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套
關燈
小
中
大
像火燒似的,不覺攢眉吸氣。
雅赫雅笑道:“你隻是作弄他!還不另斟上來!” 霓喜笑吟吟伸手待要潑去那茶,發利斯按住了茶杯,叫道: “不用了,嫂子别費事!”兩下裡你争我奪,茶碗一歪,倒翻在桌上,霓喜慌忙取出抹布來揩拭桌布的漬子,道:“這茶漬倒不妨事,咖喱滴在白桌布上,最是難洗。
”發利斯盤子的四周淋淋漓漓濺了些咖喱汁,霓喜擦着,擦着,直擦到他身邊來,發利斯局促不安。
雅赫雅笑道:“大不了把桌布換了下來煮一煮,這會子你吃你的飯罷了,忙什麼?别盡自欺負我這兄弟。
”霓喜笑道:“誰說他一句半句來着?也不怪他——沒用慣桌布。
”說得發利斯越發紫漲了面皮。
雅赫雅笑道:“你别看我這兄弟老實,人家會做生意,眼看着就要得法了。
”霓喜忙将一隻手搭在發利斯肩上道:“真的麼?你快快的發财,嫂子給你做媒,說個标緻小媳婦兒。
” 雅赫雅道:“用不着你張羅,我們大兄弟一心一意隻要回家鄉去娶他的表妹。
”發利斯聽不得這話,急得抓頭摸耳,央他住口。
霓喜笑道:“他定下親了?”雅赫雅拿眼看着發利斯,笑道:“定倒沒有定下。
”霓喜道:“兩個人私下裡要好?”雅赫雅噗哧一笑道:“你不知道我們家鄉的規矩多麼大,哪兒容得你私訂終身?中國女人說是不見人,還不比印度防得緊。
你叫發利斯告訴你,他怎樣爬在樹上看他表姊妹們去了面幕在園子裡踢球,叫他表姊妹知道了,告訴舅舅去,害得他挨了一頓打。
”霓喜笑不可抑,把發利斯的肩膀捏一捏,然後一推,道:“你太癡心了!萬一你回去的時候,表姊妹一個個都嫁了呢?”雅赫雅笑道:“橫豎還有表嫂——替他做媒。
”霓喜瞟了雅赫雅一眼。
吃完了飯,雅赫雅擦了臉,便和發利斯一同出去。
霓喜道:“你們上哪兒去?可别把我們大兄弟帶壞了!”雅赫雅笑道:“與其讓嫂子把他教壞了,不如讓哥哥把他教壞了!他學壞了,也就不至于上嫂子的當了!” 霓喜啐了他一口,猜度着雅赫雅一定不是到什麼好地方去,心中不快,在家裡如何坐得穩,看着女傭把飯桌子收拾了,便換了件衣服,耳上戴着米粒大的金耳塞,牽着孩子上街。
一路行來,經過新開的一家中藥店,認了認招牌上三個字,似乎有些眼熟,便踩着門檻兒問道:“你們跟堅道的同春堂是一家麼?”裡面的夥計答道:“是的,是分出來的。
”霓喜便跨進來,笑道:“我在你們老店裡抓過藥,你們送了這麼一小包杏脯,倒比外頭買的強。
給我稱一斤。
”那夥計搖手道: “那是随方贈送,預備吃了藥過口的。
單買杏脯,可沒有這個規矩。
”霓喜嗔道:“也沒有看見做生意這麼呆的!難道買你的杏脯,就非得買你的藥?買了藥給誰吃?除非是你要死了——隻怕醫了你的病,也醫不了你的命!”那夥計連腮帶耳紅了,道:“你這位奶奶,怎麼出口傷人?”霓喜道:“上門買東西,還得沖着你賠小心不成?” 旁邊一個年輕的夥計忙湊上來道:“奶奶别計較他,他久慣得罪人。
奶奶要杏脯,奶奶還沒嘗過我們制的梅子呢。
有些人配藥,就指明了要梅子過口。
”說着,開了紅木小抽屜,每樣取了一把,用紙托着,送了過來。
霓喜嘗了,贊不絕口,道:“梅子也給我稱半斤。
”一頭說着話,拿眼向那夥計上下打量,道:“小孩兒家,嘴頭子甜甘就好。
”那店夥年紀不上二十,出落得唇紅齒白,一表人才,隻是有點刨牙。
頭發生得低,腦門子上剃光了,還隐隐現出一個花尖。
這霓喜是在街頭買一束棉線也要跟挑擔的搭讪兩句的人,見了這等人物,如何不喜?因道:“你姓什麼?”那人道:“姓崔。
”霓喜道: “崔什麼?”那人笑道:“崔玉銘。
”霓喜笑道:“誰替你取的名字?”崔玉銘笑了起來道:“這位奶奶問話,就仿佛我是個小孩兒似的。
”霓喜笑道:“不看你是個小孩兒,我真還不理你呢?” 那時又來了個主顧,藥方子上開了高麗參,當歸等十來味藥,研碎了和蜜搓成小丸。
夥計叫他七日後來取,霓喜便道:“原來你們還有蜜。
讓我瞧瞧。
”崔玉銘走到店堂裡面,揭開一隻大缸的木蓋,道:“真正的蜂蜜,奶奶買半斤試試?”霓喜跟過來笑道:“大包小裹的,拿不了。
”崔太銘找了個小瓦罐子來道:“拿不了我給你送去。
”霓喜瞅着他道:“你有七個頭八個膽找到我家來!”這崔太銘用銅勺抄起一股子蜜,霓喜湊上去嗅了一嗅道:“怎麼不香?也不知是什麼東西混充的!” 崔太銘賭氣将勺子裡的一個頭尾俱全的蜜蜂送到霓喜跟前道:“你瞧這是什麼?”霓喜嗳喲了一聲道:“你要作死哩!甩了我一身的蜜!”便抽出腋下的手絹子在衣襟上揩抹,又道: “個把蜜蜂算得了什麼?多捉兩個放在缸裡還不容易?撈出來給老主顧一看,就信了。
”玉銘笑道:“奶奶真會怄人!”當下連忙叫學徒打一臉盆水來,伺候霓喜揩淨衣裳。
霓喜索性在他們櫃台裡面一張金漆八仙桌旁邊坐下,慢慢地絞手巾,擦了衣裳又擦手,一面和玉銘攀談,問他家鄉情形,店中待遇,又把自己的事說個不了。
她那八歲的兒子吉美,她抓了一把杏脯給他,由他自己在藥店門首玩耍,卻被修道院的梅臘妮師太看見了。
梅臘妮白帽黑裙,挽着黑布手提袋,夾着大号黑洋傘,搖搖擺擺走過。
吉美和她一向厮熟,便撲上去抱住膝蓋,摩弄她裙腰上懸挂的烏木念珠,小銀十字架。
梅臘妮笑道:“怎麼放你一個人亂跑,野孩子似的?誰帶你出來的?”吉美指着藥店道: “媽在這裡頭。
”梅臘妮探了探頭。
一眼瞥見霓喜坐在店堂深處,八仙桌上放了一盆臉水,卻又不見她洗臉,隻管将熱手巾把子在桌沿上敲打着,斜眼望着旁邊的夥計,饧成一塊。
梅臘妮暗暗點頭,自去報信不提。
霓喜在同春堂,正在得趣之際,忽聞一聲咳嗽,裡間踱出一個瘦長老兒,平平的一張黃臉,不曾留須,對襟玉色褂子上罩着紅青夾背心,兩層都敞着紐扣,露出直的一條黃胸脯與橫的一條肚子,腳踏二藍花緞雙臉鞋,背着手轉了一圈。
衆夥計一起鴉雀無聲。
霓喜悄悄地問崔玉銘道:“是你們老闆?”玉銘略略點頭,連看也不便朝她看。
霓喜自覺掃興,拾綴了所買的各色茶食,拉了孩子便走。
到家正是黃昏時候。
雅赫雅和發利斯做了一票買賣回來,在綢緞店店堂裡面坐地,叫了兩碗面來當點心。
梅臘妮業已尋到店裡來,如此這般将方才所見告訴了他,又道:“論理,我出家人不該不知進退,再三地在你老闆跟前搬是非,隻是你家奶奶年輕,做事不免任性些,怕要惹外頭人議論。
這些時我雖沒和她見面,往常我們一直是相好的,讓人家疑心是我居心不正,帶累了你們奶奶,我一個出家人,可擔不起這一份罪名。
再則我們修道院裡也不止我一個人,砍一枝,損百技,上頭怪罪下來,我還想活着麼?”雅赫雅聽了這話,不問虛實,候霓喜來家,立意要尋非厮鬧,一言不合,便一把采過頭發來,揪得她兩眼反插上去。
發利斯在旁吓愣住了。
霓喜緩過一口氣來之後,自不肯善罷甘休,丢盤摔碟,跳了一場,心中隻道雅赫雅在外面相與了下流女人,故此一來家便烏眼雞似的。
次日早晨,雅赫雅在樓上貯藏室查點貨色,夥計們随侍在旁,一個學待在竈下燃火,一個打掃店面,女傭上街買菜去了。
崔玉銘手提兩色蜜餞果子,兩罐于蜜,尋上門來,隻說要尋樓上的三房客姓周的。
學徒說已經搬了多時了,他問搬到哪裡去了,那學徒卻不知道。
他便一路揚聲問上樓來。
霓喜亂挽烏雲無精打采走出房來,見是他,吃了一吓,将手扪住了嘴,一時出不了聲。
雅赫雅從對房裡走出來,别的沒看見,先看見崔玉銘手裡拎着的小瓦缽子,口上粘着桃紅招牌紙,和霓喜昨日在藥店買來的是一般,情知事出有因,不覺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兜臉一拳頭,崔玉銘從半樓梯上直滾下去,一跤還沒跌成,來不及地爬起來便往外跑。
雅赫雅三級并一級追下樓去,踏在罐子滑膩的碎片上,嗤嗤一溜溜了幾尺遠,人到了店堂裡,卻是坐在地下,複又掙起身來,趕了出去。
霓喜在樓上觀看,一個身子像撂在大海裡似的,亂了主意。
側耳聽外面,卻沒有嚷鬧的聲音,正自納罕,再聽時,仿佛雅赫雅和誰在那裡說笑,越發大疑,撐着樓梯扶手,一步一步走下來,生怕那汪着的蜜糖髒了鞋。
掩到門簾背後張了一張,卻原來是于寡婦,和雅赫雅有些首尾的,來到店中剪衣料,雅赫雅氣也消了,斜倚在櫃台上,将一匹青蓮色印度綢打開了一半,披在身上,比給她看。
霓喜挫了挫牙,想道:“他便如此明目張膽,我和那崔玉銘不合多說了兩句話,便鬧得一天星鬥。
昨兒那一出,想必就是為了崔玉銘——有人到他跟前搗了鬼。
今天看情形也跑不了一頓打。
為了芝麻大一點,接連羞辱了我兩回!”思想起來,滿腔冤憤,一時撈不到得用器具,豁朗朗一扯,将門頭上懸挂的“開張志喜”描花鏡子綽在手中,掀開簾子,往外使勁一摔,鏡子從他們頭上飛過,萬道霞光,落在街沿上,嘩啦碎了,亮晶晶像潑了一地的水。
随着鏡子,霓喜早蹿了出去,拳足交加,把于寡婦打得千創百孔,打成了飛灰,打成了一蓬煙,一股子氣,再從她那邊打回來。
雅赫雅定了定神,正待伸手去抓霓喜,霓喜雙手舉起櫃台上攤開的那一匹青蓮色印度綢,憑空橫掃過去,那匹綢子,剪去了一大半,單剩下薄薄幾層裹住了木闆,好不厲害,克嚓一聲,于寡婦往後便倒,雅赫雅沾着點兒,也震得滿臂酸麻,霓喜越發得了意,向櫃台上堆着的三尺來高一疊綢緞攔腰掃去,整疊的匹頭推金山倒玉柱塌将下來,千紅萬紫百玄色,閃花,暗花,印花,繡花,堆花,灑花,灑線,彈墨,椒藍點子,飛了一地上,霓喜跳在上面一陣踐踏。
雅赫雅也顧不得心疼衣料,認明霓喜的衣領一把揪住,啪啪幾巴掌,她的頭歪到這邊,又歪到那邊,霓喜又是踢,又是抓,又是咬,他兩個扭做一團,于寡婦坐在地下隻是喘氣,于家跟來的老媽子彎腰揀起于寡婦星散的钗環簪珥,順手将霓喜的耳墜子和跌碎了的玉镯頭也揣在袖子裡。
旁邊的夥計們圍上來勸解,好不容易拉開了雅赫雅兩口子。
于寡婦一隻手挽着頭發,早已溜了。
霓喜渾身青紫,扶牆摸壁往裡走,櫃台上有一把大剪刀,她悄悄地拿了,閃身在簾子裡頭,倒退兩步,騰出地位,的溜溜把剪刀丢出去。
丢了出去,自己也心驚膽戰,在樓梯腳上坐下了,拍手拍腳大哭起來,把外面的喧嘩反倒壓了下去。
須臾,隻見雅赫雅手握着剪刀口,立在她跟前道:“你給我走!你這就走!你不走我錐瞎你眼睛!”霓喜哭道:“你要我走到哪兒去?”雅赫雅道:“我管你走到哪兒去?我不要你了。
”霓喜道:“有這麼容易的事,說不要就不要了?我跟了你十來年,生兒養女,吃辛吃苦,所為何來?你今日之下,說不要我就不要我了?”一頭哭,一頭叫起撞天屈來,雅赫雅發狠,将剪刀柄去砸她的頭,道:“你真不走?”霓喜順勢滾在地上撒起潑來,道:“你好狠心!你殺了我罷!殺了我罷——不信你的心就這樣狠!” 衆人恐雅赫雅又要用強,上前勸解,雅赫雅冷冷地道: “用不着勸我,倒是勸勸她,她是知趣的,把随身的東西收拾起來,多也不許帶,孩子不許帶,馬上離了我的眼前,萬事全休。
不然的話,我有本事把當初領她的人牙子再叫了來把她賣了。
看她強得過我!”說着,滿臉烏黑,出去坐在櫃台上。
霓喜聽他口氣,斬釘截鐵,想必今番是動真氣了,不犯着吃眼前虧,不如暫且出去避一避,等他明白過來了再說。
趁衆人勸着,便一路哭上樓去,撿衣服,雅赫雅貴重些的物件都沒有交給她掌管,更兼他過日子委實精明,霓喜也落不下多少體己來。
她将箱子兜底一掀,嘩啦把東西倒了一地,箱底墊着的卻是她當日從鄉下上城來随身帶着的藍地小白花土布包袱,她把手插到那粗糙的布裡,一歪身坐在地下,從前種種仿佛潮水似的滾滾而來,她竟不知道身子在什麼地方了。
水鄉的河岸上,野火花長到四五丈高,在烏藍的天上密密點着朱砂點子。
終年是初夏。
初夏的黃昏,家家戶戶站在白粉牆外捧着碗吃飯乘涼,蝦醬炒蓊菜拌飯吃。
豐腴的土地,然而霓喜過的是挨餓的日子,采朵草花吸去花房裡的蜜也要回頭看看,防着腦後的爆栗。
睡也睡不夠,夢裡還是挨打,挨餓,間或也吃着許多意想不到的食物。
醒來的時候,黑房子裡有潮濕的腳趾的氣味,橫七豎八睡的都是苦人。
這些年來她竭力地想忘記這一切。
因為這一部分的回憶從未經過掀騰,所以更為新鮮,更為親切。
霓喜忽然疑心她還是從前的她,中間的十二年等于沒有過。
她索索抖着,在地闆上爬過去,摟住她八歲的兒子吉美與兩歲的女兒瑟梨塔,一手摟住一個,緊緊貼在身上。
她要孩子來證明這中間已經隔了十二年了。
她要孩子來擋住她的恐怖。
在這一刹那,她是真心愛着孩子的。
再苦些也得帶着孩子走。
少了孩子,她就是赤條條無牽挂的一個人,還是從前的她。
……雅赫雅要把孩子留下,似乎他對子女還有相當的感情。
那麼,如果她堅持着要孩子,表示她是一個好母親,他受了感動,竟許回心轉意,也說不定。
霓喜的手臂仍然緊緊箍在兒女身上,心裡卻換了一番較合實際的打算了。
她抱着瑟梨塔牽着吉美挽着個包裹下樓來,雅赫雅道: “你把孩子帶走,我也不攔你。
我也不預備為了這個跟你上公堂去打官司。
隻是一件:孩子跟你呢,我每月貼你三十塊錢,直到你嫁人為止。
孩子跟我呢,每月貼你一百三。
”霓喜聽了,知道不是十分決策,他也不會把數目也籌劃好了,可見是很少轉圜的餘地了,便冷笑道:“你這帳是怎麼算的?三個人過日子倒比一個人省。
”雅赫雅道:“你有什麼不懂的?我不要兩個孩子歸你。
你自己酌量着辦罷。
”霓喜道:“我窮死了也還不至于賣孩子。
你看錯了人了。
”雅赫雅聳了聳肩道:“都随你。
”因将三十塊港币撂了過來道:“以後我不經手了,按月有夥計給你送去。
你也不必上門來找我——你這個月來,下個月的津貼就停了。
”霓喜将洋錢擲在地上,複又扯散了頭發大鬧起來,這一次,畢竟是強弩之末,累很了,饒是個生龍活虎的人,也覺體力不支,被衆人從中做好做歹,依舊把洋錢揣在她身上,把她送上了一輛洋車。
霓喜心中到底還希冀破鏡重圓,若是到小姊妹家去借宿,人頭混雜,那班人雅赫雅素來是不放心的,倒不如住到修道院裡去,雖與梅臘妮生了嫌隙,究竟那裡是清門淨戶,再多疑些的丈夫也沒的編派。
她在薄扶倫修道院一住十天,尼姑們全都仿佛得了個拙病,一個個變成了寡婦臉,尖嘴縮腮,氣色一天比一天難看。
霓喜隻得不時地拿出錢來添菜,打點底下人,又獻着勤兒,幫着做點細活,不拿強拿,不動強動。
閑時又到幹姊妹家走了幾遭,遇見的無非是些浮頭浪子,沒有一個像個終身之靠。
在修道院裡有一次撞見了當初贈她戒指的米耳先生,他觸動前情,放出風流債主的手段,過後聞知她已經從倫姆健家出來了,現拖着兩個孩子,沒着沒落的,又知她脾氣好生難纏,他是個有身家的人,生怕被她訛上了,就撂開手了。
尼姑們看準了霓喜氣數已盡,幾次三番示意叫她找房子搬家。
霓喜沒奈何,在英皇道看了一間房,地段既荒涼,兼又是與人合住,極是狹隘腌髒的去處,落到那裡去,頓時低了身份,終年也見不着一個齊整上流人,再想個翻身的日子,可就難了。
因此上,她雖付了定錢,隻管俄延着不搬進去。
正在替修道院聖台上縫一條細麻布挑花桌圍,打算把角上的一朵百合花做得了再動身。
這一天,她坐在會客室裡伴着兩個小尼做活,玻璃門大敞着,望出去是綠草地,太陽霧沌池的,像草裡生出的煙——是香港所特有的潮濕的晴天。
霓喜頭發根子裡癢梭梭的,将手裡的針刮了刮頭皮,忽見園子裡有個女尼陪着個印度人走過,那人穿一身緊小的白色西裝,手提金頭手杖,不住的把那金頭去叩着他的門牙,門牙仿佛也鑲了一粒金的,遠看看不仔細。
霓喜失驚道:“那是發利斯麼?”小尼道:“你認識他? 是個珠寶客人,新近賺了大錢。
愛蘭師太帶了他來參觀我們的孤兒院,想要他捐一筆款子。
”隻見愛蘭師太口講指劃,發利斯·佛拉讓她一個人在煤屑路上行走,自己卻退避到草地上。
修道院的草皮地須不是輕易容人踐踏的,可見發利斯是真有兩個錢了。
霓喜手拿着活計就往外跑,到門口,又煞住了腳,向小尼拜了兩拜道:“多謝你,想法子把愛蘭師太請進來,我要跟那人說兩句話哩。
我們原是極熟的朋友。
” 霓喜一路喚着“發利斯,發利斯!”飛跑到他跟前,及至面對面站住了,卻又開口不得,低下頭又用指甲剔弄桌圍上挑繡的小紅十字架,又緩緩地随着線腳尋到了戳在布上的針,取下針來别在衣襟上。
發利斯也仿佛是很窘,背過手去,把金頭手杖磕着後腿。
霓喜小拇指頂着挑花布,在眼凹裡輕輕拭淚,嗚咽道:“發利斯……”發利斯道:“我都知道了,嫂子。
我也聽說過。
” 雖然他全知道了,霓喜依舊重新訴說一遍,道:“雅赫雅聽了娼婦的鬼話,把我休了,撇下我母子三個,沒個倚傍。
可憐我舉目無親的……發利斯,見了你就像見了親人似的,怎叫我不傷心!”說着,越發痛哭起來,發利斯又不便批評雅赫雅的不是,無法安慰她,隻得從褲袋裡取出一疊子鈔票,待要遞過去,又嫌冒昧,自己先把臉漲紅了,撈了撈頂心的頭發,還是送了過來,霓喜不去接他的錢,卻雙手捧住他的手,住懷裡拉,欲待把他的手擱在她心口上,道:“發利斯,我就知道你是個厚道人。
好心有好報……”發利斯掙脫了手,在空中頓了一頓,似乎遲疑了一下,方才縮回手去;縮回去又伸了出來,把錢放在她手裡的活計上,霓喜瞪了他一眼,眼鋒未斂,緊跟着又從眼尾微微一瞟,低聲道:“誰要你的錢? 隻要你是真心顧憐我,倒不在乎錢。
” 發利斯着了慌,一眼看見愛蘭師太遠遠立在會客室玻璃門外,便向她招手高叫道:“我走了,打攪打攪。
”三腳兩步往園子外面跑,愛蘭師太趕上來相送,發利斯見有人來了,膽子一壯,覺得在霓喜面上略有點欠周到,因回頭找補了一句道:“嫂子你别着急,别着急。
錢你先用着。
”說着,人早已去遠了。
霓喜将錢點了一點,心中想道:“他如此的怕我,卻是為何?必定是動了情,隻是礙在雅赫雅份上,不好意思的。
” 第二天,她訪出了他寓所的地址,特地去看他,恰巧他出去了,霓喜留下了口信兒,叫他務必到修道院來一趟,有緊要的事與他商量。
盼了幾日,隻不見他到來。
這一天傍晚,小尼傳進話來說有人來找她,霓喜抱着瑟梨塔匆匆走将出來,燈光之下,看得親切,卻是崔玉銘。
霓喜此番并沒有哭的意思,卻止不住紛紛抛下淚來,孩子面朝後趴在她肩上,她便扭過頭去偎着孩子,借小孩的袍褲遮住了臉。
崔玉銘青袍黑褂,頭上紅帽結,笑嘻嘻地問奶奶好。
霓喜心中煩惱,抱着孩子走到窗戶跟前,側倚窗台,仰臉看窗外,玻璃的一角隐隐的從青天裡泛出白來,想必是月亮出來了。
靠牆地上擱着一盆繡球花,那繡球花白裡透藍,透紫,便在白晝也帶三分月色;此時屋子裡并沒有月亮,似乎就有個月亮照着。
霓喜對于崔玉銘,正是未免有情,隻是在目前,安全第一,隻得把情愛暫打靠後了。
因顫聲道:“你還來做什麼? 你害得我還不夠!” 崔玉銘道:“那天都是我冒失的不是,求奶奶鑒諒。
我也是不得已。
”他咳嗽了一聲,望望門外,見有人穿梭往來,便道:“我有兩句話大膽要和奶奶說。
”霓喜看看肩上的孩子已是盹着了,便放輕了腳步把玉銘引到玻璃門外的台階上。
台階上沒有點燈,也不見有月光。
一陣風來,很有些寒意。
玉銘道:“我自己知道闖下了禍,原不敢再見奶奶的面,無奈我們老闆一定要我來。
”霓喜詫異道:“什麼?”玉銘不語。
霓喜怔了一會,問道:“那天呢?也是你們老闆差你來的麼?”玉銘道:“那倒不是。
”說話之間,不想下起雨來了,酣風吹着飽飽的雨點,啪哒啪哒打在牆上,一打就是一個青錢大的烏漬子,疏疏落落,個個分明。
玉銘道:“我們老闆自從那一次看見了你。
”按照文法,這不能為獨立的一句話,可是聽他的語氣,卻是到此就全了。
他接下去道:“他聞說你現在出來了,他把家眷送下鄉去了。
問你,你要是肯的話,可以搬進來住,你的兩個孩子他當自己的一般看待。
他今年五十七,堅道的同春堂是省城搬來的兩百年老店,中環新近又開了支店。
他姓窦,窦家的番禺是個大族,鄉下還有田地。
将來他決不會虧待了你的。
” 玉銘這下半截子話是退到玻璃門裡面,立在霓喜背後說的,一面說,一面将手去拂撣肩膀上的水珠子。
說罷,隻不見霓喜答理。
他呵喲了一聲道:“你怎麼不進來?你瞧,孩子身上都潮了。
”霓喜摸摸孩子衣服,解開自己的背心,把孩子沒頭沒臉包住了。
玉銘道:“你怎麼不進來?”随着他這一聲呼喚,霓喜恍恍惚惚地進來了,身上頭上淋得稀濕,懷裡的孩子醒過來了,還有些迷糊,在華絲葛背心裡面舒手探腳,乍看不知道裡面藏着個孩子,但見她胸膛起伏不定,仿佛呼吸很急促。
瑟梨塔伸出一隻小手來揪扯母親的頸項。
霓喜兩眼筆直向前看着,人已是癡了,待要扳開瑟梨塔的手,在空中撈來撈去,隻是撈不到。
瑟梨塔的微黃的小手摸到霓喜的臉上,又摸到她耳根上。
霓喜跟了同春堂的老闆窦堯芳。
從綢緞店的店堂樓上她搬到了藥材店的店堂樓上。
霓喜自從跟了窦堯芳,陡然覺得天地一寬。
一樣是店堂樓,這藥材店便與雅赫雅的綢緞店大不相同,屋宇敞亮,自不待言,那窦堯芳業已把他妻女人等送回原籍去了,店裡除卻夥計,另使喚着一房人口,家下便是霓喜為大。
窦堯芳有個兒子名喚銀官,年方九歲,單把他留在身邊,聘了先生教他讀書記帳。
霓喜估量着窦堯芳已是風中之燭,要作個天長地久的打算,蓄意要把她女兒瑟梨塔配與銀官,初時不過是一句戲言,漸漸認真起來,無日無夜口中嘈嘈着,窦堯芳隻得含糊應承了。
當時兩人雖是露水夫妻,各帶着各的孩子,卻也一心一意過起日子來。
霓喜黃烘烘戴一頭金首飾。
她兩個孩子,吉美與瑟梨塔,霓喜忌諱說是雜種人,與銀官一般袍兒套兒打扮起來。
修道院的尼僧,霓喜嫌她們勢利,賭氣不睬她們了。
舊時的小姊妹,又覺出身忒低,來往起來,被店裡的夥計瞧在眼裡,連帶的把老闆娘也看扁了。
窦家一班親戚,怕惹是非,又躲得遠遠的,不去兜攬她,以此也覺寂寞。
霓喜日長無事,操作慣了的,如今呼奴使婢,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閑得不耐煩了,心裡自有一宗不足處,此時反倒想起雅赫雅的好處來,幸得眼前有個崔玉銘,兩個打得火一般熱。
霓喜暗地裡貼他錢,初時偷偷地貼,出手且是爽快,落後見窦堯芳不恁的計較這些事,她倒又心疼錢起來。
玉銘眼皮子淺,見什麼要什麼,要十回隻與他一回,在霓喜已是慷慨萬分了。
她一輩子與人厮混,隻是拿的,沒有給的份兒;難得給一下,給得不漂亮,受之者心裡也不舒服,霓喜卻見不到這些。
玉銘手頭有幾個閑錢,裡裡外外連小衫褲都換了綢的,尖鞋淨襪,紮括得自與衆人不同,三天兩天買了花生瓜子龍蚤甜姜請客,哄得吉美瑟梨塔趕着他隻叫大哥。
霓喜對于自己的孩子們雖不避忌,有時不免嫌那銀官礙眼。
一日,窦堯芳在陽台上放張藤塌打中覺,霓喜手撐着玻璃
雅赫雅笑道:“你隻是作弄他!還不另斟上來!” 霓喜笑吟吟伸手待要潑去那茶,發利斯按住了茶杯,叫道: “不用了,嫂子别費事!”兩下裡你争我奪,茶碗一歪,倒翻在桌上,霓喜慌忙取出抹布來揩拭桌布的漬子,道:“這茶漬倒不妨事,咖喱滴在白桌布上,最是難洗。
”發利斯盤子的四周淋淋漓漓濺了些咖喱汁,霓喜擦着,擦着,直擦到他身邊來,發利斯局促不安。
雅赫雅笑道:“大不了把桌布換了下來煮一煮,這會子你吃你的飯罷了,忙什麼?别盡自欺負我這兄弟。
”霓喜笑道:“誰說他一句半句來着?也不怪他——沒用慣桌布。
”說得發利斯越發紫漲了面皮。
雅赫雅笑道:“你别看我這兄弟老實,人家會做生意,眼看着就要得法了。
”霓喜忙将一隻手搭在發利斯肩上道:“真的麼?你快快的發财,嫂子給你做媒,說個标緻小媳婦兒。
” 雅赫雅道:“用不着你張羅,我們大兄弟一心一意隻要回家鄉去娶他的表妹。
”發利斯聽不得這話,急得抓頭摸耳,央他住口。
霓喜笑道:“他定下親了?”雅赫雅拿眼看着發利斯,笑道:“定倒沒有定下。
”霓喜道:“兩個人私下裡要好?”雅赫雅噗哧一笑道:“你不知道我們家鄉的規矩多麼大,哪兒容得你私訂終身?中國女人說是不見人,還不比印度防得緊。
你叫發利斯告訴你,他怎樣爬在樹上看他表姊妹們去了面幕在園子裡踢球,叫他表姊妹知道了,告訴舅舅去,害得他挨了一頓打。
”霓喜笑不可抑,把發利斯的肩膀捏一捏,然後一推,道:“你太癡心了!萬一你回去的時候,表姊妹一個個都嫁了呢?”雅赫雅笑道:“橫豎還有表嫂——替他做媒。
”霓喜瞟了雅赫雅一眼。
吃完了飯,雅赫雅擦了臉,便和發利斯一同出去。
霓喜道:“你們上哪兒去?可别把我們大兄弟帶壞了!”雅赫雅笑道:“與其讓嫂子把他教壞了,不如讓哥哥把他教壞了!他學壞了,也就不至于上嫂子的當了!” 霓喜啐了他一口,猜度着雅赫雅一定不是到什麼好地方去,心中不快,在家裡如何坐得穩,看着女傭把飯桌子收拾了,便換了件衣服,耳上戴着米粒大的金耳塞,牽着孩子上街。
一路行來,經過新開的一家中藥店,認了認招牌上三個字,似乎有些眼熟,便踩着門檻兒問道:“你們跟堅道的同春堂是一家麼?”裡面的夥計答道:“是的,是分出來的。
”霓喜便跨進來,笑道:“我在你們老店裡抓過藥,你們送了這麼一小包杏脯,倒比外頭買的強。
給我稱一斤。
”那夥計搖手道: “那是随方贈送,預備吃了藥過口的。
單買杏脯,可沒有這個規矩。
”霓喜嗔道:“也沒有看見做生意這麼呆的!難道買你的杏脯,就非得買你的藥?買了藥給誰吃?除非是你要死了——隻怕醫了你的病,也醫不了你的命!”那夥計連腮帶耳紅了,道:“你這位奶奶,怎麼出口傷人?”霓喜道:“上門買東西,還得沖着你賠小心不成?” 旁邊一個年輕的夥計忙湊上來道:“奶奶别計較他,他久慣得罪人。
奶奶要杏脯,奶奶還沒嘗過我們制的梅子呢。
有些人配藥,就指明了要梅子過口。
”說着,開了紅木小抽屜,每樣取了一把,用紙托着,送了過來。
霓喜嘗了,贊不絕口,道:“梅子也給我稱半斤。
”一頭說着話,拿眼向那夥計上下打量,道:“小孩兒家,嘴頭子甜甘就好。
”那店夥年紀不上二十,出落得唇紅齒白,一表人才,隻是有點刨牙。
頭發生得低,腦門子上剃光了,還隐隐現出一個花尖。
這霓喜是在街頭買一束棉線也要跟挑擔的搭讪兩句的人,見了這等人物,如何不喜?因道:“你姓什麼?”那人道:“姓崔。
”霓喜道: “崔什麼?”那人笑道:“崔玉銘。
”霓喜笑道:“誰替你取的名字?”崔玉銘笑了起來道:“這位奶奶問話,就仿佛我是個小孩兒似的。
”霓喜笑道:“不看你是個小孩兒,我真還不理你呢?” 那時又來了個主顧,藥方子上開了高麗參,當歸等十來味藥,研碎了和蜜搓成小丸。
夥計叫他七日後來取,霓喜便道:“原來你們還有蜜。
讓我瞧瞧。
”崔玉銘走到店堂裡面,揭開一隻大缸的木蓋,道:“真正的蜂蜜,奶奶買半斤試試?”霓喜跟過來笑道:“大包小裹的,拿不了。
”崔太銘找了個小瓦罐子來道:“拿不了我給你送去。
”霓喜瞅着他道:“你有七個頭八個膽找到我家來!”這崔太銘用銅勺抄起一股子蜜,霓喜湊上去嗅了一嗅道:“怎麼不香?也不知是什麼東西混充的!” 崔太銘賭氣将勺子裡的一個頭尾俱全的蜜蜂送到霓喜跟前道:“你瞧這是什麼?”霓喜嗳喲了一聲道:“你要作死哩!甩了我一身的蜜!”便抽出腋下的手絹子在衣襟上揩抹,又道: “個把蜜蜂算得了什麼?多捉兩個放在缸裡還不容易?撈出來給老主顧一看,就信了。
”玉銘笑道:“奶奶真會怄人!”當下連忙叫學徒打一臉盆水來,伺候霓喜揩淨衣裳。
霓喜索性在他們櫃台裡面一張金漆八仙桌旁邊坐下,慢慢地絞手巾,擦了衣裳又擦手,一面和玉銘攀談,問他家鄉情形,店中待遇,又把自己的事說個不了。
她那八歲的兒子吉美,她抓了一把杏脯給他,由他自己在藥店門首玩耍,卻被修道院的梅臘妮師太看見了。
梅臘妮白帽黑裙,挽着黑布手提袋,夾着大号黑洋傘,搖搖擺擺走過。
吉美和她一向厮熟,便撲上去抱住膝蓋,摩弄她裙腰上懸挂的烏木念珠,小銀十字架。
梅臘妮笑道:“怎麼放你一個人亂跑,野孩子似的?誰帶你出來的?”吉美指着藥店道: “媽在這裡頭。
”梅臘妮探了探頭。
一眼瞥見霓喜坐在店堂深處,八仙桌上放了一盆臉水,卻又不見她洗臉,隻管将熱手巾把子在桌沿上敲打着,斜眼望着旁邊的夥計,饧成一塊。
梅臘妮暗暗點頭,自去報信不提。
霓喜在同春堂,正在得趣之際,忽聞一聲咳嗽,裡間踱出一個瘦長老兒,平平的一張黃臉,不曾留須,對襟玉色褂子上罩着紅青夾背心,兩層都敞着紐扣,露出直的一條黃胸脯與橫的一條肚子,腳踏二藍花緞雙臉鞋,背着手轉了一圈。
衆夥計一起鴉雀無聲。
霓喜悄悄地問崔玉銘道:“是你們老闆?”玉銘略略點頭,連看也不便朝她看。
霓喜自覺掃興,拾綴了所買的各色茶食,拉了孩子便走。
到家正是黃昏時候。
雅赫雅和發利斯做了一票買賣回來,在綢緞店店堂裡面坐地,叫了兩碗面來當點心。
梅臘妮業已尋到店裡來,如此這般将方才所見告訴了他,又道:“論理,我出家人不該不知進退,再三地在你老闆跟前搬是非,隻是你家奶奶年輕,做事不免任性些,怕要惹外頭人議論。
這些時我雖沒和她見面,往常我們一直是相好的,讓人家疑心是我居心不正,帶累了你們奶奶,我一個出家人,可擔不起這一份罪名。
再則我們修道院裡也不止我一個人,砍一枝,損百技,上頭怪罪下來,我還想活着麼?”雅赫雅聽了這話,不問虛實,候霓喜來家,立意要尋非厮鬧,一言不合,便一把采過頭發來,揪得她兩眼反插上去。
發利斯在旁吓愣住了。
霓喜緩過一口氣來之後,自不肯善罷甘休,丢盤摔碟,跳了一場,心中隻道雅赫雅在外面相與了下流女人,故此一來家便烏眼雞似的。
次日早晨,雅赫雅在樓上貯藏室查點貨色,夥計們随侍在旁,一個學待在竈下燃火,一個打掃店面,女傭上街買菜去了。
崔玉銘手提兩色蜜餞果子,兩罐于蜜,尋上門來,隻說要尋樓上的三房客姓周的。
學徒說已經搬了多時了,他問搬到哪裡去了,那學徒卻不知道。
他便一路揚聲問上樓來。
霓喜亂挽烏雲無精打采走出房來,見是他,吃了一吓,将手扪住了嘴,一時出不了聲。
雅赫雅從對房裡走出來,别的沒看見,先看見崔玉銘手裡拎着的小瓦缽子,口上粘着桃紅招牌紙,和霓喜昨日在藥店買來的是一般,情知事出有因,不覺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兜臉一拳頭,崔玉銘從半樓梯上直滾下去,一跤還沒跌成,來不及地爬起來便往外跑。
雅赫雅三級并一級追下樓去,踏在罐子滑膩的碎片上,嗤嗤一溜溜了幾尺遠,人到了店堂裡,卻是坐在地下,複又掙起身來,趕了出去。
霓喜在樓上觀看,一個身子像撂在大海裡似的,亂了主意。
側耳聽外面,卻沒有嚷鬧的聲音,正自納罕,再聽時,仿佛雅赫雅和誰在那裡說笑,越發大疑,撐着樓梯扶手,一步一步走下來,生怕那汪着的蜜糖髒了鞋。
掩到門簾背後張了一張,卻原來是于寡婦,和雅赫雅有些首尾的,來到店中剪衣料,雅赫雅氣也消了,斜倚在櫃台上,将一匹青蓮色印度綢打開了一半,披在身上,比給她看。
霓喜挫了挫牙,想道:“他便如此明目張膽,我和那崔玉銘不合多說了兩句話,便鬧得一天星鬥。
昨兒那一出,想必就是為了崔玉銘——有人到他跟前搗了鬼。
今天看情形也跑不了一頓打。
為了芝麻大一點,接連羞辱了我兩回!”思想起來,滿腔冤憤,一時撈不到得用器具,豁朗朗一扯,将門頭上懸挂的“開張志喜”描花鏡子綽在手中,掀開簾子,往外使勁一摔,鏡子從他們頭上飛過,萬道霞光,落在街沿上,嘩啦碎了,亮晶晶像潑了一地的水。
随着鏡子,霓喜早蹿了出去,拳足交加,把于寡婦打得千創百孔,打成了飛灰,打成了一蓬煙,一股子氣,再從她那邊打回來。
雅赫雅定了定神,正待伸手去抓霓喜,霓喜雙手舉起櫃台上攤開的那一匹青蓮色印度綢,憑空橫掃過去,那匹綢子,剪去了一大半,單剩下薄薄幾層裹住了木闆,好不厲害,克嚓一聲,于寡婦往後便倒,雅赫雅沾着點兒,也震得滿臂酸麻,霓喜越發得了意,向櫃台上堆着的三尺來高一疊綢緞攔腰掃去,整疊的匹頭推金山倒玉柱塌将下來,千紅萬紫百玄色,閃花,暗花,印花,繡花,堆花,灑花,灑線,彈墨,椒藍點子,飛了一地上,霓喜跳在上面一陣踐踏。
雅赫雅也顧不得心疼衣料,認明霓喜的衣領一把揪住,啪啪幾巴掌,她的頭歪到這邊,又歪到那邊,霓喜又是踢,又是抓,又是咬,他兩個扭做一團,于寡婦坐在地下隻是喘氣,于家跟來的老媽子彎腰揀起于寡婦星散的钗環簪珥,順手将霓喜的耳墜子和跌碎了的玉镯頭也揣在袖子裡。
旁邊的夥計們圍上來勸解,好不容易拉開了雅赫雅兩口子。
于寡婦一隻手挽着頭發,早已溜了。
霓喜渾身青紫,扶牆摸壁往裡走,櫃台上有一把大剪刀,她悄悄地拿了,閃身在簾子裡頭,倒退兩步,騰出地位,的溜溜把剪刀丢出去。
丢了出去,自己也心驚膽戰,在樓梯腳上坐下了,拍手拍腳大哭起來,把外面的喧嘩反倒壓了下去。
須臾,隻見雅赫雅手握着剪刀口,立在她跟前道:“你給我走!你這就走!你不走我錐瞎你眼睛!”霓喜哭道:“你要我走到哪兒去?”雅赫雅道:“我管你走到哪兒去?我不要你了。
”霓喜道:“有這麼容易的事,說不要就不要了?我跟了你十來年,生兒養女,吃辛吃苦,所為何來?你今日之下,說不要我就不要我了?”一頭哭,一頭叫起撞天屈來,雅赫雅發狠,将剪刀柄去砸她的頭,道:“你真不走?”霓喜順勢滾在地上撒起潑來,道:“你好狠心!你殺了我罷!殺了我罷——不信你的心就這樣狠!” 衆人恐雅赫雅又要用強,上前勸解,雅赫雅冷冷地道: “用不着勸我,倒是勸勸她,她是知趣的,把随身的東西收拾起來,多也不許帶,孩子不許帶,馬上離了我的眼前,萬事全休。
不然的話,我有本事把當初領她的人牙子再叫了來把她賣了。
看她強得過我!”說着,滿臉烏黑,出去坐在櫃台上。
霓喜聽他口氣,斬釘截鐵,想必今番是動真氣了,不犯着吃眼前虧,不如暫且出去避一避,等他明白過來了再說。
趁衆人勸着,便一路哭上樓去,撿衣服,雅赫雅貴重些的物件都沒有交給她掌管,更兼他過日子委實精明,霓喜也落不下多少體己來。
她将箱子兜底一掀,嘩啦把東西倒了一地,箱底墊着的卻是她當日從鄉下上城來随身帶着的藍地小白花土布包袱,她把手插到那粗糙的布裡,一歪身坐在地下,從前種種仿佛潮水似的滾滾而來,她竟不知道身子在什麼地方了。
水鄉的河岸上,野火花長到四五丈高,在烏藍的天上密密點着朱砂點子。
終年是初夏。
初夏的黃昏,家家戶戶站在白粉牆外捧着碗吃飯乘涼,蝦醬炒蓊菜拌飯吃。
豐腴的土地,然而霓喜過的是挨餓的日子,采朵草花吸去花房裡的蜜也要回頭看看,防着腦後的爆栗。
睡也睡不夠,夢裡還是挨打,挨餓,間或也吃着許多意想不到的食物。
醒來的時候,黑房子裡有潮濕的腳趾的氣味,橫七豎八睡的都是苦人。
這些年來她竭力地想忘記這一切。
因為這一部分的回憶從未經過掀騰,所以更為新鮮,更為親切。
霓喜忽然疑心她還是從前的她,中間的十二年等于沒有過。
她索索抖着,在地闆上爬過去,摟住她八歲的兒子吉美與兩歲的女兒瑟梨塔,一手摟住一個,緊緊貼在身上。
她要孩子來證明這中間已經隔了十二年了。
她要孩子來擋住她的恐怖。
在這一刹那,她是真心愛着孩子的。
再苦些也得帶着孩子走。
少了孩子,她就是赤條條無牽挂的一個人,還是從前的她。
……雅赫雅要把孩子留下,似乎他對子女還有相當的感情。
那麼,如果她堅持着要孩子,表示她是一個好母親,他受了感動,竟許回心轉意,也說不定。
霓喜的手臂仍然緊緊箍在兒女身上,心裡卻換了一番較合實際的打算了。
她抱着瑟梨塔牽着吉美挽着個包裹下樓來,雅赫雅道: “你把孩子帶走,我也不攔你。
我也不預備為了這個跟你上公堂去打官司。
隻是一件:孩子跟你呢,我每月貼你三十塊錢,直到你嫁人為止。
孩子跟我呢,每月貼你一百三。
”霓喜聽了,知道不是十分決策,他也不會把數目也籌劃好了,可見是很少轉圜的餘地了,便冷笑道:“你這帳是怎麼算的?三個人過日子倒比一個人省。
”雅赫雅道:“你有什麼不懂的?我不要兩個孩子歸你。
你自己酌量着辦罷。
”霓喜道:“我窮死了也還不至于賣孩子。
你看錯了人了。
”雅赫雅聳了聳肩道:“都随你。
”因将三十塊港币撂了過來道:“以後我不經手了,按月有夥計給你送去。
你也不必上門來找我——你這個月來,下個月的津貼就停了。
”霓喜将洋錢擲在地上,複又扯散了頭發大鬧起來,這一次,畢竟是強弩之末,累很了,饒是個生龍活虎的人,也覺體力不支,被衆人從中做好做歹,依舊把洋錢揣在她身上,把她送上了一輛洋車。
霓喜心中到底還希冀破鏡重圓,若是到小姊妹家去借宿,人頭混雜,那班人雅赫雅素來是不放心的,倒不如住到修道院裡去,雖與梅臘妮生了嫌隙,究竟那裡是清門淨戶,再多疑些的丈夫也沒的編派。
她在薄扶倫修道院一住十天,尼姑們全都仿佛得了個拙病,一個個變成了寡婦臉,尖嘴縮腮,氣色一天比一天難看。
霓喜隻得不時地拿出錢來添菜,打點底下人,又獻着勤兒,幫着做點細活,不拿強拿,不動強動。
閑時又到幹姊妹家走了幾遭,遇見的無非是些浮頭浪子,沒有一個像個終身之靠。
在修道院裡有一次撞見了當初贈她戒指的米耳先生,他觸動前情,放出風流債主的手段,過後聞知她已經從倫姆健家出來了,現拖着兩個孩子,沒着沒落的,又知她脾氣好生難纏,他是個有身家的人,生怕被她訛上了,就撂開手了。
尼姑們看準了霓喜氣數已盡,幾次三番示意叫她找房子搬家。
霓喜沒奈何,在英皇道看了一間房,地段既荒涼,兼又是與人合住,極是狹隘腌髒的去處,落到那裡去,頓時低了身份,終年也見不着一個齊整上流人,再想個翻身的日子,可就難了。
因此上,她雖付了定錢,隻管俄延着不搬進去。
正在替修道院聖台上縫一條細麻布挑花桌圍,打算把角上的一朵百合花做得了再動身。
這一天,她坐在會客室裡伴着兩個小尼做活,玻璃門大敞着,望出去是綠草地,太陽霧沌池的,像草裡生出的煙——是香港所特有的潮濕的晴天。
霓喜頭發根子裡癢梭梭的,将手裡的針刮了刮頭皮,忽見園子裡有個女尼陪着個印度人走過,那人穿一身緊小的白色西裝,手提金頭手杖,不住的把那金頭去叩着他的門牙,門牙仿佛也鑲了一粒金的,遠看看不仔細。
霓喜失驚道:“那是發利斯麼?”小尼道:“你認識他? 是個珠寶客人,新近賺了大錢。
愛蘭師太帶了他來參觀我們的孤兒院,想要他捐一筆款子。
”隻見愛蘭師太口講指劃,發利斯·佛拉讓她一個人在煤屑路上行走,自己卻退避到草地上。
修道院的草皮地須不是輕易容人踐踏的,可見發利斯是真有兩個錢了。
霓喜手拿着活計就往外跑,到門口,又煞住了腳,向小尼拜了兩拜道:“多謝你,想法子把愛蘭師太請進來,我要跟那人說兩句話哩。
我們原是極熟的朋友。
” 霓喜一路喚着“發利斯,發利斯!”飛跑到他跟前,及至面對面站住了,卻又開口不得,低下頭又用指甲剔弄桌圍上挑繡的小紅十字架,又緩緩地随着線腳尋到了戳在布上的針,取下針來别在衣襟上。
發利斯也仿佛是很窘,背過手去,把金頭手杖磕着後腿。
霓喜小拇指頂着挑花布,在眼凹裡輕輕拭淚,嗚咽道:“發利斯……”發利斯道:“我都知道了,嫂子。
我也聽說過。
” 雖然他全知道了,霓喜依舊重新訴說一遍,道:“雅赫雅聽了娼婦的鬼話,把我休了,撇下我母子三個,沒個倚傍。
可憐我舉目無親的……發利斯,見了你就像見了親人似的,怎叫我不傷心!”說着,越發痛哭起來,發利斯又不便批評雅赫雅的不是,無法安慰她,隻得從褲袋裡取出一疊子鈔票,待要遞過去,又嫌冒昧,自己先把臉漲紅了,撈了撈頂心的頭發,還是送了過來,霓喜不去接他的錢,卻雙手捧住他的手,住懷裡拉,欲待把他的手擱在她心口上,道:“發利斯,我就知道你是個厚道人。
好心有好報……”發利斯掙脫了手,在空中頓了一頓,似乎遲疑了一下,方才縮回手去;縮回去又伸了出來,把錢放在她手裡的活計上,霓喜瞪了他一眼,眼鋒未斂,緊跟着又從眼尾微微一瞟,低聲道:“誰要你的錢? 隻要你是真心顧憐我,倒不在乎錢。
” 發利斯着了慌,一眼看見愛蘭師太遠遠立在會客室玻璃門外,便向她招手高叫道:“我走了,打攪打攪。
”三腳兩步往園子外面跑,愛蘭師太趕上來相送,發利斯見有人來了,膽子一壯,覺得在霓喜面上略有點欠周到,因回頭找補了一句道:“嫂子你别着急,别着急。
錢你先用着。
”說着,人早已去遠了。
霓喜将錢點了一點,心中想道:“他如此的怕我,卻是為何?必定是動了情,隻是礙在雅赫雅份上,不好意思的。
” 第二天,她訪出了他寓所的地址,特地去看他,恰巧他出去了,霓喜留下了口信兒,叫他務必到修道院來一趟,有緊要的事與他商量。
盼了幾日,隻不見他到來。
這一天傍晚,小尼傳進話來說有人來找她,霓喜抱着瑟梨塔匆匆走将出來,燈光之下,看得親切,卻是崔玉銘。
霓喜此番并沒有哭的意思,卻止不住紛紛抛下淚來,孩子面朝後趴在她肩上,她便扭過頭去偎着孩子,借小孩的袍褲遮住了臉。
崔玉銘青袍黑褂,頭上紅帽結,笑嘻嘻地問奶奶好。
霓喜心中煩惱,抱着孩子走到窗戶跟前,側倚窗台,仰臉看窗外,玻璃的一角隐隐的從青天裡泛出白來,想必是月亮出來了。
靠牆地上擱着一盆繡球花,那繡球花白裡透藍,透紫,便在白晝也帶三分月色;此時屋子裡并沒有月亮,似乎就有個月亮照着。
霓喜對于崔玉銘,正是未免有情,隻是在目前,安全第一,隻得把情愛暫打靠後了。
因顫聲道:“你還來做什麼? 你害得我還不夠!” 崔玉銘道:“那天都是我冒失的不是,求奶奶鑒諒。
我也是不得已。
”他咳嗽了一聲,望望門外,見有人穿梭往來,便道:“我有兩句話大膽要和奶奶說。
”霓喜看看肩上的孩子已是盹着了,便放輕了腳步把玉銘引到玻璃門外的台階上。
台階上沒有點燈,也不見有月光。
一陣風來,很有些寒意。
玉銘道:“我自己知道闖下了禍,原不敢再見奶奶的面,無奈我們老闆一定要我來。
”霓喜詫異道:“什麼?”玉銘不語。
霓喜怔了一會,問道:“那天呢?也是你們老闆差你來的麼?”玉銘道:“那倒不是。
”說話之間,不想下起雨來了,酣風吹着飽飽的雨點,啪哒啪哒打在牆上,一打就是一個青錢大的烏漬子,疏疏落落,個個分明。
玉銘道:“我們老闆自從那一次看見了你。
”按照文法,這不能為獨立的一句話,可是聽他的語氣,卻是到此就全了。
他接下去道:“他聞說你現在出來了,他把家眷送下鄉去了。
問你,你要是肯的話,可以搬進來住,你的兩個孩子他當自己的一般看待。
他今年五十七,堅道的同春堂是省城搬來的兩百年老店,中環新近又開了支店。
他姓窦,窦家的番禺是個大族,鄉下還有田地。
将來他決不會虧待了你的。
” 玉銘這下半截子話是退到玻璃門裡面,立在霓喜背後說的,一面說,一面将手去拂撣肩膀上的水珠子。
說罷,隻不見霓喜答理。
他呵喲了一聲道:“你怎麼不進來?你瞧,孩子身上都潮了。
”霓喜摸摸孩子衣服,解開自己的背心,把孩子沒頭沒臉包住了。
玉銘道:“你怎麼不進來?”随着他這一聲呼喚,霓喜恍恍惚惚地進來了,身上頭上淋得稀濕,懷裡的孩子醒過來了,還有些迷糊,在華絲葛背心裡面舒手探腳,乍看不知道裡面藏着個孩子,但見她胸膛起伏不定,仿佛呼吸很急促。
瑟梨塔伸出一隻小手來揪扯母親的頸項。
霓喜兩眼筆直向前看着,人已是癡了,待要扳開瑟梨塔的手,在空中撈來撈去,隻是撈不到。
瑟梨塔的微黃的小手摸到霓喜的臉上,又摸到她耳根上。
霓喜跟了同春堂的老闆窦堯芳。
從綢緞店的店堂樓上她搬到了藥材店的店堂樓上。
霓喜自從跟了窦堯芳,陡然覺得天地一寬。
一樣是店堂樓,這藥材店便與雅赫雅的綢緞店大不相同,屋宇敞亮,自不待言,那窦堯芳業已把他妻女人等送回原籍去了,店裡除卻夥計,另使喚着一房人口,家下便是霓喜為大。
窦堯芳有個兒子名喚銀官,年方九歲,單把他留在身邊,聘了先生教他讀書記帳。
霓喜估量着窦堯芳已是風中之燭,要作個天長地久的打算,蓄意要把她女兒瑟梨塔配與銀官,初時不過是一句戲言,漸漸認真起來,無日無夜口中嘈嘈着,窦堯芳隻得含糊應承了。
當時兩人雖是露水夫妻,各帶着各的孩子,卻也一心一意過起日子來。
霓喜黃烘烘戴一頭金首飾。
她兩個孩子,吉美與瑟梨塔,霓喜忌諱說是雜種人,與銀官一般袍兒套兒打扮起來。
修道院的尼僧,霓喜嫌她們勢利,賭氣不睬她們了。
舊時的小姊妹,又覺出身忒低,來往起來,被店裡的夥計瞧在眼裡,連帶的把老闆娘也看扁了。
窦家一班親戚,怕惹是非,又躲得遠遠的,不去兜攬她,以此也覺寂寞。
霓喜日長無事,操作慣了的,如今呼奴使婢,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閑得不耐煩了,心裡自有一宗不足處,此時反倒想起雅赫雅的好處來,幸得眼前有個崔玉銘,兩個打得火一般熱。
霓喜暗地裡貼他錢,初時偷偷地貼,出手且是爽快,落後見窦堯芳不恁的計較這些事,她倒又心疼錢起來。
玉銘眼皮子淺,見什麼要什麼,要十回隻與他一回,在霓喜已是慷慨萬分了。
她一輩子與人厮混,隻是拿的,沒有給的份兒;難得給一下,給得不漂亮,受之者心裡也不舒服,霓喜卻見不到這些。
玉銘手頭有幾個閑錢,裡裡外外連小衫褲都換了綢的,尖鞋淨襪,紮括得自與衆人不同,三天兩天買了花生瓜子龍蚤甜姜請客,哄得吉美瑟梨塔趕着他隻叫大哥。
霓喜對于自己的孩子們雖不避忌,有時不免嫌那銀官礙眼。
一日,窦堯芳在陽台上放張藤塌打中覺,霓喜手撐着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