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

關燈
梅見她頓了一頓才說,顯然是不能決定當着苑梅能不能說這話。

    但是她當然知道他們家跟她小姑完全沒有來往,不怕洩漏出去。

     苑梅想着她應當走開——不馬上站起來,再過一會。

    但是她還是坐着不動。

    走開讓她們說話,似乎有點顯得冷淡,在這情形下。

    她知道荀太太知道她母親為了她結婚的事夾在中間受了多少氣,自然怪她,雖然不形之于色。

    同時荀太太又覺得她看不起她。

    子女往往看不得家裡經常周濟的親戚,尤其是母親還跟她這麼好。

    苑梅想道:“其實我就是看不起聲名地位,才弄得這樣。

    她哪懂?”反正盡可能地對她表示親熱點。

     荀太太輕言悄語笑嘻嘻的,又道:“洪二爺也來借錢。

    幸虧剛寄了錢到北京去。

    ” 伍太太不便說什麼,二人相視而笑。

     荀太太又笑道:“紹甫一說‘我們混着也就混過去了’,我聽着就有氣。

    我心想:我那些首飾不都賣了?還有表姐借給我們的錢。

    我那脖鍊兒,我那八仙兒,那翡翠别針,還有兩副耳墜子,紅寶戒指,還有那些散珠子,還有一對手镯。

    ” 伍太太知道這話是說給她聽的,還不是紹甫有一天當着她說:“我們混着也就混過去了,”他太太怕她多心,因為她屢次接濟過他們。

     “他現在不是很好嗎?”她笑着說。

     “祖志現在有女朋友沒有?”她換了話題。

     荀太太悄悄地笑道:“不知道。

    信上沒提。

    ” “祖怡呢?有沒有男朋友?” “沒有吧?” 兄妹倆一個已經在教書了,都住在宿舍裡。

     荀太太随又輕聲笑道:“祖志放假回去看他奶奶。

    對他哭。

     說想紹甫。

    想我。

    ” “哦?現在想想還是你好?”伍太太不禁失笑。

     荀太太對付她婆婆也有一手,盡管從來不還嘴。

    他們二少奶奶三少奶奶就不管,受不了就公然頂撞起來。

    其實她們也比她年青不了多少,不過時代不同了。

    相形之下,老太太還是情願她。

    她也不見得高興,隻有覺得勾心鬥角都是白費心機。

     “嗳,想我。

    ”她微笑咬牙低聲說。

    默然片刻,又笑道: “我在想着,要是紹甫死了,我也不回去。

    我也不跟祖志他們住。

    ” 她不用加解釋,伍太太自然知道她是說:兒子遲早總要結婚的。

    前車之鑒,她不願意跟他們住。

    但是這樣平靜地講到紹甫之死,而且不止一次了,伍太太未免有點寒心。

    一時也想不出别的寬慰的話,隻笑着喃喃說了聲“他們姊妹幾個都好”。

     荀太太隻加重語氣笑道:“我是不跟他們住!”然後又咕哝着:“我想着,我不管什麼地方,反正自己找個地方去,不管什麼都行。

    自己顧自己,我想總可以。

    ”說到末了,比較大聲,但是聲調很不自然,粗嗄起來。

    她避免說找事,找事總像是辦公室的事。

    她就會做菜。

    出去給人家做飯,總像是幫傭,給兒子女兒丢臉。

    開小館子沒本錢,借錢又蝕不起,不能拿人家錢去碰運氣。

    哪怕給飯館當二把刀呢!差不多的面食她都會做,連酒席都能對付,不過手腳慢些。

     伍太太微笑不語。

    其實盡可以說一聲“你來跟我住”。

    但是她不願意承認她男人不會回來了。

     “哦,你衣裳做來了,可要穿着試試?苑梅去叫老陳拿來。

    ” 荀太太叫伍太太的裁縫做了件旗袍,送到伍家來了,荀太太到隔壁飯廳去換上,回來一路低着頭看自己身上,兩隻手使勁把那紫紅色氈子似的硬呢子往下抹,再也抹不平,一面問道:“表姐看怎麼樣?” 伍太太笑道:“你别彎着腰,彎着腰我怎麼看得見?好像差不多。

    後身不太大?——太緊也不好。

    ”心裡不禁想着,其實她也還可以穿得好點。

    當然她是北派,丈夫在世的人要穿得“鮮和”些,不然不吉利。

    她買衣料又總是急急忙忙的,就在街口一爿小綢緞莊。

    家用什物也是一樣,一有錢多下來就趕緊去買,乘紹甫還沒借給親戚朋友。

    她賢慧,從來不說什麼。

    她隻盡快把錢花掉。

    這是他們夫婦間的一個沉默的掙紮,他可是完全不覺得。

    反正東西買到手總比沒有好,但是伍太太看她買東西總有點擔心,出于闊親戚天然的審慎,無論感情多麼好。

     “大肚子。

    ”她站在大鏡子前面端相自己的側影,又笑道: “都是氣出來的。

    真哚,表姐!說‘氣漲’,真氣出鼓脹病來。

     有時候看電影看到什麼叫我想起來了——嗳呀,馬上氣哒,氣哒,電影上做什麼都看不見了!” 氣誰?苑梅想。

    雖然也氣紹甫,想必這還是指從前婆媳間的事。

    聽她轉述附近幾爿店裡人說的話,總是冠以“荀太太”——都認識她。

    講房東太太叫她聽電話,也從來不漏掉一個“荀太太”,顯然對她自己在這小天地裡的人緣與地位感到滿足。

     伍太太擱了一圈小橘子在火爐頂上,免得吃了冰牙。

    新裝的火爐,因為省煤。

    北邊打仗,煤來不了。

    家裡人又少,不犯着生暖氣。

    吃了一隻橘子,她把整塊剝下的橘皮貼在爐蓋的小黑鐵頭上,像一朵朱紅的花。

    漸漸聞得見橘皮的香味。

    她倒很欣賞這提早退休的生活。

    也是因為這些年來吵得太厲害了。

    實在受夠了。

    幾個孩子就是為苑梅怄氣最多。

    這次回來可憐,老姊妹們說話,虧她也有這耐性一直坐這兒旁聽——出了嫁倒反而離不開媽了。

    跟公婆住哪像自己家裡,一比就知道了。

    受了氣也不說,要強——家裡本來不贊成。

    這回子範回來總該可以多賺兩個錢了,可以搬出去住。

    不然出去住小家似的分租兩間房,一樣跟人合住,倒不跟自己人住,也說不過去。

     底下幾個孩子總算争氣,雖然遠隔重洋,也還沒什麼不放心的——不放心又怎樣?就連苑梅,女婿不也出洋了?他們父親在香港做生意也蝕本,倒是按月寄家用來,沒短過她的。

    經常通信,互相稱“二哥”,“四妹”,是照各人家裡的排行,也還大方。

    她自稱“妹”,小字側立一邊。

    信上提起家産以及銀錢來往的事,有些話需要下筆謹慎,隻有他一個人看得懂,免得給婊子看了去——他要是告訴婊子,那是他糊塗——就連孩子們親戚們有些事她也不願明說,很要費點腦筋。

     自己寫得頗為得意。

    這在她這一輩子是最接近情書的了。

    空有一肚子才學,不寫給他又寫給誰呢?正在寫的一封還在推敲,今天約了表姐來,預先收了起來。

    給她看見這麼大年紀還哥呀妹的,不好意思,也顯得她太沒氣性,白叫人家代她不平。

    紹甫給他太太寫信總是稱“家慧姊”,他比她小一歲。

     伍太太看了總有點反感——他還像是委屈了呢!算她比他大。

     又仿佛還撒嬌,是小弟弟。

     “那天有個什麼事,想着要告訴你……”伍太太打破了一段較長的沉默,半惱半笑的。

    是個什麼事?親戚家的笑話,還是女傭聽來的新聞?是什麼果菜新上市,問他們買到沒有?一時偏怎麼着也想不起來了。

     荀太太也在搜索枯腸,找沒告訴過她的事。

     “那時候我們二少奶奶生病,請大夫吃了幾帖藥,老沒見好。

    那天我看她把藥罐子扔了,把碎片埋在她院子裡樹底下。

     問她幹嗎呢,說這麼着就好了。

    我心想,這倒沒聽見過。

    ”說罷含笑凝視伍太太。

     伍太太“唔”了一聲,對這項民間小迷信表示興趣。

     “哪知道後來就瘋了,娘家接回去了。

    ”說着又把聲音低了低。

     “哦!大概那就是已經瘋了。

    ” “嗳。

    我說沒聽見過這話*獱——藥罐子摔碎了埋在樹底下!”望着伍太太笑,半晌又*潰骸八鄧親胺瑁∫菜凳親安!鄙粲忠壞汀!安瘓褪歉鹹嫫穑* 苑梅沒留神聽,但是她知道荀太太并不是唠叨,盡着說她自己從前的事。

    那是因為她知道她的事伍太太永遠有興趣。

     過去會少離多,有大段空白要補填進去。

    苑梅在學校裡看慣了這種天真的同性戀愛。

    她自己也瘋狂崇拜音樂教師,家裡人都笑她簡直就是愛上了袁小姐。

    初中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