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序類

關燈
:「金翁之福,端由此矣。

    」蓋餘每讀竺書,所說禁戒甚多,獨首殺業。

    故世有持不殺戒者,壽其身,昌其嗣。

    若表随景,必符之理也。

     今夫胎卵濕化,等一軀命。

    人實胎族之一,而日驅此四族者于刀砧湯火中,以甘其口。

    蓋一歲之間,怨怼何止千萬,其身之福,安得不就銷損乎?持戒殺者,一生所活,當盈百千萬億,不可稱量。

    甯有百千萬億不可稱量種種生命,銜德感恩,而不能資一身之福者?故于英以養鯉得仙,劉守以放魚延算。

    餒一雀而累世三公,濟群蟻而立取上第。

    由此推之,活尺鱗,全寸羽,俱得勝報,無唐捐者。

    況于終身持不殺戒,所受福報豈有量哉!金翁伉俪偕壽,複以子貴,又何疑也。

    餘又聞霜镡君為宰,視四封人等一子想,笞樸輕刑,未嘗妄施。

    全活饑窭,不可勝記。

    施于有政,大都封公不殺之教也。

    夫翁第能活物,而霜镡移以活民。

    公仁行于一家,而霜镡行之乎一邑。

    霜镡自茲以往,位益通顯,所以濟民利生者,當益廣。

    由茲觀之,金氏之福,蓋未艾也。

    餘舅夾山先生,及某君某君,霜镡君父母之偕壽而膺封也,索不佞語為賀。

    舅氏有命,不佞何敢稱不文,遂推金翁所由緻福者以複。

     ○嘉祥縣志序 蓋文學政事之分途久矣,雖以洙泗之鄉,素王之門,各有偏至,不能兼擅。

    無論政事,即文學一徑,複分兩歧,有紀事之文,有譚理之文。

    左氏傳聖經主事,曾氏傳聖經主理。

    彼二君子,豈務各開戶牖,無亦理事大有徑庭,勢不得互顯于一書耶!雖然,令曾氏奮筆而傳<春秋>,我知其無難辦;而以一貫之秘竅,正心誠意之奧指,授簡左氏,責其傳釋,将無斂指謝未遑乎? 我舅氏惟學先生,當束發時,則操觚談文章,咄咄驚人。

    棄脂遺馥,熏潤後進,後進借以成名者甚衆,不肖其一也。

    庚辰,不肖從舅氏計偕,始集儀部門。

    門外書賈,列肆争售,舅氏獨取大儒語錄,及一二竺典歸。

    不肖旁觀匿笑,此何異熱月販絮。

    既落第偕歸,宿旅舍,舅忽向我歎榮名之浮虛、身命之脆促。

    不肖蹶然起,喚奈何:「名虛身脆,我何歸乎?」舅亟取前所市書示我:「若無憂,第谛觀此,七尺百年,不能限也。

    」不佞廿載酰雞,知瓶瓿外别有天地,自茲日始。

    鑽磨至今,十又七年,始從覆中聳身而出,見日月光。

    其鈍也如此。

    而舅氏則汗契曾氏之唯久矣。

     嘉祥固曾氏父母邦也,舅氏用曾氏學,治曾氏鄉,期年而大治。

    訟庭寂然,下簾焚香。

    赫蹏滿案,捉筆疾書。

    吏胥旁睨,不知其所為。

    匝月聚所書,爛然成帙,則邑志也。

    不佞始得展讀,心開目朗,已讀<儒林傳>益妙。

    讀至論曾學處,愈驚歎不已。

    何也?天壤之間,惟有此一種學問,而<春秋>以來,亦惟有此一線學脈也。

    生乎千古之後,溯論千古至微之脈,心眼稍有凝翳,豈敢輕置一字。

    而舅氏極論縱談,不翅千言,似數家藏,無事蔔度。

    即兩賢精神生動,此義深眇,何論邑乘。

    雖披尋左氏,少此微言也。

    蓋我舅氏得心宗于曾氏,故鳴琴而治曾氏之鄉,操觚而辨曾氏之學,無非此物。

    安見文學之異政事,記事之異談學乎?昔西狩獲麟,實惟此地,故邑名嘉祥,昭其瑞也。

    今此地有此奇書,留天地間,斯真聖世之瑞,麟何足言。

    不肖宗道,備史局員,無案牍簿書之勞,所職僅史事耳。

    今與修正史,才短思澀,操筆仰屋,不知所為。

    舅氏于堆案中,小用史法于邑乘,而關系重巨如此,使我讀之,愧汗及踵矣。

     ○北遊稿小序 或曰:丘長孺遊閑公子也。

    或曰:長孺非遊閑公子,其胸中磊塊甚,姑托遊閑以耗磨之。

    餘謂前論得丘肉,後論得丘骨矣,尚未及其彼焦腑也。

    蓋此人焦腑包絡甚密,非飲上池水不可見。

    不可見,則長孺止一遊閑公子,何磊塊之有?若餘則見長孺之骨矣,又見長孺之焦腑,又見長孺之真于焦腑之外。

    夫長孺焦腑之外,度長孺且不自知,而其交遊又安從知之。

    以長孺所不自知,及交遊無所從知者,而餘獨悉知之而深言之,則聞者不以為妄,必以為誇,不如姑論其詩。

    其詩非漢魏人詩,非六朝人詩,亦非唐初盛中晚人詩,而丘長孺氏之詩也。

    非丘長孺之詩,丘長孺也。

    雖然,以此論長孺詩,以此詩論長孺,俱在焦腑之内,猶長孺所能自知者。

    蓋詩固不盡長孺,長孺所能自知,亦不盡長孺也。

     今日晨起栉罷,長孺<北遊稿>寄至,餘讀一過,為寫此數行。

    硯凍人懶,不知便可稱<北遊稿序>否,又不知便可當複丘長孺否。

    縱欲作書,亦不過「何時更北遊」五字而已。

    萬曆丙申冬日。

     此書原系信意信手寫出,極欠齊整,而淑正[新安詹濂字]卻謄得如此齊齊整整,遂不成模樣矣。

    家三弟在家讀書作文,學作忠厚人,亦快事也。

    浼不作書,又作此數行,可笑,可笑!宗道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