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陸巡
關燈
小
中
大
下前,曾遣專使會知楊力和,言道陸兄已然察覺他受賄牟私,參與私鹽買賣,若兄入駐黑寒要道,定是要拿住證據把柄,向朝廷彈劾楊力和。
如此一來,楊力和的前程性命便都交待在陸兄手上,他怎能不狗急跳牆地為難陸兄? 這些消息固然極為機密,但陸巡素來知道蔡思齊神通廣大,也不覺驚訝,隻是道:原來如此。
蔡思齊道:中原氣數正在萬分要緊的關頭,東南這一面,隻有陸兄是皇上托以重任的人,陸兄此時更要小心了。
多承大人指點。
陸巡抱了抱拳。
這時兩人已漸漸進了布政使衙門的後花園,原先董裡州在任,搜刮民脂民膏無數,自然窮奢極侈,将這座園子建得玲珑剔透,移步易景,時時飛花濺水,處處垂柳拂溪,一副神仙境界的悠然清雅。
然這蔡思齊卻是個本性慵懶,不愛顧慮小節的人。
早先董裡州的家産充公,朝廷将這園子一并交給蔡思齊督管,隻這一件事便讓他怨聲載道,他又嫌這園子修葺維護太過花費,竟将園門一鎖了事。
如今園中青石小徑間青苔叢生,原來的奇花異草更隻得委屈在雜草堆裡。
雖然園子布局之精巧,占地之開闊仍令人歎為觀止,但畢竟今非昔比,一片衰敗景象,連陸巡這樣的武将看了,也不禁可惜。
陸兄想來也是第一回進這園子。
蔡思齊笑道,定是不免要怨我糟蹋了好景象。
可惜我是個窮官,哪裡有這些銀子扔在此處打水漂。
陸巡笑道:大人公務繁忙,就算有些閑錢勉強将其整葺,又有什麼閑情在這裡享受?如此看來,有些冤枉錢還是省下來的好。
兄此言深得我心。
蔡思齊大笑。
園内現住着什麼人麼? 也就這十幾天有人住着。
蔡思齊道,這便要給陸兄引見。
他領着陸巡走到園子深處一幢孤零零精緻雅墅前,輕輕叩了叩門。
應門的是個相貌清雅的少年,臉上微微的笑容,迎面便道:蔡大人回來了,這位想必就是陸将軍。
奴婢給兩位大人請安了。
少年的語聲不免嬌柔得過分,陸巡一怔之下便即恍然,連忙拱手回禮,問道:這位上差是 這是太後禦前的康健公公。
蔡思齊道,此番是帶着懿旨來的。
難怪不過二十歲上下的年紀,卻覺十分世故,連眉宇間也是年輕人少有的憔悴。
陸巡依禮問太後聖安,未及内去,門裡又四平八穩踱出一個五十歲上下的長者,雖然未着官服,卻端着不小的架子。
康健忙低眉順眼地對他躬身道:吳大人。
蔡思齊在這人面前也頓時收斂了些,對陸巡道:陸兄在九門提督衙門任職時,恐怕也見過都禦史吳大人。
正是的。
陸巡道,都禦史铮铮風骨,鐵面無私,下官晚輩仰慕許久了。
他欣然行禮下去,那都禦史吳再予面露微笑,将陸巡攙起來道:老朽在京就聽聞陸将軍治軍嚴明,行事磊落,不愧是皇上鐘愛的大将。
陸巡倒想起這次京中欽差南下寒州的由頭,不免是為于步之一案,不知何故,同為都察院都禦史的苗賀齡卻不曾奉旨南下。
自從前在京裡的傳聞知道,吳再予無論如何也隻能算作直臣,更因為先前彈劾得寵的大太監辟邪,觸怒皇帝,已被冷落了些時候,雖然官職上沒有貶黜,但漸漸的,也算不上什麼重臣了。
賓主寒暄内去,康健小心翼翼服侍衆人在後,陸巡不經意回頭,卻見他的目光若有所思地遊曳在自己左右。
陸巡領悟得甚快,原來此番要緊的人物并非威名冠于神州的都禦史,而是這深宮中一介年輕的賤役。
可見自皇帝北伐後,在京中做主的太後對于步之一案沒有絲毫興趣,此次遣内侍前來,竟是傳來密旨授意将矛頭直指東王了麼? 奉茶者是吳再予和康健南下的随從,四十多歲的模樣,托着茶盞穩穩當當地過來,笑道:兩位大人用茶。
陸巡見他身穿粗布衣裳,卻難得一付胡須煞是威風,接過茶來,不由向他手腕上瞟了一眼。
那随從手腳甚是麻利,不容陸巡細看,已恭恭敬敬行了禮,退出門外。
因吳再予在座,衆人說話不免小心翼翼,開場的閑聊便要說到這位欽差禦史的來意,自然不能不提于步之。
難得蔡思齊這樣的人也坐卧不甯起來,在椅子上欠了欠身。
是晚輩管束不力,以至轄内命官任上失蹤。
吳再予當然不會輕易放過教訓人的機會,幹咳了一聲,便要開口,康健卻笑嘻嘻接過話頭道:蔡大人的悔過之意,連奴婢也聽得明白,奴婢回京之後,必然如實禀奏太後主子,蔡大人隻管聽候太後垂問吧。
吳再予臉色沉了沉,竟忍住了沒有說話。
陸巡跟着蔡思齊松了口氣,道:兩位欽差前來,是為查實于步之一案,如今可有了些眉目了麼? 康健道:剛開始倒也查出了些蛛絲馬迹。
不過前幾日太後追加了道旨意,奴婢看來煞是難辦,至今仍和吳大人商議未定,出京時候說是要辦的案子,反而擱下了。
下官興許不當問,卻不知是什麼旨意,讓兩位欽差如此作難?陸巡道,若下官有半點能幫得上忙的,萬請兩位欽差告知。
蔡思齊微笑道:想來兩位上差不會客氣。
康健公公近日便要南下黑州,前往杜王府頒旨。
恐怕還是要寒州第一大将護送下寒江呢。
噢。
陸巡道,下官知道了。
定是杜老王爺病故,朝廷要晉封世子爺,承繼爵位了。
正是。
吳在予也道。
不過,蔡思齊歎了口氣,這些天寒州内也不算太平,陸将軍随兩位欽差南下,若寒州這邊稍有變故,晚輩卻也為難得緊。
康健道:蔡大人過慮了。
現成楊總兵在,怎麼不是獨當一面的大将? 他笑容盈盈,似乎不知深淺的話脫口而出,蔡思齊怔了怔,笑道:這個 陸巡卻暗吃一驚,太後心腹内侍一句話就把禍水引至楊力和身上,難道京中已定下了主張? 一邊的吳再予沉吟半晌,道:老朽入寒州已逾半月,楊力和的為人倒是聽說了些。
若說是一鎮之重,卻不怎麼稱職啊。
鎮守寒州的官兵甚少操演,皇上親征的這個要緊時候,寒州要害官道上,也未見官兵把
如此一來,楊力和的前程性命便都交待在陸兄手上,他怎能不狗急跳牆地為難陸兄? 這些消息固然極為機密,但陸巡素來知道蔡思齊神通廣大,也不覺驚訝,隻是道:原來如此。
蔡思齊道:中原氣數正在萬分要緊的關頭,東南這一面,隻有陸兄是皇上托以重任的人,陸兄此時更要小心了。
多承大人指點。
陸巡抱了抱拳。
這時兩人已漸漸進了布政使衙門的後花園,原先董裡州在任,搜刮民脂民膏無數,自然窮奢極侈,将這座園子建得玲珑剔透,移步易景,時時飛花濺水,處處垂柳拂溪,一副神仙境界的悠然清雅。
然這蔡思齊卻是個本性慵懶,不愛顧慮小節的人。
早先董裡州的家産充公,朝廷将這園子一并交給蔡思齊督管,隻這一件事便讓他怨聲載道,他又嫌這園子修葺維護太過花費,竟将園門一鎖了事。
如今園中青石小徑間青苔叢生,原來的奇花異草更隻得委屈在雜草堆裡。
雖然園子布局之精巧,占地之開闊仍令人歎為觀止,但畢竟今非昔比,一片衰敗景象,連陸巡這樣的武将看了,也不禁可惜。
陸兄想來也是第一回進這園子。
蔡思齊笑道,定是不免要怨我糟蹋了好景象。
可惜我是個窮官,哪裡有這些銀子扔在此處打水漂。
陸巡笑道:大人公務繁忙,就算有些閑錢勉強将其整葺,又有什麼閑情在這裡享受?如此看來,有些冤枉錢還是省下來的好。
兄此言深得我心。
蔡思齊大笑。
園内現住着什麼人麼? 也就這十幾天有人住着。
蔡思齊道,這便要給陸兄引見。
他領着陸巡走到園子深處一幢孤零零精緻雅墅前,輕輕叩了叩門。
應門的是個相貌清雅的少年,臉上微微的笑容,迎面便道:蔡大人回來了,這位想必就是陸将軍。
奴婢給兩位大人請安了。
少年的語聲不免嬌柔得過分,陸巡一怔之下便即恍然,連忙拱手回禮,問道:這位上差是 這是太後禦前的康健公公。
蔡思齊道,此番是帶着懿旨來的。
難怪不過二十歲上下的年紀,卻覺十分世故,連眉宇間也是年輕人少有的憔悴。
陸巡依禮問太後聖安,未及内去,門裡又四平八穩踱出一個五十歲上下的長者,雖然未着官服,卻端着不小的架子。
康健忙低眉順眼地對他躬身道:吳大人。
蔡思齊在這人面前也頓時收斂了些,對陸巡道:陸兄在九門提督衙門任職時,恐怕也見過都禦史吳大人。
正是的。
陸巡道,都禦史铮铮風骨,鐵面無私,下官晚輩仰慕許久了。
他欣然行禮下去,那都禦史吳再予面露微笑,将陸巡攙起來道:老朽在京就聽聞陸将軍治軍嚴明,行事磊落,不愧是皇上鐘愛的大将。
陸巡倒想起這次京中欽差南下寒州的由頭,不免是為于步之一案,不知何故,同為都察院都禦史的苗賀齡卻不曾奉旨南下。
自從前在京裡的傳聞知道,吳再予無論如何也隻能算作直臣,更因為先前彈劾得寵的大太監辟邪,觸怒皇帝,已被冷落了些時候,雖然官職上沒有貶黜,但漸漸的,也算不上什麼重臣了。
賓主寒暄内去,康健小心翼翼服侍衆人在後,陸巡不經意回頭,卻見他的目光若有所思地遊曳在自己左右。
陸巡領悟得甚快,原來此番要緊的人物并非威名冠于神州的都禦史,而是這深宮中一介年輕的賤役。
可見自皇帝北伐後,在京中做主的太後對于步之一案沒有絲毫興趣,此次遣内侍前來,竟是傳來密旨授意将矛頭直指東王了麼? 奉茶者是吳再予和康健南下的随從,四十多歲的模樣,托着茶盞穩穩當當地過來,笑道:兩位大人用茶。
陸巡見他身穿粗布衣裳,卻難得一付胡須煞是威風,接過茶來,不由向他手腕上瞟了一眼。
那随從手腳甚是麻利,不容陸巡細看,已恭恭敬敬行了禮,退出門外。
因吳再予在座,衆人說話不免小心翼翼,開場的閑聊便要說到這位欽差禦史的來意,自然不能不提于步之。
難得蔡思齊這樣的人也坐卧不甯起來,在椅子上欠了欠身。
是晚輩管束不力,以至轄内命官任上失蹤。
吳再予當然不會輕易放過教訓人的機會,幹咳了一聲,便要開口,康健卻笑嘻嘻接過話頭道:蔡大人的悔過之意,連奴婢也聽得明白,奴婢回京之後,必然如實禀奏太後主子,蔡大人隻管聽候太後垂問吧。
吳再予臉色沉了沉,竟忍住了沒有說話。
陸巡跟着蔡思齊松了口氣,道:兩位欽差前來,是為查實于步之一案,如今可有了些眉目了麼? 康健道:剛開始倒也查出了些蛛絲馬迹。
不過前幾日太後追加了道旨意,奴婢看來煞是難辦,至今仍和吳大人商議未定,出京時候說是要辦的案子,反而擱下了。
下官興許不當問,卻不知是什麼旨意,讓兩位欽差如此作難?陸巡道,若下官有半點能幫得上忙的,萬請兩位欽差告知。
蔡思齊微笑道:想來兩位上差不會客氣。
康健公公近日便要南下黑州,前往杜王府頒旨。
恐怕還是要寒州第一大将護送下寒江呢。
噢。
陸巡道,下官知道了。
定是杜老王爺病故,朝廷要晉封世子爺,承繼爵位了。
正是。
吳在予也道。
不過,蔡思齊歎了口氣,這些天寒州内也不算太平,陸将軍随兩位欽差南下,若寒州這邊稍有變故,晚輩卻也為難得緊。
康健道:蔡大人過慮了。
現成楊總兵在,怎麼不是獨當一面的大将? 他笑容盈盈,似乎不知深淺的話脫口而出,蔡思齊怔了怔,笑道:這個 陸巡卻暗吃一驚,太後心腹内侍一句話就把禍水引至楊力和身上,難道京中已定下了主張? 一邊的吳再予沉吟半晌,道:老朽入寒州已逾半月,楊力和的為人倒是聽說了些。
若說是一鎮之重,卻不怎麼稱職啊。
鎮守寒州的官兵甚少操演,皇上親征的這個要緊時候,寒州要害官道上,也未見官兵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