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妻》①後記

關燈
這本集子是應該由世彌自己編好交給我的,她這樣答應過我。但是“死亡”阻止她做完她所計劃做的一切事情。我沒有理由責備她失約。馬大哥又遠在成都,他遭遇到這個災禍以後,我就不曾得着他的信息。從别的朋友的來信裡,我知道他一時還不能從悲痛的網中掙紮出來。我更不能夠在這時候拿整理世彌遺著的事情去增加他的悲思,雖然我知道世彌有不少的遺稿留在家裡,裡面也許還有描寫鹽場生活的中篇。

    我認識世彌有七八年了(那時馬大哥剛接了她從四川出來預備同路到法國去)。直到一九三四年以後我們才有機會常常見面。但是她很少和我談起寫小說的話。我們都不知道她偷偷地寫着短篇。所以我在《生人妻》的原稿上替她寫了“羅淑”的筆名交給靳以在《文季月刊》發表時,連靳以也覺得奇怪。《生人妻》發表以後,許多朋友贊美這篇文章,卻不知道作者就是他們時常見面的一個熟人。

    在《生人妻》以後,我又從世彌那裡得到《劉嫂》、《桔子》、《井工》三個短篇。《井工》是她離開上海時交給我的。還有幾個未發表的短篇由她自己帶回四川去了。她答應回到那邊把它們删改後再寄來。可是她并沒有寄出。她的來信裡隻說她身體不好,不能夠靜下心來工作,要我等待一些時日,于是就來了她的死訊。這就是我等待了多日的結果!

    我還能夠等待。但是書店負責人卻幾次來信催索《生人妻》的原稿。我很了解那位負責人的心情。在這種時候我們的生命猶如庭園中花樹間的蛛網,随時都會被暴風雨打斷,倘使我們不趕快做完一件事情,也許就永無機會做好它。今天還活着談笑的人明天也許會躺在寂寞的墳場裡。飛機在我的頭頂上盤旋了三天了。誰能夠斷定機關槍彈和炸彈明天就不會碰到我的身上?然而我活着的時候,我還是要工作。我願意趁這個時機,多做完一件事情。所以我就這樣草率地将《生人妻》編成了。倘使這草率的工作使得在另一個世界裡的世彌感到不滿,那麼還望她原諒我。

    1938年4月在廣州。

    選自《巴金全集》第十七卷第324—325頁。

    ①《生人妻》,羅淑著,一九三九年八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本篇收入一九三八年九月上海開明書店版《夢與醉》時,題作《關于〈生人妻〉》。

    《逃荒》①後記

    作者在桂林和我談過他的稿子的事。現在我的手邊有幾篇他發表過和未發表的短篇創作,就替他編成了這本小書,連書名《逃荒》也是我起的。

    在這時候我們需要讀自己人寫的東西,不僅因為那是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寫成的,而且那裡面閃露着我們的靈魂,貫串着我們的愛憎。

    不管是一鱗一爪,不管是新與舊,讀着這樣的文章,會使我們永遠做一個中國人——一個正直的中國人。

    1939年4月初。

    選自《巴金全集》第十七卷第326頁。

    ①《逃荒》,艾蕪著,一九三九年八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