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奪新野故友雙絕交 襲荊州君臣共議策

關燈
第八回奪新野故友雙絕交襲荊州君臣共議策 卻說張虎遭擒之後,敗軍不顧性命地逃回了鵲尾山。

    徐晃聽得這個消息,深為樂琳感到悲哀,原打算分兵各守一地,可以與樊城遙相呼應,卻不料損兵折将又失地,尤其聽說關羽又有兩個兒子,武藝十分了得,這使他倍感憂愁,決意親自出馬與關羽交戰。

     此時,關興、關索押着張虎行色匆匆來到了樊城外的大營前。

    五百漢軍向營頭上高喊道:&ldquo呔!弟兄們聽了,咱們君侯的二位公子爺來了,快禀報君侯!&rdquo 營牆上的漢軍一時弄不清這是什麼意思,因為昨天出去的隻是一位公子爺,怎麼今天回來了兩位呢?低頭一看,這馬上的兩位年輕後生都未曾見過,但其中的一個紅臉倒有七八分像君侯,覺得事情有些蹊跷,便向下面的軍士道:&ldquo衆位少待。

    &rdquo說着,便已有人直奔大帳而去。

     &ldquo禀君侯,營外來二位關公子,求見君侯。

    &rdquo 關羽隻當家鄉的妻兒早亡,除了逢年過節悼念一番,平日裡已不放在心上。

    此刻間報有兩位公子求見,關羽怎麼敢相信呢?便故意鎮靜地問:&ldquo爾休要以訛傳訛,可曾打聽得實?&rdquo 小卒道:&ldquo小人未曾問明,然見馬上一将生一個紅臉,與君候一般無二,衆軍皆言好像。

    小人不敢造次,請君侯詳察。

    &rdquo 關公聽說有一個像自己,倒也觸動了心思,預感到營外來的确是自己的兩個兒子。

    暗想,莫非我的兒子與張飛之子一樣沒有遭到不測?&rdquo那真是托大哥之福了。

    想不到我年近花甲,還能共聚天倫之樂,那真正是天緣了。

    遂吩咐道:&ldquo來,傳話進見。

    &rdquo 關家弟兄在漢軍的引領下,進營直進大帳。

    但見兩旁文武站立,靜穆無聲,頓覺一股威嚴的氣氛籠罩着整個大帳。

    二人初到這種地方,不敢東張西望。

     &ldquo君侯,二位公子在此。

    &rdquo &ldquo唔&mdash&mdash&rdquo雲長應了一聲雙目細看來人。

     關興、關索聽人呼君侯,便知是自己的父親,擡頭向應聲處一看,中間坐一個紅臉長髯,青巾綠袍的老爺,正氣浩然,威儀非凡。

    二人在關羽離家時,一個三歲,一個兩歲,對父親的面容自然沒有印象。

    現在見上面的這個人須髯長長,卻是白多黑少,無從辨認。

    但有一點他們都記憶猶新,關興最像父親,這是母親常常提起的。

    弟兄倆再也等不及了,含着滿眶的熱淚,雙雙和身撲到了關羽的膝前叫了起來:&ldquo爹爹啊,想煞孩兒!&rdquo&ldquo爹爹在上,孩兒拜見!&rdquo 盡管父子一别三十二年,但是兩個兒子孩提時的模樣仍然印刻在腦海裡:長兒像父,次兒像母,一看關索的面孔,立刻浮現出妻子的臉來。

    無疑,他們都是我的兒子。

    雲長不無歎息道:光陰似箭,人生如夢啊,跟了大哥三十餘年,抛妻别子,想不到兒子已長得這麼大了。

    其間不知包涵了妻子的多少辛酸和血淚啊!被這一聲&ldquo爹爹&rdquo一叫,雲長隻覺得心頭一熱,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撫摸着兒子的頭,悲喜交集,呼道:&ldquo兒啊,果然是吾兒啊!&rdquo 關雲長一生中有三件可以稱得上最暢快的事,徐州慘敗,弟兄失散,後古城又相會,這是第一樁。

    劉備三年定西蜀,一年平阆中,劉備晉位漢中王,這是第二樁。

    興師北伐,節節取勝,父子相會,這是第三樁。

     關羽将他們慢慢地扶起,雙眼不停地在兩個兒子的臉上打量着,好像在他們的臉上在尋找着什麼,也好像在他們的臉上尋找到了什麼,然後由衷地露出了笑容。

    兩旁文武為關羽父子三人團聚感到欣喜,尤其是周倉看得最清,見紅臉公子的長相真個與主人相差無幾。

    便将青龍刀放在一旁,跨前幾步,深深地行了一禮,&ldquo二位小主人,周倉在此有禮了。

    &rdquo 二位公子側目一看,一個黑臉,面貌醜陋不堪,十分兇悍可怕。

    因見他行下禮來,又稱自己小主人,便不知怎樣稱呼他,便問關公道:&ldquo爹爹,這位将軍是誰?&rdquo 關羽重新坐定後,看着周倉十分敬重地說道:&ldquo兒啊,這位乃是為父身旁十餘年寸步不離的馬前副将周倉,爾等上前見禮。

    &rdquo 弟兄二人聽得父親這般口氣,就知道此人非是等閑之輩,立即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周倉被關公這樣贊了一句,笑得嘴都合不攏,口水順着嘴角不斷地往下淌,興高采烈地搬出了兩個座位,&ldquo二位公子遠道而來,請坐下叙話。

    &rdquo 關羽用手向兩旁一指,命兒子一一見過。

    禮畢,方才歸坐。

    關羽這才問起他們三十多年來的行蹤,關興便将逃進深山避難,遇當年護駕大将胡松傳授刀法,一直講到母亡為止。

    雲長聽到老妻曆盡艱辛而死,立時悲傷得掉下淚來。

    又感激胡松不愧為漢室忠良,默默為關家培植了兩個有用之材。

    關興又将在新野縣擒張虎,斬樂琳,遇關平諸事叙述了一遍,從頭至尾足足講了一個時辰的話。

    關羽立即傳令将魏将押上大帳。

     無多時,張虎來到大帳,望着中間的關羽就撲跪下去,&ldquo伯父大人饒命!&rdquo 關羽想,今天怎麼老是碰着稀奇事,剛剛是兩個兒子相逢,此刻怎麼又來了個不認識的侄兒。

    問道:&ldquo我且問你,何許樣人?&rdquo &ldquo小侄乃是張遼之子,奉徐晃之命駐守新野,被二位公子擒獲,請伯父饒命!&rdquo 提起張文遠,關羽有感于懷,文遠雖然從賊,但為人尚可,我很敬重他。

    今日我們父子相聚,乃是生平一件大喜事,他既是老友之子,我又何必要傷害他呢?關羽因為無意之中得到了兩個兒子,心情格外開朗,幾乎沒多加考慮,和藹地對張虎道:&ldquo某觑在汝父之面放汝回去,從今以後汝當棄邪從善,除暴安良。

    可明白否?&rdquo &ldquo謹遵伯父教谕,小侄銘記不忘。

    &rdquo &ldquo來,與其松綁。

    &rdquo 手下将張虎身上的繩索松開,又送上一柄大刀。

    張虎拱手道:&ldquo多謝伯父不斬之恩,小侄告辭了。

    &rdquo說着,出大帳,上馬執刀,穿過漢營往鵲尾山飛也似地去了。

     關羽驗看過魏将樂琳的首級,傳令掘土埋葬。

    然後又對兩個兒子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心想,想不到他倆竟有這般武藝,如今北伐中原,倒也真的用得上,理當軍前效力。

    新野已被關平所得,燕城守将樂琳已死,隻有軍士守關,不如就讓關索前往占領,兩下扼住,使鴿尾山和樊城不能接應。

    遂令關索領兵五千,速去燕城。

    關索領命而去。

    關索一走,關羽又思量道:我自荊州出兵,連戰連捷,衆文武将士都有功績,理應奏請大哥表彰有功之臣,以此來鼓動一下士氣,一舉攻克樊城,渡過黃河,打進中原。

    其次兩個兒子幸未遇難,雙雙投到軍前,而且都有文武之材,這樣的喜訊也該告訴一下大哥和三弟,也讓他們分享一下。

    想當年大哥得知我與三弟兩家都遭黃巾黨焚毀的消息,痛哭流涕,何等傷心,今日也讓他寬一寬心。

    想到其間,關羽立即修下一封表章,命兒子關興親赍入川面見漢王。

    &mdash&mdash幸得及時遣開,要不然接下來失荊州、走麥城,同樣要招災。

    &mdash&mdash關羽将書信付于關興,令他當即動身。

    闊别三十二年的父子,隻相聚了一個多時辰,就又要分開了。

    誰也料不到節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