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王舉

關燈
隻是誘敵之兵。

    密報裡特别提醒,中原大軍切勿随便深入,以免中伏。

    辟邪知道此人在均成身邊也是深得器重,估計消息不假,轉而想到王舉的驕傲脾氣,更是憂心如焚,徑直去倚海閣向皇帝禀奏。

     以奴婢看,現在已等不得巢州王進京了,先要派一員欽差敦勸王舉固守。

     皇帝道:此時容不得細想,就是翁直。

    着人速速拿着朕的旨意,叫他明日啟程。

     是。

     辟邪剛接上話,吉祥便匆匆拿着軍報進來,呈到皇帝手裡,萬歲爺,八百裡加急。

     皇帝看了吉祥青白臉色一眼,低頭展開折子,一聲不吭地看了兩遍,慢慢遞到辟邪手裡。

    翁直先不用動了。

    皇帝的聲音沒有什麼波瀾,即日召王舉進京,朕要給他慶功,必隆不能理事,震北軍由王舉長子,護國将軍王驕十暫領。

     辟邪忙打開看,便隻死傷四萬,退守雁門以北三百裡一句,就足夠觸目驚心了,更不要說涼王必隆重傷等等的小事。

     朕揮師北上的決心雖然沒有動搖,但這樣的消息傳遍天下,有損中原的士氣。

    皇帝站來道,你明白麼? 奴婢明白了。

    辟邪道,王舉雖敗,一樣要凱旋歸來,一樣要加封授爵,特别是要熱鬧。

     就是這個話。

    皇帝道,朕明日回京,你們早做準備。

     三月二十五日,皇帝回銮離都。

    姜放奉命至乾清宮議事,先碰到了辟邪,問道:震北軍到底怎麼回事?消息都讓内閣扣下了。

     王舉追擊匈奴誘兵,令八萬人馬落入埋伏,匈奴合圍,苦戰不脫。

    倒是涼王必隆引軍來救,王舉毫發無傷,必隆卻背上中了一刀,搶回雁門救治去了。

    此戰死傷四萬人,震北軍元氣大傷。

    匈奴已在西努阿河以北,搶着渡河。

    必隆頗受涼州騎兵愛戴,此番受傷,涼州軍大有嗔怪王舉的意思,軍心動搖,何以為戰,隻得先退到雁門以北三百裡的舊壕營内,再做打算。

     姜放臉色很不好看,歎道:爺怎麼想? 這種局面隻能稱勝,不能言敗,王舉替換不得,隻能先召他回來,然後選一員大将,充作他的副手,再讓巢州王良湧監軍,調停涼州兵馬。

     朝中大将多年未經戰事,還不如王舉呢。

    姜放愁眉不展。

     此時皇帝已在乾清宮叫人,兵部再加閣臣,個個面如土色,魚貫而入,說的大體也是這個意思。

    争執隻在遣将一事上,有的說王舉領震北軍多年,不應一敗而撤換;有的說王驕十子繼父職也很好,種種說法,不一而足。

     皇帝靜靜聽完,衆人退去,隻獨留下姜放。

    皇帝默默喝了幾口茶,一時也不說話,姜放在寂靜中等了半晌,渾身不自在起來。

    不料皇帝最後笑了笑,跪安吧,沒什麼事。

     姜放摸不着頭腦,出來看了看辟邪,極低的聲音問:難道皇帝是要我 辟邪點了點頭,好像還沒拿定主意。

     姜放領震北軍,對辟邪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結果,隻是皇帝還在猶豫不決。

    但北邊飛傳來的諜報卻是火上澆油,不容辟邪喘息。

    均成和長子阿納似乎等不及秋季南侵中原,已有十萬匈奴鐵騎先行出發,為均成大駕南下搶奪西努阿河渡口。

    必隆也得細作禀報,帶傷與王驕十督戰,雙方隻隔了百裡,虎視眈眈對峙。

    兵部奉皇帝谕旨,自洪州另調騎兵兩萬,會同樂州十萬新兵,嚴陣以待,隻要一聲令下,即刻開拔雁門。

     四月初八王舉到京,百官俱往離都正北攘狄門迎其凱旋,鼓樂吹打加之繁文缛節,十分熱鬧。

    辟邪料定王舉見了皇帝,日子決不好過,不願看着他們君臣吵鬧,請了旨意,由小順子捧着素衣随侍出宮。

     今日是賀冶年七七,正是發引出殡的日子,趕上王舉進京全城歡騰之際,不免減了很多排場,送殡的世交之家的車馬也少了許多。

    賀天慶與賀冶年三個兒子扶柩,清冷街頭嘈雜喪樂中,白花花漸向南去。

    辟邪和小順子銀白的素衣,繞道迎頭趕上,勒住黑馬,跳下來向靈柩施禮。

    賀天慶上前寒暄,辟邪道:前些日子在上江侍駕,未到府上祭拜,禮數有虧。

    皇上特命我今日來拜一拜,送先賀将軍一程。

     賀天慶向北跪了,叩頭道:皇恩浩蕩,無以為報。

     賀兄請起。

    辟邪自己上前扶了,節哀。

     是。

     辟邪握着他的手,點點頭,重新上馬,默默跟在靈後。

    一路上都是各家大臣的路祭,行人回避得甚遠,幾個年輕人站在路邊瞧熱鬧,盯着辟邪看了一眼,也匆匆地走了。

    一個小厮打扮的人悄悄挨到辟邪馬邊,遞了個貼子給他,道:媽媽說了,爺定會在這裡。

    雖說不是時候,卻是順便,就不打擾宮裡了。

     回去告訴你媽媽,費心了。

    辟邪收好了栖霞的貼子,正好賀天慶幾次三番地請回,才又作了揖,撥馬回程。

     栖霞隻說了三件事:海琳已被成親王府裡的人贖了出去;栖霞的義子憂官兒混入洪王府作了一名雜役;而憂官兒傳來的第一個消息是,洪州兵馬正在向東調動,去向不詳。

     辟邪命小順子找地方将貼子燒了,才回宮中,對皇帝道:洪州兵馬正在悄悄調動,隻怕也是為了匈奴。

     洪王那些兵馬是觊觎中原的本錢,豈會與匈奴交戰? 匈奴就算在關外得勝,也會傷了元氣,打進來正碰上洪王在樂州以北的兵馬,洪王乘機大敗匈奴,揀個便宜。

     除了震北軍,朕手裡并非無兵可用。

    皇帝不解,他做這樣兩敗俱傷的事,不怕朕從中取利麼? 奴婢也不明白。

    辟邪道。

    但無論如何,倘若皇帝的震北軍敗,洪王的洪州兵勝,對洪王洪失晝的聲望來說,總是了不得的好事。

    除非洪王防的,既不是皇上,也不是匈奴。

     難道是東王?那也太遠了些。

    皇帝蹙眉,中間差着幾千裡路,如何遏制東王異動? 辟邪笑道:奴婢也糊塗了。

    他細細思索了半天,等見到姜放傳遞進來的諜報,洪王調兵的事果然确實。

     姜放也道:看二先生的口氣,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調動了多少兵馬他确實不知,隻知道去向的确是樂州、洪州的邊界。

     知道了。

    辟邪點點頭,東王杜桓那邊什麼動向? 近幾個月不斷宴請蔡思齊、于步之與楊立和,來往頻繁。

     辟邪笑了笑,這三個人還幹淨麼? 屬下着吳十六去查。

     雷奇峰呢?辟邪突然問道。

     這個姜放遲疑道,果然從去年夏天以後,就再沒有他的消息了。

     速速查明。

    我總覺得洪王調兵之舉和東王有些幹系,就怕有什麼我們猜不到的事情突如其來,令我們措手不及。

     是。

     姜放也是極忙的,領命即行,從辟邪值房裡出來,撞見成親王也從上書房下來,攬住姜放道:皇上要我在家裡擺宴替王舉和巢州王慶功餞行,你說說什麼花樣兒熱鬧? 姜放笑道:兩位都是王爺的長輩,胡鬧大概不行吧。

     說的也是,說的也是。

    成親王接着冥思苦想。

     姜放道:卻不知王爺想放在哪一天? 成親王道:自然是四月十五,明月當空的時候。

     不知是不是晚了,王爺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