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于文則受命統精銳 龐令明扛榇設誓言
關燈
小
中
大
泰山之重,與頑石争高下。
兒願代父去戰龐德。
&rdquo &ldquo吾兒不必多言,吾進兵樊城,攻而不圍,便是要操賊領兵自來,今賊将既來,吾不滅之,更待何時!&rdquo說罷,一抖缰繩,炮聲響處,關公手提青龍刀掃上戰場。
龐德迎面看得很清,來人頭戴青巾,身穿綠袍,胯下赤兔,手提青龍刀,最有一個盡人皆知的特征,紅臉長須,憑着這副模樣,龐德一看便知是關雲長,遂大喝道:&ldquo關某與吾住馬!&rdquo 關羽扣住龍馬,喝問道:&ldquo從奸之将,報上名來!&rdquo &ldquo姓關的聽了:咱是魏王駕前無故上将、七軍頭隊正先鋒、西涼龐德!&rdquo &ldquo背主之賊,何不早來受死!&rdquo 龐德亦怒道:&ldquo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恐汝不信,備榇在此。
汝若怕死,早下馬受降!&rdquo說罷,指着身後十來丈遠的一口棺材。
關公大罵道:&ldquo量汝一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rdquo 龐德冷笑道:&ldquo休道汝本領如何了得,龐德卻非白馬坡之顔良、古城之蔡陽,今番到此定與汝決一死戰,挫動爾三十年之身價!&rdquo 關羽火冒三丈,心裡恨道:從來沒有看到象你這樣的亡命之徒,看來龍刀上非斬去你不可。
但關羽生平不喜先下手的,遂雙目圓睜道:&ldquo匹夫既來送死,放馬便了!&rdquo 龐德縱馬舞刀,直取關公,一口八十斤重的紅銅大刀四門一開,起足盤頭,潑風似地向關羽當頭劈下去,說:&ldquo姓關的去吧!&rdquo 關羽側坐馬背,倒拖青龍刀,這是他春秋刀慣用的出馬勢。
見龐德刀上生風,知其氣力不小,便掄刀來迎,瞅準了他的刀盤上運一運力然後點了上去,大喝一聲道:&ldquo賊将且慢!&rdquo &ldquo當!&rdquo&mdash&mdash刀聲響處,火星四濺。
盡管關羽對他的估計已很允分,自己沒敢少用力,但是一下子哪裡想枭開。
兩口大刀就像被焊住了一樣再也分不開。
戰馬來回打着轉,八個蹄兒轉溜不停。
關平見到父親竟然也招架不開龐德的大刀,不禁暗自捏着一把汗,怪不着人稱龐德是無敵上将,果然是力大無窮,出手不凡。
便為父親捏着一把汗。
那邊于禁也看得呆了,他根本沒想象到龐德會有這麼大的力氣,居然可以和關羽打得難解難分,因為和關羽打了幾十年的仗,從沒看到過魏軍中有哪一個戰将敢和關羽打成平手的。
隻得以為關羽年老了,武藝不如往昔了。
從于禁的角度上看問題,既不希望龐德戰勝關羽,從今往後更加驕橫不羁,不把自己看在眼裡,也不願龐德敗下陣來,樊城又要面臨更大的危險。
兩軍旗門見二将戰得如此激烈,各自擂鼓助威,&ldquo咚&hellip&hellip&rdquo紛紛為自己的主将喝彩。
&ldquo關君侯厲害啊&mdash&mdash&rdquo &ldquo先行将厲害啊&mdash&mdash&rdquo 兩匹戰馬兜了十數圈,跑得地上塵土飛揚。
關羽猛然間一運兩臂功力,使出十二分力,大吼一聲,&ldquo嗨&rdquo便将紅銅刀枭開。
然後迅速橫轉青龍刀,對準龐德的腰間劈去,&ldquo賊将看刀!&rdquo 龐德沒料到關羽竟有如此神力,心中已經歎服,急起刀鑽去招架青龍刀,&ldquo且慢!&rdquo 兩人一來一回,從太陽當頂戰到夕陽西下,足足戰了百餘合,卻都是精神倍增,但細論起來還是關羽占了些上風。
雲長的刀法一向是真功,根基深,經驗足,初戰時并不用大力,打了半天仍然是這般模樣,力氣上并不顯出懸殊的差别來,而龐德年紀隻有四十餘歲,血氣旺盛,力大無窮,前三十個回合,他略占了些上風。
但蠻力不能持久,三十合一過,便不似初時那般勇力,關羽卻依舊如初。
青龍刀到處,紅銅刀便應聲而開,扭轉了前三十合的弱勢,第六十合一開始,關羽就發揮了關家春秋刀法的特點:穩中求快,快中求勝。
迎面刀、砍一刀、蓋頂刀、盤頭刀、圈馬刀、翻身刀、伏一刀、起手刀、翻手刀、單手刀、分心刀、出馬刀、攔腰刀、兜胸刀、回馬刀、合盤刀、上一刀、下一刀&hellip&hellip一刀連一刀,隻見青龍刀上寒光閃岡,打得龐德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連兩軍将士也看得驚呼不已。
于禁還未領略過真正的春秋刀法,今天總算大開了眼界,看得他瞪着眼,張着嘴,一顆急劇跳動的心好像要躍出噪門一樣。
隻見關羽越戰越勇,昔日威風又重新抖擻了出來。
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
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二将各自返回旗門。
龐德歸寨,對衆軍說:&ldquo人言關羽英雄,今日方信也。
&rdquo 于禁道:&ldquo将軍戰關羽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rdquo此話試探龐德有無戰心。
龐德奮然道:&ldquo魏王命将軍為都督,何太弱也?吾來日與關某共決一死,誓不退避!&rdquo戰意甚堅,于禁無話可說。
卻說關公回寨,回顧衆将說:&ldquo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也。
&rdquo 關平道:&ldquo俗雲:&lsquo初生之犢不怕虎。
&rsquo父親縱然斬了此人,隻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rdquo &ldquo吾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rdquo 次日,關羽上馬引兵前進,龐德亦引兵來迎。
兩陣對圓,二将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
鬥至五十餘合,龐德靈機一動,撥回馬頭高叫一聲:&ldquo關某厲害,龐德去也!&rdquo拖刀而走。
關羽戰到酣處,殺性正起,豈肯輕放他走?便将赤兔馬一拎,雙手高舉龍刀,随後追趕,&ldquo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rdquo 關平恐父有失,亦随後趕去。
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将刀在鞍橋上挂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将去。
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聲叫道:&ldquo賊将休放冷箭!&rdquo提醒父親小心遭暗箭傷身。
關羽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
這一箭距離近,分量重,傷勢不輕,關羽立刻扣住赤兔馬。
龐德挂好雕弓,乘勢舉刀回馬再戰。
幸關平早有準備,見父親中箭,飛馬趕到,擋住了龐德。
一來龐德力氣消耗很大,二則關平刀法精熟,又是生力,故而雙方戰了個平手,關羽得閑,見臂上鮮血直流至手指上,遂将青龍刀一架,起三個手指往箭杆上一捏,略咬一咬牙,将這支箭從肉中拔了出來,這一壯舉看得于禁心寒膽裂,毛骨悚然。
關平戰了數合,心念着父親的箭傷,且戰且退,救父回營。
龐德搶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深恐後軍有失,急勒馬口旗門。
原來于禁見龐德射中關羽,恐他成了大功,滅主将威風,故鳴金收軍。
龐德疑問道:&ldquo都督何故嗚金?&rdquo 于禁說:&ldquo魏王有戒:關羽智勇雙全。
他雖中箭,隻恐有詐,故召将軍回。
&rdquo 龐德忿忿道:&ldquo若不收軍,吾已斬了此人也。
&rdquo 于禁假意勸慰道:&ldquo&lsquo緊行無好步&rsquo,當緩圖之。
&rdquo 龐德不知于禁之意,隻懊悔不已。
關平并不戀戰,回到父親身邊,見他已将箭支拔出,卻仍是血流不止。
架住銀刀,問道:&ldquo未知父親傷勢如何?&rdquo 關羽淡淡地說:&ldquo浮傷而已,何足道哉!&rdquo說罷,便要将手中這支箭折為兩段。
關平眼快,急搶在手中,對上面一看,箭杆上火烙三個字:西涼龐。
便将箭往飛羽袋中插好,說道:&ldquo天色已晚,父親速速回營吧。
&rdquo 這才收兵,回到大營,早有廖化帶着文武出接,共進大帳。
聽說君侯中了箭傷,急命軍醫前來探視。
軍醫上前,将關羽的袖口輕輕卷了上去,撩開内衣一看,忙說傷勢不輕,用金瘡藥敷了上去。
見瘡口旁還有一處疤痕,便問:昔日此處可曾創傷,關公道,昔日從曹營走五關時,被第二關上的守将射中過一箭。
軍醫驚訝道:今日此箭正中昔年之疤上。
關照他要好好休養,半月之内不可動怒傷神。
關羽想,初次交戰,便中了弩箭,又得拖延十多天,心中痛恨龐德,謂衆将道:&ldquo吾誓報此一箭之仇!&rdquo 衆将勸道:&ldquo君侯且暫安息幾日,然後與戰未遲。
&rdquo 關羽負了箭瘡,不得不聽從醫囑,安下心來靜養數日,以待傷愈再議破敵之策。
次日,龐德料關羽中了箭再不能出戰,便向于禁讨令道:&ldquo大都督,昨日關羽中某一箭,其傷不輕,料難動彈。
不如趁其箭瘡未愈之時,掩殺彼營,令關某退過襄江,樊城之圍自然解也。
&rdquo 于禁想,此時的雲長當然不會應戰,可要把他趕過襄江又談何容易,隻怕連一寸地也不會讓,這是徒勞無益的事情。
不過于禁并不阻攔,命他領五千兵,出營讨戰。
龐德帶着兵馬趕到漢營前,見營上大門緊閉,趟闆高扯,營牆上站滿了漢軍。
龐德點馬上前,向營牆上高聲喊叫:&ldquo漢軍聽了,大将軍龐德在此,命關某出營領死!&rdquo 漢軍急往大帳來報:&ldquo禀公子爺,賊将龐德營前讨戰,口出不遜之言,請定奪!&rdquo 從今日起,為了讓關羽好好養息傷口,不再驚動他,讓他在内帳調理,一切軍務都由關平處置。
關平代父坐帳,聽得小卒來報,便領廖化、趙累、王甫等人出大帳,登營牆,見龐德耀武揚威,更比昨日得意幾分。
關平
兒願代父去戰龐德。
&rdquo &ldquo吾兒不必多言,吾進兵樊城,攻而不圍,便是要操賊領兵自來,今賊将既來,吾不滅之,更待何時!&rdquo說罷,一抖缰繩,炮聲響處,關公手提青龍刀掃上戰場。
龐德迎面看得很清,來人頭戴青巾,身穿綠袍,胯下赤兔,手提青龍刀,最有一個盡人皆知的特征,紅臉長須,憑着這副模樣,龐德一看便知是關雲長,遂大喝道:&ldquo關某與吾住馬!&rdquo 關羽扣住龍馬,喝問道:&ldquo從奸之将,報上名來!&rdquo &ldquo姓關的聽了:咱是魏王駕前無故上将、七軍頭隊正先鋒、西涼龐德!&rdquo &ldquo背主之賊,何不早來受死!&rdquo 龐德亦怒道:&ldquo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恐汝不信,備榇在此。
汝若怕死,早下馬受降!&rdquo說罷,指着身後十來丈遠的一口棺材。
關公大罵道:&ldquo量汝一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rdquo 龐德冷笑道:&ldquo休道汝本領如何了得,龐德卻非白馬坡之顔良、古城之蔡陽,今番到此定與汝決一死戰,挫動爾三十年之身價!&rdquo 關羽火冒三丈,心裡恨道:從來沒有看到象你這樣的亡命之徒,看來龍刀上非斬去你不可。
但關羽生平不喜先下手的,遂雙目圓睜道:&ldquo匹夫既來送死,放馬便了!&rdquo 龐德縱馬舞刀,直取關公,一口八十斤重的紅銅大刀四門一開,起足盤頭,潑風似地向關羽當頭劈下去,說:&ldquo姓關的去吧!&rdquo 關羽側坐馬背,倒拖青龍刀,這是他春秋刀慣用的出馬勢。
見龐德刀上生風,知其氣力不小,便掄刀來迎,瞅準了他的刀盤上運一運力然後點了上去,大喝一聲道:&ldquo賊将且慢!&rdquo &ldquo當!&rdquo&mdash&mdash刀聲響處,火星四濺。
盡管關羽對他的估計已很允分,自己沒敢少用力,但是一下子哪裡想枭開。
兩口大刀就像被焊住了一樣再也分不開。
戰馬來回打着轉,八個蹄兒轉溜不停。
關平見到父親竟然也招架不開龐德的大刀,不禁暗自捏着一把汗,怪不着人稱龐德是無敵上将,果然是力大無窮,出手不凡。
便為父親捏着一把汗。
那邊于禁也看得呆了,他根本沒想象到龐德會有這麼大的力氣,居然可以和關羽打得難解難分,因為和關羽打了幾十年的仗,從沒看到過魏軍中有哪一個戰将敢和關羽打成平手的。
隻得以為關羽年老了,武藝不如往昔了。
從于禁的角度上看問題,既不希望龐德戰勝關羽,從今往後更加驕橫不羁,不把自己看在眼裡,也不願龐德敗下陣來,樊城又要面臨更大的危險。
兩軍旗門見二将戰得如此激烈,各自擂鼓助威,&ldquo咚&hellip&hellip&rdquo紛紛為自己的主将喝彩。
&ldquo關君侯厲害啊&mdash&mdash&rdquo &ldquo先行将厲害啊&mdash&mdash&rdquo 兩匹戰馬兜了十數圈,跑得地上塵土飛揚。
關羽猛然間一運兩臂功力,使出十二分力,大吼一聲,&ldquo嗨&rdquo便将紅銅刀枭開。
然後迅速橫轉青龍刀,對準龐德的腰間劈去,&ldquo賊将看刀!&rdquo 龐德沒料到關羽竟有如此神力,心中已經歎服,急起刀鑽去招架青龍刀,&ldquo且慢!&rdquo 兩人一來一回,從太陽當頂戰到夕陽西下,足足戰了百餘合,卻都是精神倍增,但細論起來還是關羽占了些上風。
雲長的刀法一向是真功,根基深,經驗足,初戰時并不用大力,打了半天仍然是這般模樣,力氣上并不顯出懸殊的差别來,而龐德年紀隻有四十餘歲,血氣旺盛,力大無窮,前三十個回合,他略占了些上風。
但蠻力不能持久,三十合一過,便不似初時那般勇力,關羽卻依舊如初。
青龍刀到處,紅銅刀便應聲而開,扭轉了前三十合的弱勢,第六十合一開始,關羽就發揮了關家春秋刀法的特點:穩中求快,快中求勝。
迎面刀、砍一刀、蓋頂刀、盤頭刀、圈馬刀、翻身刀、伏一刀、起手刀、翻手刀、單手刀、分心刀、出馬刀、攔腰刀、兜胸刀、回馬刀、合盤刀、上一刀、下一刀&hellip&hellip一刀連一刀,隻見青龍刀上寒光閃岡,打得龐德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連兩軍将士也看得驚呼不已。
于禁還未領略過真正的春秋刀法,今天總算大開了眼界,看得他瞪着眼,張着嘴,一顆急劇跳動的心好像要躍出噪門一樣。
隻見關羽越戰越勇,昔日威風又重新抖擻了出來。
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
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二将各自返回旗門。
龐德歸寨,對衆軍說:&ldquo人言關羽英雄,今日方信也。
&rdquo 于禁道:&ldquo将軍戰關羽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rdquo此話試探龐德有無戰心。
龐德奮然道:&ldquo魏王命将軍為都督,何太弱也?吾來日與關某共決一死,誓不退避!&rdquo戰意甚堅,于禁無話可說。
卻說關公回寨,回顧衆将說:&ldquo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也。
&rdquo 關平道:&ldquo俗雲:&lsquo初生之犢不怕虎。
&rsquo父親縱然斬了此人,隻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rdquo &ldquo吾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rdquo 次日,關羽上馬引兵前進,龐德亦引兵來迎。
兩陣對圓,二将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
鬥至五十餘合,龐德靈機一動,撥回馬頭高叫一聲:&ldquo關某厲害,龐德去也!&rdquo拖刀而走。
關羽戰到酣處,殺性正起,豈肯輕放他走?便将赤兔馬一拎,雙手高舉龍刀,随後追趕,&ldquo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rdquo 關平恐父有失,亦随後趕去。
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将刀在鞍橋上挂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将去。
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聲叫道:&ldquo賊将休放冷箭!&rdquo提醒父親小心遭暗箭傷身。
關羽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
這一箭距離近,分量重,傷勢不輕,關羽立刻扣住赤兔馬。
龐德挂好雕弓,乘勢舉刀回馬再戰。
幸關平早有準備,見父親中箭,飛馬趕到,擋住了龐德。
一來龐德力氣消耗很大,二則關平刀法精熟,又是生力,故而雙方戰了個平手,關羽得閑,見臂上鮮血直流至手指上,遂将青龍刀一架,起三個手指往箭杆上一捏,略咬一咬牙,将這支箭從肉中拔了出來,這一壯舉看得于禁心寒膽裂,毛骨悚然。
關平戰了數合,心念着父親的箭傷,且戰且退,救父回營。
龐德搶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深恐後軍有失,急勒馬口旗門。
原來于禁見龐德射中關羽,恐他成了大功,滅主将威風,故鳴金收軍。
龐德疑問道:&ldquo都督何故嗚金?&rdquo 于禁說:&ldquo魏王有戒:關羽智勇雙全。
他雖中箭,隻恐有詐,故召将軍回。
&rdquo 龐德忿忿道:&ldquo若不收軍,吾已斬了此人也。
&rdquo 于禁假意勸慰道:&ldquo&lsquo緊行無好步&rsquo,當緩圖之。
&rdquo 龐德不知于禁之意,隻懊悔不已。
關平并不戀戰,回到父親身邊,見他已将箭支拔出,卻仍是血流不止。
架住銀刀,問道:&ldquo未知父親傷勢如何?&rdquo 關羽淡淡地說:&ldquo浮傷而已,何足道哉!&rdquo說罷,便要将手中這支箭折為兩段。
關平眼快,急搶在手中,對上面一看,箭杆上火烙三個字:西涼龐。
便将箭往飛羽袋中插好,說道:&ldquo天色已晚,父親速速回營吧。
&rdquo 這才收兵,回到大營,早有廖化帶着文武出接,共進大帳。
聽說君侯中了箭傷,急命軍醫前來探視。
軍醫上前,将關羽的袖口輕輕卷了上去,撩開内衣一看,忙說傷勢不輕,用金瘡藥敷了上去。
見瘡口旁還有一處疤痕,便問:昔日此處可曾創傷,關公道,昔日從曹營走五關時,被第二關上的守将射中過一箭。
軍醫驚訝道:今日此箭正中昔年之疤上。
關照他要好好休養,半月之内不可動怒傷神。
關羽想,初次交戰,便中了弩箭,又得拖延十多天,心中痛恨龐德,謂衆将道:&ldquo吾誓報此一箭之仇!&rdquo 衆将勸道:&ldquo君侯且暫安息幾日,然後與戰未遲。
&rdquo 關羽負了箭瘡,不得不聽從醫囑,安下心來靜養數日,以待傷愈再議破敵之策。
次日,龐德料關羽中了箭再不能出戰,便向于禁讨令道:&ldquo大都督,昨日關羽中某一箭,其傷不輕,料難動彈。
不如趁其箭瘡未愈之時,掩殺彼營,令關某退過襄江,樊城之圍自然解也。
&rdquo 于禁想,此時的雲長當然不會應戰,可要把他趕過襄江又談何容易,隻怕連一寸地也不會讓,這是徒勞無益的事情。
不過于禁并不阻攔,命他領五千兵,出營讨戰。
龐德帶着兵馬趕到漢營前,見營上大門緊閉,趟闆高扯,營牆上站滿了漢軍。
龐德點馬上前,向營牆上高聲喊叫:&ldquo漢軍聽了,大将軍龐德在此,命關某出營領死!&rdquo 漢軍急往大帳來報:&ldquo禀公子爺,賊将龐德營前讨戰,口出不遜之言,請定奪!&rdquo 從今日起,為了讓關羽好好養息傷口,不再驚動他,讓他在内帳調理,一切軍務都由關平處置。
關平代父坐帳,聽得小卒來報,便領廖化、趙累、王甫等人出大帳,登營牆,見龐德耀武揚威,更比昨日得意幾分。
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