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科學性的戰略戰術(3)
關燈
小
中
大
這裡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既然“冬至一陽生”的諺語揭示了氣候變化的規律,那麼周瑜等将領為什麼要為無東南風而苦苦犯愁呢?其實,許多将領在戰争中往往忽視氣候因素的作用,尤其會忽視氣候随季節的轉折性變化,他們沒有養成在戰争中對未來各種因素通盤考慮的思維模式,而諸葛亮善于作這樣的考慮,這正是他作為軍事領導人的異常高明之處,正是我們這裡所要指出并想給予充分肯定的一點。
第二,既然曹操也知道“冬至一陽生,來複之時,安得無東南風”的道理,那麼為什麼他在接受龐統的建議用鐵環連鎖船隻時,還給衆人解除疑慮說:“凡用火攻,必借風力。
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得有東風南風耶?”(第四十八回)我們認為,曹操這裡出現了一個漏洞,“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是對一個時間期間内氣候情況的判斷:“冬至一陽生”是指氣候在一個時間點上的轉折,而冬至這一點是包含于隆冬這一時間期間内的,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曹操在作“但有西風北風”的判斷時,是處在P點上,其判斷在當時是正确的,但由于P點處于隆冬之際,他就作出了“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的結論,這就出了問題。
事實上,他隻能說,隆冬之際的前段時間隻有西風北風,他的結論是把特稱判斷換成了全稱判斷,思維上出現這個漏洞,使他不恰當地延長了判斷的時間期限,忽視了冬至這一點上的氣候變化。
冬至之時,風向轉折。
當第一場東南風驟起時,曹操還沒來得及對他關于“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的錯誤判斷反應過來、糾正過來,就被大火燒敗。
曹操考慮的是一個時間期間,忽視了其中的一個特殊點。
諸葛亮則抓住這個特殊點大做文章,不給曹操以糾正的機會。
孔明利用大霧天氣“草船借箭”,是與“借風”事件相類似的。
總之,諸葛亮善于在作戰中利用季節條件、氣候條件,善于利用随季節而發生的氣候變化規律;他能想别人所未想,知天之情,巧奪天工,故能得“天”之助。
為了戰争的需要,孔明曾為自己的軍隊配制過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噴火假獸。
孔明南征孟獲時,八納洞主木鹿大王來為孟獲助戰,兩軍相對,他發一聲号令,虎豹豺狼、毒蛇猛獸就沖将過來,蜀軍抵擋不住。
這時,孔明讓人從十多個櫃中取出早已預備好的百餘木刻彩畫巨獸、外套服飾,有鋼鐵爪牙,一獸可坐十人,給獸口中裝上煙火之物,等木鹿大王再次呼出猛獸後,蜀陣中沖出假獸,口吐火焰,鼻噴黑煙,身搖銅鈴,對真獸張牙舞爪,真獸被吓得退奔本陣,将自家人馬沖倒,蜀軍乘勢掩殺,大獲全勝。
第二,火藥、地雷。
孔明在南方對付藤甲兵和在葫蘆峪火燒司馬懿父子時使用過,他曾向衆将解釋過這
第二,既然曹操也知道“冬至一陽生,來複之時,安得無東南風”的道理,那麼為什麼他在接受龐統的建議用鐵環連鎖船隻時,還給衆人解除疑慮說:“凡用火攻,必借風力。
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得有東風南風耶?”(第四十八回)我們認為,曹操這裡出現了一個漏洞,“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是對一個時間期間内氣候情況的判斷:“冬至一陽生”是指氣候在一個時間點上的轉折,而冬至這一點是包含于隆冬這一時間期間内的,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曹操在作“但有西風北風”的判斷時,是處在P點上,其判斷在當時是正确的,但由于P點處于隆冬之際,他就作出了“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的結論,這就出了問題。
事實上,他隻能說,隆冬之際的前段時間隻有西風北風,他的結論是把特稱判斷換成了全稱判斷,思維上出現這個漏洞,使他不恰當地延長了判斷的時間期限,忽視了冬至這一點上的氣候變化。
冬至之時,風向轉折。
當第一場東南風驟起時,曹操還沒來得及對他關于“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的錯誤判斷反應過來、糾正過來,就被大火燒敗。
曹操考慮的是一個時間期間,忽視了其中的一個特殊點。
諸葛亮則抓住這個特殊點大做文章,不給曹操以糾正的機會。
孔明利用大霧天氣“草船借箭”,是與“借風”事件相類似的。
總之,諸葛亮善于在作戰中利用季節條件、氣候條件,善于利用随季節而發生的氣候變化規律;他能想别人所未想,知天之情,巧奪天工,故能得“天”之助。
為了戰争的需要,孔明曾為自己的軍隊配制過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噴火假獸。
孔明南征孟獲時,八納洞主木鹿大王來為孟獲助戰,兩軍相對,他發一聲号令,虎豹豺狼、毒蛇猛獸就沖将過來,蜀軍抵擋不住。
這時,孔明讓人從十多個櫃中取出早已預備好的百餘木刻彩畫巨獸、外套服飾,有鋼鐵爪牙,一獸可坐十人,給獸口中裝上煙火之物,等木鹿大王再次呼出猛獸後,蜀陣中沖出假獸,口吐火焰,鼻噴黑煙,身搖銅鈴,對真獸張牙舞爪,真獸被吓得退奔本陣,将自家人馬沖倒,蜀軍乘勢掩殺,大獲全勝。
第二,火藥、地雷。
孔明在南方對付藤甲兵和在葫蘆峪火燒司馬懿父子時使用過,他曾向衆将解釋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