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孝哉闵子骞
關燈
小
中
大
日坐在門外,忽然有一個沒要緊的人在闵子門首經過。
看見闵子,手指道:這是沒娘兒,不期也是這般長成了。
因而歎息。
那人無心說出這句話,忙忙的走去了。
那闵子倒是有心的人,聽了這話心下不勝悲楚。
卻原來我自有母,死亡已久,無怪後母将我淩賤,爹爹那裡得知。
又想道:古人雲,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我隻盡為子之道,況我幼而孤弱,使無後母何以得至今日?如今衣食欠缺,或者父親手中窘乏也未可知。
我聞古時有個虞舜,他也是後母,誰知父頑母嚣弟傲,吃盡萬苦千辛,虞舜毫不敢怨,隻盡人子道理,一味行孝。
後來其父瞽瞍有允若之化,然我所處的境界比他還容易些,自此以後我當效虞舜以報罔極罷了。
正是: 平生多苦複多辛,長恨綿綿孰與伸。
獨有孤桐知此意,清商彈徹更傷神。
闵子自聞沒娘兒這一說,也不去問及父親,誠恐怕繼母知道反加嗔責,愈覺低聲下氣,昏定晨省,兢兢業業,如履淵水。
繼母時常不善加他,隻是逆來順受,其父毫不知道。
又隔數年,闵老見繼室年漸老成,持家必然力練,其子又大,将來家事可托,自己年紀将老,不時要出外閑遊,隻苦沒有個禦車的人,古來執射執禦,原是個男子在世上所當行之事。
其時闵子髫年光景,闵老雖有三子,兩個是繼室親生的不必說了,又把闵子托與繼母看管,隻道其母把三個兒子一般看待。
因此,不把闵子另看一眼,時時要闵子推車出外,闵子唯命是從,并不敢推托。
一日,天色激寒,闵母還睡在床上,聽得外面金風飒飒,落葉飄飄。
那兩個幼子叫道:“娘阿,天色寒冷,須要綿衣穿了。
”闵母道:“兒,我知道了。
”急急起來披了衣服,梳頭洗面,整治朝膳,自己與幼兒三人吃了。
幼兒道:“哥哥與父親禦車遠走出門,身子不知凍得什麼樣哩?”闵母道:“阿損是個賤骨頭,那裡比得你們兩個,便凍殺了他,與你何幹,偏要挂念他怎的。
”幼兒道:“阿哥與我一樣的,娘怎麼這等說。
”闵母罵道:“怪小奴才,凡事繇娘做主,誰要你們饒舌,再若如此就要讨打。
”幼兒畏怕,不敢則聲。
闵母就開了箱取出絲綿撐開,約有一二斛,連忙将幼兒所穿的夾衣脫将下來,随叫他坐在被窩之中,生一爐炭火放在被外,自己便把領縫袖口拆開,正要翻綿,又來與幼兒蓋好了被,問道:“兒,你們想是肚饑了。
”你看那小孩子們果品糕餅,原是他的性命,巴不得到口頭,再沒有娘去問他,那做小孩子的不作嬌作癡要食吃的。
所以,兩個齊聲答道:“正饑哩。
”闵母即令小厮們到市上買東西與幼兒吃了。
方才動手翻了長的,又翻次的,丫鬟頤指氣使,相對翻好綿衣,就與幼兒穿了,絕不提起闵子身上。
少頃,闵老從外回來,對其妻道:“不期今日天色一寒如此。
”說未了,忽然兩個幼兒穿了綿衣走到父親面前,闵老笑道:“損兒的綿衣也十分要緊了,母親可替他翻一翻,明日好同我出去。
”闵母口雖答應,心裡想道:有甚力氣與這小猢狲翻綿衣,反坐住了,不肯動身。
闵老催道:“就在今日與他翻了,明日有事又好要他為我禦車。
”闵母道:“我一時身子不健,到晚間我與他做。
”闵老隻道他果然有病,倒有許多溫存。
少頃,又有幾個出友邀他出門去了。
闵子見爐中有火,走近前來烘火,看見兩個幼弟身上都着綿衣,取笑道:“兄弟,你穿了綿衣好厚哩。
”幼弟道:“方才娘與我二人翻的綿。
”闵子道:“好。
”隻說得這一個字,闵母高聲罵道:“畜生,做晚娘的不曾偏曲得你甚麼心,不過與這兩個小兄弟翻件綿衣,說甚厚,說甚好,你看如今厚了那一個人?有甚麼不好了那一個人?小畜生,你快說不是的所在,待我做晚娘的來替你讨饒。
”闵子說綿衣一個厚字、一個好字,原是無心,不過與幼弟戲言耳,倒惹得後母鬧個不了,隻得向前跪下叩頭哀告道:“娘是我的親生之母,怎麼如此發惱,孩兒如有不孝,恁憑娘親責問,何須動氣?”闵母見他如此光景,傷拳難打笑臉,況又知自己性躁,強笑了一聲道:“你既是這般說,且起來到大門口去,俟候你父親回家才許你進來。
”闵子連聲答應而出。
後人有窮鳥詩一首為證: 睇彼小鳥,在林之端。
出胡不時,為鸷所殘。
飲露悲鳴,臨風振翰。
哀痛慘怛,傷其肺肝。
緬惟往昔,群飛以安。
曾幾時兮,遘此艱難。
如何如何,坐令永歎。
闵母到底是個小器度,沒見識的人,心中想道:我本欲乘此釁打他幾下,不意這畜生倒說得可憐,我隻得饒了他。
若容他在眼前,未免看見幼兒吃食,畢竟也賞他些祭喉。
隻這老昏君諄諄要我與他翻綿,我想絲綿十分高貴,怎舍得把他穿。
不若将舊時冷棉翻與他穿罷,在他父親面前隻說新的,那裡識得出?新綿留在下年又好增添。
算計已定,上
看見闵子,手指道:這是沒娘兒,不期也是這般長成了。
因而歎息。
那人無心說出這句話,忙忙的走去了。
那闵子倒是有心的人,聽了這話心下不勝悲楚。
卻原來我自有母,死亡已久,無怪後母将我淩賤,爹爹那裡得知。
又想道:古人雲,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我隻盡為子之道,況我幼而孤弱,使無後母何以得至今日?如今衣食欠缺,或者父親手中窘乏也未可知。
我聞古時有個虞舜,他也是後母,誰知父頑母嚣弟傲,吃盡萬苦千辛,虞舜毫不敢怨,隻盡人子道理,一味行孝。
後來其父瞽瞍有允若之化,然我所處的境界比他還容易些,自此以後我當效虞舜以報罔極罷了。
正是: 平生多苦複多辛,長恨綿綿孰與伸。
獨有孤桐知此意,清商彈徹更傷神。
闵子自聞沒娘兒這一說,也不去問及父親,誠恐怕繼母知道反加嗔責,愈覺低聲下氣,昏定晨省,兢兢業業,如履淵水。
繼母時常不善加他,隻是逆來順受,其父毫不知道。
又隔數年,闵老見繼室年漸老成,持家必然力練,其子又大,将來家事可托,自己年紀将老,不時要出外閑遊,隻苦沒有個禦車的人,古來執射執禦,原是個男子在世上所當行之事。
其時闵子髫年光景,闵老雖有三子,兩個是繼室親生的不必說了,又把闵子托與繼母看管,隻道其母把三個兒子一般看待。
因此,不把闵子另看一眼,時時要闵子推車出外,闵子唯命是從,并不敢推托。
一日,天色激寒,闵母還睡在床上,聽得外面金風飒飒,落葉飄飄。
那兩個幼子叫道:“娘阿,天色寒冷,須要綿衣穿了。
”闵母道:“兒,我知道了。
”急急起來披了衣服,梳頭洗面,整治朝膳,自己與幼兒三人吃了。
幼兒道:“哥哥與父親禦車遠走出門,身子不知凍得什麼樣哩?”闵母道:“阿損是個賤骨頭,那裡比得你們兩個,便凍殺了他,與你何幹,偏要挂念他怎的。
”幼兒道:“阿哥與我一樣的,娘怎麼這等說。
”闵母罵道:“怪小奴才,凡事繇娘做主,誰要你們饒舌,再若如此就要讨打。
”幼兒畏怕,不敢則聲。
闵母就開了箱取出絲綿撐開,約有一二斛,連忙将幼兒所穿的夾衣脫将下來,随叫他坐在被窩之中,生一爐炭火放在被外,自己便把領縫袖口拆開,正要翻綿,又來與幼兒蓋好了被,問道:“兒,你們想是肚饑了。
”你看那小孩子們果品糕餅,原是他的性命,巴不得到口頭,再沒有娘去問他,那做小孩子的不作嬌作癡要食吃的。
所以,兩個齊聲答道:“正饑哩。
”闵母即令小厮們到市上買東西與幼兒吃了。
方才動手翻了長的,又翻次的,丫鬟頤指氣使,相對翻好綿衣,就與幼兒穿了,絕不提起闵子身上。
少頃,闵老從外回來,對其妻道:“不期今日天色一寒如此。
”說未了,忽然兩個幼兒穿了綿衣走到父親面前,闵老笑道:“損兒的綿衣也十分要緊了,母親可替他翻一翻,明日好同我出去。
”闵母口雖答應,心裡想道:有甚力氣與這小猢狲翻綿衣,反坐住了,不肯動身。
闵老催道:“就在今日與他翻了,明日有事又好要他為我禦車。
”闵母道:“我一時身子不健,到晚間我與他做。
”闵老隻道他果然有病,倒有許多溫存。
少頃,又有幾個出友邀他出門去了。
闵子見爐中有火,走近前來烘火,看見兩個幼弟身上都着綿衣,取笑道:“兄弟,你穿了綿衣好厚哩。
”幼弟道:“方才娘與我二人翻的綿。
”闵子道:“好。
”隻說得這一個字,闵母高聲罵道:“畜生,做晚娘的不曾偏曲得你甚麼心,不過與這兩個小兄弟翻件綿衣,說甚厚,說甚好,你看如今厚了那一個人?有甚麼不好了那一個人?小畜生,你快說不是的所在,待我做晚娘的來替你讨饒。
”闵子說綿衣一個厚字、一個好字,原是無心,不過與幼弟戲言耳,倒惹得後母鬧個不了,隻得向前跪下叩頭哀告道:“娘是我的親生之母,怎麼如此發惱,孩兒如有不孝,恁憑娘親責問,何須動氣?”闵母見他如此光景,傷拳難打笑臉,況又知自己性躁,強笑了一聲道:“你既是這般說,且起來到大門口去,俟候你父親回家才許你進來。
”闵子連聲答應而出。
後人有窮鳥詩一首為證: 睇彼小鳥,在林之端。
出胡不時,為鸷所殘。
飲露悲鳴,臨風振翰。
哀痛慘怛,傷其肺肝。
緬惟往昔,群飛以安。
曾幾時兮,遘此艱難。
如何如何,坐令永歎。
闵母到底是個小器度,沒見識的人,心中想道:我本欲乘此釁打他幾下,不意這畜生倒說得可憐,我隻得饒了他。
若容他在眼前,未免看見幼兒吃食,畢竟也賞他些祭喉。
隻這老昏君諄諄要我與他翻綿,我想絲綿十分高貴,怎舍得把他穿。
不若将舊時冷棉翻與他穿罷,在他父親面前隻說新的,那裡識得出?新綿留在下年又好增添。
算計已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