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輸例

關燈
九千八百四十兩,大清寶鈔三十萬串,部票一十五萬兩,已屬不敷應用。

    如各項執照兼為捐米、軍饷填給,則兵饷愈形绌乏。

    應請俟所發部照用竣,通盤核計,内經捐米、軍饷各填給若幹,另行奉咨補發,以便接續填用。

    但收捐兵饷與前辦籌捐軍饷無所區别,每制錢一千六百文作銀一兩,每兩易錢二千文核計,捐銀一兩,實繳紋銀八錢,而捐米先因省門市價驟漲,每米一石合錢五千有奇,以故正耗米一石一鬥作銀二兩九錢,随繳運腳銀一兩三錢,共銀四兩二錢,八折申算,作銀五兩二錢五分。

    所有願得何項官職或銜級封典,悉照籌饷事例及現行常例一律辦理。

    嗣複援照天津捐米章程,請将原定酌減銀數再減一成,業奉奏準遵行。

    計正耗米一石一鬥連同運腳,共銀四兩二錢,七折申算,作銀六兩。

    各捐戶較此锱铢,悉皆就輕避重,是以報捐軍饷,甚屬稀少。

    目前勸辦兵饷,亟等要需,若不量為變通,難期踴躍。

    本司管見,拟請援照捐米成案,奏懇聖恩,一律折減。

    所顧慮者,各捐戶視捐米購運維艱,捐銀猶為直捷,未免又複舍難趨易,反緻京倉待米,春間趱運無由。

    輾轉思維,惟有将沿海各屬或産米較多之區,一概饬令勸捐米石,其腹内州縣暨非産米之處,饬令報捐兵饷。

    庶酌減成數既得均平,捐米捐銀又能各從其便,彼此兩無窒礙,自必樂輸。

    惟勸辦籌捐軍饷議給二成留充圍練,八成解司。

    此次系為備應兵饷,應令盡數解司,不得壓留牽混。

    前于議開捐米,業已分饬截清,責成該管道府确查所屬收捐,分為紳衿捐辦團練,或地方官捐充經費,并委員勸辦軍需,以及因事罰捐等四項,逐層造冊送司,以憑提解。

    現尚未據送到,應再移饬各道府縣暨勸捐委員,趕運截清開報。

    仍即剀切勸谕,妥為開導,務期盡力抒誠,庶兵糧無虞缺乏,而司庫藉資策應。

    仍分别捐米捐銀,各歸各案辦理,自亦無緻淆混。

    至監生一項,無所更易,自應即照現辦籌饷章程,勻派各屬,着令妥速勸谕捐繳。

    理合酌議章程條款,具文詳請察核具奏。

    俟奉抄折行司,通頒曉示,俾使家喻戶曉,推廣招徕等由。

    詳奉兩院憲批準具奏,并奉抄折行司,轉饬遵照辦理等因。

     計開: 一、此次奏奉谕旨勸捐兵饷,其報捐各項銀數以及應得議叙,與籌捐軍需并無二緻。

    至于辦理收捐、給發照收等項,亦屬無所區别,自可毋庸另立規條。

    所有各生具呈投捐,仍應将年貌、籍貫、履曆、三代及願得何項官職或職銜、封典,或捐武職、或捐貢生,于呈内逐一叙明,照籌饷事例、現行常例、部定銀數,準予指項報捐。

    如系報捐職銜、封典,即填明現奉頒發空白部照截給本生領執,将截存照根繳部。

    如系報捐官職級紀,則填明正副實收,編号用印,将正實收給付本生收執,副實收彙奏請獎,并造冊送部請換執照,掣簽分發。

    惟報捐職官及貢生者,應令遵照前奉部咨,另捐監生随繳加平、公費等項,另行給發部照,以符部案。

     一、閩省前辦籌捐軍需,系以制錢一千六百文作銀一兩,按每兩易錢二千文核算,計捐銀一兩,實繳銀八錢。

    嗣收捐運津米石,複援照天津捐米章程,按原定酌減銀數,再減一成。

    各捐戶較比锱铢,未免就輕避重。

    現經查照捐米成案,奉懇聖恩,一律折減。

    拟以制錢一千四百文作銀一兩,分饬各府州屬一體勸捐,仍折中定價易換紋銀七錢。

    如有願繳現銀者,以每銀七錢作銀一兩,傾銷解納,以臻畫一,而廣招徕。

     一、曆次捐輸,均俟捐有成數,或停止後,方行彙冊請獎,而籌捐軍需案内,曾議每按一月奏報一次,未免太覺拘定。

    此次勸捐兵饷,自應循照曆辦章程,一俟捐有成數,即行具奏請獎,庶各捐戶早沐恩施,及時自效。

    其捐數在數萬兩以上者,仍詳請專折奏懇聖恩破格優叙,以昭激勸,而免稽延。

     一、此次勸捐兵饷,事在急需。

    況經奏懇聖恩,酌減銀數,各紳商士民自無不亟圖報效,踴躍輸将。

    現已分饬勸捐委員,會同府縣邀集紳士,欽遵谕旨,剀切勸導。

    務使家喻戶曉,盡力抒誠。

    所捐銀兩,仍準繳存縣庫,先給收單,俟捐項彙解赴司,造冊請換照收。

    其有情願自行赴省報捐者,均聽其便。

     一、曆屆捐輸,凡外省在閩貿易、遊幕紳士、商民及文武官員随任子弟、并現任候補試用各官均準報捐,此次亦應照辦,以期推廣。

     一、此次請頒各項空白執照,原屬專為勸捐兵饷,第前奉頒發勸捐軍需空白執照,曾于奏請捐米案内,一并填用。

    現在所請各項空白執照,奉發來閩,僅準填給報捐兵饷之人,其捐米者概發實收,聽候咨部換給,未免轉阻捐米各戶踴躍之忱。

    且捐米、捐銀,同一報效,事無二緻,自應仍準填給,以廣招徕。

     一、被匪滋擾各處,現當搜捕餘匪,辦理善後,需費浩繁。

    值此庫款支绌之時,勢不能由司籌撥,惟有饬令各該縣就地勸捐接濟。

    間有據請空白執照,亦不得不通融給發,以資勸辦。

     一、此次勸捐兵饷,現經奏懇聖恩,援照捐米成案,概以七折申算。

    恐各捐生視捐米購運維艱,捐銀較為簡捷,未免舍難趨易;應分别将沿海各屬或産米較多之處,一概饬令勸捐米石,其腹内州縣及向非産米地方,饬令報捐兵饷,以杜規避,而免窒礙。

     一、前此籌捐軍需,曾議二成留充團練經費,八成解司。

    此次系為備應兵饷,應令全數解繳司庫,毋庸議留二成。

     一、各捐生在省投呈,應照曆次捐輸成案,按三八日期,由本司經曆、都事、照磨會同設立号簿,分期輪流收繳,不許稽遲。

    如有包攬、阻撓、或各衙門官親、幕友、書役人等藉端诓騙,除嚴密訪拿外,準該捐生據實指禀,以憑嚴究。

     一、此次捐輸,與曆屆大捐不同。

    所有各捐生報捐銀兩,一切浮費,概行删除。

    惟各衙門承辦經書紙張、飯食,在所必需。

    前辦籌饷案内,系按每正項百兩由司籌給飯食銀八錢。

    此次捐輸,若仍照辦,核計正項六十萬兩,應籌給飯食銀四千八百兩,為數過多,司庫實難籌借,自應酌量核減。

    應令捐生每正項百兩随繳飯食銀五錢,庶為數無幾,捐生不緻為難,而承辦各書亦可藉資津貼。

     閩省勸捐防剿經費酌議章程 一件為抄折行知事。

    奉巡撫部院呂票行:本部院于鹹豐六年三月二十五日,會同閩浙總督部堂王恭折具奏,為閩省防剿江西逆匪、動用浩繁、庫款支绌、現拟籌辦捐輸、以資接濟、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

    竊查閩省負山濱海,賦額無多,庫藏本非充裕。

    溯自鹹豐二年籌防粵匪,經費已屬不支,迨鹹豐三年,本省上下遊會匪同時謀逆,調兵募勇,分投剿捕,支應更繁。

    雖經奏撥浙、粵兩省銀款解濟,無如各省均不能按數撥解,兼之本省被擾各縣,應征節年錢糧,疊次奏準蠲緩,以緻司庫羅掘罄盡,非特軍需萬分竭蹶,即年額應放兵饷,幾至無可支放。

    不得已,于鹹豐三、四兩年,先後奏請捐輸軍饷、并開設永豐官銀錢局,行用官票,藉資周轉。

    拮據情形,實已不堪言狀。

    本年正月間,江省逆氛猖獗,疊陷郡縣。

    閩省建甯、邵武、汀州各屬,無不界址毗連。

    當經飛調各處兵勇,分投堵禦。

    并派勁兵進劄河口,暨委督糧道王馳赴邵郡,居中調度。

    又因浙江衢州一帶,情形吃緊,調撥兵勇馳往防剿。

    茲複疊傳警報,撫州、建昌先後被擾。

    閩省唇齒相依,豈敢各分畛域,稍存膜視?臣等正在會商援剿間,适接江西學臣廉咨請籌饷撥兵,星馳應援。

    當即飛調精兵,雇募壯勇,馳往剿辦。

    所需俸賞、行裝、安家等項,固應照例先行給發,而江西情形,糜爛幾遍,一切軍火、口糧,諒難應付,不得不由閩設法籌備,随時解濟。

    業經會折奏請敕部,在于鄰近各省撥銀四十萬兩星夜解閩支應在案。

    惟閩省當凋敝之餘,司庫本難搘拄,現複于倉猝之際,調派重兵,兼施防剿,且須顧及援江兵勇糧饷,若俟鄰省撥銀協濟,實有岌岌可危、迫不及待之勢。

    臣等仰屋焦思,無可設法,惟有仰乞皇上天恩,俯準于現辦勸捐兵饷之外,另捐防剿經費,以期速解燃眉之急。

    查前辦勸捐兵饷,系照捐辦天津米石章程,以制錢一千四百文作銀一兩,仍折中定價,易換紋銀七錢,傾銷解納。

    現在閩省紋銀稀少,價值倍增,各捐戶較及锱铢,愈形觀望。

    若不量為變通,勢必難期踴躍。

    臣等督同在省司道通盤籌劃,應請将現辦勸捐防剿經費,每例價銀一兩,準繳制錢一千四百文。

    無論報捐實在官階、暨貢監職銜、以及封典加級紀錄,均照現行常例及籌饷推廣事例,分别獎叙。

    仍準一律填用勸捐兵饷案内奉部頒發空白銜照,以示迅速而廣招徕。

    其報實職者,由司先行填給實收,令其聽候奏咨,換照給領。

    此次捐輸,系為防剿江省逆匪經費而設,一俟防剿事竣,即行奏請停止。

    據藩司慶會同署臬司崇酌議章程條款,詳請具奏前來,除咨戶部查照外,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并将章程條款敬繕清單,恭呈禦覽,伏乞皇上聖鑒訓示。

    再現在征調各路兵勇,均已紛紛到防,援剿饷需,萬難稍緩。

    臣等已督司在于省會設立捐輸總局,遴委賢員,分投勸谕,并刊刷章程,通頒曉示,以資接濟。

    合并聲明。

    謹奏等因,抄行遵照。

     計開; 一、此次奏請捐輸,系為防剿江西逆匪經費,待用孔急,應準援照前辦勸捐兵饷章程,七折計算,每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