐撥馬便走,卻不歸營,繞過營門,落荒而逃。
汲桑揮兵殺入營中,卻是一座空營,汲桑回顧石勒曰:&ldquo晉兵盡退,如非糧盡,即是朝中有事,可急追之。
&rdquo于是率衆趕來。
隻見張佐敗兵,紛紛向前亂竄,看看趕至六十餘裡,忽見晉家敗兵,盡投路旁林内。
汲桑心疑,正欲止住衆兵,忽見前面塵頭大起,東海王領兵接應,風馳電掣而來,勢如潮湧。
這邊汲桑兵,亦正在走動時候,止壓不住。
一轉瞬間,兩軍相遇。
東海王陣上湧出十餘員戰将,擋住汲桑、石勒厮殺,東海王揮兵混戰過來,喊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