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的推算
關燈
小
中
大
232(注:原值不知所雲,可能是非原版的問題。
這裡修正後的數值約為3.1466)。
劉徽(生于公元二五零年左右,公元二六三年著有進行注釋後的《九章算術注》),他用割圓術來推算,即圓内畫一六邊形,逐漸增加邊數,這多邊形與圓會越來越接近,計算多邊形的邊,算到九十六邊形時,圓周率定為3.14163(注:此處原值為3.14,不知原文是多少,但這裡能給出的位數越多,就越能幫助判斷;另有說,其九十六邊形的周長為3.141024)。
王蕃(公元二一九到公元二五七年)是142/45=3.155...,皮延宗(公元四五五年前後時人)的圓周率考查不出來。
據李俨的《中國算學史》中說,在祖沖之之前,還有一位何承天(公元三○七到四四七年),圓周率為22/7,即3.1428。
這些周率都不精密。
祖沖之(公元四二九至五○○年)是南北朝的劉宋時人,他算出的圓周率據《隋書》中說,是小于3.1415927而大于3.1415926,可定為3.14159265,精密的說,是355/113,約略的說,是22/7。
西歐人算得這樣精密的,是在一千多年以後(一五七三年)的德國奧托(ValentinusOtto),但他也隻算到小數點後的六位。
祖沖之的兒子祖恒之,也是一位大數學家,他發現了計算圓球體面積與體積的公式。
因為他們的推理方法在那時是太精妙了,管理文化教育事宜的官吏根本不懂,于是“廢之不理”。
在各文化古國中,我國的數學是不算十分發達的。
我國數學一直限制于實用,與實用無關的比較抽象的推理幾乎都不去接觸。
最突出的貢獻,恐怕是這圓周率了。
我在初中讀書時,教我數學的是章克标先生。
他因寫小說而出名,為人很是滑稽,同學們經常和他玩鬧而不大聽他講書。
他曾寫過一部《數學的故事》,其中說到有一個歐洲青年花了極長的時間,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六百多位。
這個圓周率,當然是毫無實用價值的。
在寫小說《書劍恩仇錄》時,為了要多知道一些陳家洛的身世,我曾翻過一些關于他祖宗海甯陳氏的記載,發現有一位與他父親陳世倌同輩的陳世仁(1676-1722)。
這位先生是康熙時翰林,竟是一位數學大家,著有《少廣補遺》一卷,對于“級數”頗有研究,發現了許多據說是前人從來沒有談過的公式。
書中一直研究到奇數偶數平方立方的級數和等問題。
清遠附言:本文網上初查,并未發現其他可供參考對照的版本。
與原文不太相同的是,有些括号(有“注”字的例外,那是我加入的注釋)中的内容,是由我補充或是一并将之換成了公元多少年等字樣的。
這裡修正後的數值約為3.1466)。
劉徽(生于公元二五零年左右,公元二六三年著有進行注釋後的《九章算術注》),他用割圓術來推算,即圓内畫一六邊形,逐漸增加邊數,這多邊形與圓會越來越接近,計算多邊形的邊,算到九十六邊形時,圓周率定為3.14163(注:此處原值為3.14,不知原文是多少,但這裡能給出的位數越多,就越能幫助判斷;另有說,其九十六邊形的周長為3.141024)。
王蕃(公元二一九到公元二五七年)是142/45=3.155...,皮延宗(公元四五五年前後時人)的圓周率考查不出來。
據李俨的《中國算學史》中說,在祖沖之之前,還有一位何承天(公元三○七到四四七年),圓周率為22/7,即3.1428。
這些周率都不精密。
祖沖之(公元四二九至五○○年)是南北朝的劉宋時人,他算出的圓周率據《隋書》中說,是小于3.1415927而大于3.1415926,可定為3.14159265,精密的說,是355/113,約略的說,是22/7。
西歐人算得這樣精密的,是在一千多年以後(一五七三年)的德國奧托(ValentinusOtto),但他也隻算到小數點後的六位。
祖沖之的兒子祖恒之,也是一位大數學家,他發現了計算圓球體面積與體積的公式。
因為他們的推理方法在那時是太精妙了,管理文化教育事宜的官吏根本不懂,于是“廢之不理”。
在各文化古國中,我國的數學是不算十分發達的。
我國數學一直限制于實用,與實用無關的比較抽象的推理幾乎都不去接觸。
最突出的貢獻,恐怕是這圓周率了。
我在初中讀書時,教我數學的是章克标先生。
他因寫小說而出名,為人很是滑稽,同學們經常和他玩鬧而不大聽他講書。
他曾寫過一部《數學的故事》,其中說到有一個歐洲青年花了極長的時間,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六百多位。
這個圓周率,當然是毫無實用價值的。
在寫小說《書劍恩仇錄》時,為了要多知道一些陳家洛的身世,我曾翻過一些關于他祖宗海甯陳氏的記載,發現有一位與他父親陳世倌同輩的陳世仁(1676-1722)。
這位先生是康熙時翰林,竟是一位數學大家,著有《少廣補遺》一卷,對于“級數”頗有研究,發現了許多據說是前人從來沒有談過的公式。
書中一直研究到奇數偶數平方立方的級數和等問題。
清遠附言:本文網上初查,并未發現其他可供參考對照的版本。
與原文不太相同的是,有些括号(有“注”字的例外,那是我加入的注釋)中的内容,是由我補充或是一并将之換成了公元多少年等字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