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梅花送暗香。
曳杖欲尋幽谷去。
一枝斜倚在東牆。
一片雲封萬壑松。
門前流水日淙淙。
不分晝夜供鼾睡。
好夢驚回隔嶺鐘。
春深雨過落花飛。
冉冉天香上衲衣。
一片閑心無處着。
峰頭倚杖看雲歸。
信步騰騰任所從。
形骸一似雪中松。
偶來才向溪頭立。
又逐閑雲過别峰。
麋鹿空山孰可從。
輸他豐草與長松。
紅塵縱有難醒夢。
絕世何曾到萬峰。
垂垂白發對青山。
身在千岩萬壑間。
寂寂松門無過客。
往來唯有白雲閑。
青山不動自如如。
朝暮雲霞任卷舒。
縱有紅塵深萬丈。
曾無一點到茅廬。
萬峰深處獨跏趺。
曆曆虛明一念孤。
身似寒空挂明月。
唯餘清影落江湖。
睡起呼童旋煮茶。
竹爐湯沸雪如花。
旗槍未豎魔先退。
始信叢林有作家。
倦倚虛窗坐看山。
千峰紫翠出松間。
無心縱許雲來往。
何似如如體更閑。
月色松聲總見聞。
禅心妄想聖凡分。
消歸一念無生處。
此意如何把似君。
平湖秋水浸寒空。
古木霜飛落葉紅。
石徑小橋人迹斷。
一庵深鎖白雲中。
寄舜庵老衲 三十餘年學懶慵。
生涯坐斷祝融峰。
身輕鶴骨休言老。
千尺還看手種松。
寄魏考叔 幽居宛是在家僧。
一室清如六月冰。
縱使善空諸有盡。
尚餘山水挂眉棱。
留别湖東社中諸子二首 昙花舍就竹林西。
市遠塵嚣最可栖。
勤掃階前雲卧地。
歸來莫使草萋萋。
偶來松下掩柴關。
招隐相求出世間。
豈意又随流水去。
别君心似戀雲山。
嶽陽阻風二首 嶽陽樓外浸湖天。
樓下沙汀夜泊船。
來往風帆留不住。
獨餘山色尚依然。
北風吹浪打山城。
一葉輕帆阻去程。
想為留看洞庭月。
怪來偏向客邊明。
過金沙于潤甫雲林 咫尺雲林望不遙。
到來寒爽氣蕭蕭。
閉門不放煙霞出。
多少塵心亦易消。
西湖偶成 四面湖山鏡裡看。
樓船深浸碧波寒。
不知身在冰壺影。
可笑沉酣夢未殘。
喜歸匡山 垂老青山荷主恩。
匡廬南向卧朝暾。
七賢五老遙相對。
泉響深談不二門。
挽匡山黃龍徹空師二首 昔與師住五台冰雪中者三載。
别來三十餘年所矣。
予今投老匡山。
一禮師塔。
挽之以詩。
憶昔清涼對坐時。
垂垂冰雪綴雙眉。
别來夢到傷心處。
一段難禁隻自知。
塔影團團擁萬松。
法身不動聳千峰。
知師常說無生法。
鳥語溪聲和曉鐘。
山中雪夜 雪擁千峰獨閉關。
寒燈深夜照衰顔。
心灰已絕紅塵夢。
誰信人間有此閑。
閱華嚴經十地品夢中偶成 一葉輕舟一釣竿。
鈎頭香餌未曾殘。
直須入海深撈捷。
莫滞蘆花淺水灘。
思鄉曲二首 餘十二歲離鄉。
今六十年矣。
适鄉人遠問于山中。
因賦此。
門前高柳映清池。
常記兒童戲浴時。
六十餘年如夢事。
幾回猶動故園思。
青山一帶繞河流。
家住河邊古渡頭。
自小離鄉今已老。
此心不斷水悠悠。
懷大都龍華主人 龍華樹下有緣人。
一别難求似昔親。
幾度夢魂飛夜月。
縱然相見總非真。
入山 直入千峰不厭深。
最幽絕處可安心。
松門任使青苔厚。
從此時人沒處尋。
曹溪堂主俯無昂公來訊二首 自别曹溪已十春。
常思香水一沾唇。
夢魂時坐松陰下。
隻恐今生是後身。
溪上梅花不斷香。
幾回香霧濕衣裳。
年來每到看花處。
一似當時坐法堂。
送青林熙公遊南嶽二首 憶昔曾登七十峰。
倚天傍日撫長松。
幽岩絕壑探奇遍。
君去尋餘策杖蹤。
萬峰深處碧雲寒。
曾結茅廬學懶殘。
牛糞尚埋煨芋火。
君應一撥地爐看。
偶成 湛海波澄一物無。
寒空深夜月輪孤。
但看萬裡纖雲斷。
自覺冰心在玉壺。
集外詩五首 喜老母遣弟至 天屬憐同蒂。
君恩賜一身。
生還如有日。
尚可奉慈親。
憶故鄉居 家住龜山陰。
宛似恒河曲。
卻憶兒童時。
熱在河中浴夾岸柳陰濃。
當戶南山翠。
手種碧桃花。
不知在也未門前一小橋。
幼見水沖斷。
欲架獨木枝。
路遠猶未辦。
憶鄉友 幼小同讀書。
連床還共被。
誰知一别來。
看看六十歲。
卻憶聚沙時。
相戲常生惱。
隻記童子顔。
不信今衰老。
憶家山庵居 樓居水竹總相連。
長夏清風白晝眠。
此日炎荒萬裡外。
回思恰似幾生前。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十九
曳杖欲尋幽谷去。
一枝斜倚在東牆。
一片雲封萬壑松。
門前流水日淙淙。
不分晝夜供鼾睡。
好夢驚回隔嶺鐘。
春深雨過落花飛。
冉冉天香上衲衣。
一片閑心無處着。
峰頭倚杖看雲歸。
信步騰騰任所從。
形骸一似雪中松。
偶來才向溪頭立。
又逐閑雲過别峰。
麋鹿空山孰可從。
輸他豐草與長松。
紅塵縱有難醒夢。
絕世何曾到萬峰。
垂垂白發對青山。
身在千岩萬壑間。
寂寂松門無過客。
往來唯有白雲閑。
青山不動自如如。
朝暮雲霞任卷舒。
縱有紅塵深萬丈。
曾無一點到茅廬。
萬峰深處獨跏趺。
曆曆虛明一念孤。
身似寒空挂明月。
唯餘清影落江湖。
睡起呼童旋煮茶。
竹爐湯沸雪如花。
旗槍未豎魔先退。
始信叢林有作家。
倦倚虛窗坐看山。
千峰紫翠出松間。
無心縱許雲來往。
何似如如體更閑。
月色松聲總見聞。
禅心妄想聖凡分。
消歸一念無生處。
此意如何把似君。
平湖秋水浸寒空。
古木霜飛落葉紅。
石徑小橋人迹斷。
一庵深鎖白雲中。
寄舜庵老衲 三十餘年學懶慵。
生涯坐斷祝融峰。
身輕鶴骨休言老。
千尺還看手種松。
寄魏考叔 幽居宛是在家僧。
一室清如六月冰。
縱使善空諸有盡。
尚餘山水挂眉棱。
留别湖東社中諸子二首 昙花舍就竹林西。
市遠塵嚣最可栖。
勤掃階前雲卧地。
歸來莫使草萋萋。
偶來松下掩柴關。
招隐相求出世間。
豈意又随流水去。
别君心似戀雲山。
嶽陽阻風二首 嶽陽樓外浸湖天。
樓下沙汀夜泊船。
來往風帆留不住。
獨餘山色尚依然。
北風吹浪打山城。
一葉輕帆阻去程。
想為留看洞庭月。
怪來偏向客邊明。
過金沙于潤甫雲林 咫尺雲林望不遙。
到來寒爽氣蕭蕭。
閉門不放煙霞出。
多少塵心亦易消。
西湖偶成 四面湖山鏡裡看。
樓船深浸碧波寒。
不知身在冰壺影。
可笑沉酣夢未殘。
喜歸匡山 垂老青山荷主恩。
匡廬南向卧朝暾。
七賢五老遙相對。
泉響深談不二門。
挽匡山黃龍徹空師二首 昔與師住五台冰雪中者三載。
别來三十餘年所矣。
予今投老匡山。
一禮師塔。
挽之以詩。
憶昔清涼對坐時。
垂垂冰雪綴雙眉。
别來夢到傷心處。
一段難禁隻自知。
塔影團團擁萬松。
法身不動聳千峰。
知師常說無生法。
鳥語溪聲和曉鐘。
山中雪夜 雪擁千峰獨閉關。
寒燈深夜照衰顔。
心灰已絕紅塵夢。
誰信人間有此閑。
閱華嚴經十地品夢中偶成 一葉輕舟一釣竿。
鈎頭香餌未曾殘。
直須入海深撈捷。
莫滞蘆花淺水灘。
思鄉曲二首 餘十二歲離鄉。
今六十年矣。
适鄉人遠問于山中。
因賦此。
門前高柳映清池。
常記兒童戲浴時。
六十餘年如夢事。
幾回猶動故園思。
青山一帶繞河流。
家住河邊古渡頭。
自小離鄉今已老。
此心不斷水悠悠。
懷大都龍華主人 龍華樹下有緣人。
一别難求似昔親。
幾度夢魂飛夜月。
縱然相見總非真。
入山 直入千峰不厭深。
最幽絕處可安心。
松門任使青苔厚。
從此時人沒處尋。
曹溪堂主俯無昂公來訊二首 自别曹溪已十春。
常思香水一沾唇。
夢魂時坐松陰下。
隻恐今生是後身。
溪上梅花不斷香。
幾回香霧濕衣裳。
年來每到看花處。
一似當時坐法堂。
送青林熙公遊南嶽二首 憶昔曾登七十峰。
倚天傍日撫長松。
幽岩絕壑探奇遍。
君去尋餘策杖蹤。
萬峰深處碧雲寒。
曾結茅廬學懶殘。
牛糞尚埋煨芋火。
君應一撥地爐看。
偶成 湛海波澄一物無。
寒空深夜月輪孤。
但看萬裡纖雲斷。
自覺冰心在玉壺。
集外詩五首 喜老母遣弟至 天屬憐同蒂。
君恩賜一身。
生還如有日。
尚可奉慈親。
憶故鄉居 家住龜山陰。
宛似恒河曲。
卻憶兒童時。
熱在河中浴夾岸柳陰濃。
當戶南山翠。
手種碧桃花。
不知在也未門前一小橋。
幼見水沖斷。
欲架獨木枝。
路遠猶未辦。
憶鄉友 幼小同讀書。
連床還共被。
誰知一别來。
看看六十歲。
卻憶聚沙時。
相戲常生惱。
隻記童子顔。
不信今衰老。
憶家山庵居 樓居水竹總相連。
長夏清風白晝眠。
此日炎荒萬裡外。
回思恰似幾生前。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