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康健
關燈
小
中
大
扶住辟邪的身子。
師傅!小順子急得熱淚直迸。
辟邪眼窩深陷,靠在案上猛嗽一陣,艱難道:不要聲張,請陳先生悄悄過來。
小順子點點頭,發足狂奔而出。
辟邪對明珠道:這間屋子毒性太大,不能再呆了。
由明珠慢慢攙至東廂,在炕上坐了,咳嗽不止,冷汗層出。
好在不刻陳襄擦着汗,随小順子奔到,立即被請至房内診視。
辟邪揮手将明珠和小順子屏退,明珠放心不下,悄悄在窗外傾聽。
房中隻傳來辟邪陣陣咳嗽,半晌才聽到陳襄歎了口氣,毒是散出來了,可這内傷再度發作,便再也無法痊愈了。
辟邪道:是我不知輕重,運功急了些。
先生看這傷到底怎麼樣? 陳襄笑道:沒什麼,以你内力修行補足,頂多冬日裡咳喘些個。
隻可惜你年紀尚輕,從此背負這個病根,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之後片刻寂靜,想必陳襄正在開方子。
你也是大人了,記得少和别人打架。
辟邪咳嗽中一記失笑。
陳襄突然道:明珠姑娘,進來吧,你那麼呆着不舒服! 明珠臉一燙,走進屋去,讓先生笑話了。
心中感佩這枯瘦老者總有鎮靜風度,如此場面便被他三言兩語輕松化解。
陳襄拿出一桌子藥瓶,向明珠分别指出鎮咳和化毒的藥丸,特别将一隻牛角瓶子遞給辟邪道:這藥丸極是補益滋陰,是治你内傷的靈藥。
我煉了六年,才得十二粒,原是打算給你師傅增壽延年的。
他咳的一聲,笑道,半個月一粒,記得用内力消化。
辟邪目送陳襄出門,才服了藥丸,運功療傷。
明珠不敢走遠,與小順子坐在外間等候。
直至夜半,辟邪睜開眼,似乎精神好了七成,也不咳喘,突然問道:今天什麼人來過麼? 明珠和小順子相視一眼,神色已變,康健今天一早來過。
我被太後傳去,那時居養院除了康健,再無他人。
辟邪沉默半晌,湧起倦色,道:夜深了,明日再說罷。
次日辟邪神色精神看來大好,他既然不願聲張,皇帝、成親王自然絲毫不覺有異,隻有吉祥如意兩人目光犀利,見他氣度散漫,聲音虛浮,拉住他正要相詢,卻有羅晉、翁直等六部尚書奉旨請見,便給辟邪逃脫。
早有乾清宮的内臣向外風傳辟邪在禦前為征糧使頗為美言,羅晉、翁直等人這些日子皆暗中受了辟邪不少好處,大喜之下對辟邪也是笑臉相向。
皇帝和成親王一早駕臨上書房,此時在裡面叫人。
衆人商議如何将軍饷啟運涼州。
皇帝道:八十萬兩的軍饷當然不可一次都撲到涼州去。
以二十萬兩為限,分批啟運。
此事便交給兵部領頭辦理。
又說到召回征糧使一事,皇帝道:這些征糧使在外半年,為朝廷奔忙辛苦,此番軍饷已有着落,他們不負朕望,堪稱人臣的典範,朕準備将他們召回,都有升遷封賞。
羅晉和翁直大喜,才要替征糧使謝恩,突聽有人道:臣有異議。
正是都察院的都禦史吳再予,出班道,臣以為朝廷在北用兵不是一兩年的事,藩地征糧萬不可中斷,這些征糧使在藩地日久,對地方政務所知甚詳,仍應駐留當地,以備朝廷糧饷之需。
這原本也是皇帝的意思,若非也擔心征糧使反為藩王利用,定會堅持将他們留在藩地。
因此對吳再予道:吳卿所慮朕也想過。
但征糧使乃為戶部定員,家眷也在京中,他們體恤朝廷,遠使多月,實屬不易。
如今糧饷暫無憂慮,強令他們留守藩地,也非仁君所為。
羅晉贊歎道:皇上仁慈聖明! 吳再予道:皇上三思,現在一念之仁,将來多生周折。
吳卿,這件事昨日朕和成親王、太傅、辟邪等人仔細議過了,就此決定吧。
皇帝不提辟邪倒也罷了,吳再予位在都察院之首,早就想力谏皇帝禁止内臣參政,此時抓住機會,道:皇上,宦官曆來以曲媚事人,皇上不可聽信一兩個内臣的挑唆。
皇帝知道這個人遲早要對辟邪發難,見他漸漸說到要害,仍是鎮靜道:什麼叫挑唆?你眼裡的皇帝是個受人擺弄的人麼? 吳再予道:臣不敢,臣隻是覺得皇上讓宦官擅權代點進士一事,有欠思量,隻恐淪為後世笑柄? 哦?皇帝忍住氣道,笑柄?那麼今科武進士該怎麼點?你說來聽聽。
吳再予頓時語塞,他隻覺自己義憤填膺,全沒想過今科武進士還有什麼更好的點法。
皇帝又問:你在武進士中聽到什麼不滿的言語了麼? 辟邪本着息事甯人的心,笑着對皇帝道:奴婢年輕,此番越俎代庖,武進士中有覺不公的,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豈容吳再予放肆,不依不饒盯着又問了一句:吳卿,到底有沒有? 吳再予原本詞窮,此時見辟邪笑顔如玉,仿佛多有嘲色,不禁惱羞成怒,喝道:你這閹貨!竟敢惑媚皇上! 辟邪體弱之下不由心浮氣躁,當即臉色一冷,目中殺氣頓盛。
奪的一聲,成親王将茶盞墩在桌上,吳再予,你呼喝什麼?朝堂上口出穢言,辱及皇上,好大的膽子。
成親王因吳再予去年參他結交歌女、在新科進士面前炫耀,有失皇家體統,便對都察院的人心懷恨意,哪裡肯放過他。
吳再予方覺大大的失言,跪地請罪。
皇帝沉着臉道:打出去! 吳再予此人平素喜歡做些沽名釣譽的事,人緣極差,這裡所有人都遭他參過,加上見皇帝和成親王都擺明袒護辟邪,誰敢得罪,此時竟無一人為他求情。
皇帝怒氣稍平,接着議事,不覺已過一個時辰,日至正午。
吉祥走到在門前向辟邪使了個眼色。
辟邪抽空對皇帝低聲道:萬歲爺,隻怕吳再予還跪在外面請罪,天氣見熱,他歲數也大了 皇帝也不想辟邪樹敵過多,道:吉祥,讓吳再予回去思過,自己上折子請罪。
吳再予此氣非同小可,回到府中關上書房的門将辟邪一通辱罵,家人知道老爺平素脾氣就不好,眼見他雷霆大發,還不吓得回避三舍。
可惜下午偏有要客來訪,管家不得不硬着頭皮叩門道:老爺,宮裡内書房掌筆太監辟邪在府外遞了貼子,老爺見是不見? 正是火上澆油,吳再予大吼道:不見!你叫門前的小子打他回去! 管家隻得又道:老爺,他是奉了成親王的旨意來問話的。
還說老爺今天上午還是精神奕奕的
師傅!小順子急得熱淚直迸。
辟邪眼窩深陷,靠在案上猛嗽一陣,艱難道:不要聲張,請陳先生悄悄過來。
小順子點點頭,發足狂奔而出。
辟邪對明珠道:這間屋子毒性太大,不能再呆了。
由明珠慢慢攙至東廂,在炕上坐了,咳嗽不止,冷汗層出。
好在不刻陳襄擦着汗,随小順子奔到,立即被請至房内診視。
辟邪揮手将明珠和小順子屏退,明珠放心不下,悄悄在窗外傾聽。
房中隻傳來辟邪陣陣咳嗽,半晌才聽到陳襄歎了口氣,毒是散出來了,可這内傷再度發作,便再也無法痊愈了。
辟邪道:是我不知輕重,運功急了些。
先生看這傷到底怎麼樣? 陳襄笑道:沒什麼,以你内力修行補足,頂多冬日裡咳喘些個。
隻可惜你年紀尚輕,從此背負這個病根,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之後片刻寂靜,想必陳襄正在開方子。
你也是大人了,記得少和别人打架。
辟邪咳嗽中一記失笑。
陳襄突然道:明珠姑娘,進來吧,你那麼呆着不舒服! 明珠臉一燙,走進屋去,讓先生笑話了。
心中感佩這枯瘦老者總有鎮靜風度,如此場面便被他三言兩語輕松化解。
陳襄拿出一桌子藥瓶,向明珠分别指出鎮咳和化毒的藥丸,特别将一隻牛角瓶子遞給辟邪道:這藥丸極是補益滋陰,是治你内傷的靈藥。
我煉了六年,才得十二粒,原是打算給你師傅增壽延年的。
他咳的一聲,笑道,半個月一粒,記得用内力消化。
辟邪目送陳襄出門,才服了藥丸,運功療傷。
明珠不敢走遠,與小順子坐在外間等候。
直至夜半,辟邪睜開眼,似乎精神好了七成,也不咳喘,突然問道:今天什麼人來過麼? 明珠和小順子相視一眼,神色已變,康健今天一早來過。
我被太後傳去,那時居養院除了康健,再無他人。
辟邪沉默半晌,湧起倦色,道:夜深了,明日再說罷。
次日辟邪神色精神看來大好,他既然不願聲張,皇帝、成親王自然絲毫不覺有異,隻有吉祥如意兩人目光犀利,見他氣度散漫,聲音虛浮,拉住他正要相詢,卻有羅晉、翁直等六部尚書奉旨請見,便給辟邪逃脫。
早有乾清宮的内臣向外風傳辟邪在禦前為征糧使頗為美言,羅晉、翁直等人這些日子皆暗中受了辟邪不少好處,大喜之下對辟邪也是笑臉相向。
皇帝和成親王一早駕臨上書房,此時在裡面叫人。
衆人商議如何将軍饷啟運涼州。
皇帝道:八十萬兩的軍饷當然不可一次都撲到涼州去。
以二十萬兩為限,分批啟運。
此事便交給兵部領頭辦理。
又說到召回征糧使一事,皇帝道:這些征糧使在外半年,為朝廷奔忙辛苦,此番軍饷已有着落,他們不負朕望,堪稱人臣的典範,朕準備将他們召回,都有升遷封賞。
羅晉和翁直大喜,才要替征糧使謝恩,突聽有人道:臣有異議。
正是都察院的都禦史吳再予,出班道,臣以為朝廷在北用兵不是一兩年的事,藩地征糧萬不可中斷,這些征糧使在藩地日久,對地方政務所知甚詳,仍應駐留當地,以備朝廷糧饷之需。
這原本也是皇帝的意思,若非也擔心征糧使反為藩王利用,定會堅持将他們留在藩地。
因此對吳再予道:吳卿所慮朕也想過。
但征糧使乃為戶部定員,家眷也在京中,他們體恤朝廷,遠使多月,實屬不易。
如今糧饷暫無憂慮,強令他們留守藩地,也非仁君所為。
羅晉贊歎道:皇上仁慈聖明! 吳再予道:皇上三思,現在一念之仁,将來多生周折。
吳卿,這件事昨日朕和成親王、太傅、辟邪等人仔細議過了,就此決定吧。
皇帝不提辟邪倒也罷了,吳再予位在都察院之首,早就想力谏皇帝禁止内臣參政,此時抓住機會,道:皇上,宦官曆來以曲媚事人,皇上不可聽信一兩個内臣的挑唆。
皇帝知道這個人遲早要對辟邪發難,見他漸漸說到要害,仍是鎮靜道:什麼叫挑唆?你眼裡的皇帝是個受人擺弄的人麼? 吳再予道:臣不敢,臣隻是覺得皇上讓宦官擅權代點進士一事,有欠思量,隻恐淪為後世笑柄? 哦?皇帝忍住氣道,笑柄?那麼今科武進士該怎麼點?你說來聽聽。
吳再予頓時語塞,他隻覺自己義憤填膺,全沒想過今科武進士還有什麼更好的點法。
皇帝又問:你在武進士中聽到什麼不滿的言語了麼? 辟邪本着息事甯人的心,笑着對皇帝道:奴婢年輕,此番越俎代庖,武進士中有覺不公的,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豈容吳再予放肆,不依不饒盯着又問了一句:吳卿,到底有沒有? 吳再予原本詞窮,此時見辟邪笑顔如玉,仿佛多有嘲色,不禁惱羞成怒,喝道:你這閹貨!竟敢惑媚皇上! 辟邪體弱之下不由心浮氣躁,當即臉色一冷,目中殺氣頓盛。
奪的一聲,成親王将茶盞墩在桌上,吳再予,你呼喝什麼?朝堂上口出穢言,辱及皇上,好大的膽子。
成親王因吳再予去年參他結交歌女、在新科進士面前炫耀,有失皇家體統,便對都察院的人心懷恨意,哪裡肯放過他。
吳再予方覺大大的失言,跪地請罪。
皇帝沉着臉道:打出去! 吳再予此人平素喜歡做些沽名釣譽的事,人緣極差,這裡所有人都遭他參過,加上見皇帝和成親王都擺明袒護辟邪,誰敢得罪,此時竟無一人為他求情。
皇帝怒氣稍平,接着議事,不覺已過一個時辰,日至正午。
吉祥走到在門前向辟邪使了個眼色。
辟邪抽空對皇帝低聲道:萬歲爺,隻怕吳再予還跪在外面請罪,天氣見熱,他歲數也大了 皇帝也不想辟邪樹敵過多,道:吉祥,讓吳再予回去思過,自己上折子請罪。
吳再予此氣非同小可,回到府中關上書房的門将辟邪一通辱罵,家人知道老爺平素脾氣就不好,眼見他雷霆大發,還不吓得回避三舍。
可惜下午偏有要客來訪,管家不得不硬着頭皮叩門道:老爺,宮裡内書房掌筆太監辟邪在府外遞了貼子,老爺見是不見? 正是火上澆油,吳再予大吼道:不見!你叫門前的小子打他回去! 管家隻得又道:老爺,他是奉了成親王的旨意來問話的。
還說老爺今天上午還是精神奕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