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強好勝的将軍
關燈
小
中
大
魏延在加入劉備集團後,剛開始還算不上頭面人物,但他勇于出戰,喜奪頭功,雖受挫而不氣餒,終于在戰場上鍛煉成了一名優秀的戰将。魏延和黃忠一起随劉備入川時,有一次劉備派黃忠去雒城,攻打川将冷苞、鄧賢營寨,但魏延卻硬要代替黃忠領兵破敵,并且與黃忠争得不亦樂乎,最後兩人提出當着劉備的面比試武藝,得勝者領兵出戰,多虧劉備勸免。随軍軍師龐統分定兩人各打一寨,黃忠攻冷苞,魏延攻鄧賢,先奪得者為頭功。魏延并不就此甘休,他暗中打聽得黃忠軍隊定于四更造飯,五更起兵,遂吩咐自己的軍隊二更造飯,三更起兵,趕在黃忠之前行動。至半路,他傳令去打分給黃忠的冷苞營寨,希望打了冷苞再打鄧賢,一人攻下兩個營寨,但冷苞探得消息,早做了準備,使魏延吃了大虧,幸得黃忠前來相救。又一次,張魯派馬超兵犯葭萌關,與劉璋夾攻劉備。劉備、孔明派張飛迎敵,讓魏延帶五百哨馬先行。魏延一到關下,就殺敗敵兵先鋒,并且不甘罷休,乘勢追趕,要奪主将張飛的頭功。他舞刀去戰馬超,才發現原來對戰者卻是馬岱。魏延殺敗了馬岱,縱馬追趕,不料馬岱回身一箭,射中魏延左臂,使他敗退而回,多虧張飛趕到相救。從這裡可以看到,年輕小将魏延在戰場上雖缺乏經驗,但勇于出戰,争勇好勝。
魏延在戰場上的成長是很快的,劉備争奪漢中的後期,魏延兵出斜谷界口,與曹兵迎敵。曹操招魏延歸降,延大罵,提刀與龐德交戰,當看到自家軍隊劫了曹兵後方營寨時,他詐敗而走,等曹操指揮軍隊回戰後方時,他出其不意地撞至曹操面前,迅速拔弓搭箭,射傷曹操,使操翻身落馬,折卻門牙。這次戰鬥使曹操不得不最後放棄漢中。孔明二出祁山時,魏國選派虎威将軍王雙為前部大先鋒,把守隘口。王雙使六十斤大刀,開兩石鐵胎弓,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連斬蜀國數員大将。加之孔明由于糧草困難,隻好收拾退兵。魏延受命在陳倉道口拒住王雙,撤離時他的軍隊打着魏延旗号在前,誘王雙追趕。伏于王雙寨邊的三十騎蜀兵乘機去魏營放火,王雙見後方營中火光沖天,急令軍馬回營相救。行到一山坡處,魏延匹馬隻身驟出,直撲王雙,雙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死,延遂率三十餘人馬徐徐退回漢中。
孔明在選定自幼熟讀兵書的馬谡守街亭重地時,派上将王平協助,又派高翔屯兵附近的柳城以為關鍵時刻的救應,之後又考慮到高翔非魏将張郃對手,遂喚魏延引兵去街亭之後屯紮。魏延問孔明說:“某為前部,理合當先破敵,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第九十五回)孔明解釋說:“今令汝接應街亭,當陽平關沖要道路,總守漢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閑乎?”魏延聽罷,才高興地領兵而去。馬谡失了街亭敗逃後,魏延殺退魏軍先鋒張郃,驅兵去奪街亭,被魏軍三面包圍,他毫不怯敵,一被王平救出,就組織兵力去奪街亭,終因蜀軍大勢已去才未能成功。在他向孔明提出“兵出子午谷”的風險方案時,他表示:“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第九十二回)
魏延在戰場上奮不顧身,舍生忘死,他愛出風頭,好打硬仗,是一位争勇好勝的戰将。
魏延在戰場上的成長是很快的,劉備争奪漢中的後期,魏延兵出斜谷界口,與曹兵迎敵。曹操招魏延歸降,延大罵,提刀與龐德交戰,當看到自家軍隊劫了曹兵後方營寨時,他詐敗而走,等曹操指揮軍隊回戰後方時,他出其不意地撞至曹操面前,迅速拔弓搭箭,射傷曹操,使操翻身落馬,折卻門牙。這次戰鬥使曹操不得不最後放棄漢中。孔明二出祁山時,魏國選派虎威将軍王雙為前部大先鋒,把守隘口。王雙使六十斤大刀,開兩石鐵胎弓,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連斬蜀國數員大将。加之孔明由于糧草困難,隻好收拾退兵。魏延受命在陳倉道口拒住王雙,撤離時他的軍隊打着魏延旗号在前,誘王雙追趕。伏于王雙寨邊的三十騎蜀兵乘機去魏營放火,王雙見後方營中火光沖天,急令軍馬回營相救。行到一山坡處,魏延匹馬隻身驟出,直撲王雙,雙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死,延遂率三十餘人馬徐徐退回漢中。
孔明在選定自幼熟讀兵書的馬谡守街亭重地時,派上将王平協助,又派高翔屯兵附近的柳城以為關鍵時刻的救應,之後又考慮到高翔非魏将張郃對手,遂喚魏延引兵去街亭之後屯紮。魏延問孔明說:“某為前部,理合當先破敵,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第九十五回)孔明解釋說:“今令汝接應街亭,當陽平關沖要道路,總守漢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閑乎?”魏延聽罷,才高興地領兵而去。馬谡失了街亭敗逃後,魏延殺退魏軍先鋒張郃,驅兵去奪街亭,被魏軍三面包圍,他毫不怯敵,一被王平救出,就組織兵力去奪街亭,終因蜀軍大勢已去才未能成功。在他向孔明提出“兵出子午谷”的風險方案時,他表示:“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第九十二回)
魏延在戰場上奮不顧身,舍生忘死,他愛出風頭,好打硬仗,是一位争勇好勝的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