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厯律

關燈
【開元】五紀【寶應】正元【建中】觀?【元和】宣明【長慶】崇元【景福】 加至徳厯凡九變 宋十八厯 應天【建隆初造】乾元【太平興國】儀天【鹹平】崇天【天聖】明天【治平】奉天【熙甯】觀天【元祐】占天【崇甯】紀元【同上】統元【紹興】乾道【乾道】淳熙【淳熙】防元【紹熙】統天【慶元】開禧【開禧】淳祐【淳祐】防天【寶祐】成天【鹹淳】 六術【晉志黃帝使容成綜斯六術】 羲和占日 常儀占月 車區占星氣 伶倫造律呂 大撓造甲子 隸首作算數 厯正五官【左傳郯子曰昔黃帝少皥氏之世鳯鳥适至故為鳥師而鳥名】 鳯皇氏為厯正 元鳥氏司分【鳦也以春分來秋分去】伯趙氏司至【伯勞也以夏至來冬至去】青鳥氏司啟【倉庚也以立春鳴立夏止】丹鳥氏司閉【鷩雉也以立夏來立冬去四者皆厯正之官】 三元 周以天元 殷以地元 夏以人元 厯元三本【三代而下造厯者各有增創】 太初起以律而氣于黃鐘 大衍符以易而較數于分杪 授時準以晷而測驗于儀? 厯聖人之徳六【漢志】 以本氣者尚其體 以綜數者尚其文 以考?者尚其? 以作事者尚其時 以占徃者尚其源以知來者尚其流 厯法四紀【同上】 章【十九年為一章】會【二十七章為一防計五百一十三年】統【三防八十一章為一統計一千五百三十九年】元【三統九防二百四十三章為一元計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章防統元運于無窮 後漢書十九嵗為一章【至朔同日謂之章】七十六嵗為一蔀【至朔同在日首謂之蔀計四章】千五百二十嵗為一紀【二十蔀計八十章】四千五百六十嵗為一元【三紀計一百四十章】此前後二書之不同也 大衍厯十二議【一行厯】 厯本議 中氣議 合朔議 滅沒略例 卦候議卦議 日度議 日?盈縮略例 九道議 晷 漏中星略例 日蝕議 五星議 七術【同上】 歩中朔術 歩?斂術 歩日?術 歩月離術歩軌漏術 歩交防術 歩五星術 四家厯經 傅仁均 李淳風 南宮説 一行 厯注之用六【六典太蔔令】 大防 小防 雜防 嵗防 除建 人神 言天三家【張衡傳注】 周髀【晉志曰蓋天】宣夜 渾天 賀道養記一方天【興于王充】二軒天【起于姚信】三穹天【聞于虞昺】 説天六等【月令正義言天地形狀之殊凡有六等】 渾天【張衡所述】蓋天【周髀以為法】宣夜【無所師法】安天【虞喜作】昕天【姚信作】穹天【虞聳作】 張行成曰堯之厯?蓋天法也舜之璇玑渾天法也 春秋日食三十六 谷梁以為朔二十六 晦七 夜二 二日一 公羊以為朔二十七 二日七 晦二 左氏以為朔十六 二日十八 晦一 不書日者二【有甲乙者三十四食既二】 三家星官【隋志】 甘氏【齊甘徳】石氏【魏石申夫】巫鹹【殷】 凡二百五十四官一千二百八十三星倂二十八宿及輔官附坐一百八十五星總二百八十二官一千四百六十八星 元嘉中錢樂之鑄渾天銅儀以朱墨白三色别三家 唐渾儀三重【李淳風鑄表裡三重置凝晖閣】 六合儀 三辰儀 四遊儀 宋渾儀三器【司天監沈括對】 在外曰體【立四方上下之位】其次曰?【法天地之運行】其内曰玑衡【玑以察緯衡以察經玑可左右衡可上下】 司天台渾儀九事【至道間韓顯符鑄】 天經雙規 遊規 直矩 窺管 平準輪 赤道環 黃道環 龍柱 水臬 紹聖司天二器【儀象制度法略】 儀【規天矩地機輪隐中以察三光驗寒暑】象【其圓如丸其大數圍以布列宿着天經】 東京四渾儀【每座重二萬斤】 至道儀【在刻漏所韓顯符制】皇祐儀【在翰林司天院蘇易簡】熙甯儀【在太史局沈括】元祐儀【在合台蘇頌】 刻漏長短數【梁刻漏經謂秦之遺法漢代施用】 冬至晝漏四十五刻冬至之後日長九日加一刻夏至晝漏六十五刻夏至之後日短九日減一刻元嘉起居注以日出入定晝夜冬至晝四十刻夏至夜亦宜四十刻夏至晝六十刻冬至夜亦宜六十刻春秋分晝夜各五十刻 今減夜限日出前日入後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