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關燈
在高密東北鄉最美麗的深秋季節裡,泛濫成災的秋水終于消退。

    滿坡的高梁紅得發了黑,遍地的蘆葦白得發了黃。

    清晨的太陽照亮了被第一層淡薄的白霜覆蓋着的廣漠原野,十七團的大隊人馬靜悄悄地開拔了。

    他們牽着成群的騾馬、蹦蹦跳跳地越過了殘破不全的蛟龍河橋,消逝在河北的大堤外邊,再也見不到蹤影。

     十七團大隊人馬撤走後,原十七團團長魯立人就地轉業,當上了新成立的高東縣縣長兼縣大隊隊長,上官盼弟被任命為大欄區區長,啞巴被任命為區小隊隊長。

    啞巴率着區小隊,将司馬庫家的桌椅闆凳、壇壇罐罐分送到村中百姓家,但白天分下去的東西,晚上便全部送回到司馬家大門口。

    啞巴帶着人,把一張雕花大木床擡到我家院子裡。

    母親說:“我不要,不要,擡回去!”啞巴卻說:“脫!脫!” 母親對正在縫補襪子的上官盼弟區長說:“盼弟,你給我把那床弄回去。

    ”盼弟區長說:“娘,這是時代潮流,你不要抗拒!”母親說:“盼弟,司馬庫是你的二姐夫,他的兒子和女兒都在我這兒養着,等他回來,他會怎麼想!”母親的話讓上官盼弟陷入沉思。

    她放下破襪子,背上短槍,匆匆跑出門。

    跟蹤而去的司馬糧回來對我們說:“五姨跑到縣政府去了”。

    司馬糧還說,一乘雙人小轎,擡來了一個大人物,十八個背着長短槍的士兵護衛着他。

    魯縣長見了他,就像學生見了老師一樣恭敬。

     據說,這個人是最有名望的土改專家,曾經在濰北地區提出過‘打死一個富農,勝過打死一隻野兔’的口号。

     啞巴帶着一些人,把那張大床擡了回去。

     母親松了一口氣。

     司馬糧說:“姥姥,咱跑吧,我覺着要出大事。

    ” 母親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糧兒,放心吧,就算天老爺帶着天兵天将下了凡,也不會把咱們這些孤兒寡婦怎麼樣。

    ” 大人物始終未露面,司馬家大門口站着雙槍門崗,背着盒子炮的縣區幹部穿梭般出入。

    那天我們放羊歸來時,正碰着啞巴的區小隊和幾個縣、區幹部押解着棺材鋪掌櫃黃天福、賣爐包的趙六、開油坊的許寶、香油店掌櫃金獨奶子、私塾先生秦二等一千人在大街上行走。

    被押的人一個個縮肩弓背,神情不安。

    趙六擰着脖子說:“弟兄們,這是為了啥?你們欠我的包子錢一筆勾銷行不行?”一個撇着五蓮山口音、嘴裡鑲着銅牙的幹部擡手便扇了趙六一巴掌,厲聲罵道:“媽拉個巴子!誰欠你的包子錢?你的錢是哪兒來的?”被押解的人再也不敢說話,都灰溜溜地低了頭。

     夜裡,凍雨窸窣.一條人影翻過我家牆頭。

    母親低沉地問道:“誰?”那人急行幾步,跪在我家甬路上,說:“弟妹,救命吧!”母親說:“是大掌櫃的?”司馬亭道:“是我,弟妹,救救我吧,明天他們要開大會槍斃我,看在我們多年鄉親的份上,救我一條狗命吧!”母親沉吟幾聲,拉開房門。

    司馬亭閃身進來。

    他的身體在黑暗中哆嗦着,說:“弟妹,弄點東西給我吃吧,我快要餓死了。

    ”母親遞給他一個餅子,他接過去狼吞虎咽。

    母親歎息着。

    司馬亭說:“嗨,都怨老二,和魯立人結下了怨仇,其實,我們還是要緊的親戚呢。

    ”母親道:“别說了,啥也别說了,你就躲在這裡吧,孬好我也是他的丈母娘。

    ” 神秘的大人物終于露面了,他坐在席棚中央,左手把玩着一塊紫紅色的硯台,右手玩弄看一支毛筆。

    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擺着一塊雕刻着龍風圖案的大硯台。

    大人物尖溜溜的下巴,瘦長的鼻梁,戴一副黑邊眼鏡,兩隻黑色的小眼睛,在鏡片後閃爍着。

    他那玩筆硯的手指又細又長,白森森的,像章魚的腕足。

     這天,高密東北鄉十八個村鎮的最窮人代表,黑壓壓一片,站滿了司馬家半個打谷場。

    人群周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崗哨都由縣大隊和區小隊隊員擔任。

     大人物的十八個保镖,站在台子上,一個個面孔如鐵,殺氣逼人,好像傳說中的十八羅漢。

    台下鴉雀無聲,孩子們懂點人事的便不敢哭泣。

    不懂人事的剛一哭泣便被奶子堵住嘴。

    我們圍繞着母親而坐。

    與周圍惶惶不安的村民相比,母親表現出驚人的鎮靜。

    她專心緻志地在裸露的小腿上搓着納鞋底用的細麻繩,潔白的麻絲兒在她腿肚子一側吐噜吐噜地旋轉着,在她的腿肚的另一側,随着她手掌的搓動,結構均勻的麻繩源源不斷地被制造出來。

    這天刮着陰冷的東北風,蛟龍河裡冰涼潮濕的水氣襲上來,使坐在場上的百姓嘴唇青紫。

     大會正式開始前,場外一陣騷亂。

    啞巴和區小隊的幾個隊員把黃天福、趙六等十幾個人押到了場外邊。

    被押的人都被五花大綁,脖子後邊插着紙牌,紙牌上寫着黑字,黑字上劃着紅叉。

    百姓們見到那些人,都慌忙低了頭,連一個敢議論的也沒有。

     大人物穩穩當當地坐着,他那兩隻黑眼睛一遍一遍地掃視着台下的百姓。

     人們把頭紮在雙腿之間,生怕被大人物看到自己的臉。

    在大人物的威嚴下,母親競然大搓麻繩,顯得格外注目,我分明感到,大人物陰鸷的眼睛在母親的臉上做了長時間的停留。

     魯立人頭上纏着一條紅帶子,唾沫橫飛地發表了一通演說。

    他得了頭痛病,吃藥無效,隻好用纏紅帶子的方式來減輕痛苦。

    他講完話,到大人物身邊請示。

     大人物慢吞吞地站起來。

    魯立人說:“歡迎張生同志給我們做指示。

    ”他帶頭鼓掌,百姓們愣愣地望着台上,不解其意。

     大人物清清嗓子,慢條斯理地,把每個字都抻得很長。

    他的話像長長的紙條在陰涼的東北風中飛舞着。

    幾十年當中,每當我看到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