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開祖廟祭弟除逆子 繼宗祀撫民稱仁君

關燈
人一來,劉封性命難保。

    本來還有轉機,忽兒化成泡影。

    果然如此,平靜下來的劉備,又被廖化的哭訴聲提起了滿腔的怒火,淚水奪眶而出。

    大殿上又是一陣哭泣哀傷之聲。

     悲恸間,外面又來兩個人。

     &ldquo欲保劉封命,&rdquo &ldquo難似上天庭!&rdquo &ldquo黃忠來也!&rdquo &ldquo嚴顔在此!&rdquo 嚴、黃二老一搭一檔。

    自那天漢中王銀殿議事之後,劉備就重用他們。

    前幾天,命他們盤查軍中糧饷,以待興兵。

    昨口孔明命人暗地到黃忠府上送去一封信,要他與嚴顔來日到祖廟在劉備面前,為劉封說幾句好話,保全劉封的一條性命。

    孔明知道,目前這二位的面子比誰都大,或許會在他倆口中保劉封不死。

    因此,黃忠和嚴顔辦完事情,一起來到祖廟。

    一上殿,看到這般景象,已知事情難以挽回。

    上前拱手道:&ldquo老臣見千歲!&rdquo 劉備見他們到,心裡一輕松,因為這二人最支持他伐吳,便悅色道:&ldquo二位老将軍,到此何事?&rdquo 二人道:&ldquo老巨啟寨千歲:我等願一拚老命,與君侯報仇,隻是有一個小小的請求,萬祈千歲寬恕了公子劉封。

    &rdquo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感情問題,正所謂&ldquo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rdquo。

    剛才魏延沒有開口,劉備就發怒了。

    現在黃忠、嚴頗提出這樣的請求,非但沒有發火,而且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覺得這個請求還是合情合理的。

    暗想,二位老将軍須髯雪白,為了漢室大業赴湯蹈火,不辭辛勞,都是八、九十歲的人了,還是這樣奮勇參戰,助我伐吳,真是赤膽忠心,倘然這一點請求不能答應,太拂他們的意了。

    便道:&ldquo二老所求,孤當&hellip&hellip&rdquo 劉備剛要說&ldquo孤當慎思&rdquo,這樣劉封的性命就可以保住了。

    不料話到喉間,殿外一人哭奔而來:&ldquo不報殺父仇,好比馬與牛。

    關興來也!&rdquo 關興在喪帳代漢中王守靈,得知今天漢中王開祖廟,殺劉封,以正家法。

    喪帳内安置妥帖,飛馬進城,直闖正殿。

    一步一聲啼,一步一掬淚,要嚴罰罪犯。

    但是上殿一看,一-邊跪滿了人,軍師在第一個,另一邊跪着一個神思恍惚的年輕大将,關興料着他就是公子劉封。

    心想,就是他不肯發兵救父親,大王還為什麼不下令斬?要是被軍師等人勸住,父親豈不死得太冤枉了!就急步跑到關羽的靈前抱頭痛哭:&ldquo父親,三十餘年分離,襄江隻見得一面,便勿匆告别。

    早知父親兵困麥城,孩兒豈肯離去,不如與父親同死一處,共守一家,以盡大義。

    如今仇人在此,卻是逍遙法外,父親死得好冤哪!&rdquo 關興一哭,旁邊的廖化也叫出了悲聲:&ldquo主人身亡,皆是小将之故。

    廖化何顔于世耶!&rdquo 一個哭父親,一個叫主人,一唱一和,攪得滿殿都是悲泣之聲。

    跪在一旁的劉封早已被一陣哭聲一陣叫聲弄得六神無主,心想,廖化和關興不是在哭君侯,而是在勾我的魂啊!我劉封一失足到這般地步,真是悔之莫及。

    想那關君侯之死,并非我劉封一人之過,父親緣何這等苛求于我。

    為人到此,還有什麼興味。

    我不求苟全,但願速死,以靜我心。

    因而也為自己的不幸暗自流下淚來。

     劉備一見關興傷心到這般田地,隐隐覺得他的心在流血,也好像看到關羽在冥冥之中怒視自己,也感覺到自己的心在碎。

    心想,不論什麼人來勸,今日不殺劉封,我對不起死去的關羽,對不起活着的子侄之輩和衆多大将。

    便咬緊牙關,毅然提起龍泉寶劍,指着地上的劉封怒斥道:&ldquo汝這逆子,破我桃園弟兄之義,毀雲長北伐之功,使萬歲身陷牢籠之中,皆辱子之故。

    吾今不正法,怎對得起當今聖上,有何面目見二弟于九泉之下!&rdquo 孔明等人見狀不妙,連連叩頭,一齊到了劉封身邊。

    黃忠,嚴顔也跪下懇求起來,大殿上不論官職大小,全都跪倒在劉備的面前。

    &ldquo請大王息怒!大王寬恩!&rdquo 劉備看到面前黑壓壓一片人頭,唯恐揮劍傷了别人,一時難以下手。

    忽有探子來報:&ldquo察千歲:曹操已死,曹丕篡漢,弑天子于山陽道上,已登位改元。

    &rdquo 劉備聽說曹丕自立為大魏皇帝,于洛陽蓋造宮殿,且傳言漢帝已遇害,痛哭終日。

    心想:自建安四年春受獻帝衣帶血诏,二十多年來未滅操賊,聖上反緻獄殺,開漢至今四百年的漢室亡于一旦。

    我枉空是漢室皇叔,數十年來未能保全聖上一命,怎麼面對列代先祖帝王!六十一歲的劉備,近日來多方刺激,聽得這個消息,頓然昏絕于地。

     孔明見劉備昏厥,戴上綸巾,趕緊站起來與衆文武一起呼救主公。

    &ldquo千歲醒來!大王醒來!&rdquo 大家隻顧呼喚劉備,卻将劉封撇在一旁,沒人問訊。

    劉封聽到獻帝遭害,曹王篡漢,心裡又是一急。

    暗想,要是二叔不死,曹王豈敢這樣膽大妄為?劉封覺得自己不救關羽,實在對不起亡靈,良心上受到了很大的譴責。

    又見劉備昏了過去,唯恐他醒過來又要把曹王篡漢的罪責歸咎于自己不救關羽之故,萬般感歎,劉封實在受不了良心的煎熬,橫下了一條心。

    乘大家都忙于呼喚劉備,不暇顧及自己的時候,伸手拾起父親掉在地上的那柄青鋒,狠一狠心,飲劍而亡。

     等到大家救醒了劉備,放下心來看劉封時,隻見公子已倒在血泊之中。

    孔明心裡急道:我們求了半天,就是為了說服主公,結果還是被你自刎了。

    這樣一來并不能表明你的忠心,我們也就無法再阻止主公東進了。

     劉備蘇醒過後,看到劉封已死,便想,這樣也好,免得我要下手,衆臣這般相勸。

    可靜心想到劉封毀書斬使之事,心中頗悔。

    遂傳旨,将獻帝的聖位列入祖廟。

    到此為止,東西兩漢恰恰是西漢十二帝,東漢十二帝。

    天子駕崩,原當天下缟素,這裡本來都挂着孝,并不須過分張羅,不過按慣例多祭幾次,再燒幾住香而已。

    然後關照手下料理劉封的後事,吩咐完畢,起銮駕回府。

    留下來的事情都由孔明處理,用上等棺枋為劉封盛殓,葬在城外青城山下。

     事隔三天,漢中王臨殿。

    自漢帝死後,劉備更加哀痛,神色也憔悴得多了。

    今日臨殿,又提起伐吳之事。

    即與文武商議道:&ldquo曹操已死,曹王繼位,威逼天子,更甚于操。

    東吳孫權,拱手稱臣。

    孤欲先伐東吳,以報雲長之仇,次伐中原,以除亂賊!&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