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大師
關燈
小
中
大
善于應變是一個領導者應該具有的能力素質,它要求領導人對驟然變化了的情況或意料之外的情況作出迅速準确的反應而不露破綻。曹操就是這樣一位應變能力強、機智靈活的領導人。
例如,董卓在朝廷橫行霸道,千夫所指,于是曹操在司徒王允處借得寶刀一口,前去謀刺董卓。卓面向床内而卧,操抽寶刀出鞘,正待要刺,不想卓從夜鏡中照見操拔刀動作,急回身相問,而卓的義子曹操獻刀
呂布也馬上就要進屋,情況萬分危急。曹操刺殺不了董卓,自己馬上要被當作刺客抓獲。這時,曹操靈機一動,持刀跪于董卓之前說道:“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第四回)。董卓接過刀,見其七寶嵌飾,鋒利無比,交呂布收了,暫未懷疑,曹乘機逃走。這裡,謀刺變成了獻刀,因為獻刀的動作與謀刺的準備動作相同,所以操信口一變,即使看清了他的動作,也未被當即懷疑。
在處死呂布後,呂布手下大将張遼辱罵曹操。操怒不可遏,拔劍要親自殺張遼,遼面不改色。這時劉備作為曹操的座上客替張遼求情,關羽也願對張遼以性命相保,操于是擲劍在地,笑着說道:“吾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第二十回)并親釋其縛,以禮待之,張遼被感動,投降了曹操,後在抵禦孫權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曹操明明是因怒要殺掉張遼,但見其忠烈之性,便想收歸己有,正好有人求情,有了台階,乘勢便下。但自己先前感情沖動,曾要殺掉别人,現又要使其感恩,這個彎子實在轉不過來,于是宣稱前面舉刀要殺不過是開個玩笑,不是在動真的。這樣,緊張的氣氛立刻緩解,他的施恩行為顯得順理成章。
曹操與袁紹官渡相持時,軍糧告竭,發往後方的催糧書信被袁紹謀士許攸截獲,後許攸因故投奔曹操,二人相見,有這樣一段情節:
攸曰:“公今軍糧尚有幾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趨步出帳曰:“吾以誠相投,而公見欺如是,豈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遠勿嗔,尚容實訴:軍中糧實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豈不聞‘兵不厭詐!’”遂附耳低言曰:“軍中止有此月之糧。”攸大聲曰:“休瞞我!糧已盡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以獲使之事相告,操執其手曰:“子遠既念舊交而來,即願有以教我。”(引自第三十回)
一開始,操顯得坦然自若,好像把軍糧問題根本不當一回事,及至許攸一再追問,他總是答應以“實”相告,又是附耳低言,一副神秘的樣子,似乎在向許攸洩漏軍中至密——但總是不認賬。當許攸說破實情時,他反問如何得知,既是在追問消息的來源,了解其知情的真實性,又是一種否認的口氣。而當許攸告知消息的來源時,他知道再也無法隐瞞了,于是态度又變得非常誠摯,和許攸拉開了故舊關系,請求幫助。在不長的時間内,曹操的态度幾經變化:坦然——神秘——驚愕——誠摯,充分體現了他的權變能力。
例如,董卓在朝廷橫行霸道,千夫所指,于是曹操在司徒王允處借得寶刀一口,前去謀刺董卓。卓面向床内而卧,操抽寶刀出鞘,正待要刺,不想卓從夜鏡中照見操拔刀動作,急回身相問,而卓的義子曹操獻刀
呂布也馬上就要進屋,情況萬分危急。曹操刺殺不了董卓,自己馬上要被當作刺客抓獲。這時,曹操靈機一動,持刀跪于董卓之前說道:“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第四回)。董卓接過刀,見其七寶嵌飾,鋒利無比,交呂布收了,暫未懷疑,曹乘機逃走。這裡,謀刺變成了獻刀,因為獻刀的動作與謀刺的準備動作相同,所以操信口一變,即使看清了他的動作,也未被當即懷疑。
在處死呂布後,呂布手下大将張遼辱罵曹操。操怒不可遏,拔劍要親自殺張遼,遼面不改色。這時劉備作為曹操的座上客替張遼求情,關羽也願對張遼以性命相保,操于是擲劍在地,笑着說道:“吾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第二十回)并親釋其縛,以禮待之,張遼被感動,投降了曹操,後在抵禦孫權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曹操明明是因怒要殺掉張遼,但見其忠烈之性,便想收歸己有,正好有人求情,有了台階,乘勢便下。但自己先前感情沖動,曾要殺掉别人,現又要使其感恩,這個彎子實在轉不過來,于是宣稱前面舉刀要殺不過是開個玩笑,不是在動真的。這樣,緊張的氣氛立刻緩解,他的施恩行為顯得順理成章。
曹操與袁紹官渡相持時,軍糧告竭,發往後方的催糧書信被袁紹謀士許攸截獲,後許攸因故投奔曹操,二人相見,有這樣一段情節:
攸曰:“公今軍糧尚有幾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趨步出帳曰:“吾以誠相投,而公見欺如是,豈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遠勿嗔,尚容實訴:軍中糧實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豈不聞‘兵不厭詐!’”遂附耳低言曰:“軍中止有此月之糧。”攸大聲曰:“休瞞我!糧已盡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以獲使之事相告,操執其手曰:“子遠既念舊交而來,即願有以教我。”(引自第三十回)
一開始,操顯得坦然自若,好像把軍糧問題根本不當一回事,及至許攸一再追問,他總是答應以“實”相告,又是附耳低言,一副神秘的樣子,似乎在向許攸洩漏軍中至密——但總是不認賬。當許攸說破實情時,他反問如何得知,既是在追問消息的來源,了解其知情的真實性,又是一種否認的口氣。而當許攸告知消息的來源時,他知道再也無法隐瞞了,于是态度又變得非常誠摯,和許攸拉開了故舊關系,請求幫助。在不長的時間内,曹操的态度幾經變化:坦然——神秘——驚愕——誠摯,充分體現了他的權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