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孰謂微生高直
關燈
小
中
大
國風漸靡柔,人性亦紛鑿。
與物相為搆,蕩乎流莫着。
理斫氣自消,神威形安托。
敝哉抱空質,俯仰多愧怍。
卻說人生于天蓋地函之中,日照月臨之下,豈非甚大甚貴?若是昏聩之人,徒知其生,不曾明白那所以生的緣故,母惑乎形生雖存,猶之遄死一樣。
吾謂人在世間,既邀造化之幸做了人,具了五官百骸,知覺運動,必須要将那平易簡率之理,藏于身心性命之内。
如喜怒哀樂、是非好惡,乃人生必不少的。
若能耿直為性,不偏不倚,無曲無私,何畏何懼?坦坦然,一味正大光明,誠信笃敬,直道而行。
以之事君,自然勿欺;以之事父,可稱大孝;以此交友,不至不信;以之處鄉黨鄰裡,豈有不能和睦?以之出仕治民,必無貪污酷虐。
可見人之真直,無往不利,觸處皆通,焉有橫逆之來,為身名之累?故孔子嘗說道: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
幸而免大聖人立言立教,無非要人是曰是、非曰非,有曰有、無曰無,真真實實行去,一毫不容以假借。
一事不至于虛浮,便是千驷萬鐘。
義不苟取,安能易我之饑寒。
隻語片言,義不妄發,豈肯喪吾之節操,這等才算是一個直。
如此德行,渾全無一些錯失,使人可議萬世之下,人亦不敢是非之也。
至如好名之人,既欲以直自居,實不能以直自持,面似心非,何以為人。
有詩為證: 直道從來不任私,将無作有竟何為。
沽恩莫訝人難識,昧己瞞心總自欺。
這一首詩原是說不直的弊病。
春秋時,魯國有一個人,平生不肯做直人、行直事,到頭來忒把主意錯了,不幸受那沉溺之禍。
你道他是什麼樣人?名雖讀書,實則懶學,文不文,俗不俗,功不成,名不遂,在閑人這一等内算的。
他姓微,名高,當時人皆稱他是微生,或呼他是微生高,又名尾生。
此人賦性虛花,務名不務實,專好在私恩小惠上做工夫,全無一些大成之法。
且不論他德業何如,即把他出身說起。
這微生高也非名門舊俗,亦非卑下凡流,乃是中等之人。
讀些書,識些事,頭戴了頂儒巾,在村方上說得事起,鄰裡中也算他是個一伯。
他的父母早喪,上無兄,下無弟,亦無姊妹,隻有區區一人。
年紀三十有餘尚未婚娶,身邊并無仆從,乃是單身獨漢。
你道他住居何所,作何恒業?隻見: 草舍茅檐,幸傍明山秀水。
荒郊僻徑,賴有四舍東鄰。
瘠地頗閑,聊以種瓜為業。
青山不買,何妨采藥誤生。
來往頗多,交遊亦廣,一身支給能多少,碌碌巴巴隻是窮。
看起微生高行徑反好清閑,盡彀快活的了,手頭為何隻是不足?人那裡曉得他有一樁弊病,也隻因好名市恩,費能誇美。
且說他的相與既多,其中貧富不等,有一等不足的,說起少柴缺米,他便那借些與他眼前食用。
日後有的時節,那邊就加利還他,這個是有借有還,到底是他利益處。
有一等富足的,偶然要買件東西,隻是國中沒有,縱有也是貴的,微生高說道:我魯國中乃聚貨的所在,何物不有?況此物決有,其價也不甚貴,他便應承去買。
不憚辛苦,賠了工夫,貼了盤費,認貴買來,爛賤賣與那人,隻讨得一聲作謝。
這些虧折竟沒一毫挽回。
更有一等人,凡有難做的事與他商量,微生高就包攬了,大則用智用巧,小則用工用力,不但費工夫,還要折錢鈔,畢竟要替他幹成此事方才丢手。
因此人都道他是個好人,是個直人,也不見有些甚麼利息。
這微生高平生不過要人說他些好處,所以竭力掙持。
若論家産,亦隻有限,平日生理不過種些瓜菜,采些藥苗,靠這兩般救口度日,那得這許多賠貼?隻因他有了這小恩信待人,人也有些少報謝他,所得不抵所費,未免挪東掩西拆梁換棟,手裡越見掤拽。
假如他有了這些小活計省吃儉用,本分營生,怕不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做一個安閑自在的好人?如今隻是一着不到處,弄得左手來右手去,依然是窮漢子、精光棍,有名無實的人。
正所謂: 萬事不繇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一日,微生高在家心口相商道:我如今克己利人,也隻望别人贊我一聲好,巴得個名聞梓裡,譽出鄉邦,一則好覓婚姻,一則可圖功名。
誰想年複一年,日複一日,手頭越不濟了,着甚麼要緊?古人雲,不作無益害有益。
自今以後隻顧自己,莫管他人,卻也幹淨。
因此,隻是種些瓜菜,采些藥食度日,并不去招惹閑事,縱有那等人來央他,一概推托不管。
忽一日,進國中去多耽擱了一會工夫,回來天色已暮,到得一個村舍所在,與家中止隔得二三裡光景,偶見一個女子,倚着柴門在那裡盼望,你道那女子的容貌生得如何?但見: 容貌世無雙,風流絕代妝。
秋波橫眼媚,春岫拂眉長。
杏臉多嬌緻,桃腮醞麗香。
鬓鬟光似鑒,體态弱猶藏。
似柳垂纖露,如花曳淺霜。
莺聲疑巧笑,蝶影訝拖裳。
神女來襄夢,文君補敝口。
帶绡栖翡翠,袂錦繡鴛鴦。
羞澀頻遮扇,妖娆辄薦口。
相逢何驟爾,願得永偎郎。
微生高見了這女子恁般标緻,不覺動了一點欲心,按捺不定。
暗想道:村莊之女有如此的儀容豐韻,
與物相為搆,蕩乎流莫着。
理斫氣自消,神威形安托。
敝哉抱空質,俯仰多愧怍。
卻說人生于天蓋地函之中,日照月臨之下,豈非甚大甚貴?若是昏聩之人,徒知其生,不曾明白那所以生的緣故,母惑乎形生雖存,猶之遄死一樣。
吾謂人在世間,既邀造化之幸做了人,具了五官百骸,知覺運動,必須要将那平易簡率之理,藏于身心性命之内。
如喜怒哀樂、是非好惡,乃人生必不少的。
若能耿直為性,不偏不倚,無曲無私,何畏何懼?坦坦然,一味正大光明,誠信笃敬,直道而行。
以之事君,自然勿欺;以之事父,可稱大孝;以此交友,不至不信;以之處鄉黨鄰裡,豈有不能和睦?以之出仕治民,必無貪污酷虐。
可見人之真直,無往不利,觸處皆通,焉有橫逆之來,為身名之累?故孔子嘗說道: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
幸而免大聖人立言立教,無非要人是曰是、非曰非,有曰有、無曰無,真真實實行去,一毫不容以假借。
一事不至于虛浮,便是千驷萬鐘。
義不苟取,安能易我之饑寒。
隻語片言,義不妄發,豈肯喪吾之節操,這等才算是一個直。
如此德行,渾全無一些錯失,使人可議萬世之下,人亦不敢是非之也。
至如好名之人,既欲以直自居,實不能以直自持,面似心非,何以為人。
有詩為證: 直道從來不任私,将無作有竟何為。
沽恩莫訝人難識,昧己瞞心總自欺。
這一首詩原是說不直的弊病。
春秋時,魯國有一個人,平生不肯做直人、行直事,到頭來忒把主意錯了,不幸受那沉溺之禍。
你道他是什麼樣人?名雖讀書,實則懶學,文不文,俗不俗,功不成,名不遂,在閑人這一等内算的。
他姓微,名高,當時人皆稱他是微生,或呼他是微生高,又名尾生。
此人賦性虛花,務名不務實,專好在私恩小惠上做工夫,全無一些大成之法。
且不論他德業何如,即把他出身說起。
這微生高也非名門舊俗,亦非卑下凡流,乃是中等之人。
讀些書,識些事,頭戴了頂儒巾,在村方上說得事起,鄰裡中也算他是個一伯。
他的父母早喪,上無兄,下無弟,亦無姊妹,隻有區區一人。
年紀三十有餘尚未婚娶,身邊并無仆從,乃是單身獨漢。
你道他住居何所,作何恒業?隻見: 草舍茅檐,幸傍明山秀水。
荒郊僻徑,賴有四舍東鄰。
瘠地頗閑,聊以種瓜為業。
青山不買,何妨采藥誤生。
來往頗多,交遊亦廣,一身支給能多少,碌碌巴巴隻是窮。
看起微生高行徑反好清閑,盡彀快活的了,手頭為何隻是不足?人那裡曉得他有一樁弊病,也隻因好名市恩,費能誇美。
且說他的相與既多,其中貧富不等,有一等不足的,說起少柴缺米,他便那借些與他眼前食用。
日後有的時節,那邊就加利還他,這個是有借有還,到底是他利益處。
有一等富足的,偶然要買件東西,隻是國中沒有,縱有也是貴的,微生高說道:我魯國中乃聚貨的所在,何物不有?況此物決有,其價也不甚貴,他便應承去買。
不憚辛苦,賠了工夫,貼了盤費,認貴買來,爛賤賣與那人,隻讨得一聲作謝。
這些虧折竟沒一毫挽回。
更有一等人,凡有難做的事與他商量,微生高就包攬了,大則用智用巧,小則用工用力,不但費工夫,還要折錢鈔,畢竟要替他幹成此事方才丢手。
因此人都道他是個好人,是個直人,也不見有些甚麼利息。
這微生高平生不過要人說他些好處,所以竭力掙持。
若論家産,亦隻有限,平日生理不過種些瓜菜,采些藥苗,靠這兩般救口度日,那得這許多賠貼?隻因他有了這小恩信待人,人也有些少報謝他,所得不抵所費,未免挪東掩西拆梁換棟,手裡越見掤拽。
假如他有了這些小活計省吃儉用,本分營生,怕不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做一個安閑自在的好人?如今隻是一着不到處,弄得左手來右手去,依然是窮漢子、精光棍,有名無實的人。
正所謂: 萬事不繇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一日,微生高在家心口相商道:我如今克己利人,也隻望别人贊我一聲好,巴得個名聞梓裡,譽出鄉邦,一則好覓婚姻,一則可圖功名。
誰想年複一年,日複一日,手頭越不濟了,着甚麼要緊?古人雲,不作無益害有益。
自今以後隻顧自己,莫管他人,卻也幹淨。
因此,隻是種些瓜菜,采些藥食度日,并不去招惹閑事,縱有那等人來央他,一概推托不管。
忽一日,進國中去多耽擱了一會工夫,回來天色已暮,到得一個村舍所在,與家中止隔得二三裡光景,偶見一個女子,倚着柴門在那裡盼望,你道那女子的容貌生得如何?但見: 容貌世無雙,風流絕代妝。
秋波橫眼媚,春岫拂眉長。
杏臉多嬌緻,桃腮醞麗香。
鬓鬟光似鑒,體态弱猶藏。
似柳垂纖露,如花曳淺霜。
莺聲疑巧笑,蝶影訝拖裳。
神女來襄夢,文君補敝口。
帶绡栖翡翠,袂錦繡鴛鴦。
羞澀頻遮扇,妖娆辄薦口。
相逢何驟爾,願得永偎郎。
微生高見了這女子恁般标緻,不覺動了一點欲心,按捺不定。
暗想道:村莊之女有如此的儀容豐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