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魏公窮途逢兒郎 曹彰精勇展羽翼

關燈
細。

    便也傳令點兵五萬,去營前設立旗門。

     遂與劉備駕車騎馬來到營前,停車扣馬。

    隻見戰場中央金光閃閃一将,手捧畫戟端坐在馬背之上,生得熊腰虎背,而且身大力壯,鬥志昂揚,果然是個大将的身坯。

    觀察之間,一将已潑腿上陣,衆将一看,原來是陽平山上的吉穆。

    他是綠林之人,少有軍規,見曹彰在戰場上耀武揚威,早巳按捺不住,想到殺父之仇,情不自禁溜動雙腿就跑上陣去。

     曹彰見漢軍中來了一員步将,急挺畫戟問道:&ldquo來将住了!通下名來!&rdquo 吉穆初到軍前,哪來管你姓甚名誰,一個勁地跑到馬前,舞起一對鋼刀就向黃骠馬的頭部砍去,&ldquo呔,小國賊!本将軍吉穆便是。

    看刀!&rdquo 曹彰天生神力,見他打得這麼急,一邊圈轉馬頭,一面單手提戟招架,&ldquo吉穆且慢!&rdquo&ldquo嚓啷&rdquo一聲,吉穆就趁他這股力,雙刀在畫戟上一按,兩腿一踮,一個旋風躍了起來。

    可惜他的武藝很平常,并不高,回下來時雙刀直向曹彰的頭頂刺去,大吼道:&ldquo小國賊看刀!&rdquo 黃須兒已經知道了吉穆的功底,暗思道:似你這般本領也敢和我交手?并不招架,而是不慌不忙将身子一閃,看他再用什麼招式。

    吉穆雙刀齊下,希望曹彰招架,這樣可以借他之力變換自己的戰法。

    不料見他非但不招架,還躲開了雙刀,自己刺了個空,人直往下沉,這一跤摔下去少不了鼻青臉腫,皮破血流。

    然而就在吉穆着急的時候,黃須兒起右手往他背上輕輕一抓,懸在了空中,左手用畫戟的尖鋒對準了他的腦門,照面就把吉穆擒在手中。

    惹得旗門下的魏軍無不拍手擊掌。

    一年多來,每戰必敗,今日是打了個勝仗,魏軍怎不要揚眉吐氣? 曹彰在喝彩聲中圈馬來到旗門,大聲道:&ldquo父王,孩兒照面擒住漢将,名喚吉穆。

    請父王發落!&rdquo擒了此将讓父親消消氣,給衆軍壯壯膽。

    說着,便将吉穆抛在地上,&ldquo軍士們,将吉穆捆綁!&rdquo 曹彰有勇無謀,隻為擒住了吉穆事情就算了結。

    誰知吉穆是個步将,被你吊在半空中他施展不開,所以也不敢相強。

    然而一落地就能生根,更何況手中的雙刀還在,身體又十分靈活,四肢剛一沾地,便已縱起,面前就是殺父的仇人,吉穆不顧一切地撲了上去,揮舞着鋼刀就向曹操刺去,&ldquo老賊去罷!&rdquo誰也沒有料到事情會突然緊張起來,都被服前發生的事弄得措手不及。

     曹操見這個陽平山曾要殺他的吉穆向他撲來,早也慌了神,本能地将身子向後一仰,急呼道:&ldquo軍士何在?&rdquo一句話把兩旁的将士從驚慌喚醒過來,正當吉穆第一刀落空,反手再欲第二刀時,兩旁的侍衛一擁而上,刀槍齊舉,硬是将吉穆活活地剁死在曹操的面前。

     驚魂方定,曹操望着體無完膚的吉穆,又頗含責備地看了曹彰一眼:真好險哪,要是被吉穆得逞的話,豈不被劉備恥笑!你實在太無頭腦了,唯恐老子不死,去抓個人來刺死我。

     曹彰和衆将也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呆呆地看着地上的死屍。

     曹操傳令将屍體收拾,曹彰複又返身戰場。

    一場虛驚差點釀成千占奇事。

    對魏軍旗門發生的事情孔明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吉穆上前還不足以掂出黃須兒的斤兩,便同:&ldquo哪位将軍出馬?&rdquo旗門下智勇雙全的大将盡多,到了今日這種場面,大家都不争着出馬,他們知道眼前這個對手非但膂力大得出奇,而且武藝也高得出衆,光靠硬拚是沒法取勝的,因此,大家都在觀察曹彰打仗的特點以及可加利用的弱點。

     孔明的同聲剛落,兩旁同時飛出兩騎戰馬,直馳陣中。

    定睛看時,卻是蜀中名将吳蘭、雷銅。

    孔明想,這兩個同時出陣可以摸一摸黃須兒的底了。

     曹彰見對面來的二将手中都是一柄開山巨斧,都是身材高大,也都長個黑臉,看得出功底不淺。

    遂喝遭:&ldquo叱!來将扣馬留名!&rdquo&ldquo大将軍吳蘭。

    &rdquo&ldquo大将軍雷銅便是。

    小國賊留名!&rdquo&ldquo魏王千歲之子,曹彰是也!來将放馬!&rdquo 吳、雷二将總以為兩個戰一個穩取勝,因此并馬掃上前去,舉斧便砍,&ldquo小國賊招打!&rdquo雙斧齊下,兩股陰風蓋頂而下。

     曹彰運了一下功,右手握在畫戟的中間,單手向兩柄同時打來的巨斧枭了上去,怒吼道:&ldquo漢将且慢!&rdquo 吳蘭和雷銅見他單手來擋,便一齊用力,隻聽得&ldquo當&rdquo的一聲,兩斧竟同時蕩了出去,意想不到的神力使他們吃驚,料着兩人也不是他的對手,欲掉馬回營。

    可曹彰的武藝之好,竟不容漢将多想,就在吳、雷二人剛要轉身的當口,戟尖直刺吳蘭的咽喉,戟鑽猛向雷銅的頭顱打去,&ldquo漢将去罷!&rdquo畫戟到處,各有所擊,刺得吳蘭三管齊斷,打得雷銅腩漿四濺,一對漢将滾下馬來,斧頭落地,溜缰馬往回逃去。

    眨眼工夫傷了二員漢将。

     魏軍立即奔上戰場,割下首級,送到曹操的面前。

    曹操吩咐懸于旗門之上,号令三軍。

    黃須兒橫戟勒馬,不可一世,朝着漢軍旗門高呼道:&ldquo誰來馬前領死!&rdquo 漢軍自入東川以來,還未遇到這樣兇悍的勁敵,竟然能在片刻之間連殺三将,衆文武無不驚詫,不少人為之戰栗。

     孔明與劉備無聲地對視了一下:黃須兒果然好身手,看來隻能智取而不可力敵。

    旗門下一片寂靜,好象被眼前的強敵震懾住了似的。

     武将中有一人早就憋不住,他想,我昔年潼關戰許褚,葭蔭關敵張飛,都未曾吃過一點虧,正恨沒遇到過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莫非今日就怕這小國賊不成?便向四輪車上的孔明道:&ldquo軍師,料此黃須小兒有多大武藝,竟敢如此猖狂。

    待超出馬,定斬此匹夫國賊。

    &rdquo 孔明聽了,并沒點頭應允,也沒搖首反對,仍是默而無語。

    并非說馬超不能戰勝曹彰,而是不必作這樣無為的拚殺,在想更巧妙的辦法徹底戰勝魏軍。

    所以,對馬超的請求毫不理睬。

    在這種關鍵時刻,馬超未經到孔明答應也不敢貿然出馬。

    隻得退過一旁。

     孔明令手下往陣中去奪回吳蘭、雷銅的沒頭屍體,立即入土厚葬。

    對面旗門不對傳來陣陣叫聲:&ldquo我家小千歲厲害啊!&rdquo&ldquo命漢将出馬交戰!&rdquo叫喊聲激惱了小戆張苞,他見大家都不出戰,連馬超的請戰也被軍師的沉默拒絕了,他按撩不住心頭之恨,便對張飛道:&ldquo老子啊,小國賊欺人太甚,兒子出馬去取他的腦袋!&rdquo 張飛對他搖了搖頭,輕聲斥道:&ldquo兒子啊,休要造次,未奉軍師之命,豈可出馬?!&rdquo可張苞哪裡肯聽,兩腿一閃,執矛便要出去。

    可是紅鬃馬隻是嘶叫跳騰,卻是一步也不向前。

    覺得奇怪,一面拍着馬,一面自言自語道:&ldquo馬兒啊,休與老張打趣,速速向前!&rdquo不管你怎麼拍、怎麼叫,戰馬仍在原地不動。

    回頭一看,卻原來是他的老子拉住了戰馬的尾巴。

    張飛見兒子定要出去,拖住了馬尾死活不放,一邊喊道:&ldquo兒子啊,且休上前送命,老子隻生小兒一人。

    &rdquo旗門下的人昕了張飛的話都笑了出來。

     其實,張飛不讓兒子出戰是有道理的,兩虎相争,必有一傷,曹彰此時銳氣正盛,理應避而遠之,有頭腦的人決不會在這個時候去和他相拚,作無謂的犧牲。

    可是小戆他并不是這樣想,隻想用自己高強的武藝戰勝對手,而并沒估量一下能否戰勝他。

     張苞被他老子拖住了馬尾巴,就象小孩子撒嬌一樣手足亂舞。

    不料這樣一來,手中的長矛鑽子打着了在旁陳式的坐騎,戰馬以為主人催他出征,奮起四蹄就向前面馳去。

     陳式的戰馬一走,他的刀鑽又碰到了杜微的戰馬,兩騎馬雙雙飛出,将兩員大将送上了戰場。

    旗門下的軍士見有人出馬,立即鳴放号炮。

    聽到炮聲,陳式和杜微便不能勒馬回來,一前一後,不由自主地沖了上去。

    張飛見他們二人出去,知道兒子闖下了大禍,要想喚回,炮聲已響。

     張苞聽得炮聲,手不舞,腳也不動了,彈出一對環眼看着陣中。

     曹操見黃須兒果然有萬夫不當之勇,打得漢将都不敢出戰,暗自得意。

    可他也很清楚,漢軍中骁勇之将多得很,說不定暫時的安靜會變成一場血腥惡戰。

    所以,曹操一直注視着漢軍旗門的動靜,以防軍情的突變。

    正在此時,傳來一聲炮響,漢軍旗門又跑出二員戰将,跑在前面的一将正是前番米倉山擒住過的杜微。

    看到是他出戰,曹操完全放下心來,對着兒子大聲叫道:&ldquo吾兒聽了,将此來将生擒活捉!&rdquo 兩番擒他,兩番被他走脫,我定要再擒他一番,看他還能走脫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