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欲擒故縱——劉備三讓徐州城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智謀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漢獻帝初平四年(183年),割據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餘口到兖州。
途經徐州時,徐州牧陶謙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張護送曹嵩一行。
不料張殺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
于是曹操便把帳記在陶謙身上,以為父報仇為名,發兵攻徐州。
陶謙面對兵臨徐州城下的曹操大軍,自知難以抵敵,便采納别駕從事糜竺的建議,請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來相救。
孔融請劉備同去救陶謙。
劉備遂欣然帶領關羽、張飛、趙雲和數千人馬奔赴徐州。
劉備率軍在徐州城下與曹軍于禁所部小試鋒芒,初戰告捷,使久被曹軍圍困的徐州暫時緩解了危機。
于是陶謙急令将劉備迎入城内,盛宴款待。
陶謙席間便主動提出将徐州讓給劉備,說:當今天下大亂,國将不國;公乃漢室宗親,正當為國出力。
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将徐州相讓。
公勿推辭。
我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
”劉備聞言愕然,急忙推辭說:“我雖是漢室苗裔,但功德不足稱道,任平原相猶恐不稱職。
我本是為了義氣前來相助。
您這樣說,莫非懷疑我有吞并之心?”陶謙表白說:“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決非虛情假意。
”但劉備隻是推辭,終不肯接受。
糜竺見二人再三辭讓,便說:“現在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
待事平之後,再議相讓不遲。
”于是劉備寫信給曹操,希望曹操以國家大義為重,撤走圍困徐州之兵。
恰好這時呂布攻破兖州,進占濮陽,威脅曹操後方。
因而曹操便順水推舟,賣個人情,接受劉備建議,退兵而去。
陶謙見曹軍撤走。
徐州轉危為安,便差人請劉備、孔融、田楷等入城聚會,慶祝解圍。
飲宴既畢,陶謙再向劉備讓徐州。
劉備說:“我應孔融之約救援徐州,是為義而來。
現在若無端據有徐州,天下将以為我是不義之人。
”糜竺、孔融及關羽、張飛等皆紛紛勸劉備接替陶謙治理徐州。
劉備苦苦推辭說:“諸位欲陷我于不義耶?”陶謙推讓再三,見劉備終不肯受,便說:“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請暫駐軍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衆人也皆勸劉備留駐小沛,劉備方始同意。
不久,陶謙染病,日漸沉重,便派人以商議軍務為名,把劉備從小沛請來徐州。
陶謙躺在病榻上對劉備說:“今番請您前來,不為别事,隻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難保;萬望您以漢家城池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限目矣!”劉備說:“可讓您的二位公子接班。
”陶謙說:“其才皆不能勝任。
老夫死後,還望您多加教誨,千萬不能讓他們掌握州中大權。
”劉備還是辭讓,陶謙便以手指心而死。
舉哀畢,徐州軍民極力表示擁戴劉備執掌州權,關羽、張飛也再三相勸。
至此,劉備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權,擔任徐州牧。
[評析] 劉備“三辭徐州”,一方面體現了劉備博取仁義忠厚之名、收買民心的良苦用心;一方面當是出于劉備對當時情勢的清醒認識。
當時的徐州正處于四戰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視眈眈、兵鋒相向,自不待言。
此外,鄰近的軍閥如袁術、呂布、袁紹之輩都在凱艦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徐州,懷有兼并野心。
這些都是潛在的危險。
由此可見,當時的徐州并不是一顆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會有惹火燒身的危險。
即使徐州牧陶謙真心相讓,其部下能否心悅誠服?這些都是很現實、很嚴重、很迫切的問題,不容劉備不顧慮!實際确實如此,曆史上劉備領有徐州不久,即先後受到過曹操、呂布、袁術的進攻,陶謙部下曹豹也反叛劉備而助呂布。
以緻劉備在徐州難以立足,最終被逐出徐州,先後依附袁紹和劉表。
當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徐州,對于劉備來說,畢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
因而陶謙一死,在外有北海相孔融的支持、内有糜竺及徐州軍民的廣泛擁戴的情況下,劉備便不失時機地同意接替陶謙任徐州牧,将徐州據為己有。
誘惑終于戰勝了顧慮。
欲擒故縱之例說——蘇無名欲擒故縱抓盜賊 武則天執政時,曾賞給太平公主細玩寶物兩食盒,價值百镒黃金。
太平公主收下後藏在了府庫中,卻被人全部偷走。
公主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大怒,命令洛州令限期查出盜賊。
這樣,命令被層層下達,落到了吏卒和巡捕頭上,限令他們一天之内抓住盜賊,否則判為死罪。
吏卒、巡捕們很害怕,但又商量不出什麼好辦法。
他們在路上遇到了湖州别駕蘇無名。
他們久聞蘇無名才智過人,就請他到縣裡幫忙。
縣令一看來了救星,就向他請教如何抓賊。
蘇無名讓縣令和他一塊去見武則天。
武則天問道:“你有什麼辦法抓到賊人?”蘇無名說:“若讓我抓盜賊,那就不要限定日期,不要再追究州府縣令們的責任,把縣裡的捕盜和吏卒都歸我指揮,我能給您追回寶物,請您靜候佳音。
”。
.‘蘇無名立下了軍令狀,吏卒們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但他卻下慌不忙,反而叫他們先等一個月左右。
到了清明節那一天,蘇無名才把吏卒們全部召來,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五個人或十個人為一夥,在東門、北門等候。
如果發現有十幾個穿着葬服的胡人,出城到北邙山掃墓,就跟随在他們後邊,随時來報告他們的行動。
吏卒們在東門、北門等候,果
漢獻帝初平四年(183年),割據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餘口到兖州。
途經徐州時,徐州牧陶謙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張護送曹嵩一行。
不料張殺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
于是曹操便把帳記在陶謙身上,以為父報仇為名,發兵攻徐州。
陶謙面對兵臨徐州城下的曹操大軍,自知難以抵敵,便采納别駕從事糜竺的建議,請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來相救。
孔融請劉備同去救陶謙。
劉備遂欣然帶領關羽、張飛、趙雲和數千人馬奔赴徐州。
劉備率軍在徐州城下與曹軍于禁所部小試鋒芒,初戰告捷,使久被曹軍圍困的徐州暫時緩解了危機。
于是陶謙急令将劉備迎入城内,盛宴款待。
陶謙席間便主動提出将徐州讓給劉備,說:當今天下大亂,國将不國;公乃漢室宗親,正當為國出力。
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将徐州相讓。
公勿推辭。
我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
”劉備聞言愕然,急忙推辭說:“我雖是漢室苗裔,但功德不足稱道,任平原相猶恐不稱職。
我本是為了義氣前來相助。
您這樣說,莫非懷疑我有吞并之心?”陶謙表白說:“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決非虛情假意。
”但劉備隻是推辭,終不肯接受。
糜竺見二人再三辭讓,便說:“現在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
待事平之後,再議相讓不遲。
”于是劉備寫信給曹操,希望曹操以國家大義為重,撤走圍困徐州之兵。
恰好這時呂布攻破兖州,進占濮陽,威脅曹操後方。
因而曹操便順水推舟,賣個人情,接受劉備建議,退兵而去。
陶謙見曹軍撤走。
徐州轉危為安,便差人請劉備、孔融、田楷等入城聚會,慶祝解圍。
飲宴既畢,陶謙再向劉備讓徐州。
劉備說:“我應孔融之約救援徐州,是為義而來。
現在若無端據有徐州,天下将以為我是不義之人。
”糜竺、孔融及關羽、張飛等皆紛紛勸劉備接替陶謙治理徐州。
劉備苦苦推辭說:“諸位欲陷我于不義耶?”陶謙推讓再三,見劉備終不肯受,便說:“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請暫駐軍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衆人也皆勸劉備留駐小沛,劉備方始同意。
不久,陶謙染病,日漸沉重,便派人以商議軍務為名,把劉備從小沛請來徐州。
陶謙躺在病榻上對劉備說:“今番請您前來,不為别事,隻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難保;萬望您以漢家城池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限目矣!”劉備說:“可讓您的二位公子接班。
”陶謙說:“其才皆不能勝任。
老夫死後,還望您多加教誨,千萬不能讓他們掌握州中大權。
”劉備還是辭讓,陶謙便以手指心而死。
舉哀畢,徐州軍民極力表示擁戴劉備執掌州權,關羽、張飛也再三相勸。
至此,劉備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權,擔任徐州牧。
[評析] 劉備“三辭徐州”,一方面體現了劉備博取仁義忠厚之名、收買民心的良苦用心;一方面當是出于劉備對當時情勢的清醒認識。
當時的徐州正處于四戰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視眈眈、兵鋒相向,自不待言。
此外,鄰近的軍閥如袁術、呂布、袁紹之輩都在凱艦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徐州,懷有兼并野心。
這些都是潛在的危險。
由此可見,當時的徐州并不是一顆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會有惹火燒身的危險。
即使徐州牧陶謙真心相讓,其部下能否心悅誠服?這些都是很現實、很嚴重、很迫切的問題,不容劉備不顧慮!實際确實如此,曆史上劉備領有徐州不久,即先後受到過曹操、呂布、袁術的進攻,陶謙部下曹豹也反叛劉備而助呂布。
以緻劉備在徐州難以立足,最終被逐出徐州,先後依附袁紹和劉表。
當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徐州,對于劉備來說,畢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
因而陶謙一死,在外有北海相孔融的支持、内有糜竺及徐州軍民的廣泛擁戴的情況下,劉備便不失時機地同意接替陶謙任徐州牧,将徐州據為己有。
誘惑終于戰勝了顧慮。
欲擒故縱之例說——蘇無名欲擒故縱抓盜賊 武則天執政時,曾賞給太平公主細玩寶物兩食盒,價值百镒黃金。
太平公主收下後藏在了府庫中,卻被人全部偷走。
公主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大怒,命令洛州令限期查出盜賊。
這樣,命令被層層下達,落到了吏卒和巡捕頭上,限令他們一天之内抓住盜賊,否則判為死罪。
吏卒、巡捕們很害怕,但又商量不出什麼好辦法。
他們在路上遇到了湖州别駕蘇無名。
他們久聞蘇無名才智過人,就請他到縣裡幫忙。
縣令一看來了救星,就向他請教如何抓賊。
蘇無名讓縣令和他一塊去見武則天。
武則天問道:“你有什麼辦法抓到賊人?”蘇無名說:“若讓我抓盜賊,那就不要限定日期,不要再追究州府縣令們的責任,把縣裡的捕盜和吏卒都歸我指揮,我能給您追回寶物,請您靜候佳音。
”。
.‘蘇無名立下了軍令狀,吏卒們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但他卻下慌不忙,反而叫他們先等一個月左右。
到了清明節那一天,蘇無名才把吏卒們全部召來,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五個人或十個人為一夥,在東門、北門等候。
如果發現有十幾個穿着葬服的胡人,出城到北邙山掃墓,就跟随在他們後邊,随時來報告他們的行動。
吏卒們在東門、北門等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