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魏公窮途逢兒郎 曹彰精勇展羽翼
關燈
小
中
大
張飛吓死!
這真是無巧不成書了。
張飛父子原來紮在大帳左側,張苞從營中出去,跨過側營門,營外就是一條寬闊的壕溝,趟闆高高扯起,張苞就在壕邊小便。
解完溲,擡頭見對面魏營上的軍士依仗着曹彰的威勢,來回巡哨竟是那樣趾高氣揚,便覺心中有氣。
回進營門,信步走上營牆,從左營兜到前營,遠眺對面營頭上曹彰的大旗與曹操的大旗并排扯在中央,好不威風! 張苞不願多看,歎了口氣,把頭低了下去,這一低頭可巧了,目光正落在離自己不遠的一塊免戰牌上。
看到這塊虎頭牌,又吊起了張苞壓抑了數十天的怒火來:為了一個小國賊,軍師不顧衆将的體面,免戰牌挂了一月有餘。
就是這塊免戰牌,壓得我幾乎透不過氣來。
我就不信曹彰當真有着擒龍伏虎之威,縱然他有,我也不怕!要是沒有這塊牌子,我一定要與曹彰決個雌雄,分個高低,也不至于躲在在營帳裡不敢露頭,白生這數十天的窩囊氣! 張苞想了一會,覺得還不忍離開,指着免戰牌怨恨地說道:&ldquo免戰牌啊免戰牌,倒盡了漢營衆将的銳氣!&rdquo 營牆的軍士見他指指點點,自言自語,大家都知道他的果子脾氣,别一時想不通把虎頭牌打掉了,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便說道:&ldquo公子爺請回,虎頭牌千萬動不得。
&rdquo你不說,他還沒有這個念頭,不過是望着牌子生悶氣,你一說就等于給了他提示,他倒真的要試一下了。
便伸手去摘,一邊無所畏懼地說:&ldquo動了又如何呢?&rdquo 守營軍士立即上前攔住道:&ldquo公子爺,此牌揭不得,乃是軍師的将令。
小卒吃罪不起。
&rdquo 張苞将軍士一推,已将免戰牌取到了手中,&ldquo老張揭牌與你無幹。
軍師的将令便怎樣,老張也要動他一動。
&rdquo 軍士見他把虎頭牌在手翻來覆去地玩弄,更是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雙腳在地上跺個不停,苦苦哀求道:&ldquo公子爺,速将此牌挂上,若被軍師知曉,軍法難容!&rdquo 張苞這階段對孔明最不滿,而你們張口一個軍師,閉口一個軍師,他很反感,便狠狠地将這塊虎頭牌向營外擲了出去,&ldquo要它何用?&rdquo一塊免戰牌不知被他抛到了何處。
營牆上圍觀的人很多,見張苞将虎頭牌抛掉,頓時一陣大嘩。
但張苞是張飛的兒子,漢軍都不想難為他,隻不過此事若被軍師知道,大家性命不保。
所以湊在一起要為他找些理由出來。
一面對張苞說道:&ldquo公子爺,速速歸營去罷,我等去大帳禀複軍師。
&rdquo 張苞是個直性子,他想,萬一孔明查問,反害了守營軍士。
好漢做事豈能連累他人!便道:&ldquo速去禀報,老張打了免戰牌在此等侯!&rdquo 漢軍想,你真是個傻瓜,我們好心勸你,你卻一點不懂。
要知道軍師軍令森嚴,執法如山,難道他會怕你不成?既然他不知厲害,那我們也隻有去實禀了。
卻說孔明也昕到了營前的喧嘩之聲,使命令手下:&ldquo與我查來!&rdquo&ldquo禀軍師!&rdquo守營軍士急步至寝帳,&ldquo免戰牌不知去向。
&rdquo&ldquo嗯?&rdquo孔明想,挂了五十天的免戰牌,怎麼今天會不知去向的呢?必定有人不服将它摘取了。
便問:&ldquo爾等可見誰人摘牌?&rdquo&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孔明見他支支吾吾,便知有蹊跷,喝令道:&ldquo膽敢慌報軍情,嚴懲不貸!從實講來!&rdquo 軍士吃不住這一吓,不敢為張苞遮護,便将實情從頭至尾地複述了一遍,&ldquo小人該死,請軍師恕罪!&rdquo 劉備一聽此話也大吃一驚,他想,這是軍令,打擊免戰牌就是藐視主帥,目無軍規,這有殺頭之罪的。
張苞怎麼這樣不懂事,會闖出這種禍來。
孔明反而鎮定了下來,事情發生在大營中總歸好辦。
十分平靜地吩咐道:&ldquo起鼓升帳。
&rdquo 孔明的脾氣劉備最清楚,事情鬧得越大,他越顯得冷靜,好象一點事情也沒有似的。
看丁他此時的臉色就象一泓清泉,而劉備卻預料到将會有軒然大波。
暗忖道:過去在新野時,兵不滿千,将不過十,正是用将之時,三弟也因不服孔明闖轅門鬧事,結果差點被他斬去。
今天兵多将廣,他決不在乎一個罪将,必斬無疑。
所以劉備非常擔心地先上了大帳。
卻說張飛擺下了酒菜,等侯兒子回來對酌,左等不來,右等不見,看看時光不早,便要命燕将出去尋找。
突然間傳來鼓聲,軍士急步跑來,&ldquo三将軍,不好了,公子爺打掉了免戰牌,軍師坐帳要治他之罪!&rdquo&ldquo啊呀&hellip&hellip&rdquo 張飛驚出了滿頭大汗,正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五十天來寸步不離,一點事情也沒有,就是今天放松了半步,他就闖出了這等大禍來。
急得張飛的黑臉變成了紫色。
不敢久留,匆匆跨出營帳,來見孔明。
兩旁文武到齊,孔明這才從寝帳中走出,往中間一坐,忙問:&ldquo何人擊鼓?&rdquo 守營軍士上帳正式報道:&ldquo軍師在上,适才公子爺張苞擅自打去營牆上的免戰牌,特來禀告。
&rdquo&ldquo退下。
&rdquo孔明待軍士退了出去,便對帳外呼道:&ldquo傳張苞進帳。
&rdquo &ldquo來也!&rdquo張苞聽得孔明傳他,毫不畏懼,闊步上了大帳。
他覺得打掉一塊免戰牌算不了什麼,根本用不着這樣大驚小怪。
到虎案前一拱手:&ldquo軍師在上,張苞拜見!&rdquo&ldquo張苞。
&rdquo&ldquo在!&rdquo&ldquo營牆所懸免戰牌乃主公之命,奠非被汝打掉了?&rdquo張苞無所謂地答道:&ldquo正是老張所為。
&rdquo 張飛見兒子這樣直言不諱,十分擔心。
暗急道:兒子啊,你怎麼這樣傻,軍師問你,你應回答得婉轉些,說是不小心碰掉的。
雖然孔明知道是假,但罪名要小得多。
你這樣回答,将罪名全部包攬了下來,隻怕腦袋不保。
張飛暗自着急,可他不想想張苞怎能同他相比呢! 孔明見他回答得這樣幹脆,而且還滿理直氣壯,便厲聲喝道:&ldquo叱!不法将竟然口出狂言。
可知曉為将之道,軍令為先;将士受命,方可必勝;目無軍規,猶如散沙一盤。
爾敢打去免戰牌,藐視軍法,可知罪否?&rdquo 張苞素知孔明執法嚴厲,也聽張飛講過醉闖轅門的軍情,所以一直很敬重他。
但是今天的事情,張苞覺得自己的理由很充足,故而對孔明這樣問他很不服氣。
便也提高嗓音道:&ldquo叫你一聲老子的老師!&rdquo 張苞以為老子是自己至高無上的長輩了,你是我家老子的老師,這樣稱呼最為尊重。
不料這種稱呼隻有他這樣的阿戆叫得出來,旁人聽都不敢聽。
吓得兩旁文武手足無措,都看着孔明。
張苞又道:&ldquo你不顧将士心情,懸牌五十天,閉營不戰,坐失良機,莫非此是為将之道?也能取勝小國賊?&rdquo别看他呆頭呆腦,說起話來倒也頭頭是道,話都問到了點子上,帳上有不少戰将都贊同他的說法,甚至連劉備也有同感。
他曾幾次問過孔明為什麼要挂牌閉營,孔明總是說自有道理,可道理在什麼地方,劉備一點也不知道。
孔明見他反來責備自已,斥道:&ldquo用兵之道自有亮坐鎮中軍,運籌帷幄,亮自有道理,不勞爾多問。
亮要問你,擅摘免戰牌,可知罪麼?&rdquo &ldquo老張雖則知罪,然軍師屯數十萬精兵猛将于營中卻不交戰,豈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衆将軍皆欲出營與小國賊決一死戰,要此免戰牌何用!&rdquo &ldquo既然知罪!來!将不法将張苞推出中軍大帳,斬訖報來!&rdquo &ldquo是!&rdquo三班手下答應一聲,擁了上去。
見張苞自己已将雙手反剪,使用繩索将他五花大綁,推了出去。
張苞回身走時,見張飛淚流滿面,反去安慰道:&ldquo老子,不要傷心。
兒子的老婆不要了,送與你吧!&rdquo人都死了,還要老婆幹什麼。
還是托給父親最放心。
張飛隻當兒子在尋開心,喝道:&ldquo放屁!&rdquo兒子的老婆,老子怎麼可以繼承呢。
望着兒子走出大帳的背影,張飛急得淚如雨下,十分悲傷地走到了孔明的面前求情道:&ldquo老師啊,張苞犯罪,盡是老張之過。
俗話說,&lsquo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rsquo。
老張隻有張苞一子.願将一生之功來贖犬子不赦之罪。
萬望老師開恩!&rdquo 可憐天下父母心。
做父母的一生嘔心瀝血,得不
張飛父子原來紮在大帳左側,張苞從營中出去,跨過側營門,營外就是一條寬闊的壕溝,趟闆高高扯起,張苞就在壕邊小便。
解完溲,擡頭見對面魏營上的軍士依仗着曹彰的威勢,來回巡哨竟是那樣趾高氣揚,便覺心中有氣。
回進營門,信步走上營牆,從左營兜到前營,遠眺對面營頭上曹彰的大旗與曹操的大旗并排扯在中央,好不威風! 張苞不願多看,歎了口氣,把頭低了下去,這一低頭可巧了,目光正落在離自己不遠的一塊免戰牌上。
看到這塊虎頭牌,又吊起了張苞壓抑了數十天的怒火來:為了一個小國賊,軍師不顧衆将的體面,免戰牌挂了一月有餘。
就是這塊免戰牌,壓得我幾乎透不過氣來。
我就不信曹彰當真有着擒龍伏虎之威,縱然他有,我也不怕!要是沒有這塊牌子,我一定要與曹彰決個雌雄,分個高低,也不至于躲在在營帳裡不敢露頭,白生這數十天的窩囊氣! 張苞想了一會,覺得還不忍離開,指着免戰牌怨恨地說道:&ldquo免戰牌啊免戰牌,倒盡了漢營衆将的銳氣!&rdquo 營牆的軍士見他指指點點,自言自語,大家都知道他的果子脾氣,别一時想不通把虎頭牌打掉了,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便說道:&ldquo公子爺請回,虎頭牌千萬動不得。
&rdquo你不說,他還沒有這個念頭,不過是望着牌子生悶氣,你一說就等于給了他提示,他倒真的要試一下了。
便伸手去摘,一邊無所畏懼地說:&ldquo動了又如何呢?&rdquo 守營軍士立即上前攔住道:&ldquo公子爺,此牌揭不得,乃是軍師的将令。
小卒吃罪不起。
&rdquo 張苞将軍士一推,已将免戰牌取到了手中,&ldquo老張揭牌與你無幹。
軍師的将令便怎樣,老張也要動他一動。
&rdquo 軍士見他把虎頭牌在手翻來覆去地玩弄,更是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雙腳在地上跺個不停,苦苦哀求道:&ldquo公子爺,速将此牌挂上,若被軍師知曉,軍法難容!&rdquo 張苞這階段對孔明最不滿,而你們張口一個軍師,閉口一個軍師,他很反感,便狠狠地将這塊虎頭牌向營外擲了出去,&ldquo要它何用?&rdquo一塊免戰牌不知被他抛到了何處。
營牆上圍觀的人很多,見張苞将虎頭牌抛掉,頓時一陣大嘩。
但張苞是張飛的兒子,漢軍都不想難為他,隻不過此事若被軍師知道,大家性命不保。
所以湊在一起要為他找些理由出來。
一面對張苞說道:&ldquo公子爺,速速歸營去罷,我等去大帳禀複軍師。
&rdquo 張苞是個直性子,他想,萬一孔明查問,反害了守營軍士。
好漢做事豈能連累他人!便道:&ldquo速去禀報,老張打了免戰牌在此等侯!&rdquo 漢軍想,你真是個傻瓜,我們好心勸你,你卻一點不懂。
要知道軍師軍令森嚴,執法如山,難道他會怕你不成?既然他不知厲害,那我們也隻有去實禀了。
卻說孔明也昕到了營前的喧嘩之聲,使命令手下:&ldquo與我查來!&rdquo&ldquo禀軍師!&rdquo守營軍士急步至寝帳,&ldquo免戰牌不知去向。
&rdquo&ldquo嗯?&rdquo孔明想,挂了五十天的免戰牌,怎麼今天會不知去向的呢?必定有人不服将它摘取了。
便問:&ldquo爾等可見誰人摘牌?&rdquo&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孔明見他支支吾吾,便知有蹊跷,喝令道:&ldquo膽敢慌報軍情,嚴懲不貸!從實講來!&rdquo 軍士吃不住這一吓,不敢為張苞遮護,便将實情從頭至尾地複述了一遍,&ldquo小人該死,請軍師恕罪!&rdquo 劉備一聽此話也大吃一驚,他想,這是軍令,打擊免戰牌就是藐視主帥,目無軍規,這有殺頭之罪的。
張苞怎麼這樣不懂事,會闖出這種禍來。
孔明反而鎮定了下來,事情發生在大營中總歸好辦。
十分平靜地吩咐道:&ldquo起鼓升帳。
&rdquo 孔明的脾氣劉備最清楚,事情鬧得越大,他越顯得冷靜,好象一點事情也沒有似的。
看丁他此時的臉色就象一泓清泉,而劉備卻預料到将會有軒然大波。
暗忖道:過去在新野時,兵不滿千,将不過十,正是用将之時,三弟也因不服孔明闖轅門鬧事,結果差點被他斬去。
今天兵多将廣,他決不在乎一個罪将,必斬無疑。
所以劉備非常擔心地先上了大帳。
卻說張飛擺下了酒菜,等侯兒子回來對酌,左等不來,右等不見,看看時光不早,便要命燕将出去尋找。
突然間傳來鼓聲,軍士急步跑來,&ldquo三将軍,不好了,公子爺打掉了免戰牌,軍師坐帳要治他之罪!&rdquo&ldquo啊呀&hellip&hellip&rdquo 張飛驚出了滿頭大汗,正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五十天來寸步不離,一點事情也沒有,就是今天放松了半步,他就闖出了這等大禍來。
急得張飛的黑臉變成了紫色。
不敢久留,匆匆跨出營帳,來見孔明。
兩旁文武到齊,孔明這才從寝帳中走出,往中間一坐,忙問:&ldquo何人擊鼓?&rdquo 守營軍士上帳正式報道:&ldquo軍師在上,适才公子爺張苞擅自打去營牆上的免戰牌,特來禀告。
&rdquo&ldquo退下。
&rdquo孔明待軍士退了出去,便對帳外呼道:&ldquo傳張苞進帳。
&rdquo &ldquo來也!&rdquo張苞聽得孔明傳他,毫不畏懼,闊步上了大帳。
他覺得打掉一塊免戰牌算不了什麼,根本用不着這樣大驚小怪。
到虎案前一拱手:&ldquo軍師在上,張苞拜見!&rdquo&ldquo張苞。
&rdquo&ldquo在!&rdquo&ldquo營牆所懸免戰牌乃主公之命,奠非被汝打掉了?&rdquo張苞無所謂地答道:&ldquo正是老張所為。
&rdquo 張飛見兒子這樣直言不諱,十分擔心。
暗急道:兒子啊,你怎麼這樣傻,軍師問你,你應回答得婉轉些,說是不小心碰掉的。
雖然孔明知道是假,但罪名要小得多。
你這樣回答,将罪名全部包攬了下來,隻怕腦袋不保。
張飛暗自着急,可他不想想張苞怎能同他相比呢! 孔明見他回答得這樣幹脆,而且還滿理直氣壯,便厲聲喝道:&ldquo叱!不法将竟然口出狂言。
可知曉為将之道,軍令為先;将士受命,方可必勝;目無軍規,猶如散沙一盤。
爾敢打去免戰牌,藐視軍法,可知罪否?&rdquo 張苞素知孔明執法嚴厲,也聽張飛講過醉闖轅門的軍情,所以一直很敬重他。
但是今天的事情,張苞覺得自己的理由很充足,故而對孔明這樣問他很不服氣。
便也提高嗓音道:&ldquo叫你一聲老子的老師!&rdquo 張苞以為老子是自己至高無上的長輩了,你是我家老子的老師,這樣稱呼最為尊重。
不料這種稱呼隻有他這樣的阿戆叫得出來,旁人聽都不敢聽。
吓得兩旁文武手足無措,都看着孔明。
張苞又道:&ldquo你不顧将士心情,懸牌五十天,閉營不戰,坐失良機,莫非此是為将之道?也能取勝小國賊?&rdquo别看他呆頭呆腦,說起話來倒也頭頭是道,話都問到了點子上,帳上有不少戰将都贊同他的說法,甚至連劉備也有同感。
他曾幾次問過孔明為什麼要挂牌閉營,孔明總是說自有道理,可道理在什麼地方,劉備一點也不知道。
孔明見他反來責備自已,斥道:&ldquo用兵之道自有亮坐鎮中軍,運籌帷幄,亮自有道理,不勞爾多問。
亮要問你,擅摘免戰牌,可知罪麼?&rdquo &ldquo老張雖則知罪,然軍師屯數十萬精兵猛将于營中卻不交戰,豈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衆将軍皆欲出營與小國賊決一死戰,要此免戰牌何用!&rdquo &ldquo既然知罪!來!将不法将張苞推出中軍大帳,斬訖報來!&rdquo &ldquo是!&rdquo三班手下答應一聲,擁了上去。
見張苞自己已将雙手反剪,使用繩索将他五花大綁,推了出去。
張苞回身走時,見張飛淚流滿面,反去安慰道:&ldquo老子,不要傷心。
兒子的老婆不要了,送與你吧!&rdquo人都死了,還要老婆幹什麼。
還是托給父親最放心。
張飛隻當兒子在尋開心,喝道:&ldquo放屁!&rdquo兒子的老婆,老子怎麼可以繼承呢。
望着兒子走出大帳的背影,張飛急得淚如雨下,十分悲傷地走到了孔明的面前求情道:&ldquo老師啊,張苞犯罪,盡是老張之過。
俗話說,&lsquo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rsquo。
老張隻有張苞一子.願将一生之功來贖犬子不赦之罪。
萬望老師開恩!&rdquo 可憐天下父母心。
做父母的一生嘔心瀝血,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