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你還不快說清楚?” 傅标一正面容,說道:“他們都已經死了。

    ” 常護花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 傅标道:“早在兩、三年之前,朱俠已卧病在床,三個月不到,就病死了。

    ” 常護花道:“阮劍平也是病死?” 傅标道:“不是。

    ” 常護花道:“那麼他死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傅标道:“他是被仇家擊殺。

    ” 常護花道:“這個人據講一向嚣張,正所謂得罪人多,稱贊的人少,仇家到處都是。

    ” 傅标道:“根據調查得來的消息,阮劍平的确是這樣的一個人。

    ” 常護花道:“就不知他是被哪一個仇家下的手。

    ” 傅标道:“我們也不知。

    ” 常護花道:“查不出來?” 傅标道:“我們隻查出,他是死在回程途中?” 常護花道:“當時的情形如何?” 傅标道:“據講當日傍晚他那匹馬突然從城南沖入,才沖到街口,人便從鞍上倒下,附近的人前去一看,就發覺他後背鮮血淋漓,後頸一道血口有四五寸之深。

    ” 常護花道:“那麼深,我看他的頭差不多要斷了。

    ” 傅标道:“據說已垂在胸膛之上,隻差一點沒有斷。

    ” 常護花道:“這件事,官府有沒有追究。

    ” 傅标道:“有,仵工檢驗的結果,确定是利劍弄出來的傷口。

    ” 常護花道:“殺他的無疑是一個用劍的高手。

    ” 傅标道:“我也是這樣認為──以當時的情形來推斷,對手必然是在他飛馬入城之際,從背後一劍将他擊殺,兇手可能騎馬,亦有可能僞裝路人,行走之間突然發難,淩空飛身一劍,無論怎樣,那一劍的速度必定閃電一樣,以至他中劍之後,動作仍然繼續,直奔入城。

    ” 常護花道:“傍晚時分,入城的人相信不少。

    ” 博标道:“城南之外是山野。

    ” 常護花道:“沒有人目擊他被殺?” 傅标道:“沒有。

    ” 常護花傅标道:“有沒有人知道他到城南幹什麼?” 傅标道:“很多人知道。

    ” 常護花道:“哦?” 博标道:“城南有一間飛來寺,寺中有一個老和尚,與他是朋友,煮得一手好齋菜,除非他遠行,否則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一定走一趟飛來寺吃齋,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 常護花道:“這個人居然吃齋。

    ” 博标道:“也許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希望因此而得以減輕。

    ” 常護花道:“兇手大概是知道他那個習慣。

    ” 博标道:“大概是,所以在城南門外伏擊他。

    ” 常護花問道:“那又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博标道:“約莫是七八個月之前。

    ” 常護花沉吟一下,又問道:“朱俠、阮劍平兩人有沒有兒子?” 博标道:“根據調查所得,兩人都沒有,阮劍平死前甚至還是獨身。

    ” 常護花喃喃自語,道:“這是說,崔北海所有的财産都是龍玉波承受了。

    ” 他随即又問:“龍玉波現在在衙門之内?” 傅标道:“是。

    ” 常護花道:“方到?” 傅标點頭道:“方到不久。

    ” 常護花道:“見過你們大人沒有?” 傅标道:“沒有,大人的意思,是等常大爺你到了之後才與他會面,我離開衙門的時候,隻是總捕頭在跟他說話。

    ” 常護花道:“他大概想從龍玉波的說話之中找線索。

    ” 博标遇:“依我看總捕頭是有這個打算。

    ” 常護花說道:“杜捕頭又是怎樣的意思?” 博标道:“杜捕頭根本不在衙門。

    ” 常護花問道:“他不知道龍玉波的到來?” 博标道:“相信是不知道,整個下午他都不見人。

    ” 常護花道:“去了哪裡?” 博标道:“不清楚,早上見到他的時候,也沒有聽到他提及要去什麼地方?” 常護花道:“哦?” 博标想想道:“我猜大概是有事一時走開,我們到衙門,也許他亦已回去。

    ” 常護花道:“也許。

    ” 他擡眼望天,沉默了下去,天上正在下着雨。

     細雨逐黃昏,雖然是細雨,走上一段路,隻怕亦難免一身濕透。

     幸好在常護花他們離開聚寶齋之前,雨已經落下,崔義這個管家又豈會不知道應該怎樣做。

     他拿來了雨傘,一頂雨傘姚坤便認為已經足夠,他替常護花拿傘。

     經過四日的相處,他對常護花的武功已是佩服到五體投地。

     常護花在這四日之内,也實在指點了他不少練功的秘訣。

     傅标卻不用崔義操心,他打着雨傘到來。

     走在街上,常護花也不知何故,突然生出了一種不祥的感覺。

     他知道杜笑天是一個非常盡責的捕頭,在現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事,應該是不會離開衙門。

     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發生? 他走着忽然問道:“杜捕頭平日沒有事時,多數到什麼地方?” 傅标連想也不想,道:“即使沒有事,他也是留在衙門的多,否則大都在離開之前囑咐一句,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他。

    ” 常護花又問道:“類似今日這種情形,以前有沒有發生過?” 傅标搖頭,道:“絕無僅有。

    ” 常護花再問道:“這幾天有沒有其它的案件發生?” 傅标道:“一件都沒有。

    ” 常護花道:“有沒有其它尚未解決的案件,必須盡快去調查解決?” 傅标應道:“沒有,就是吸血蛾這一件。

    ” 常護花沉吟道:“莫非就是這件案,他發現了線索?” 傅标道:“問他才知了。

    ” 常護花再次沉默了下去。

     杜笑天是否真的有所發現? 這個發現是否有危險?現在他的人又在什麼地方? 除了杜笑天本人,有誰能夠解答常護花心中這些疑問? 杜笑天現在正在雲來客棧的圍牆之外。

     雨水已濕透他的衣衫。

    在未下雨之前他已經來到這附近。

     午後他本來習慣在衙門附近轉兩圈,今天也沒有例外。

     行走間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郭璞曾經将吸血蛾養在雲來客棧,在他們找來雲來客棧之時,群蛾不知何故一下子完全飛走。

     ──他們飛去了什麼地方? 事後有沒有回雲來客棧?他想知道,所以決定走一趟。

     如果郭璞真的是群蛾的主人,又或者郭璞真的是一個蛾精,是群蛾的主宰,他一死,群蛾自然就大亂。

     除非蛾王才是真正的主宰,還有蛾王來統帥群蛾,否則群蛾不難就飛回雲來客棧。

     它們在雲來客棧已經逗留了相當的時候,進進出出也已有好幾次,對于雲來客棧這個地方當然熟識得很。

     何況此前他們在雲來客棧食物豐富,對于這個地方的印象應該就比較深刻。

     再從近日所發生的事情看來,那些吸血蛾顯然比蜜蜂還勝一籌,它們如果真的想回雲來客棧,絕對沒有理由不認得路。

     杜笑天隻希望找到雲來客棧的時候,群蛾亦已在客棧之内。

    他無意将群蛾完全拘捕。

     因為他自知沒有這種本領,也不懂得如何才能控制群蛾,要它們服從自己的命令。

     他卻希望能夠抓住其中一隻。

     三月初二的那天,在城外湖邊一株樹之上,他已經抓住了一隻,卻給那隻吸血蛾刺了一下,在他驚慌放手的時候飛走。

     這一次如果再抓住,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手的了。

     隻要抓住其中的一隻,就可以設法證明這種吸血蛾是否真的會吃人的肉,吸人的血。

     他的目的就在這裡。

    在未來到雲來客棧之前,他已經遇上一隻吸血蛾。

     隻是一隻吸血蛾,在路旁的野花之上飛過,一直向前飛去。

     杜笑天本來就想抓住這隻吸血蛾作罷,可是伸手一連幾次抓去都落空,他隻好追着那隻吸血蛾,結果就追到他一心要來的地方──雲來客棧。

     這時候雨已經落下,那隻吸血蛾飛得更快,雨水并沒有将它打下。

     它飛過雲來客棧後院的轉牆,飛入一個窗戶内。

     杜笑天認得那個窗戶。

    那個窗戶也正就是那間用來養蛾的廂房的窗戶,群蛾當日也正就是從那窗戶飛出。

     現在卻隻有一隻吸血蛾回去,其它的吸血蛾在什麼地方? 是不是早已經回到那間廂房?如果是,現在它們又是以什麼維持生命?是不是以史雙河的血? 杜笑天站在圍牆外,目送那隻吸血蛾飛入那個窗戶,在想着這問題。

     他想着忽然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