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以柔克剛——羊祜懷柔服陸抗
關燈
小
中
大
打回菲律賓,打敗日本!”
經過3年多的奮戰,日本終于在1945年被打敗。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被任命為駐日盟軍總司令,負責日本戰後的重建工作。
這一任命使整個世界注目,人們紛紛預測,日本要遭受大規模的報複了。
出乎意料的是,麥克阿瑟卻主張寬恕政策。
麥克阿瑟手下的一些軍官早想發洩一下對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多次建議把天皇裕仁這一頭号戰犯處死,麥克阿瑟拒絕了;有些參謀人員為了焙耀一下戰勝國的權威,建議把裕仁傳到盟軍最高司令部來,麥克阿瑟也沒接受。
他認為,這樣做,會使日本人對盟軍産生更強的抵觸情緒,不利于盟軍的占領。
他說:“天皇會不請自來的,我們等待吧。
” 果然不出所料,1945年9月27日,天皇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麥克阿瑟下榻的美國大使館。
麥克阿瑟獲悉後,趕快來到了會見大廳的門口禮貌地迎候了天皇。
在客廳就坐後,天皇見麥克阿瑟以上賓禮儀接待,十分感動,他以負罪的心情主動說道:“麥克阿瑟将軍,我對貴國和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寬恕的罪行,我今天來見你,是要把我交由您所代表的各個大國來裁決,我對我的人民在戰争中所做的一切政治、軍事決定和采取的一切行動承擔全部責任。
”麥克阿瑟聽到這些話後,十分高興,他回答說;“戰争責任是要追究的,但天皇可以例外。
請相信,您将受到我們占領軍的妥善對待。
”這幾句話使天皇提着的心放下來,使他感動得手足無措,連聲說:“謝謝,謝謝。
” 麥克阿瑟的寬容政策,遭到了盟軍一大批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要求以血還血,懲前毖後,指責麥克阿瑟毫無道理,心懷叵測。
麥克阿瑟解釋說:“從感情上,我是仇恨日本人的。
但一旦取得勝利,作為占領軍的最高長官就不能感情用事。
我現在關心的是怎樣使他們重新站起來,而不是永遠爬不起來。
” 麥克阿瑟的寬容政策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以武士道精神著稱的日本,美軍的占領與重建并未遇到多少障礙。
1951年4月16日,當麥克阿瑟離職回國時,日本總理大臣吉田茂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說:“麥克阿瑟将軍為我國利益所做的貢獻是曆史上的一個奇迹。
……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國人民對他的離職所感到的依依惜别之情。
”以後,吉田茂又評論說,麥克阿瑟對裕仁處理得當,是美國對日本占領之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柔克剛之例說——憑良心付錢吧 倫敦有一家名叫“拐角處”的飯店,隻有兩三張席位,卻頗有名氣,連英國BBC電視台都曾介紹過它。
可以說“拐角處”在全世界簡直獨一無二。
這家飯店的侍者,從不向光顧考出示賬單,吃飯後的顧客任由自己随便付錢。
“拐角處”的做法引起好多人的好奇,紛紛前來探個究竟,甚至有人從百慕大慕名而至,進入“拐角處”進行“良心自我測定”呢! 以柔克剛之例說——赫魯曉夫巧答質問 1956年,在蘇聯共産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做了“秘密報告”,揭露、批評了斯大林肅反擴大化等一系列錯誤,引起蘇聯人及全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
大家議論紛紛。
由于赫魯曉夫曾經是斯大林非常相信和器重的人,很多蘇聯人都懷有疑問:既然你早就認識到了斯大林的錯誤,那麼你為什麼早先從來沒有提出過不同意見?你當時幹什麼去了?你有沒有參與這些錯誤行動! 有一次,在黨的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再次批判斯大林的錯誤,這時,有人從聽衆席上遞上來一張條子。
赫魯曉夫打開一看,上面寫着:“那時候你在哪裡?” 這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赫魯曉夫很難做出回答。
但他又不能回避這個問題,更無法隐瞞這個條子,這樣會使他失去威信,讓人覺得他沒有勇氣面對現實。
他也知道,許多人有着同樣的問題。
更何況,這會兒台下成千雙眼睛已盯着他手裡的那張紙,等着他念出來。
赫魯曉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條子,通過擴音器大聲念了一遍條子的内容。
然後望着台下,大聲喊到: “誰寫的這張條子,請你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走上台。
” 沒有人站起來,所有的人心怦怦地跳,不知赫魯曉夫要幹什麼。
寫條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心裡後悔剛才的舉動,想着一旦被查出來會有什麼結局。
赫魯曉夫又重複了一遍他的話,請寫條子的人站出來。
全場仍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魯曉夫的爆發。
幾分鐘過去了,赫魯曉夫平靜地說:“好吧,我告訴你,我當時就坐在你現在的那個地方。
” 面對着當衆提出的尖銳問題,赫魯曉夫不能不講真話。
但是,如果他直接承認:“當時我沒有膽量批評斯大林”,勢必會大大傷了自己面子,也不合一個有權威的領導人的身份。
于是赫魯曉夫巧妙地即席創造出一個場面,借這個人人皆知其含義的場景來婉轉、含蓄地隐喻出自己的答案。
這種回答既不失自己的威望,也不讓聽衆覺得他在文過飾非。
同時赫魯曉夫創造的這個場景還讓所有在場者感到他是那麼幽默風趣,平易近人。
這一策略,可謂絕妙至極。
摘自《三國智謀應用500例》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被任命為駐日盟軍總司令,負責日本戰後的重建工作。
這一任命使整個世界注目,人們紛紛預測,日本要遭受大規模的報複了。
出乎意料的是,麥克阿瑟卻主張寬恕政策。
麥克阿瑟手下的一些軍官早想發洩一下對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多次建議把天皇裕仁這一頭号戰犯處死,麥克阿瑟拒絕了;有些參謀人員為了焙耀一下戰勝國的權威,建議把裕仁傳到盟軍最高司令部來,麥克阿瑟也沒接受。
他認為,這樣做,會使日本人對盟軍産生更強的抵觸情緒,不利于盟軍的占領。
他說:“天皇會不請自來的,我們等待吧。
” 果然不出所料,1945年9月27日,天皇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麥克阿瑟下榻的美國大使館。
麥克阿瑟獲悉後,趕快來到了會見大廳的門口禮貌地迎候了天皇。
在客廳就坐後,天皇見麥克阿瑟以上賓禮儀接待,十分感動,他以負罪的心情主動說道:“麥克阿瑟将軍,我對貴國和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寬恕的罪行,我今天來見你,是要把我交由您所代表的各個大國來裁決,我對我的人民在戰争中所做的一切政治、軍事決定和采取的一切行動承擔全部責任。
”麥克阿瑟聽到這些話後,十分高興,他回答說;“戰争責任是要追究的,但天皇可以例外。
請相信,您将受到我們占領軍的妥善對待。
”這幾句話使天皇提着的心放下來,使他感動得手足無措,連聲說:“謝謝,謝謝。
” 麥克阿瑟的寬容政策,遭到了盟軍一大批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要求以血還血,懲前毖後,指責麥克阿瑟毫無道理,心懷叵測。
麥克阿瑟解釋說:“從感情上,我是仇恨日本人的。
但一旦取得勝利,作為占領軍的最高長官就不能感情用事。
我現在關心的是怎樣使他們重新站起來,而不是永遠爬不起來。
” 麥克阿瑟的寬容政策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以武士道精神著稱的日本,美軍的占領與重建并未遇到多少障礙。
1951年4月16日,當麥克阿瑟離職回國時,日本總理大臣吉田茂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說:“麥克阿瑟将軍為我國利益所做的貢獻是曆史上的一個奇迹。
……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國人民對他的離職所感到的依依惜别之情。
”以後,吉田茂又評論說,麥克阿瑟對裕仁處理得當,是美國對日本占領之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柔克剛之例說——憑良心付錢吧 倫敦有一家名叫“拐角處”的飯店,隻有兩三張席位,卻頗有名氣,連英國BBC電視台都曾介紹過它。
可以說“拐角處”在全世界簡直獨一無二。
這家飯店的侍者,從不向光顧考出示賬單,吃飯後的顧客任由自己随便付錢。
“拐角處”的做法引起好多人的好奇,紛紛前來探個究竟,甚至有人從百慕大慕名而至,進入“拐角處”進行“良心自我測定”呢! 以柔克剛之例說——赫魯曉夫巧答質問 1956年,在蘇聯共産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做了“秘密報告”,揭露、批評了斯大林肅反擴大化等一系列錯誤,引起蘇聯人及全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
大家議論紛紛。
由于赫魯曉夫曾經是斯大林非常相信和器重的人,很多蘇聯人都懷有疑問:既然你早就認識到了斯大林的錯誤,那麼你為什麼早先從來沒有提出過不同意見?你當時幹什麼去了?你有沒有參與這些錯誤行動! 有一次,在黨的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再次批判斯大林的錯誤,這時,有人從聽衆席上遞上來一張條子。
赫魯曉夫打開一看,上面寫着:“那時候你在哪裡?” 這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赫魯曉夫很難做出回答。
但他又不能回避這個問題,更無法隐瞞這個條子,這樣會使他失去威信,讓人覺得他沒有勇氣面對現實。
他也知道,許多人有着同樣的問題。
更何況,這會兒台下成千雙眼睛已盯着他手裡的那張紙,等着他念出來。
赫魯曉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條子,通過擴音器大聲念了一遍條子的内容。
然後望着台下,大聲喊到: “誰寫的這張條子,請你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走上台。
” 沒有人站起來,所有的人心怦怦地跳,不知赫魯曉夫要幹什麼。
寫條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心裡後悔剛才的舉動,想着一旦被查出來會有什麼結局。
赫魯曉夫又重複了一遍他的話,請寫條子的人站出來。
全場仍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魯曉夫的爆發。
幾分鐘過去了,赫魯曉夫平靜地說:“好吧,我告訴你,我當時就坐在你現在的那個地方。
” 面對着當衆提出的尖銳問題,赫魯曉夫不能不講真話。
但是,如果他直接承認:“當時我沒有膽量批評斯大林”,勢必會大大傷了自己面子,也不合一個有權威的領導人的身份。
于是赫魯曉夫巧妙地即席創造出一個場面,借這個人人皆知其含義的場景來婉轉、含蓄地隐喻出自己的答案。
這種回答既不失自己的威望,也不讓聽衆覺得他在文過飾非。
同時赫魯曉夫創造的這個場景還讓所有在場者感到他是那麼幽默風趣,平易近人。
這一策略,可謂絕妙至極。
摘自《三國智謀應用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