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開祖廟祭弟除逆子 繼宗祀撫民稱仁君
關燈
小
中
大
rdquo
手下人從殿上一直傳到了廟前,&ldquo呔!千歲有旨,命劉封膝行進見!&rdquo
今日劉封自知罪責非輕,身上換了一套罪衣罪裙,想在認罪态度上來減輕一點罪名。
因而到了廟前雙手舉刀,頂在頭上,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
聽得裡而傳出話來,說一聲:&ldquo有旨。
&rdquo便雙膝移動,直往裡面而去。
三百多步路。
到底不短,行不到一半,已見他袍碎皮破,甬道上出現了滴滴血斑,滿頭的汗就像雨一樣淋了下來,盡管他還在勉力前行,可從他那紙一樣白的臉色上得知,劉封不過是在贖罪罷了,速度大大地慢了下來。
劉備在裡面等得不耐煩,便喝令手下将劉封拖進來。
三四個手下一擁而上,在劉封腋下一提,連拖帶拉地提上了大殿,抛在了劉備的面前。
劉封端正了身子,跪倒在父親的腳前,驚悸交加道:&ldquo父王在上,罪子劉封叩見父王。
&rdquo 劉備低頭怒視着劉封,見他發帚高挑,臉如土色,沉着腦袋,身體不停地顫抖着。
&ldquo擡起頭來。
&rdquo 劉封抖抖瑟瑟擡起了頭,見父親身子側坐,臂肘支在案上,拳頭撐着太陽穴,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劉封這才放大了些膽,轉動着眼睛朝四下看了一遍,面前都是列代漢室祖先之位,父親身後是二叔雲長的靈位。
白蠟高燒,卻是這樣昏黃陰森。
兩旁文武面目神峻,大多低着頭,軍師雖然像以往一樣安閑地閉着雙目,但手中的羽扇卻停止了搖動。
劉封的目光落到案桌上的一柄雪白裎亮,寒光四射的寶劍上,隻覺得冷汗直冒,一陣目眩。
劉備正視下面怒道:&ldquo辱子有何面目複來見吾!&rdquo 劉封哭拜于地,細奏前事。
說道:&ldquo叔父之難,非兒不救,因孟達谏阻故耳。
&rdquo 劉備聽他将罪責推到孟達的身上,愈發大怒:&ldquo汝須食人食,衣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聽讒賊所阻!似汝這等無情無義之人、不忠不孝之徒,豈能立于天地之間!&rdquo說到這兒,手已搭上這柄寶劍,臉上露出了殺氣。
孔明一看情況不妙,料定劉備決不肯饒他,立即座上擡身,羽扇放下,将頭上的綸巾取了下來,走到劉備面前亦然跪了下去,&ldquo臣啟奏大王:劉封不救君侯,果然罪孽深重,理應以軍法處之。
然毀書斬使,不降操賊,可恕其一。
提兵讨賊,射傷孟達,可恕其二。
自回成都,面君請罪,可恕其三。
請主公暫息雷霆之怒,寬恩一二,免其死罪,足見大王之恩德。
&rdquo 畢竟是多年的養子,有了十幾年的父子之恩,盡管一時怒起可殺其頭,但終究是有感情的。
然而一想到關羽之死,想到三弟張飛臨行的情狀,劉備又不能不治劉封之罪,以全桃園弟兄之義,因而轉怒道:&ldquo這逆子既是不聽孟達之言,不降魏曹,何不早斬叛賊!既知提兵讨伐上庸,何不早出精兵引救吾二弟!既知有罪,何不早來成都。
今日喪軍失城,走投無路,方來見吾,豈可饒恕理軍師不必多言,請起。
&rdquo 孔明被劉備駁去了這三條理由,心想,過去一向是言聽計從,如今連一句話也聽不進去了,反而把我的話也駁了回來,看來今日無法勸轉其心。
孔明不勸轉劉備,怎麼也不肯站起來。
一旁趙雲立即接了上去,跪在孔明的身邊。
:&ldquo臣冒死啟奏大王:劉封不發救兵,實是罪不容赦。
然君侯新亡,再斬心腹,于軍不利。
可命他沙場殺敵,将功贖罪。
&rdquo 劉備道:&ldquo四弟,似這等無用之輩,何能沙場立功!不如早命他一命赴陰,以絕後患!&rdquo 話音剛落,馬超亦站起來,急步走到趙雲身邊,朝劉備拜了下去,&ldquo臣馬超冒死啟奏千歲:劉封罪大滔天,軍法當斬。
然劉封随大王三年取西川,一年平東川,功績累累。
某願以身價擔保,使其立功贖罪。
還請大王恩準,免其一死。
&rdquo馬超向來性格直爽,說話直截了當,意思要劉備回過頭去想想,多想他的長處和功績,不要為了所謂的&ldquo弟兄之義&rdquo屈殺了多年的養子。
劉備馬上答道:&ldquo孟起雖知劉封四年之功,然不曉吾弟兄三十餘年之義,兩者天壤之别,豈可相比!&rdquo 馬超想,一個是四年,一個是三十多年,這筆賬隻有你會算。
馬超搖了搖頭,跟着趙雲跪在軍師的身旁。
一旁魏延走了出來。
雖然走了出來,但心裡是老大的不願。
他見軍師和趙雲等人都無法勸住劉備,料想劉備也決不會聽從自己的話。
為了表示緊跟孔明,魏延不得不走出來。
一面跪下去,一面心裡想,昨日我在軍師府也曾受過劉封的幾個響頭,不替他說幾句也過意不去,哪怕不聽,叩還幾個頭,也算盡到了我的意。
劉備一看就知道魏延又是來做說客的,不等他開口,便大聲喝住了他:&ldquo文長,不必開口,退下了!&rdquo 到嘴邊的話全部被吓了回去,魏延心安理得地跪在馬超之側。
劉備雖然沒有聽從他們的話,但一看到地上跪着的這四位讨情的人,都是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大臣。
心想,若無孔明,我們弟兄三人早已四散而去,哪裡會有今天的三分天下。
想那子龍,長坂坡三沖敵營,百萬曹軍之中救出阿鬥,浔陽江上二番奪子。
到了我的身邊,哪一仗沒有他的功勞?再說馬超,取東川大戰曹彰,威風英武,功勳卓著,忠心漢室。
魏延為了救我劉備,妻兒老小盡被小奸蔡瑁殺盡,從長沙到現在,的确是勞苦功高。
他們都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大漢江山,還不是為了助我複興劉家天下?&hellip&hellip想到這兒,劉備又覺得有些不忍起來,憤怒的眼神也漸漸黯淡起來,按着劍柄的手收了回去。
孔明看到了劉備神态的變化,正打算再次進谏。
忽兒大殿口傳來一聲喝:&ldquo奉了大王命,五溪調番兵。
廖化來也!&rdquo 廖化一回到成都,先到漢中王府交差,聽說今日漢中王開祖廟,殺劉封,不在府中,便徑直趕到這兒。
剛跨進廟殿,隻見地上跪着四五個人,兩旁座位上都空着,心裡已經明白了幾分:劉封啊劉封,你不可一世,也有今天的下場!但看到孔明等人都跪着不動,暗叫不妙。
廖化為着上庸讨救兵的事,恨透了劉封,恨不能上前一劍将他揮成兩段。
他擔心主上被孔明等人求情軟下心來,便心生一計,直奔雲長靈前,号陶大哭:&ldquo主人啊,小将未曾讨得上庸救兵,耽誤了時間,連累主人遭災,此皆廖化之罪也!&rdquo 孔明聽到廖化哭告的聲音,馬上意識到,此
因而到了廟前雙手舉刀,頂在頭上,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
聽得裡而傳出話來,說一聲:&ldquo有旨。
&rdquo便雙膝移動,直往裡面而去。
三百多步路。
到底不短,行不到一半,已見他袍碎皮破,甬道上出現了滴滴血斑,滿頭的汗就像雨一樣淋了下來,盡管他還在勉力前行,可從他那紙一樣白的臉色上得知,劉封不過是在贖罪罷了,速度大大地慢了下來。
劉備在裡面等得不耐煩,便喝令手下将劉封拖進來。
三四個手下一擁而上,在劉封腋下一提,連拖帶拉地提上了大殿,抛在了劉備的面前。
劉封端正了身子,跪倒在父親的腳前,驚悸交加道:&ldquo父王在上,罪子劉封叩見父王。
&rdquo 劉備低頭怒視着劉封,見他發帚高挑,臉如土色,沉着腦袋,身體不停地顫抖着。
&ldquo擡起頭來。
&rdquo 劉封抖抖瑟瑟擡起了頭,見父親身子側坐,臂肘支在案上,拳頭撐着太陽穴,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劉封這才放大了些膽,轉動着眼睛朝四下看了一遍,面前都是列代漢室祖先之位,父親身後是二叔雲長的靈位。
白蠟高燒,卻是這樣昏黃陰森。
兩旁文武面目神峻,大多低着頭,軍師雖然像以往一樣安閑地閉着雙目,但手中的羽扇卻停止了搖動。
劉封的目光落到案桌上的一柄雪白裎亮,寒光四射的寶劍上,隻覺得冷汗直冒,一陣目眩。
劉備正視下面怒道:&ldquo辱子有何面目複來見吾!&rdquo 劉封哭拜于地,細奏前事。
說道:&ldquo叔父之難,非兒不救,因孟達谏阻故耳。
&rdquo 劉備聽他将罪責推到孟達的身上,愈發大怒:&ldquo汝須食人食,衣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聽讒賊所阻!似汝這等無情無義之人、不忠不孝之徒,豈能立于天地之間!&rdquo說到這兒,手已搭上這柄寶劍,臉上露出了殺氣。
孔明一看情況不妙,料定劉備決不肯饒他,立即座上擡身,羽扇放下,将頭上的綸巾取了下來,走到劉備面前亦然跪了下去,&ldquo臣啟奏大王:劉封不救君侯,果然罪孽深重,理應以軍法處之。
然毀書斬使,不降操賊,可恕其一。
提兵讨賊,射傷孟達,可恕其二。
自回成都,面君請罪,可恕其三。
請主公暫息雷霆之怒,寬恩一二,免其死罪,足見大王之恩德。
&rdquo 畢竟是多年的養子,有了十幾年的父子之恩,盡管一時怒起可殺其頭,但終究是有感情的。
然而一想到關羽之死,想到三弟張飛臨行的情狀,劉備又不能不治劉封之罪,以全桃園弟兄之義,因而轉怒道:&ldquo這逆子既是不聽孟達之言,不降魏曹,何不早斬叛賊!既知提兵讨伐上庸,何不早出精兵引救吾二弟!既知有罪,何不早來成都。
今日喪軍失城,走投無路,方來見吾,豈可饒恕理軍師不必多言,請起。
&rdquo 孔明被劉備駁去了這三條理由,心想,過去一向是言聽計從,如今連一句話也聽不進去了,反而把我的話也駁了回來,看來今日無法勸轉其心。
孔明不勸轉劉備,怎麼也不肯站起來。
一旁趙雲立即接了上去,跪在孔明的身邊。
:&ldquo臣冒死啟奏大王:劉封不發救兵,實是罪不容赦。
然君侯新亡,再斬心腹,于軍不利。
可命他沙場殺敵,将功贖罪。
&rdquo 劉備道:&ldquo四弟,似這等無用之輩,何能沙場立功!不如早命他一命赴陰,以絕後患!&rdquo 話音剛落,馬超亦站起來,急步走到趙雲身邊,朝劉備拜了下去,&ldquo臣馬超冒死啟奏千歲:劉封罪大滔天,軍法當斬。
然劉封随大王三年取西川,一年平東川,功績累累。
某願以身價擔保,使其立功贖罪。
還請大王恩準,免其一死。
&rdquo馬超向來性格直爽,說話直截了當,意思要劉備回過頭去想想,多想他的長處和功績,不要為了所謂的&ldquo弟兄之義&rdquo屈殺了多年的養子。
劉備馬上答道:&ldquo孟起雖知劉封四年之功,然不曉吾弟兄三十餘年之義,兩者天壤之别,豈可相比!&rdquo 馬超想,一個是四年,一個是三十多年,這筆賬隻有你會算。
馬超搖了搖頭,跟着趙雲跪在軍師的身旁。
一旁魏延走了出來。
雖然走了出來,但心裡是老大的不願。
他見軍師和趙雲等人都無法勸住劉備,料想劉備也決不會聽從自己的話。
為了表示緊跟孔明,魏延不得不走出來。
一面跪下去,一面心裡想,昨日我在軍師府也曾受過劉封的幾個響頭,不替他說幾句也過意不去,哪怕不聽,叩還幾個頭,也算盡到了我的意。
劉備一看就知道魏延又是來做說客的,不等他開口,便大聲喝住了他:&ldquo文長,不必開口,退下了!&rdquo 到嘴邊的話全部被吓了回去,魏延心安理得地跪在馬超之側。
劉備雖然沒有聽從他們的話,但一看到地上跪着的這四位讨情的人,都是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大臣。
心想,若無孔明,我們弟兄三人早已四散而去,哪裡會有今天的三分天下。
想那子龍,長坂坡三沖敵營,百萬曹軍之中救出阿鬥,浔陽江上二番奪子。
到了我的身邊,哪一仗沒有他的功勞?再說馬超,取東川大戰曹彰,威風英武,功勳卓著,忠心漢室。
魏延為了救我劉備,妻兒老小盡被小奸蔡瑁殺盡,從長沙到現在,的确是勞苦功高。
他們都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大漢江山,還不是為了助我複興劉家天下?&hellip&hellip想到這兒,劉備又覺得有些不忍起來,憤怒的眼神也漸漸黯淡起來,按着劍柄的手收了回去。
孔明看到了劉備神态的變化,正打算再次進谏。
忽兒大殿口傳來一聲喝:&ldquo奉了大王命,五溪調番兵。
廖化來也!&rdquo 廖化一回到成都,先到漢中王府交差,聽說今日漢中王開祖廟,殺劉封,不在府中,便徑直趕到這兒。
剛跨進廟殿,隻見地上跪着四五個人,兩旁座位上都空着,心裡已經明白了幾分:劉封啊劉封,你不可一世,也有今天的下場!但看到孔明等人都跪着不動,暗叫不妙。
廖化為着上庸讨救兵的事,恨透了劉封,恨不能上前一劍将他揮成兩段。
他擔心主上被孔明等人求情軟下心來,便心生一計,直奔雲長靈前,号陶大哭:&ldquo主人啊,小将未曾讨得上庸救兵,耽誤了時間,連累主人遭災,此皆廖化之罪也!&rdquo 孔明聽到廖化哭告的聲音,馬上意識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