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擔了一項設計,要在市政廳房頂的大風标上安裝一架日規,通過調整地球與太陽在一年中和一天中的運轉,使它們能和風向的意外轉變正好一緻。
我忽然感到一陣腹痛,我的向導于是就帶我來到一間屋裡,那兒住着一位以治療這種毛病而聞名的著名的醫生。
他能用同一種器具施行作用相反的兩種手術。
他有一個很大的、裝有一個細長象牙嘴的手用吹風器。
他把這象牙嘴插入肛門内八英寸,将肚子裡的氣吸出來;他肯定地說他這樣能把肚子吸得又細又長,像一個幹癟的膀胱。
不過要是病情來得又頑劣又兇,他就要把吹風器先鼓滿氣再将象牙嘴插入肛門,把氣打進病人的體内,然後抽出吹風器重新将氣裝滿,同時用大拇指緊緊地堵住屁眼。
這樣重複打上三四次,打進去的氣就會噴出來,毒氣就被一同帶出(就像抽水機一樣),病人的病也就好了。
我看到他在一隻狗的身上同時作了這兩種試驗,第一種不見任何效果,第二種手術後,那畜生脹得都快要炸了,接着就猛屙了一陣,可把我和我的同伴熏壞了。
狗當場就死了,可我們走的時候,那醫生還在設法用同樣的手術讓它起死回生呢! 我還參觀了許多其他的房間,所見到的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這裡就不再向讀者一一說明了。
因為我很想把事情說得簡單一點。
至此,我隻參觀了科學院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專門辟給倡導沉思空想的學者們使用的。
我再來介紹一位著名的、他們稱之為“萬能的學者”的人物,然後再來談沉思空想的學者。
這位“萬能的學者”告訴我們,三十年來他一直在研究怎麼樣才能改善人類的生活。
他有兩大間屋子,裡邊放的盡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有五十個人在那裡工作。
有些在從空氣中提取硝酸鈉,同時濾掉其中的液體分子,以此來将空氣凝結成幹燥而可觸摸的物質。
有些在研究把大理石軟化做枕頭和毛氈。
還有些人在把一匹活馬的馬蹄弄僵,這樣馬奔跑起來就不會跌折了。
這位學者自己此時正忙着兩個偉大的計劃,第一個是用谷殼來播種,他堅持說谷殼才有真正的胚胎作用;他還做了幾項實驗來證明他的主張,不過我腦子笨,搞不懂。
另一項計劃是,在兩頭小羊的身上塗上一種樹脂、礦石和蔬菜的混合物,不讓羊長毛;他希望經過相當一段時間之後,能繁殖出一種無毛羊推廣到全國各地。
我們走過一條通道,就到了科學院的另一部分,我前面已經說過,空想的設計家就住在這裡。
我見到第一位教授和他的四十名學生在這裡工作。
緻意過後,他見我出神地望着那個占滿了房間大部分空間的架子,就說:看到他在研究如何運用實際而機械的操作方法來改善人的思辨知識,我也許要感到不解,不過世人不久就會感覺到它是有用的。
他又揚揚自得地說,還沒有任何人想到過這麼高貴的點子呢。
大家都知道,用常規的手段要想在藝術和科學上取得成就需要付出多大的勞動,而如果用他的方法,就是最無知的人,隻要适當付點學費,再出一點點體力,就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天才或學力,寫出關于哲學、詩歌、政治、法律、數學和神學的書來。
接着他領我走到了架子前,架子的四邊都一排排站着他的學生。
這架子二十英尺見方,放在房子的正中間。
它的表面是由許多木塊構成的,每一塊大約有骰子那麼大,不過有些還要大一點。
這些木塊全都用細繩連在一起,每一方塊的面上都糊着一張紙,紙上寫滿了他們語言中所有的單詞及其不同的語态、時态和變格,不過沒有任何次序。
教授接下來要我注意看,因為他現在要準備開動機器了。
一聲令下,學生們各抓住了一個鐵把手。
原來架子的四邊裝有四十個把手,每個學生轉動一個把手,單詞的布局就全部改變了。
然後他又吩咐三十六個學生輕聲念出架子上出現的文字,隻要有三四個詞連起來可以湊成一個句子,他們就念給剩下的四名做抄寫員的學生聽,由他們記錄下來。
這一工作要重複做三四次。
由于機器構造巧妙,每轉動一次,木方塊就徹底翻個身,上面
我忽然感到一陣腹痛,我的向導于是就帶我來到一間屋裡,那兒住着一位以治療這種毛病而聞名的著名的醫生。
他能用同一種器具施行作用相反的兩種手術。
他有一個很大的、裝有一個細長象牙嘴的手用吹風器。
他把這象牙嘴插入肛門内八英寸,将肚子裡的氣吸出來;他肯定地說他這樣能把肚子吸得又細又長,像一個幹癟的膀胱。
不過要是病情來得又頑劣又兇,他就要把吹風器先鼓滿氣再将象牙嘴插入肛門,把氣打進病人的體内,然後抽出吹風器重新将氣裝滿,同時用大拇指緊緊地堵住屁眼。
這樣重複打上三四次,打進去的氣就會噴出來,毒氣就被一同帶出(就像抽水機一樣),病人的病也就好了。
我看到他在一隻狗的身上同時作了這兩種試驗,第一種不見任何效果,第二種手術後,那畜生脹得都快要炸了,接着就猛屙了一陣,可把我和我的同伴熏壞了。
狗當場就死了,可我們走的時候,那醫生還在設法用同樣的手術讓它起死回生呢! 我還參觀了許多其他的房間,所見到的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這裡就不再向讀者一一說明了。
因為我很想把事情說得簡單一點。
至此,我隻參觀了科學院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專門辟給倡導沉思空想的學者們使用的。
我再來介紹一位著名的、他們稱之為“萬能的學者”的人物,然後再來談沉思空想的學者。
這位“萬能的學者”告訴我們,三十年來他一直在研究怎麼樣才能改善人類的生活。
他有兩大間屋子,裡邊放的盡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有五十個人在那裡工作。
有些在從空氣中提取硝酸鈉,同時濾掉其中的液體分子,以此來将空氣凝結成幹燥而可觸摸的物質。
有些在研究把大理石軟化做枕頭和毛氈。
還有些人在把一匹活馬的馬蹄弄僵,這樣馬奔跑起來就不會跌折了。
這位學者自己此時正忙着兩個偉大的計劃,第一個是用谷殼來播種,他堅持說谷殼才有真正的胚胎作用;他還做了幾項實驗來證明他的主張,不過我腦子笨,搞不懂。
另一項計劃是,在兩頭小羊的身上塗上一種樹脂、礦石和蔬菜的混合物,不讓羊長毛;他希望經過相當一段時間之後,能繁殖出一種無毛羊推廣到全國各地。
我們走過一條通道,就到了科學院的另一部分,我前面已經說過,空想的設計家就住在這裡。
我見到第一位教授和他的四十名學生在這裡工作。
緻意過後,他見我出神地望着那個占滿了房間大部分空間的架子,就說:看到他在研究如何運用實際而機械的操作方法來改善人的思辨知識,我也許要感到不解,不過世人不久就會感覺到它是有用的。
他又揚揚自得地說,還沒有任何人想到過這麼高貴的點子呢。
大家都知道,用常規的手段要想在藝術和科學上取得成就需要付出多大的勞動,而如果用他的方法,就是最無知的人,隻要适當付點學費,再出一點點體力,就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天才或學力,寫出關于哲學、詩歌、政治、法律、數學和神學的書來。
接着他領我走到了架子前,架子的四邊都一排排站着他的學生。
這架子二十英尺見方,放在房子的正中間。
它的表面是由許多木塊構成的,每一塊大約有骰子那麼大,不過有些還要大一點。
這些木塊全都用細繩連在一起,每一方塊的面上都糊着一張紙,紙上寫滿了他們語言中所有的單詞及其不同的語态、時态和變格,不過沒有任何次序。
教授接下來要我注意看,因為他現在要準備開動機器了。
一聲令下,學生們各抓住了一個鐵把手。
原來架子的四邊裝有四十個把手,每個學生轉動一個把手,單詞的布局就全部改變了。
然後他又吩咐三十六個學生輕聲念出架子上出現的文字,隻要有三四個詞連起來可以湊成一個句子,他們就念給剩下的四名做抄寫員的學生聽,由他們記錄下來。
這一工作要重複做三四次。
由于機器構造巧妙,每轉動一次,木方塊就徹底翻個身,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