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劉思亥
關燈
小
中
大
雲謠最近寸步不離皇帝,現在自然在前為他們開道。
姜放的營中極安靜,小校都是他從京營中帶出來的人,精神抖擻地立于營門前,遊雲謠下了馬,道:皇上駕到,姜大将軍接駕吧。
皇帝沒有在營門前停留,徑直入内,見姜放甲胄整齊,大步出來,對辟邪笑道:在京裡,朕隻道他舉重若輕,有神仙般的逍遙,如今看來,姜放竟是個嚴肅的大将, 吉祥笑道:萬歲爺見他穿得體面才這麼說。
若奴婢也置上幾身行頭,定也叫萬歲爺刮目相看。
皇帝對姜放大笑道:姜放聽見了沒有,朕身邊的人可覺得你中看不中用呢。
姜放叩頭道:臣打仗就靠一個吓唬人,皇上說中了。
皇帝跳下馬來,讓他們起身,見高高瘦瘦的一員大将立于姜放身後,剛才熱鬧,沒聽清楚他報名,這時問道:你身後的是劉思亥麼? 是。
劉思亥笑道,可見臣更是不中看的,竟沒讓皇上瞧見。
劉卿怎麼在這裡?皇帝覺得要和姜放議論戰法,有他在更是順便,便很高興地問。
劉思亥道:臣與姜大将軍夜夜商讨戰局。
皇帝道:你不是在涼州軍中麼?這裡回去隻怕路極遠了。
馬快也就是半個時辰。
劉思亥道,涼州軍中還有大将烏維,也是骁勇的戰将。
現今他是涼州騎兵的主帥。
姜放請皇帝入帳,一邊将辟邪指給劉思亥看。
辟邪自始至終都是默默微笑,這是劉思亥第一次遇見這位内廷将軍,于是上前拱手道:久仰公公大名了,日前努西阿渡口一戰,多蒙公公援手。
辟邪謙道:奴婢奉旨行事,沒有半分自己的功勞,劉護軍多禮了。
劉思亥笑了笑,是。
皇帝已在姜放的椅子上坐了,眼前案上擺着酽茶,鋪滿了軍圖,朱筆勾勾畫畫,看來是兩個人筆迹。
你們以茶當酒,夜談兵法,倒是意氣相投得緊。
皇帝道,不知商量出什麼結果來了? 姜放道:臣以為洪涼兩州兵馬突于最前,正如匈奴右谷蠡王一部南突一般,我軍不對其分割包圍,敵軍隻怕會搶在前面動手。
一旦涼州軍被圍,匈奴人就直接兵臨出雲壕營了。
以你們所見,洪王世子所謂西翼全線反攻,可有勝算? 姜放道:西翼反攻雖說是遲早的事,但臣覺得還不是時候。
劉思亥也道:聽聞匈奴均成單于的王帳已然東移,距渡口不過六十裡路程,西翼定是他們重兵所在,與其反攻西翼,不如東翼兵馬渡河,直插其軟肋。
姜放接着道:若在突出部份打幾個小小的蠶食戰,倒能分散匈奴兵力,東邊長途奔襲,勝算更大。
這兩人是一般的心思,一搭一檔說得默契,皇帝也忍不住笑了。
聽說你們是多年的好友了,果然心意相通。
劉思亥道:原先在震北軍中,年輕人就少,隻得臣幾個人整日裡胡鬧,無意間立下些功勞,更是跋扈得緊,自然受罰也在一處,要說交情,真真是被打出來的。
衆人大笑,跟着又将如何布兵,如何出擊,如何調動洪州兵馬俱細細地商議過了。
幾近三更,皇帝才心滿意足,道:明日就将此計議同衆将說了,我們也和匈奴人一樣,聲東擊西。
辟邪笑着咳了兩聲,道:皇上,匈奴人是聲東擊西,咱們可是聲西擊東。
正是。
劉思亥也笑。
皇帝奔波了一天有些累了,辟邪也不能久坐,便要起駕回去。
姜放和劉思亥恭送聖駕出營,仍覺意猶未盡,看架勢要徹夜長談。
皇帝走出一段路,還能聽見他們說笑,他回頭看了看辟邪,見他冷然垂着目光,沒有半點适才的高興。
你覺得劉思亥其人如何?皇帝回到行銮,特意到書房來問辟邪。
辟邪已躺下休息,此時連忙起身,将小順子屏退在外。
姜放乃不世的豪傑,将來是皇上的肱股之臣,辟邪道,他在京中逍遙灑脫,卻無一個真正有交情的朋友。
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二人如此投契,可見劉思亥也是上将之資。
确實。
皇帝道,你看調他到震北軍中如何? 辟邪搖了搖頭,劉思亥侍奉涼王已逾十五年,就算調過來,他心裡的君主仍是涼王。
況且,必隆此人有勇有謀,是個胸襟開闊的明主,不計他漢人出身,多年來始終如一重用不疑。
就象姜放一般,得皇上重用,自然終身報效聖恩,他們一樣的人品,想必劉思亥這點氣節還是有的。
皇帝歎了口氣,可惜了。
是可惜了。
辟邪也道,然後按着嘴輕輕嗽起來,等着皇帝說出正文。
皇帝道:撤藩是遲早的舉措,待這場大戰過去,不過就是五六年内的事,到時替朕領兵的還不就是姜放?他和劉思亥這種交情,日後倒是棘手得很。
辟邪目光流轉,最後慢慢地道:皇上想得深遠。
君臣二人就這樣突然沉默,皇帝有些懊悔和慚愧,不知再怎麼起頭說下去。
皇上恕罪。
小順子走進來,道,京營裡有人打架,問辟邪是不是過去。
那便過去吧。
皇帝道。
奴婢告退了。
辟邪跪了跪,便扔下皇帝斷然走了。
閏六月中,劉思亥與洪定國各占據西南、東北兩路,對匈奴右谷蠡王一部不時奇兵偷襲,交戰幾日間,便殺傷敵軍近五千人,将中原聯營又向北推進二十裡,自努西阿退兵以來,這是中原軍中了不起的戰果了。
涼州和洪州騎兵也各損一千騎,對皇帝來說,自然是一箭雙雕的好事。
在洪州營中,
姜放的營中極安靜,小校都是他從京營中帶出來的人,精神抖擻地立于營門前,遊雲謠下了馬,道:皇上駕到,姜大将軍接駕吧。
皇帝沒有在營門前停留,徑直入内,見姜放甲胄整齊,大步出來,對辟邪笑道:在京裡,朕隻道他舉重若輕,有神仙般的逍遙,如今看來,姜放竟是個嚴肅的大将, 吉祥笑道:萬歲爺見他穿得體面才這麼說。
若奴婢也置上幾身行頭,定也叫萬歲爺刮目相看。
皇帝對姜放大笑道:姜放聽見了沒有,朕身邊的人可覺得你中看不中用呢。
姜放叩頭道:臣打仗就靠一個吓唬人,皇上說中了。
皇帝跳下馬來,讓他們起身,見高高瘦瘦的一員大将立于姜放身後,剛才熱鬧,沒聽清楚他報名,這時問道:你身後的是劉思亥麼? 是。
劉思亥笑道,可見臣更是不中看的,竟沒讓皇上瞧見。
劉卿怎麼在這裡?皇帝覺得要和姜放議論戰法,有他在更是順便,便很高興地問。
劉思亥道:臣與姜大将軍夜夜商讨戰局。
皇帝道:你不是在涼州軍中麼?這裡回去隻怕路極遠了。
馬快也就是半個時辰。
劉思亥道,涼州軍中還有大将烏維,也是骁勇的戰将。
現今他是涼州騎兵的主帥。
姜放請皇帝入帳,一邊将辟邪指給劉思亥看。
辟邪自始至終都是默默微笑,這是劉思亥第一次遇見這位内廷将軍,于是上前拱手道:久仰公公大名了,日前努西阿渡口一戰,多蒙公公援手。
辟邪謙道:奴婢奉旨行事,沒有半分自己的功勞,劉護軍多禮了。
劉思亥笑了笑,是。
皇帝已在姜放的椅子上坐了,眼前案上擺着酽茶,鋪滿了軍圖,朱筆勾勾畫畫,看來是兩個人筆迹。
你們以茶當酒,夜談兵法,倒是意氣相投得緊。
皇帝道,不知商量出什麼結果來了? 姜放道:臣以為洪涼兩州兵馬突于最前,正如匈奴右谷蠡王一部南突一般,我軍不對其分割包圍,敵軍隻怕會搶在前面動手。
一旦涼州軍被圍,匈奴人就直接兵臨出雲壕營了。
以你們所見,洪王世子所謂西翼全線反攻,可有勝算? 姜放道:西翼反攻雖說是遲早的事,但臣覺得還不是時候。
劉思亥也道:聽聞匈奴均成單于的王帳已然東移,距渡口不過六十裡路程,西翼定是他們重兵所在,與其反攻西翼,不如東翼兵馬渡河,直插其軟肋。
姜放接着道:若在突出部份打幾個小小的蠶食戰,倒能分散匈奴兵力,東邊長途奔襲,勝算更大。
這兩人是一般的心思,一搭一檔說得默契,皇帝也忍不住笑了。
聽說你們是多年的好友了,果然心意相通。
劉思亥道:原先在震北軍中,年輕人就少,隻得臣幾個人整日裡胡鬧,無意間立下些功勞,更是跋扈得緊,自然受罰也在一處,要說交情,真真是被打出來的。
衆人大笑,跟着又将如何布兵,如何出擊,如何調動洪州兵馬俱細細地商議過了。
幾近三更,皇帝才心滿意足,道:明日就将此計議同衆将說了,我們也和匈奴人一樣,聲東擊西。
辟邪笑着咳了兩聲,道:皇上,匈奴人是聲東擊西,咱們可是聲西擊東。
正是。
劉思亥也笑。
皇帝奔波了一天有些累了,辟邪也不能久坐,便要起駕回去。
姜放和劉思亥恭送聖駕出營,仍覺意猶未盡,看架勢要徹夜長談。
皇帝走出一段路,還能聽見他們說笑,他回頭看了看辟邪,見他冷然垂着目光,沒有半點适才的高興。
你覺得劉思亥其人如何?皇帝回到行銮,特意到書房來問辟邪。
辟邪已躺下休息,此時連忙起身,将小順子屏退在外。
姜放乃不世的豪傑,将來是皇上的肱股之臣,辟邪道,他在京中逍遙灑脫,卻無一個真正有交情的朋友。
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二人如此投契,可見劉思亥也是上将之資。
确實。
皇帝道,你看調他到震北軍中如何? 辟邪搖了搖頭,劉思亥侍奉涼王已逾十五年,就算調過來,他心裡的君主仍是涼王。
況且,必隆此人有勇有謀,是個胸襟開闊的明主,不計他漢人出身,多年來始終如一重用不疑。
就象姜放一般,得皇上重用,自然終身報效聖恩,他們一樣的人品,想必劉思亥這點氣節還是有的。
皇帝歎了口氣,可惜了。
是可惜了。
辟邪也道,然後按着嘴輕輕嗽起來,等着皇帝說出正文。
皇帝道:撤藩是遲早的舉措,待這場大戰過去,不過就是五六年内的事,到時替朕領兵的還不就是姜放?他和劉思亥這種交情,日後倒是棘手得很。
辟邪目光流轉,最後慢慢地道:皇上想得深遠。
君臣二人就這樣突然沉默,皇帝有些懊悔和慚愧,不知再怎麼起頭說下去。
皇上恕罪。
小順子走進來,道,京營裡有人打架,問辟邪是不是過去。
那便過去吧。
皇帝道。
奴婢告退了。
辟邪跪了跪,便扔下皇帝斷然走了。
閏六月中,劉思亥與洪定國各占據西南、東北兩路,對匈奴右谷蠡王一部不時奇兵偷襲,交戰幾日間,便殺傷敵軍近五千人,将中原聯營又向北推進二十裡,自努西阿退兵以來,這是中原軍中了不起的戰果了。
涼州和洪州騎兵也各損一千騎,對皇帝來說,自然是一箭雙雕的好事。
在洪州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