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

關燈
皇仁之薄罰兮。

    在師心猶未已。

    予被放于嶺表兮。

    師[伫-丁+一]候于江沚。

    一見悲歡而交集兮。

    如九原之複起。

    予與師作永訣兮。

    甘為炎方之厲鬼師囑予以甯志兮。

    冀幽扄之再啟。

    予揮涕以臨長路兮。

    師執手含悲而不語。

    維時關山一别兮。

    日月若矢。

    心知師之不我忘兮。

    每丁甯其無以。

    師以願力所持兮。

    誓不負其本始。

    乃斂太阿之光焰兮。

    不願放于塵滓。

    冀和璧之必信兮。

    不惜隋珠之輕抵。

    将扣君門兮九重。

    倏飙風兮四起。

    陸海波騰。

    龍蛇披靡。

    玉石俱焚。

    法幢傾圮。

    師登八道之康衢兮。

    忽遇長蛇與封豕。

    皇天實鑒其衷腸兮。

    唯見逞于庸鄙。

    幸此心之一白兮。

    聊以發其蘊底。

    師實曠然。

    何憂何喜。

    逆順随宜。

    死生遊戲。

    何夙負之相尋兮。

    信前緣之固爾。

    悲五濁之不堪。

    直一行之可恃。

    乃盥漱以趺坐兮。

    遂寂然而長往矣。

    嗚呼痛哉。

    師既不以禍患撄甯。

    又何以去來為事。

    撒手便行。

    全無議拟。

    惟師以金剛為心。

    故留不壞之體。

    有予弟子奉師以旋兮。

    就雙徑以歸止。

    予聞訃以摧心兮。

    望長安而殒涕。

    欲親禮于龛室兮。

    奈業系之羁縻。

    拟生還以慰師靈兮。

    忽星霜之逾紀。

    匪此心之暫安兮。

    第因緣之不我與。

    頃幸遂其本懷兮。

    始得陳辭而緻誅。

    嗚呼痛哉。

    師何死兮我何生。

    我不來兮師不甯。

    形骸異兮共此心。

    幽冥隔兮終合并。

    誓同歸兮踐深盟。

    寂光朗兮師安住。

    我頂禮兮展哀慕。

    陣香積兮灑甘露。

    師臨機兮願來赴。

    光明兮照曜。

    翹勤兮延[伫-丁+一]。

    哀哉尚飨。

     祭雲栖大師文 嗚呼。

    師本不生。

    亦無所去。

    以力持身。

    順因緣故。

    欲海波騰。

    火宅焰熾。

    師展願輪。

    特來救濟。

    出示塵勞。

    早歸慈父。

    一登覺路。

    如白牛步。

    視愛如唾。

    觀親若冤。

    彼蠅聚者。

    孰不瞿然。

    法界為家。

    含靈是宅。

    物我等觀。

    無二無别。

    開甘露門。

    指歸淨土。

    鱗甲羽毛。

    一齊頓赴。

    悲正法眼。

    翳彼戒根。

    以金剛篦。

    刮垢剔昏。

    三千威儀。

    八萬細行。

    于二六時。

    悉令清淨。

    身為衆目。

    心為大宅。

    十方來者。

    癡狂頓歇。

    四十餘年。

    法幢高豎。

    一雨普滋。

    藥草諸樹。

    才沾一滴。

    枝葉并茂。

    但有得者。

    畢竟成就。

    我觀吾師。

    如獅子王。

    高卧堀中。

    群走慞惶。

    我又觀師。

    如藥王樹。

    凡有親者。

    必瘳沉痼。

    嗟我末法。

    慧日久沈。

    師于長夜。

    持大智燈。

    佛本無心。

    心付在師。

    薩埵無行。

    行托師持。

    故師應世。

    一味無我。

    即住百劫。

    于何不可。

    嗚呼。

    師以緣現。

    緣滅即去。

    悲此群盲。

    失所依怙。

    我數千裡。

    遠持瓣香。

    展布五體。

    敬禮寂光。

    師悲同體。

    以我知音。

    願鑒我誠。

    來格來歆。

    嗚呼尚飨。

     祭金竹續芳聯公文 嗚呼。

    公秉願輪。

    生堪忍界。

    蚤遇明師。

    頓離恩愛。

    發堅固心。

    償慈悲債。

    放身空山。

    饑寒是耐。

    敬守師訓。

    躬身負戴。

    志供十方。

    平等無礙。

    翦荊棘以成叢林。

    驅狐兔而揚梵呗。

    衲子雲臻。

    天龍拱衛。

    飯積如山。

    來者飽餐。

    如量如空。

    居者無外。

    具精進力。

    至老不懈。

    一身如寄。

    毫無沾帶。

    拟将攜手同歸。

    何期先行不待。

    撩起便行。

    何等慶快。

    遺金剛幢。

    常住不壞。

    法身湛然。

    寂光自在。

    惟靈不昧。

    鑒。

    此感慨。

    嗚呼哀哉。

    尚飨。

     結社念佛修四十八願同生淨土文 伏以惟心淨土。

    處處道場。

    自性彌陀。

    人人具足。

    隻為塵勞遮障。

    人我是非。

    故感土石諸山。

    穢惡充滿。

    使本來清淨之體。

    昧卻當人。

    圓滿智慧光明。

    一毫不現。

    終朝業識茫茫。

    逐日境風浩浩。

    但知受用目前。

    誰解修因身後。

    故我樂邦教主阿彌陀佛。

    因地發心。

    厭斯堪忍。

    立四十八願。

    願願度生。

    修十六觀心。

    心心作佛。

    令人人知心是佛。

    豈向外求。

    使個個了願即真。

    盡歸自性。

    推倒人我之高山。

    感寶地一平如掌。

    打破塵勞之幻夢。

    生蓮華廣大如輪。

    我心清淨。

    彼土現成。

    休教過後追思。

    隻在現前結果。

    不分男女。

    總證菩提。

    但是有緣。

    皆登寶地。

    但以天生彌勒。

    猶須授記靈山。

    自然釋迦。

    也要莊嚴佛土。

    痛念生居五濁。

    命不保于須臾。

    罪業多端。

    苦難逃于長劫。

    雖父慈子孝。

    隻顧各人。

    兄愛弟恭。

    豈能相代。

    縱有富貴榮華。

    到底總成一夢。

    深思至此。

    實可悲酸。

    是以發願修因。

    必欲一生取辦。

    既知諸行無常。

    豈可仍前貪戀。

    已悟自心是佛。

    隻須直下承當。

    攪長河為酥酪。

    原在當人。

    變大地作黃金。

    實由自己。

    伏望願心如佛。

    即是佛心。

    因果皆真。

    必成真果。

    發一願而四生九有。

    同出苦輪。

    施一滴而八難三途。

    通歸樂土。

    花開見佛。

    如母子之馨香。

    妄盡還源。

    似冰霜之皎潔。

    一心清淨。

    萬德交歸。

    大地山河。

    總成極樂者矣。

     祭匡廬徹空師文 惟師之來也。

    何事何為。

    惟師之去也。

    何心何慮。

    現比丘身。

    坐斷乾坤。

    作師子吼。

    驚走狐兔。

    當索我于清涼也。

    雲滿溪山。

    複歸師之舊隐也。

    月圓蓬戶。

    尚把九曲之珠。

    拟待師而暗度。

    何其一旦長行。

    哀音忽訃。

    嗚呼。

    使我有口難開。

    含冤莫訴。

    以其同生而不同死。

    同歸而不同住。

    賴有匡廬山高。

    法身遍覆。

    彭湖水清。

    三昧昭著。

    然雖倒卻刹竿。

    且幸扶起露柱。

    頓令五老長呼。

    千峰率舞。

    白鹿悲風。

    黃龍泣雨。

    愈卷恒舒。

    欲隐彌露。

    是則可贊而不可歎。

    可笑而不可哭。

    嗚呼。

    師且暫休。

    聽末後句。

    打破寂光。

    掀翻淨土。

    再來撞着惡辣阇梨。

    拖住定不放師歸去。

    惟靈尚飨。

     對曾九龍居士靈帏小參文 萬曆三十六年五月廿六日。

    當曾居士五七之辰。

    同社友各擎香作禮。

    請憨山和尚為居士小參。

    居士聽麼。

    佛說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居士會麼。

    居士住世三十七年。

    所作諸行。

    正當作時。

    是無常耶。

    作後是無常耶。

    直至今日是無常耶。

    若言今日是無常。

    則堕斷滅。

    若言作後是無常。

    則不待今日。

    若正當作時是無常。

    則舉世皆無常矣。

    何獨居士。

    居士會麼。

    若了作是無常。

    則無常無性。

    誰為生滅。

    無生滅者。

    又何得而生死哉。

    居士了此。

    則今日正受寂滅樂時。

    此則悲居士者。

    皆生滅見也。

     為達師茶毗舉火文 性火真空。

    性空真火。

    狹路相逢。

    定沒處躲。

    恭惟紫柏尊者。

    達觀大和尚。

    偶來人世。

    誤落塵寰。

    赤力力脫盡娘生布衫。

    光爍爍露出本來面目。

    荷擔正法。

    純剛煉就肩頭。

    徹底為人。

    生鐵鑄成肝膽。

    死生路上。

    直往直來。

    今事門頭。

    半開半掩。

    六十餘年。

    松風水月襟懷。

    千七百則。

    兔角龜毛拄杖。

    饒他末後風流。

    未免藏頭露尾。

    撇下賊私。

    誰料落在憨山道人手中。

    今日特為人天衆前。

    當陽拈出。

    大衆還見麼(以火把畫○相雲)拄杖挑開雙徑雲。

    通身湧出光明藏。

    珍重諸人着眼看。

    者回始信無遮障。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