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王舉

關燈
的牡丹也該過了吧? 成親王撫掌笑道:沒過,沒過。

    他們搭了棚子蔽蔭,好花兒剛開,到十五正是盛時。

    牡丹夜宴,也是風雅得緊啊。

     姜放忙道:王爺可别高興得太早,此番宴請的兵部的大将,我這般的粗人多,多半還不領情。

     這卻不去管他。

    成親王道,我犯不着替他們操這個心,有人領情便好。

     他是個愛熱鬧風流的人,回去命王府長史等極力操辦。

    至四月十五日傍晚,朝臣多奉命至成親王府助興,王府的長史、内臣忙不疊迎入,在外堂奉茶。

    及人通報良湧和王舉聯袂而來,成親王才迎了出來,笑盈盈寒暄。

     王舉一樣氣宇軒昂,隻是面上失了幾分銳氣,很少說話。

    衆人也不敢揭他的短,敷衍幾句便退在一邊。

    良湧和成親王歸座,百官先齊齊叩頭問安,才按品級各尋位子座了。

     此處是成親王的牡丹院,南北奪霞,剪雲兩座翠亭,盛宴鋪張,席下歌俑無數,擁簇着一園富貴。

    成親王點頭示意,樂班先奏得勝之歌,百官舉杯遙祝皇帝萬歲,飲盡了才傳席開宴。

    才剛篩了一遍酒,成親王還不及開口,便有内臣湊過來說了幾句話。

     成親王喜不自抑,道:他果然來了! 話音剛落,辟邪便領着小順子悠然步入,向兩位親王磕了頭,被成親王攙起來。

     皇上肯放你出宮? 辟邪笑道:奴婢是替皇上來湊個趣兒。

    萬歲爺原本預備下給巢州老王爺和大将軍的賞賜,想到好端端的宴會,又是磕頭又是謝恩的,怕掃了大家的興緻,就作罷了。

    老王爺和大将軍明兒請宮裡來,萬歲爺還要和兩位多親近。

     是。

    良湧和王舉垂着手聽了。

     辟邪忙上前要給衆人行禮,卻被百官閃在一邊,将他按在成親王一席上。

    衆人因他是皇帝最寵信的人,平時待人也和氣,又加之受了他不少好處,都上前敬酒,鬧哄哄圍了一堆人。

     小順子見了道:各位大人,奴婢的師傅病剛好,太醫說了戒酒,各位大人包涵則個。

     辟邪皺眉道:多嘴。

     成親王笑盈盈将面前的酒杯授與辟邪,道:既如此,小王代大夥兒敬一杯。

     恭敬不如從命。

    這杯也祝太後、萬歲爺福壽綿長,江山永享。

    辟邪接過來飲了,夕陽似火,正照得他雙唇啖血般鮮紅,眸子裡流轉的,也是玫瑰色的目光,似有妖邪附身,麗色異常。

    成親王一邊靜靜看着,冷不丁一記寒戰,總算衆人轟然共祝,才轉過神來,連連擊掌。

    樂聲再起,頓時仆人内臣川流不息,一片觥籌交錯。

     成親王和良湧都是作樂慣的人,此時聽席下文臣以牡丹聯詩作對,少不了湊趣,反倒冷落了王舉。

    辟邪因笑道:大将軍啟程吉日可定了? 王舉自重身份,為人清古,不屑與内臣結交,故而闆着臉,道:隻要皇上一聲令下,為臣的即刻趕赴前線。

    小公公總在皇上身邊伺候,應該知道得比我清楚。

     這倒也是。

    辟邪也不生氣,大将軍此次又多領樂州新軍十萬,軍務勞頓,皇上言及此事,也十分牽挂,言道:傾朝廷所有,助将軍功成。

    看來這滿朝的大将,隻要是大将軍看得上眼的,皇上都準大将軍攜其北行。

    不知大将軍看這朝中,哪位才能為大将軍分憂一二? 皇帝為遣副将,一直拿不定主意,先前王舉面聖,皇帝除了寬慰一番,實在懶得和他多言,現在想起來,才叫辟邪問問王舉的意思。

     不料王舉道:老臣一把歲數,披肝瀝膽,軍中獨斷慣了,這些皇上身邊的京官隻怕受不了老臣的脾氣。

    小公公回禀皇上知道,老臣隻管将一腔熱血灑在關外,不叫匈奴掠得寸土,以報皇恩。

     辟邪笑道:保存疆土是一件,保存三十萬将士也是一件正說到這裡,一朵銀粉牡丹撲地落在他的懷中。

     衆人大笑道:原來這個酒令行到辟邪公公。

     隔席一位頭簪紅牡丹的文臣當即吟道:瓊葩到底羞色豔,國色原來不染塵。

    昨夜月明渾似水,隻疑瑤島集仙真。

    又歎道:辟邪公公人清似冰雪,恰如這白牡丹的精神。

     席上禮部郎中杜豫笑道:此比有錯。

    你道小公公似這白牡丹,其實不然。

     衆人奇道:你說呢? 杜豫道:隻是這牡丹似公公耳。

     辟邪怔了一怔,忽而放聲大笑,多承美言。

     成親王道:這個酒令要簪花于帽上,然後或詩、或賦、或歌、或舞,再見那牡丹擲到誰身上,将那人與這花一比,才算完了。

    說着拿起花要插在辟邪帽上。

     辟邪忙接過花來,笑道:這酒令着實風雅。

    但奴婢不比各位大人,沒念過幾年書,詩賦歌舞都不會,不如變個戲法,各位大人看了笑一笑就饒了我吧。

    他拈住花莖,内力暗透,才在花上輕吹了一口氣。

    便見白牡丹的重重疊疊百多枚花瓣片片飛落,飄飄灑灑飛向席間,沾人襟前,拂拭留香。

     衆人目瞪口呆了一會兒,才想起叫好來。

    成親王見此輝煌火燭之下,素白的落英美景,也是感慨,卻聽王舉對良湧低聲道:此乃妖邪,皇上寵信這樣的人,并非吉兆。

     成親王不由大怒,口中卻笑道:這個不算,這個不算。

     辟邪為難道:奴婢再也不會了。

     你師傅七寶太監歌舞皆精,我還記得七寶太監多年前持劍起舞,灑脫絕世。

    你定會上一手。

     辟邪笑道:王爺既然這麼說,奴婢倒想起來了。

    這舞奴婢是不會的,曲子倒還記得。

    請王爺賜琵琶一柄。

     衆人見他持了琵琶端坐園中,都停下手中杯箸,屏氣凝神看過來。

     辟邪調定琴弦,道:說起來此乃武曲,正應了景兒,奴婢獻醜,為老王爺和大将軍一壯軍威。

    不過奴婢指法生疏,但求哪位擊鼓相和。

     霍炎風流不羁,好為人前,當即從席中出來,道:我來。

     辟邪見是他,道聲好,輕擊琴首,潑雨般長輪琴弦,鼓聲輕細相和,似乎遠山盡頭的金鼓騎師奔湧,隐隐引人憂慮,此時琵琶轉調放肆大作,百萬鐵騎撲面而來,鼓聲摧殘,萬衆奔走呼号,妻離子散的哀傷,國破家亡的憤恨,令人血脈贲張,雙拳緊握,隻想奮身殺伐。

    俄而無聲,漸漸似有妃子離别的婉轉悲泣,湘水飄雨般泣泣噎噎,繞指尤柔。

     衆人皆有悲色,隻覺肝腸寸斷,去意留連。

    霍炎強忍悲戚,卻聽辟邪連煞三聲,割袍而去般的決斷振奮,霍炎一吓之下咬破下唇,猶如剜出心肝的疼痛,頓時精神凜肅,鼓聲又起。

    琵琶與鼓聲磅礴飛墜,轟然聲動天地,金鼓亂作、刀劍相擊、人馬縱橫,如雷如霆。

    辟邪神情不動,隻在唇邊透出一抹鋒利冷笑,霍炎卻已覺身周殺意陡升,氣勢冷洌,不由悚然心驚,操鼓顫栗,漸漸落在下風,隻有琵琶肆虐妄為,穿雲而出的長輪高到颠峰,拟作凄涼胡笳,又頓時被金騎踐踏無聲。

     所謂單于蹂踐死,胡騎潰洩崩。

    單于伊次厥脫逃被殺,匈奴父子沙場上相抱而死,中原蹄下血肉翻飛,十七年前塞外漫天煙塵猶在眼前。

    王舉瞠目欲裂,豁然而起,衣袍撕裂尚不自知。

     此時突然琴弦峥嵘崩斷,仿佛長劍在空中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