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珠

關燈
一早命小順子陪着明珠在宮門外候旨,辟邪将靖仁劍仍交給姜放收管,和康健至乾清宮外請見複命。

    一打聽才知道皇帝今日沒有早朝,已去慈甯宮定省。

    兩人都道正巧,再趕往慈甯宮。

     太後和皇帝聽了他們的回奏都很滿意,再看了辟邪帶回來的此次競比優勝的小寒絹,太後道:這寒州的工藝十幾年間倒十分有長進,你們的差辦得很好。

     辟邪道:這次寒州一行,倒有個意外的收獲,原來寒州的刺繡也是不同凡響,奴婢這次自作主張帶回一名繡工,這個女子的刺繡當真可稱海内無出其右者。

     太後笑道:你們針工局裡也有當了三十多年差的老工匠,你看着也不如她? 康健道:奴婢見過她的繡品,實實在在當得起天工二字,上次八月十五寒州布政使董裡州擺宴,席間有人擡了她的一扇九折屏風出來,開價就要六千兩。

     皇帝笑道:什麼?六千兩? 是,席上衆人紛紛标價搶購,若非董裡州出價一萬兩先行買下,隻怕最後不知要以什麼價格售出。

     皇帝勃然變色道:董裡州哪裡來的這些銀子,這麼輕易就花一萬兩買一扇屏風。

     康健知道自己多了一句嘴,忙道:這奴婢就不知道了。

     太後道:既然如此,哀家就見見這個姑娘。

     立即有人傳旨到宮門外叫明珠,明珠到得慈甯宮殿上,口稱民女,叩頭行禮,太後見她清秀,對洪司言道:你瞧這個姑娘,象不象從前段時妃的品格兒。

     洪司言道:正是,奴婢也看着不象中原人物。

     明珠禀道:太後明察秋毫,民女的父親是大理人,二十年前遷居寒州,明珠一歲上就到中原定居,大理的事都不記得了。

     太後道:這就難怪,從前大理公主嫁到宮裡,一樣心靈手巧,女紅出衆。

    聽說你的刺繡一件千金,可有此事? 民女不過多用了些心,難得寒州鄉親捧場,怎敢稱得上一件千金。

     太後轉頭又問辟邪:不知這個明珠姑娘有沒有同帶繡品進宮?哀家想看看。

     辟邪笑道:奴婢身邊沒有,隻怕明珠自己帶了些。

     是,明珠道,民女趕繡了一件,原想奉與太後,隻怕與宮中規矩不合,不敢拿出來,既是太後垂問,便請太後品評。

    說着從小順子手中接過自己的包裹,展開一件百鳥朝鳳的羅衫。

     殿上頓時春光輕洩,花香四溢,似有百鳥婉轉盈耳,金鳳清鳴繞梁。

    太後倒抽一口冷氣,道:了不得! 辟邪道:這件羅衫奴婢也沒見過,這時也是瞠目結舌。

     太後笑道:皇帝别笑你母後沒見過世面,如此的極品,哀家現在就想試試。

     皇帝也是目眩神迷,道:豈敢。

     明珠服侍太後披上,更難得穿在身上,不掩圖中一花一草,一羽一翅,金鳳纏身,百鳥繞背,華麗燦爛,雍容難言。

     太後笑道:你是為了置辦公主嫁妝來的,家裡還有父母兄弟,哀家也不忍留你一生一世,隻盼你調教好針工局的那幫蠢才,讓哀家眼裡少看些俗物就好了。

     皇帝笑道:太後此言把辟邪也罵在裡面,早知自取其辱,何必帶明珠進宮。

     太後道:他是個好孩子,心裡還想着主子,知道用心辦差,皇帝好好賞他。

     辟邪連忙謝恩。

    明珠卻盈盈叩首道:太後和藹慈悲,民女願在宮中服侍太後一輩子。

     太後皇帝自然稱贊不已,隻有辟邪知她此言所指,隻能跟着衆人苦笑。

     太後又問明珠如何安置,辟邪回道:明珠總不成歸在内監的針工局,奴婢看還是放在尚功局,待公主出嫁之後,還可教習宮中女紅程課。

    北五所還有空房,就在奴婢住的居養院附近,因她是民間來的,奴婢怕她禮數不嚴,在各位主子面前失禮,還是先有奴婢督導,再者那裡離針工局也近,凡事方便。

     甚好,太後道,尚功局還有空缺,現在就封明珠為尚功局掌制女官。

     明珠領旨謝恩出來,辟邪笑道:這倒好,你一進來就是正八品的女官,我還要管你叫大人啦。

     明珠哼了一聲道:我稀罕麼? 門前吉祥對辟邪使了個眼色,低聲道:你趕快回居養院。

     什麼事? 吉祥不便多說,隻是搖了搖頭。

     辟邪不及安置明珠,帶着她和小順子趕回居養院,正碰上如意出來,見到辟邪,一把拉住他道:你回來的正好,再晚,就見不到了。

     驅惡?辟邪大吃一驚,飛奔至東廂,見驅惡氣息奄奄,臉色青白,雙目兀自睜着,看到辟邪仍勉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