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玉昔帖木兒 月赤察兒 土土哈床兀兒

關燈
他的建議,于是先派馬兀合剌去見都哇,再遣使入朝報告此事。

    成宗贊揚月赤察兒“深識機宜”,并許都哇和議,命仍統治其察合台汗國。

    察八兒和叛附海都的阿裡不哥之子明裡鐵木兒也遣使請和,承認元成宗的大汗&mdash&mdash宗主地位。

    次年,元朝和西北諸叛王達成和議,持續了數十年的内争終告結束。

     由于海都之死和窩闊台汗國的内讧,原先在海都領導下結合起來的西北諸王聯盟解體了,臣服元朝以後,其屬下各部軍民紛紛離開他們投向朝廷,都哇和察八兒又因領土争端發生沖突。

    但明裡鐵木兒所部仍屯于金山(阿爾泰山),與察八兒連在一起,對漠北地區的安全終究是個威脅。

    大德十年七月,海山、月赤察兒出其不意發動襲擊,率領大軍越過金山,俘獲其諸王、驸馬并家屬人等;月赤察兒遣部将秃滿鐵木兒、察忽率兵萬餘深入其境,獲其部衆。

    元軍進至也兒的石河,明裡鐵木兒和窩闊台後裔諸王秃滿等被迫投降。

    時察八兒正領兵去抵抗都哇,委托明裡鐵木兒照管其斡耳朵,明裡鐵木兒投降元朝後,就與海山、月赤察兒之軍一起襲取了察八兒的斡耳朵、家屬和部衆達十餘萬人,察八兒無奈投靠都哇。

    這次戰役基本上摧毀了窩闊台汗國及其聯盟者阿裡不哥家族的勢力。

     擁立武宗,建省和林大德十一年正月,成宗死,皇後蔔魯罕和一些諸王、大臣合謀立安西王阿難答為帝,三月,海山母答己、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在一部分大臣支持下撲滅了後黨。

    海山接到成宗死訊,立即率領精銳軍隊從稱海至和林,迳自召集漠北諸王、勳戚大會,定議擁立海山為帝,并以三萬大軍扈從南來即位。

    月赤察兒當時是駐鎮漠北地位最高的朝廷大臣,在擁立海山的策劃中起了很重要作用。

    五月,海山即位(是為武宗),為賞其戰功和擁立之功,将察八兒之女燕鐵木兒公主配他為妻,并賜以世祖宴幕、成祖禦辇及侍仆、樂工等;七月,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以統領漠北全境,任命他為行省右丞相,特封淇陽王。

    诏書稱:“卿(月赤察兒)乃國之元老,宣忠底績,靖谧中外。

    朕入繼大統,卿之謀猷居多。

    今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以卿為右丞相,依前太師、錄軍國重事,特封淇陽王(因其曾祖博爾忽份地為輝軍路淇州&mdash引者),佩黃金印。

    宗藩、将領,實贍卿麾進退。

    ”(《元史·月赤察兒傳》)可見授與了他節制漠北諸王、将帥的大權,其勢和分藩漠北的晉王相埒。

    十一月,賜江南田40頃。

    時賜田皆奪還官,中書省以此提出異議。

    武宗有旨:“月赤察兒自世祖時積有勳勞,非餘人比,宜以前後所賜合為百頃與之。

    ”(《元史·武宗紀一》)并命浙江行省平章為他掌管賜田歲入。

    他是元朝第一個生前就獲得王封的異姓大臣,曾請置王傅,雖因中書省言異姓王無置傅之例而被駁回,但武宗對此亦未加深責,足見其權位之重。

     至大元年(1308),月赤察兒遣使上奏:“諸王秃苦滅①本懷攜貳,而察八兒遊兵近境,叛黨素無悛心,倘合謀緻死,則垂成之功,顧為國患。

    臣以為昔者都哇先衆請和,雖死,宜遣使安撫其子款徹,使不我異。

    又諸部既已歸明,我之牧地不足,宜處降人于金山之陽,吾軍屯田金山之北,軍食既饒,又成重戍,就彼有謀,吾已搗其腹心矣。

    ”武宗十分贊許他的計謀,即命他移軍于阿答罕三撒海之地(當在金山之北)。

    月赤察兒把大軍部署在逼臨窩闊台汗國邊境上,随時可以直搗腹心,察八兒、秃苦滅甚懼,欲投奔款徹,款徹不敢接納,隻得投降元朝。

    漠北邊境得以安甯。

    至大三年,複賜清州民17919戶為其封戶。

     至大四年,武宗死,仁宗繼立。

    月赤察兒自和林至大都朝觐,仁宗宴之于大明殿,禮遇優重,诏仍太師,并厚賜金帛。

    九月,病故于大都家中。

    月赤察兒尚三宗王女,有子七人。

    長子塔剌海,為皇太子真金侍臣,至元三十年,任左都威衛使佩金虎符,大德元年授徽政使仍兼前職,四年兼樞密副使,六年升同知樞密院事,八年兼宣徽使,十年升知樞密院事。

    十一年五月武宗即位,拜中書省左丞相,仍領樞密、徽政、宣徽三職及怯薛之長;不久加太保、拜中書右丞相。

    一人兼任最高軍、政及内廷機構長官,可謂榮寵顯貴之極。

    至大元年再加領中政使。

    其年病死。

    第三子頭,武宗賜名脫兒赤顔,斡赤斤孫女抹開公主所生,幼侍武宗、仁宗兄弟;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以弟為皇太子,乃任太子府四怯薛之長;不久,相繼授徽政使①,加右丞相;至大元年,兼尚服使,又加中政使,拜太師,兼前衛親軍都指揮使、阿速衛指揮使、左都威衛使;二年,兼知樞密院事;四年,仁宗即位,命嗣父怯薛長之職;皇慶元年(1312),诏佩父印嗣淇陽王爵。

    其餘諸子皆供奉内廷。

     ①秃苦滅,海都子。

     ①《太師淇陽忠武王碑》作宣徽使。

    按《元史》卷二二《武宗紀》一大德十一年六月丙午條有“徽政使■頭等言..”的記載。

    ■頭時侍仁宗母子,當以《元史》所載為是。

     第三節 土土哈、床兀兒 土土哈的祖先土土哈(1237&mdash1297),欽察人,祖先原為武平②北折連川③按答罕山部族,伯牙兀惕氏。

    其地原為奚王牙帳所在地。

    伯牙兀惕氏屬疊列列斤蒙古,源出于蒙古乞顔、捏古思兩始祖氏族。

    當是一支遷出額爾古納昆山谷後,南下進入奚地的蒙古人。

    約在遼末金初時離開故土,萬裡西遷至位于押亦水(即今烏拉爾河的欽察語名稱紮牙黑(Jayaq)水的東部或南部突厥語讀法)和也的裡水(Et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