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贲主旨廖化強突圍 信讒言劉封拒發兵
關燈
小
中
大
嘭嘭&hellip&hellip&rdquo的敲擊聲以及廖化的哀求聲,孟達和劉封一邊心安理得地飲酒,一邊津津樂道地高談闊論,對廖化的苦告竟置若罔聞。
大堂上的衙役倒有點看不過去,見他代表君侯向他們這樣懇求,已經血流滿面,竟無一人過問,一個老者上前勸道:&ldquo廖将軍,切莫性急,先歇息片刻,飽餐一頓,料想小千歲乃王室後裔,定不負漢中王之恩,來日将發兵往麥城接應君侯。
&rdquo 廖化想,是啊,此刻再求他也不會答應了,或許他今晚将我的話想一想,斟酌一下利弊功過,會回心轉意,讓我領兵去救。
這麼一想,廖化聽從了老當差的勸告,站起身來。
老當差領着他到堂外班房,請他坐下,倒了一盆水讓廖化洗臉擦傷口,又弄了點酒萊放在桌上,請他用膳。
廖化對此十分感激,雖然兩天颠簸已很疲勞,肚子也很俄了,但一想到困守中的主人,哪裡還有什麼胃口。
老當差見他焦急到了這種程度,便好心勸道:想必小千歲不至于會這樣無情無義,來日定會發兵的。
請将軍多吃一點,打足精神。
廖化覺得當差的話一點不錯,現在空的時候不吃,到了路上就沒吃東西的機會了,餓着肚子怎麼去救主人呢?便吃了一頓,果然精神好了許多。
老當差收去碗碟,收拾幹淨了,又将火盆中的炭火撥旺了一點,為他鋪開了床被說道:&ldquo廖将軍,早些安睡,以待來早引軍回救君侯。
&rdquo說罷,出門帶上戰馬去喂料,一切安置妥善。
廖化向窗外看了一眼,發現外面已經下雪了,而且已積下了一層。
廖化毫不感到冷意,相反覺得心裡像燃燒着一團火。
趕了二百來裡路,又磕了無數個頭,備感疲倦,受到當差的這樣真摯相待,洗了臉,吃了飯,一時思緒紛亂,倒在床上怎麼也合不上眼。
老當差喂完了馬悄聲回來,陪伴着廖化一起睡在班房中。
廖化胡思亂想,恍惚中見吳軍呂蒙沖破了麥城,數萬吳軍如潮水一般湧了進去,無數吳将沖上了大堂。
主人端坐中央,手捧《春秋》,絲毫沒有看到堂外的動靜。
呂蒙上前就是一劍直刺主人心窩,幸有周倉、關平抵住,兩軍就在大堂上格鬥起來。
廖化帶着上庸的救兵如飛似地回到了麥城,見城中這般混亂,直奔大堂,見主人與衆将十分危急,舉刀沖了進去,大聲喝道:&ldquo吳兒休要猖狂,廖化來也!&rdquo 一聲大吼,猶如晴天霹靂,震醒了一旁鋪上的當差,他驚恐萬狀地跳了起來,叫道:&ldquo廖将軍,怎樣?&rdquo隻聽得廖化仍在叫喚:&ldquo主人,廖化引軍到此!&rdquo當差走過去将他重重地推了幾下,方才将酣夢中的廖化叫醒。
&ldquo嚯喲!&rdquo廖化睜開眼睛一看,自己仍睡在上庸城内衙役的班房中。
原來是一夢。
當差問道:&ldquo廖将軍叫喚,莫非得一佳兆?&rdquo 廖化想了一想道:&ldquo是啊,某夢中借得精兵數萬,已救得主人脫險。
&rdquo &ldquo果然是好夢。
想必來朝小千歲定然肯發兵救取君侯,隻管安心睡了。
&rdquo 廖化似乎安了一些神,可再也難以入眠,睜着眼睛望着窗外的天,看着黑夜中飄落的雪花,也不知又過了多少時間,輾轉反側,漸覺渾身不自在起來,素性下了床,穿戴好甲胄,跨出了班房。
當差的被廖化折騰了大半夜,隻得跟着起了床。
廖化見地上已有尺餘積雪,天空中仍然飛舞着雪花,料着到天亮尚有個把時辰,便吩咐當差備馬。
當差為戰馬配上鞍橋,又喂了一頓料,架好了大刀。
等到天空微微發白,廖化便迫不及待地向大堂奔去,揮起兩柄鼓捶&ldquo咚,咚,咚&rdquo敲了三下,手下當即跑到裡面去通禀。
劉封和孟達昨晚歇息得遲,此刻尚在安寝之中,忽被堂鼓聲将他們從睡夢中驚醒,便起身來到内堂。
手下報說廖化擊鼓,孟達便與劉封道:&ldquo小千歲不必坐堂,待孟達打發他出去便了。
&rdquo 廖化等了許久,也不見劉封坐堂,便又敲了三下,直至敲第三次後,方見内堂門開,走出的卻不是劉封,看他這般神态,便斷定是上庸副将軍孟達。
暗想,昨日劉封不允,想必考慮了一夜覺得還是應該發兵,所以換了孟達坐堂,互相可以不傷和氣。
便疾步上前:&ldquo孟将軍,廖化昨晚到此求救,言語之中多有冒犯公子,今特到此賠罪。
但求借得一旅之師,救君侯于水火之中,萬死不辭。
&rdquo 孟達對他雙眼一瞪,厲聲責備道:&ldquo廖化,汝竟然如此恣意妄為,大堂之上驚吓小千歲。
今小千歲驚恐成疾,卧床不起,皆是汝之大罪。
汝且聽了,小千歲病急,未可輕動;若要兵馬,待病愈之後再作商議。
&rdquo 廖化想,昨晚逃進去的時候還是氣勢洶洶的,怎麼會被我吓出病來呢?分明是為了不肯發兵而詐病在床。
便直言道:&ldquo昨晚好端端的,怎有此怪疾?廖化隻是不信,待某榻前探視,當面求情。
&rdquo說着,就往内堂走去。
孟達見事情瞞不過他,惱羞成怒,氣急緻壞地叫道:&ldquo廖化與我站住,内堂重地,豈是閑人可闖?孟達與汝實告,小千歲安然無恙,卻是不肯發兵。
速速回去吧!&rdquo 廖化想,怪不着今天換了個你,原來你們都是一丘之貉,串通了不肯救援君侯,我真是看錯人了。
便咬牙切齒道:&ldquo孟達,倘使君侯遭難,諒漢中王決難饒恕汝等!&rdquo 孟達冷冷道:&ldquo什麼漢中王不漢中王,上庸之兵小千歲說了算,漢中王怎奈其何?休再提起求救,上庸要塞,一兵不可動。
汝可速往西蜀求救。
來,退堂!&rdquo 廖化大吼道:&ldquo孟達,汝莫非謀反不成?&rdquo &ldquo他再胡言!與我轟将出去!&rdquo吩咐了手下以後,便溜了進去。
廖化頓足道:&ldquo廖化啊廖化,昔年申包胥哭得秦王發兵,吾今有何面目去見君侯,不如觸死大堂,以表丹心!&rdquo說罷,便向大堂的柱子上撞去。
當差撲上去拉的拉,勸的勸,方才止住。
廖化知道沒有指望了,狠狠地瞪了孟達一眼。
暗忖道:從麥城匹馬趕到這兒,今天又要獨身回到麥城,君侯和衆将豈不要灰心絕望?即使回到了麥城,又有什麼用呢?事到如今,隻有趕奔蜀中,求見漢中王,或許還能有救。
廖化忿恨地朝内堂門看了看,眼中似乎要噴出火來,自思道:劉封啊劉封,我千般求,萬般拜,你竟如此狠心,一兵一卒不發。
有朝一日,我要将你們這一對逆賊千刀萬剮,以報今日之仇。
廖化急過了頭,氣過了份,打定主意進川請命,便在大堂上高呼&ldquo酒萊伺候&rdquo。
飽餐了一頓,又備足了路上所需的幹糧和水,以及精細馬料,出大堂上馬執刀,氣匆匆地出了上庸,回頭又忿恨地看了一眼關廂,卻見孟達十分得意地看着自己。
廖化潑口大罵道:&ldquo孟賊,待廖化求得川軍,救出君侯,再來與汝計較!&rdquo 廖化在上庸受了一肚子的氣,催動戰馬,擇道往西川而去。
正是: 受盡惡奴千種恨,冷卻壯士一穎心。
欲知廖化趕進西川可曾讨得救兵、救取關羽,且看下回分解。
大堂上的衙役倒有點看不過去,見他代表君侯向他們這樣懇求,已經血流滿面,竟無一人過問,一個老者上前勸道:&ldquo廖将軍,切莫性急,先歇息片刻,飽餐一頓,料想小千歲乃王室後裔,定不負漢中王之恩,來日将發兵往麥城接應君侯。
&rdquo 廖化想,是啊,此刻再求他也不會答應了,或許他今晚将我的話想一想,斟酌一下利弊功過,會回心轉意,讓我領兵去救。
這麼一想,廖化聽從了老當差的勸告,站起身來。
老當差領着他到堂外班房,請他坐下,倒了一盆水讓廖化洗臉擦傷口,又弄了點酒萊放在桌上,請他用膳。
廖化對此十分感激,雖然兩天颠簸已很疲勞,肚子也很俄了,但一想到困守中的主人,哪裡還有什麼胃口。
老當差見他焦急到了這種程度,便好心勸道:想必小千歲不至于會這樣無情無義,來日定會發兵的。
請将軍多吃一點,打足精神。
廖化覺得當差的話一點不錯,現在空的時候不吃,到了路上就沒吃東西的機會了,餓着肚子怎麼去救主人呢?便吃了一頓,果然精神好了許多。
老當差收去碗碟,收拾幹淨了,又将火盆中的炭火撥旺了一點,為他鋪開了床被說道:&ldquo廖将軍,早些安睡,以待來早引軍回救君侯。
&rdquo說罷,出門帶上戰馬去喂料,一切安置妥善。
廖化向窗外看了一眼,發現外面已經下雪了,而且已積下了一層。
廖化毫不感到冷意,相反覺得心裡像燃燒着一團火。
趕了二百來裡路,又磕了無數個頭,備感疲倦,受到當差的這樣真摯相待,洗了臉,吃了飯,一時思緒紛亂,倒在床上怎麼也合不上眼。
老當差喂完了馬悄聲回來,陪伴着廖化一起睡在班房中。
廖化胡思亂想,恍惚中見吳軍呂蒙沖破了麥城,數萬吳軍如潮水一般湧了進去,無數吳将沖上了大堂。
主人端坐中央,手捧《春秋》,絲毫沒有看到堂外的動靜。
呂蒙上前就是一劍直刺主人心窩,幸有周倉、關平抵住,兩軍就在大堂上格鬥起來。
廖化帶着上庸的救兵如飛似地回到了麥城,見城中這般混亂,直奔大堂,見主人與衆将十分危急,舉刀沖了進去,大聲喝道:&ldquo吳兒休要猖狂,廖化來也!&rdquo 一聲大吼,猶如晴天霹靂,震醒了一旁鋪上的當差,他驚恐萬狀地跳了起來,叫道:&ldquo廖将軍,怎樣?&rdquo隻聽得廖化仍在叫喚:&ldquo主人,廖化引軍到此!&rdquo當差走過去将他重重地推了幾下,方才将酣夢中的廖化叫醒。
&ldquo嚯喲!&rdquo廖化睜開眼睛一看,自己仍睡在上庸城内衙役的班房中。
原來是一夢。
當差問道:&ldquo廖将軍叫喚,莫非得一佳兆?&rdquo 廖化想了一想道:&ldquo是啊,某夢中借得精兵數萬,已救得主人脫險。
&rdquo &ldquo果然是好夢。
想必來朝小千歲定然肯發兵救取君侯,隻管安心睡了。
&rdquo 廖化似乎安了一些神,可再也難以入眠,睜着眼睛望着窗外的天,看着黑夜中飄落的雪花,也不知又過了多少時間,輾轉反側,漸覺渾身不自在起來,素性下了床,穿戴好甲胄,跨出了班房。
當差的被廖化折騰了大半夜,隻得跟着起了床。
廖化見地上已有尺餘積雪,天空中仍然飛舞着雪花,料着到天亮尚有個把時辰,便吩咐當差備馬。
當差為戰馬配上鞍橋,又喂了一頓料,架好了大刀。
等到天空微微發白,廖化便迫不及待地向大堂奔去,揮起兩柄鼓捶&ldquo咚,咚,咚&rdquo敲了三下,手下當即跑到裡面去通禀。
劉封和孟達昨晚歇息得遲,此刻尚在安寝之中,忽被堂鼓聲将他們從睡夢中驚醒,便起身來到内堂。
手下報說廖化擊鼓,孟達便與劉封道:&ldquo小千歲不必坐堂,待孟達打發他出去便了。
&rdquo 廖化等了許久,也不見劉封坐堂,便又敲了三下,直至敲第三次後,方見内堂門開,走出的卻不是劉封,看他這般神态,便斷定是上庸副将軍孟達。
暗想,昨日劉封不允,想必考慮了一夜覺得還是應該發兵,所以換了孟達坐堂,互相可以不傷和氣。
便疾步上前:&ldquo孟将軍,廖化昨晚到此求救,言語之中多有冒犯公子,今特到此賠罪。
但求借得一旅之師,救君侯于水火之中,萬死不辭。
&rdquo 孟達對他雙眼一瞪,厲聲責備道:&ldquo廖化,汝竟然如此恣意妄為,大堂之上驚吓小千歲。
今小千歲驚恐成疾,卧床不起,皆是汝之大罪。
汝且聽了,小千歲病急,未可輕動;若要兵馬,待病愈之後再作商議。
&rdquo 廖化想,昨晚逃進去的時候還是氣勢洶洶的,怎麼會被我吓出病來呢?分明是為了不肯發兵而詐病在床。
便直言道:&ldquo昨晚好端端的,怎有此怪疾?廖化隻是不信,待某榻前探視,當面求情。
&rdquo說着,就往内堂走去。
孟達見事情瞞不過他,惱羞成怒,氣急緻壞地叫道:&ldquo廖化與我站住,内堂重地,豈是閑人可闖?孟達與汝實告,小千歲安然無恙,卻是不肯發兵。
速速回去吧!&rdquo 廖化想,怪不着今天換了個你,原來你們都是一丘之貉,串通了不肯救援君侯,我真是看錯人了。
便咬牙切齒道:&ldquo孟達,倘使君侯遭難,諒漢中王決難饒恕汝等!&rdquo 孟達冷冷道:&ldquo什麼漢中王不漢中王,上庸之兵小千歲說了算,漢中王怎奈其何?休再提起求救,上庸要塞,一兵不可動。
汝可速往西蜀求救。
來,退堂!&rdquo 廖化大吼道:&ldquo孟達,汝莫非謀反不成?&rdquo &ldquo他再胡言!與我轟将出去!&rdquo吩咐了手下以後,便溜了進去。
廖化頓足道:&ldquo廖化啊廖化,昔年申包胥哭得秦王發兵,吾今有何面目去見君侯,不如觸死大堂,以表丹心!&rdquo說罷,便向大堂的柱子上撞去。
當差撲上去拉的拉,勸的勸,方才止住。
廖化知道沒有指望了,狠狠地瞪了孟達一眼。
暗忖道:從麥城匹馬趕到這兒,今天又要獨身回到麥城,君侯和衆将豈不要灰心絕望?即使回到了麥城,又有什麼用呢?事到如今,隻有趕奔蜀中,求見漢中王,或許還能有救。
廖化忿恨地朝内堂門看了看,眼中似乎要噴出火來,自思道:劉封啊劉封,我千般求,萬般拜,你竟如此狠心,一兵一卒不發。
有朝一日,我要将你們這一對逆賊千刀萬剮,以報今日之仇。
廖化急過了頭,氣過了份,打定主意進川請命,便在大堂上高呼&ldquo酒萊伺候&rdquo。
飽餐了一頓,又備足了路上所需的幹糧和水,以及精細馬料,出大堂上馬執刀,氣匆匆地出了上庸,回頭又忿恨地看了一眼關廂,卻見孟達十分得意地看着自己。
廖化潑口大罵道:&ldquo孟賊,待廖化求得川軍,救出君侯,再來與汝計較!&rdquo 廖化在上庸受了一肚子的氣,催動戰馬,擇道往西川而去。
正是: 受盡惡奴千種恨,冷卻壯士一穎心。
欲知廖化趕進西川可曾讨得救兵、救取關羽,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