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遭寇亂惠帝返洛陽 報父仇李雄霸全蜀

關燈
且說劉淵說下了成都王,許其歸國,又表封之為北單于,參丞相軍事,使之往招五部人馬,前來助戰。

    劉聰拜辭而去。

    成都王一面遣發劉淵,一面商議拒敵。

    幾次流星馬報到,鮮卑、烏桓兵勢厲害,王浚東嬴公仗此兵力,殺敗石超,不久即當進逼邺郡。

    成都王得報,十分焦慮,饬令戒嚴。

     是夜三更時分,忽聽得四下裡喊聲大震,城外火光燭天,人報王浚引兵殺到。

    成都王大驚,慌忙點起三千宿衛兵,保護惠帝出奔。

    匆忙之間,尋不着禦辇,惠帝慌着,正要上馬,恰好一個兵士,不知從何處掠得牛車一乘前來。

    惠帝便跨上牛車,成都王帶着衆将士,左右保護,探得東門無兵,便開了東門,望洛陽逃命。

    方才出得城時,王浚兵已殺入城内,縱火焚燒,百姓哭聲震天,聲聞數十裡。

    惠帝慌得手足無措,衆兵士亦魂飛魄落。

    奔至天明,離邺郡漸遠,人困馬乏。

    匆忙之間,又未帶得兵糧,成都王乃縱令兵士至就近各村擄掠。

    惠帝腹中饑餓,便命進膳。

    左右曰:&ldquo倉卒中未曾帶得。

    &rdquo惠帝曰:&ldquo何不到民間買去?&rdquo【眉】此時何不食肉糜?一笑。

    左右聞言,皆面面相觑。

    原來驚惶之際,逃命要緊,并銀錢亦未帶得。

    正躊躇間,一小黃門進曰:&ldquo奴仆被囊中幸有錢二吊,便當買去。

    &rdquo須臾買來,惠帝看時,卻是一個瓦盆盛着一盆飯,既無肴馔,又無碗箸。

    不得已,隻得以手抓吃,卻又粗粝,不能下咽,苦不勝言。

    行至午間,路經武帝陵,成都王請惠帝下車拜谒。

    惠帝将欲下車,及一俯視,始知雙足無鞋,方悟夜來忙迫,未及穿得。

    無奈取左右之鞋穿用。

    步至陵前,拜伏大哭,良久始起,複前行。

    将近黃昏時,忽見前面塵土大起,一彪軍殺到。

    成都王大驚,急命人往探。

    惠帝戰栗曰:&ldquo朕命合休矣。

    &rdquo便傳旨教兵士且屯住,俟探馬報到,再定行止。

    須臾,一員大将飛馳而來,望見惠帝,滾鞍下馬,拜伏道左。

    成都王視之,乃張方也,不覺大喜。

    張方曰:&ldquo午間得報,知天子駕返洛陽,特來迎接,順便保駕。

    &rdquo惠帝大悅,傳旨合兵一處,同回洛陽。

    招集流亡百官,安撫百姓,且按下不提。

     卻說劉淵别過成都王回到左國城,【夾】故址在今山西汾州府永甯州之北。

    右賢王劉宣等率衆迎接入城,即奉淵為大單于,歡聲雷動,殺牛宰馬,大排筵宴,并犒部下軍士。

    匈奴部落久已渙散大半,及聞劉淵歸國,皆紛紛來歸,不到一月之間,有衆至五萬餘人。

    劉淵一面操練士卒,一面使人至邺郡,去打聽虛實。

    及探得成都王已奉駕敗歸洛陽,劉淵歎曰:&ldquo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雖然,吾已許其救援,不可失信。

    &rdquo即商議點兵。

    劉宣谏曰:&ldquo不可!晉人視我為奴隸,喜則命子入侍為質;怒則加兵于我,多疑而無信,是吾仇也。

    鮮卑、烏桓與我同類,緩急得恃以為援,奈何助仇人而傷同類哉?&rdquo劉淵大悟曰:&ldquo真忠言也!乘此晉人骨肉相殘,吾當創漢高、魏武之業矣。

    鮮卑、烏桓不足道,吾所憚者為一李特,當使人往成都探其虛實,然後行事。

    &rdquo于是遣人入蜀,打聽李特舉動。

    不日探馬回報,李特兵敗身死,其子李雄,今已自稱成都王,【眉】此時乃有二成都王矣。

    殺得晉将羅尚大敗。

     原來李特兄弟自到蜀中,廣散資财,結納流民,蜀中官吏謂其謀為不軌,奏報朝廷。

    朝廷屢議命将征讨,奈特實無反叛之迹,不過同來之流民,皆歸心于李氏兄弟,是于地方官吏,建議遣散流民。

    适遇益川刺史趙厥,有反叛朝廷之意,見李特兄弟皆有萬夫不當之勇,遂招在部下,故其兄弟李庠、李流、李骧皆投奔趙。

    趙封李庠為威寇将軍、陽泉亭侯,使招合六郡精壯,自為一旅。

    李庠深通兵法,又得衆心,故所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