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洗馬口周倉得禦玺 新野縣關平聚家兄

關燈
第七回洗馬口周倉得禦玺新野縣關平聚家兄 且不說徐晃如何進兵,卻說關雲長自從刮骨療毒以來,又過了半個月,左臂上的瘡口長出了新肉,又經軍醫官的精心護理,虎軀已趨恢複如故。

    這一日關公閑坐大帳自思道:自從攻拔襄陽至今,已過了五十來天,樊城未得,反而連中二箭,枉費了三十天,幾時才能得以如願。

    正想與周倉聊天,側目一看,周倉不在,便知他定是往江邊為赤兔馬洗澡去了。

    便拍頭看了一眼天色,太陽已經西傾,晚霞沐浴着整個營寨,灑落了一片金色。

     正如關羽所料,用了午膳之後,周倉侍立在主人身旁略事休息以後,見紅日西斜,已知時光不早,便蹑手蹑腳離了大帳,往後槽中帶出赤兔馬,溜達了幾圈,見馬身上的汗迹漸漸吹幹,這才提着毛刷來到襄江邊。

    從建安十一年起,喂養這匹赤兔馬到如今,已将它馴服得如同自己的手足一樣,赤兔馬的一舉一動所包涵的意思,周倉都能理解得出,周倉說的話,赤兔馬似乎也能聽懂,人畜之間結下了不解之緣。

    今日照例來到了江邊老地方溜達洗刷,一陣徽風吹來,垂柳婆娑起舞,柳條拂在周倉的臉上,觸動了他的英雄之心。

    周倉跟了君侯以來,不但能夠識字寫字,人也變得精細起來,遇事也能動動腦筋了。

    此刻心想,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我周倉為君侯洗了半輩子馬,也得留點名聲。

    便從身邊抽出短刀,在一棵大柳樹的樹身上又劃又雕,刻出了三個字:洗馬口。

    &mdash&mdash後人為紀念周倉,在樊城外豎起了一塊刻着&ldquo洗馬口&rdquo三個字的石碑,古迹至今尚在。

    &mdash&mdash周倉刻完字,插好短刀,回身去帶馬,卻見赤兔馬也像在撒歡似地踢蹄甩首,這愈使周倉得意,以為赤兔馬也能理解人意。

    這才帶馬下水,一邊讓馬飲水,一面用毛刷在赤兔馬的周身上下洗刷起來。

    一遍又一遍,洗得幹淨明亮,血噴大紅,金色的霞光照在赤兔馬的身上猶如染上了一片鮮豔燦爛的風采。

    周倉在馬背上輕輕地拍了一下,&ldquo寶馬啊,可舒服?&rdquo 赤兔馬立即昂首長鳴,以表示對周倉的感激。

    周倉理解這聲長嘶的意思,又愛憐地、親切地從頭至尾撫摸了一遍,說道:&ldquo寶馬啊,時光不早,恐主人惦記,随吾回去吧!&rdquo 若照往常的習慣,赤兔定會十分聽話地跟着周倉回去,可今天不知為何隻是站着不動。

    周倉又催道:&ldquo寶馬快走。

    &rdquo不料赤兔仍是不走,反而連聲嘶叫起來。

    周倉意識到了什麼,回頭對江灘上一看,不由得撲地笑了出來:&ldquo寶馬啊,老周今日一時高興寫了幾個字,卻忘了将毛刷帶回去,多虧你細心。

    好,待吾取來。

    &rdquo說罷,徑直走到了剛才洗刷的地方去撿毛刷,無意中見江邊停靠着一條打漁的小船,起初周倉并不在意,因為這幾個打漁人的面孔都是熟悉的,天天都會碰到,天天打招呼,可今天見船上的這兩個漁夫神色慌張,似乎有什麼大事隐瞞着怕别人知道。

    一個浪花打來,将毛刷卷入了江中,向小船那邊漂去,周倉故意向船邊靠攏,要想弄個明白。

     船上這兩個漁夫都是年輕人,一個叫張介,一個叫王休,今日午後他們二人就在這裡打漁,倒也網網不落空。

    不多久就看見周倉帶着馬到了江邊,又見他在樹上刻字,心情十分愉快,就像小孩一樣高興,後來見他帶着馬上岸了。

    就在這個時候,兩人起網時覺得十分吃力,好像打了一網魚似的,好不容易将網拉了起來,可魚蝦并不多,卻有不少泥漿,兩人把網兜在水中上下蕩漾了幾下,讓泥沙流入江中,卻見網底呈出一件金光埕亮的東西來,好像是一個盒子,急取來一看,原是一隻二寸八分見方的紫金盒,上面雕琢着兩條金龍,中間有三個字。

    張介和王休雖是漁夫,卻也認得幾個字,認出這三個字原是&ldquo國寶盒&rdquo,頓覺一陣驚喜,料定此物價值連城,乃是稀世之寶。

    兩人放下魚網,便在船頭上琢磨起來,要想打開它,可怎麼也開不了。

    恰在此時,他們見周倉又蹙了回來,這下可慌了。

    他們明白,這盒子是官家的東西,留着也沒用,要是藏着被人知道,那就等于留下了禍害。

    他們又見周倉好像在尋找着什麼東西,便以為周倉也在尋覓同樣的東西。

    因此,兩個漁夫不敢再隐匿真情,迅速迎着他将小船劃了過去,一面嘴裡在喊叫:&ldquo周将軍,不必尋找,東西在此。

    &rdquo 被他們這麼一叫,周倉又覺奇怪,一個毛刷明明在眼前,怎麼突然會落到漁夫手裡去的呢?便靈機一動,應聲道:&ldquo速速拿将來。

    &rdquo &ldquo來也,來也!&rdquo沒等周倉走幾步,小船已經劃到了他的面前,張介從懷中捧出金光燦爛的國寶盒,呈到了周倉的手中,&ldquo周将軍可是尋找此物?&rdquo 周倉雖然從沒見過這樣精緻奧妙的盒子,但已明白盒内之物決非尋常的東西,不由得發起呆來:我說這兩個漁夫今天見了我不但不主動招呼,而且還慌慌張張地躲着我,料着有事,果不其然,找毛刷卻找到了這樣一件寶物。

    赤兔馬的确是神馬,硬是站着不動,原來它要我來取這寶貝回去。

    不然這寶盒流落民間,何時能重見天日?周倉盡管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但今天卻無法抑制住緊張的神情,驚訝地問道:&ldquo此乃國寶,汝等從何處得來?&rdquo 張介急忙解釋道:&ldquo周将軍,适才小民在此打漁,網中卻見此寶物。

    周将軍可是尋覓此盒?&rdquo 周倉否定道:&ldquo非也,老周尋找的乃是洗馬的毛刷,不意走到此間。

    &rdquo 張介和王休聽說他在尋找毛刷,四目對視了一下,意思是我們太心虛了。

    他們對江邊的水面一望,立即就看到了離船不遠的漂浮物,正是一柄毛刷,便與周倉打趣道:&ldquo周将軍眼睛這麼大,卻找不着一柄毛刷,前邊不就是?&rdquo 周倉順着他們的手一看,果然見毛刷仍在江邊,暗想,真是天意啊,我取到了寶盒,毛刷又回到了江邊,分明是在給我領路。

    便也诙諧道:&ldquo老周目鈍了,怎及二位識寶之目?汝等獻此寶物,其功非小。

    叫甚名姓?&rdquo &ldquo小民張介。

    &rdquo &ldquo小民王休。

    &rdquo &ldquo張介、王休,随老周往營中面見我家主人,必定重重有賞。

    &rdquo說着,将國寶盒揣在懷中,回到江邊撈起洗馬刷,上岸牽着赤兔馬,領着張介和王休,回到了大營前。

    早有軍士招呼。

    &ldquo周爺,莫非洗馬回來?後面這兩個何許樣人?&rdquo 周倉故意言重道:&ldquo弟兄們,此二人乃是老周的故友,一個是張介,一個是王休,爾等好生照看片刻,待老周面禀君侯,召見二人。

    &rdquo周倉說着,徑自走了進去,先将赤兔帶回後槽,毛刷放好,然後進帳去見主人。

     關雲長久坐大帳,心裡已很煩悶,雖說箭瘡已經完全平複,精神飽滿,但身旁少了個周倉,總像丢了樣什麼東西一樣不踏實。

    此刻見周倉上帳,忙問:&ldquo漢壽,今日何故去了這麼長久?&rdquo 周倉見主人在責備自己,忙道:&ldquo主人,小人去襄江洗馬,遇着兩個漁夫,獻出一件寶物,以此耽擱了時辰,請主人休怪。

    &rdquo說着從腰間取出金盒,雙手捧上,&ldquo請主人觀看。

    &rdquo 關羽接過沉甸甸的金盒,一手托着,一手撩着長須,一對鳳目定視着這隻盒子,然後細細地對金盒的四周打量了一下,幾經撥弄,已将盒子打開。

    頓時光彩奪目,滿室生輝。

    金盒裡面珍藏着一塊二寸半見方的白玉,上面雕着一條龍,刻着八個字:&ldquo受命于天,既壽永昌&rdquo。

    關羽一見這八個字,方知盒中之物乃是一枚玉玺印,乃是至高無上的皇帝的象征。

    關羽雖然多次聽說過禦寶上這八個字,但從沒見過這顆真命天子的玉印,不禁顫抖着雙手,不停地撫摸着,心想,各路諸侯多少年來不知打了多少仗,也不知死了多少人,都是為了想得到這樣一方東西。

    打到現在,隻剩下了魏、蜀、吳三家,想不到會落到我的手中,看來漢室江山不會滅,大哥劉備還能繼承漢室大統,曹操早晚要滅。

    關羽立即吩咐文武都到大帳上來,展視手中的寶盒,衆文武無不雀躍,齊聲賀道:&ldquo君侯得此寶物,漢業必成,北伐定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