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疑兵之計——孔明設疑勝曹操
關燈
小
中
大
然毫無防備,一擊即破。
接着,李靖長驅直入,順北江而下,守将蓋彥舉聞風喪膽,舉王洲之地而降。
這時,梁王蕭銑正屯兵務農,聽說李靖率軍而入,倉促間隻好召集衛兵應戰。
孝恭要出馬應戰,李靖以為不可。
他認為敵軍拼死而來,應避其鋒芒以候時機。
孝恭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親自率軍出陣,結果大敗而回,退回南岸。
梁王軍隊乘勝沿江搶奪财物,軍容散亂,于是李靖領兵乘機擊之,直抵江陵。
然後又下令将所獲敵船全部擊破,棄于江中,任其順流而下。
衆将對此大為疑惑:“所獲敵船,正可用于充實我軍實力,為何毀之,棄之?”李靖笑着解釋道:“爾等有所不知,今蕭銑屬地甚廣;若我軍攻城未果,敵軍必會四面相圍,我軍必腹背受敵,進退兩難,陷入危境之中,縱有戰船,亦無所用。
今将敵船沿江棄之,敵援軍一見,必疑是江陵已失,未敢輕進。
等其明曉之時,我已攻下江陵久矣!”遂繼續下令圍城。
蕭銑被圍江陵已久,日夜盼望援軍到達。
而援軍見到江中漂流的梁軍船隻的殘片斷流,以為江陵已失陷,吓得不敢繼續前進,還紛紛求降。
梁王被困于城中,内無糧草,外無援兵,走投無路,便與侍郎岑文本商議。
岑文本見大勢已去,便勸梁王不如早降。
蕭銑别無他法,隻好開城投降。
李靖憑此一戰,功績顯赫,把蕭銑的96郡地盤,全部納入趙王屬下。
疑兵之計之例說——特爾格陣前獻酒 公元1287年6月,以納顔為首的叛軍部将金嘉努、塔布岱率10萬軍隊逼近忽必烈駐地。
忽必烈指揮征讨大軍将其包圍。
叛軍則采取堅守不戰的方針與之對峙。
司農卿特爾格建議說,元軍雖将叛軍包圍,但叛軍隊伍衆多,敵我懸殊很大,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疑兵計迫使敵不戰而退。
于是,他命人把元世祖忽必烈的涼傘撐起來,請忽必烈從容自若地坐在涼傘下的交椅上,特爾格笑逐顔開地給忽必烈敬酒。
納額部将觀察到這一情況,以為忽必烈在如此環境,尚能如此泰然自若,必定早有布置,因此疑窦頓生,不敢輕舉妄動。
左亟相李庭發現敵人已經中計,認定敵人已經軍心搖動,必定利用夜間遁逃。
他建議忽必烈讓他帶壯士10餘人,帶上火炮乘夜潛入敵陣,向敵群發射火炮。
這一建議付諸實現後,敵人果然狼狽逃遁。
在叛軍後撤時,忽必烈又命李庭和禦史大夫伊實特穆爾各率漢蒙軍分兩路并進追擊,追至實列門林,一戰擒得敵首納顔,立即就地正法。
元蒙納顔之亂至此宣告平息。
疑兵之計之例說——英人誘緻中計 1943年,英美盟軍在結束北非戰役後,準備發動進攻歐洲大陸的登陸戰役。
當時可供選擇的進攻地點有意大利的西西裡島、希臘和法國的撤丁島。
盟軍最高統帥部經過研究,認為西西裡島是最理想、最有利的目标。
但是,這一點對于德國人來說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要想成功地進行西西裡島戰役,必須盡可能地把德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使之分散兵力。
這就要求采取某些戰術迷惑敵人,使之作出錯誤的判斷。
這個任務交給了英國的情報機關,倫敦監督處受命專門負責此事。
倫敦監督處為了完成此任務,制訂了一項代号為“肉餡”的計劃。
它的目的是向德國人輸送掩蓋盟軍真實意圖的假情報。
經過周密計劃,倫敦監督處找來了一具死于肺炎、肺中有積水的男屍,讓入覺得這是一個在海上溺死的人,然後給死屍命名為聯合作戰司令部參謀,皇家海軍上尉(代理少校)威廉·馬丁,09560号。
為了使“馬丁”具有自己的個性和身份,情報機構采用了編造私人信件的方法,使“馬丁”有一張自己銀行的透支單,又從銀行搞來一封措辭文雅的催款信,和其他文件放在一起。
他剛剛訂婚,帶着一張向珠寶商賒購訂婚戒指的賬單。
為了證明真的有個未婚妻,還給屍體搞了兩封“情書”。
另外又僞造了“馬丁”的父親和家庭律師的信件,所有的信都仔細簽署了日期,而且每封信中都證實了其他信中提到的細節。
這些小騙局全是為了使“馬丁”攜帶的文件具有真實感。
文件透露,盟軍的确在準備進攻西西裡,但隻是作為進攻撒丁島和希臘的掩護。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僞造的英國總參謀部副參謀長奈将軍緻艾森豪威爾手下的亞曆山大将軍的信件。
為了使德國人上鈎,還進行了其他一些配套的欺騙行動。
4月30日破曉,英國潛艇“天使”号,将“馬丁”少校運到西班牙沿海,給他穿上救生衣,用鍊子将公文包牢牢地系在他身上,然後放進水中。
很快,一位西班牙漁民發現了屍體,把他交給了西班牙艦隊。
德國在西班牙活動的諜報人員馬上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們設法檢查并翻拍了公文包裡的文件,并立即轉到了德國總部。
德國人進行了認真的鑒定,但是英國人的所有行動和環節都證實了
接着,李靖長驅直入,順北江而下,守将蓋彥舉聞風喪膽,舉王洲之地而降。
這時,梁王蕭銑正屯兵務農,聽說李靖率軍而入,倉促間隻好召集衛兵應戰。
孝恭要出馬應戰,李靖以為不可。
他認為敵軍拼死而來,應避其鋒芒以候時機。
孝恭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親自率軍出陣,結果大敗而回,退回南岸。
梁王軍隊乘勝沿江搶奪财物,軍容散亂,于是李靖領兵乘機擊之,直抵江陵。
然後又下令将所獲敵船全部擊破,棄于江中,任其順流而下。
衆将對此大為疑惑:“所獲敵船,正可用于充實我軍實力,為何毀之,棄之?”李靖笑着解釋道:“爾等有所不知,今蕭銑屬地甚廣;若我軍攻城未果,敵軍必會四面相圍,我軍必腹背受敵,進退兩難,陷入危境之中,縱有戰船,亦無所用。
今将敵船沿江棄之,敵援軍一見,必疑是江陵已失,未敢輕進。
等其明曉之時,我已攻下江陵久矣!”遂繼續下令圍城。
蕭銑被圍江陵已久,日夜盼望援軍到達。
而援軍見到江中漂流的梁軍船隻的殘片斷流,以為江陵已失陷,吓得不敢繼續前進,還紛紛求降。
梁王被困于城中,内無糧草,外無援兵,走投無路,便與侍郎岑文本商議。
岑文本見大勢已去,便勸梁王不如早降。
蕭銑别無他法,隻好開城投降。
李靖憑此一戰,功績顯赫,把蕭銑的96郡地盤,全部納入趙王屬下。
疑兵之計之例說——特爾格陣前獻酒 公元1287年6月,以納顔為首的叛軍部将金嘉努、塔布岱率10萬軍隊逼近忽必烈駐地。
忽必烈指揮征讨大軍将其包圍。
叛軍則采取堅守不戰的方針與之對峙。
司農卿特爾格建議說,元軍雖将叛軍包圍,但叛軍隊伍衆多,敵我懸殊很大,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疑兵計迫使敵不戰而退。
于是,他命人把元世祖忽必烈的涼傘撐起來,請忽必烈從容自若地坐在涼傘下的交椅上,特爾格笑逐顔開地給忽必烈敬酒。
納額部将觀察到這一情況,以為忽必烈在如此環境,尚能如此泰然自若,必定早有布置,因此疑窦頓生,不敢輕舉妄動。
左亟相李庭發現敵人已經中計,認定敵人已經軍心搖動,必定利用夜間遁逃。
他建議忽必烈讓他帶壯士10餘人,帶上火炮乘夜潛入敵陣,向敵群發射火炮。
這一建議付諸實現後,敵人果然狼狽逃遁。
在叛軍後撤時,忽必烈又命李庭和禦史大夫伊實特穆爾各率漢蒙軍分兩路并進追擊,追至實列門林,一戰擒得敵首納顔,立即就地正法。
元蒙納顔之亂至此宣告平息。
疑兵之計之例說——英人誘緻中計 1943年,英美盟軍在結束北非戰役後,準備發動進攻歐洲大陸的登陸戰役。
當時可供選擇的進攻地點有意大利的西西裡島、希臘和法國的撤丁島。
盟軍最高統帥部經過研究,認為西西裡島是最理想、最有利的目标。
但是,這一點對于德國人來說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要想成功地進行西西裡島戰役,必須盡可能地把德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使之分散兵力。
這就要求采取某些戰術迷惑敵人,使之作出錯誤的判斷。
這個任務交給了英國的情報機關,倫敦監督處受命專門負責此事。
倫敦監督處為了完成此任務,制訂了一項代号為“肉餡”的計劃。
它的目的是向德國人輸送掩蓋盟軍真實意圖的假情報。
經過周密計劃,倫敦監督處找來了一具死于肺炎、肺中有積水的男屍,讓入覺得這是一個在海上溺死的人,然後給死屍命名為聯合作戰司令部參謀,皇家海軍上尉(代理少校)威廉·馬丁,09560号。
為了使“馬丁”具有自己的個性和身份,情報機構采用了編造私人信件的方法,使“馬丁”有一張自己銀行的透支單,又從銀行搞來一封措辭文雅的催款信,和其他文件放在一起。
他剛剛訂婚,帶着一張向珠寶商賒購訂婚戒指的賬單。
為了證明真的有個未婚妻,還給屍體搞了兩封“情書”。
另外又僞造了“馬丁”的父親和家庭律師的信件,所有的信都仔細簽署了日期,而且每封信中都證實了其他信中提到的細節。
這些小騙局全是為了使“馬丁”攜帶的文件具有真實感。
文件透露,盟軍的确在準備進攻西西裡,但隻是作為進攻撒丁島和希臘的掩護。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僞造的英國總參謀部副參謀長奈将軍緻艾森豪威爾手下的亞曆山大将軍的信件。
為了使德國人上鈎,還進行了其他一些配套的欺騙行動。
4月30日破曉,英國潛艇“天使”号,将“馬丁”少校運到西班牙沿海,給他穿上救生衣,用鍊子将公文包牢牢地系在他身上,然後放進水中。
很快,一位西班牙漁民發現了屍體,把他交給了西班牙艦隊。
德國在西班牙活動的諜報人員馬上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們設法檢查并翻拍了公文包裡的文件,并立即轉到了德國總部。
德國人進行了認真的鑒定,但是英國人的所有行動和環節都證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