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攻心為上——呂蒙攻心勝關羽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智謀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兩水關雲長敗走麥城”。
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龐德,這些戰績使他愈發驕傲輕敵。
東吳的年輕将領陸遜利用了這一點。
他備禮呈書給關羽,口氣極為謙恭,這使得原就輕視陸遜的關羽放松了警惕,不複有江東之憂,他撤走了荊州(今湖北荊門)的大半兵馬去攻打樊城。
結果呂蒙乘機而入,偷襲成功,兵不血刃就占領了荊州。
關羽聞訊大怒,回師要奪荊州。
東吳雖已占領荊州,但形勢是很嚴峻的,因為關羽現在力量尚強,荊州是其老巢,他的複奪之志正盛,雙方一旦交手,結果實難預料。
這時東吳大将呂蒙顯示了他傑出的戰略才能,他運用瓦解軍心的戰術,成功地擊潰了關羽之軍,并最終俘虜了關羽,從而使東吳在荊州之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呂蒙占領荊州後,立刻傳令軍中:“如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物者,定按軍法。
”并且城中各級官吏,原封不動留任。
他又将關羽家屬專門保護起來,優厚供養。
呂蒙的軍令的确是嚴格無情的。
他的一位同鄉士卒因為拿了百姓的箬笠蓋铠甲,被抓獲,呂蒙說:“你雖是我同鄉,但我号令已出,你既違反,當按軍法。
”當即推下斬首,自此三軍震動,東吳兵士再也不敢騷擾百姓。
過了幾天,呂蒙又傳下号令;凡随關羽出征的将士之家,按月供給糧米,有患病者,派醫治療。
結果“軍屬”們對東吳感激涕零,個個安居不動。
再說關羽,一路之上氣急敗壞,他先派了一個使者前去質問呂蒙的背信棄義。
關羽使者到後,呂蒙親自出城迎接,待以賓禮,并解釋說奉上差遣,不得自主。
設宴款待後,送使者回館驿休息。
這時随征将士的家屬紛紛來使者處打探,并讓使者傳書傳盲,都說家門無恙,衣食不缺。
使者回軍中後,将士們一聽說家中安好、呂蒙照顧周到,個個都很欣喜,全無戰心。
在行軍的路上,關羽軍中就有不少将士逃回荊州。
及與東吳之軍交戰,呂蒙除了派幾路兵馬夾攻之外,又将城中将士的親屬都叫了出來,在山上喊話。
四山之上,都是荊州士兵,呼兄喚弟,覓子尋爺,喊聲不住。
這樣一來,關羽軍心渙散,将士們都循聲而去,無心作戰。
關羽喝止不住,軍隊不戰自潰。
關羽遂奔麥城。
小小麥城被圍,無有外援,關羽突圍不出,父子最終雙雙被擒。
[評析] 呂蒙擊潰關羽這一戰是“攻心戰”的一個典範。
中國古代兵法曆來将“不戰而屈人之兵”視為軍事戰争的最高境界。
《孫子兵法·謀攻篇》指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孫膑也指出:“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
以自己之威猛與敵人硬拼圖可取勝,但自己多少也得有犧牲;如果能以攻心為上,不費多少力氣而令敵人自潰,這才能說是徹底的勝利。
從兵力上看,呂蒙并不比關羽占優勢,他的攻心戰直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呂蒙這一攻心戰,與楚漢相争時的“四面楚歌”之計頗為類似。
攻心為上之例說——劉曜五千降五萬 劉曜誅殺巴人首領徐庫彭等五十餘人,導緻巴人、氐人等民族群起反叛,句渠知任最高統帥,于是關中大亂。
劉曜打算親征,光祿大夫遊子遠以為興師動衆勞民傷财,不如智取。
他說,這些人之所以反叛。
其實是被嚴政苛律逼上梁山,并無其他非分之想。
如今隻要下令赦免那些叛逆人員的家屬,放他們回原籍,準許他們按照原來的方式自謀生業,王朝不予幹涉,那麼這群烏合之衆看到生路一開,誰還願意負隅頑抗,自尋死路!不消一個月,大多數人都會相率歸降,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就已平定叛亂。
。
假如句渠知因為罪行嚴重不肯束手就擒,陛下也用不着禦駕親征,給臣下五千兵馬足以蕩平。
假如一定要動用武力剿除,就是陛下親臨戰場,那遍山漫野的數十萬反叛者,不知要剿到何年何月,國力也會因此而耗損殆盡,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劉曜當然不願意他的王朝面臨危機,更不願拿自己的生命去賭博,聽子遠這麼一說,樂得讓子遠去實施這一計劃。
子遠受命出征,才抵雍城(今陝西鳳翔縣),那些聽到大赦消息的人就紛紛投降,降者竟達十餘萬,然後進軍安定,氐人、羌人也聞風歸順。
隻有句氏宗黨五千餘家據城固守,後也被子遠發兵讨平。
攻心為上之例說——邵式平攻心瓦解敵人 邵式平(1899一1965),江西弋陽人。
他于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1926年他在弋
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龐德,這些戰績使他愈發驕傲輕敵。
東吳的年輕将領陸遜利用了這一點。
他備禮呈書給關羽,口氣極為謙恭,這使得原就輕視陸遜的關羽放松了警惕,不複有江東之憂,他撤走了荊州(今湖北荊門)的大半兵馬去攻打樊城。
結果呂蒙乘機而入,偷襲成功,兵不血刃就占領了荊州。
關羽聞訊大怒,回師要奪荊州。
東吳雖已占領荊州,但形勢是很嚴峻的,因為關羽現在力量尚強,荊州是其老巢,他的複奪之志正盛,雙方一旦交手,結果實難預料。
這時東吳大将呂蒙顯示了他傑出的戰略才能,他運用瓦解軍心的戰術,成功地擊潰了關羽之軍,并最終俘虜了關羽,從而使東吳在荊州之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呂蒙占領荊州後,立刻傳令軍中:“如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物者,定按軍法。
”并且城中各級官吏,原封不動留任。
他又将關羽家屬專門保護起來,優厚供養。
呂蒙的軍令的确是嚴格無情的。
他的一位同鄉士卒因為拿了百姓的箬笠蓋铠甲,被抓獲,呂蒙說:“你雖是我同鄉,但我号令已出,你既違反,當按軍法。
”當即推下斬首,自此三軍震動,東吳兵士再也不敢騷擾百姓。
過了幾天,呂蒙又傳下号令;凡随關羽出征的将士之家,按月供給糧米,有患病者,派醫治療。
結果“軍屬”們對東吳感激涕零,個個安居不動。
再說關羽,一路之上氣急敗壞,他先派了一個使者前去質問呂蒙的背信棄義。
關羽使者到後,呂蒙親自出城迎接,待以賓禮,并解釋說奉上差遣,不得自主。
設宴款待後,送使者回館驿休息。
這時随征将士的家屬紛紛來使者處打探,并讓使者傳書傳盲,都說家門無恙,衣食不缺。
使者回軍中後,将士們一聽說家中安好、呂蒙照顧周到,個個都很欣喜,全無戰心。
在行軍的路上,關羽軍中就有不少将士逃回荊州。
及與東吳之軍交戰,呂蒙除了派幾路兵馬夾攻之外,又将城中将士的親屬都叫了出來,在山上喊話。
四山之上,都是荊州士兵,呼兄喚弟,覓子尋爺,喊聲不住。
這樣一來,關羽軍心渙散,将士們都循聲而去,無心作戰。
關羽喝止不住,軍隊不戰自潰。
關羽遂奔麥城。
小小麥城被圍,無有外援,關羽突圍不出,父子最終雙雙被擒。
[評析] 呂蒙擊潰關羽這一戰是“攻心戰”的一個典範。
中國古代兵法曆來将“不戰而屈人之兵”視為軍事戰争的最高境界。
《孫子兵法·謀攻篇》指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孫膑也指出:“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
以自己之威猛與敵人硬拼圖可取勝,但自己多少也得有犧牲;如果能以攻心為上,不費多少力氣而令敵人自潰,這才能說是徹底的勝利。
從兵力上看,呂蒙并不比關羽占優勢,他的攻心戰直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呂蒙這一攻心戰,與楚漢相争時的“四面楚歌”之計頗為類似。
攻心為上之例說——劉曜五千降五萬 劉曜誅殺巴人首領徐庫彭等五十餘人,導緻巴人、氐人等民族群起反叛,句渠知任最高統帥,于是關中大亂。
劉曜打算親征,光祿大夫遊子遠以為興師動衆勞民傷财,不如智取。
他說,這些人之所以反叛。
其實是被嚴政苛律逼上梁山,并無其他非分之想。
如今隻要下令赦免那些叛逆人員的家屬,放他們回原籍,準許他們按照原來的方式自謀生業,王朝不予幹涉,那麼這群烏合之衆看到生路一開,誰還願意負隅頑抗,自尋死路!不消一個月,大多數人都會相率歸降,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就已平定叛亂。
。
假如句渠知因為罪行嚴重不肯束手就擒,陛下也用不着禦駕親征,給臣下五千兵馬足以蕩平。
假如一定要動用武力剿除,就是陛下親臨戰場,那遍山漫野的數十萬反叛者,不知要剿到何年何月,國力也會因此而耗損殆盡,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劉曜當然不願意他的王朝面臨危機,更不願拿自己的生命去賭博,聽子遠這麼一說,樂得讓子遠去實施這一計劃。
子遠受命出征,才抵雍城(今陝西鳳翔縣),那些聽到大赦消息的人就紛紛投降,降者竟達十餘萬,然後進軍安定,氐人、羌人也聞風歸順。
隻有句氏宗黨五千餘家據城固守,後也被子遠發兵讨平。
攻心為上之例說——邵式平攻心瓦解敵人 邵式平(1899一1965),江西弋陽人。
他于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1926年他在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