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性格與悲劇
關燈
小
中
大
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桐柏縣)人。原在劉表大将蔡瑁手下。劉備從新野潰退路過襄陽,蔡瑁因降了曹操,拒不接納。魏延為讓劉備入城,砍死守門将士,去追劉備,未果,于是投了長沙太守韓玄(第四十一回)。韓玄因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關羽率兵攻取長沙,兵臨城下,在韓玄要誤殺黃忠的關鍵時刻,他砍死刀手,救了黃忠,并鼓動兵士殺了韓玄,投降了關羽(第五十三回)。劉備率兵收川時,魏延與黃忠為随軍大将、多立戰功,被封為揚武将軍。劉備争奪漢中時,魏延配合張飛擊敗張郃,奪取瓦口隘,在陽平奪關截獲糧草,又在斜谷界口射傷曹操。劉備為漢中王後,提拔魏延為漢中太守,命其總督軍馬,守禦東川,不久又加封為鎮北将軍。劉備伐吳前,命骠騎将軍馬超及弟馬岱協助魏延鎮守漢中。劉備去世後,孔明調魏延去南方抵禦孟獲,換馬超把守漢中。孔明南征,魏延與趙雲同為随軍大将、前部先鋒,屢立戰功。蜀軍伐魏時,魏延以鎮北将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的身份,為孔明帳前第一大将,戰功卓著,聲名顯赫。孔明臨死前,将兵權交給長史楊儀,安排魏延為大軍斷後,魏延不服這種安排,在孔明死後截擊楊儀,争奪兵權,被孔明生前暗中安排于其身邊的馬岱斬殺。
魏延一生的結局含有悲劇色彩,這種悲劇是由他個人性格和時代精神的碰撞造成的,古老的國土還沒有形成開放型的民族意識時,曆史莽然地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魏延。
魏延一生的結局含有悲劇色彩,這種悲劇是由他個人性格和時代精神的碰撞造成的,古老的國土還沒有形成開放型的民族意識時,曆史莽然地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