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關燈
小
中
大
爆炸的聲浪還沒消失,無數閃亮的火把便從四面八方逼上來,獨立縱隊十七團的士兵們披着黑色的蓑衣,端着上起刺刀的步槍,整齊地喊着号子,堅定不移地往前推進。
舉火把的都是些頭上蒙着白毛巾的老百姓,其中大半是留着二刀毛的婦女。
他們高舉着火把為十七團的士兵照着明。
那些火把都是用破棉絮和爛布條紮成,蘸上了煤油,火勢兇猛。
司馬支隊裡爆響了一陣槍聲,十七團的十幾個士兵像一排谷個子,跌倒了,但立刻又有更多的士兵補上了缺口。
又是幾十顆手榴彈飛進來,炸得天崩地裂。
司馬庫大叫:“投降吧,弟兄們。
”于是,槍枝便橫着豎着,扔到了被火把照亮的空地上。
司馬庫雙手沾滿鮮血,抱着上官招弟,大聲地召喚着:“招弟,招弟,我的好老婆,你醒醒啊……” 一隻顫抖的手抓住了我的胳膊,我擡頭,借着火光,看到上官念弟蒼白的臉,她也卧在地上,身上壓着幾具殘缺不全的屍首。
“金童……金童……”她艱難地說,“你活着嗎?”我鼻子酸痛,眼淚湧出,哽咽着說:“六姐,我活着,你呢,你活着嗎?”她把雙手伸給我,央求道:“好弟弟,幫幫我,拉我的手。
”我的手是綠油油的,她的手也是綠油油的。
我抓着她的手,像抓着泥鳅一樣,稍一用力便滑脫了。
這時,人群都倒伏在地,沒人敢再站起,白熾的光柱直射幕布,那一對美國男女的恩恩怨怨正進入最高潮,女的對着鼾睡中的男人高高地舉起了鋼刀。
美國青年巴比特在電影機旁焦灼地呼叫着:“念弟,念弟,你在哪裡?”“我在這裡,巴比特,幫幫我,巴比特——”六姐對着她的巴比特舉起一隻手。
她嘴裡呼噜呼噜響着,臉上有鼻涕也有眼淚。
巴比特晃動着瘦長的身體,往念弟這邊掙紮,他走得十分困難,好像在淤泥中跋涉的馬。
“站住!”有人大聲吼叫着,對天放了一槍,“不許亂動。
” 巴比特像被刀攔腰斬斷了似的猛地伏在了地上。
司馬糧不知從哪裡鑽出來,他的左耳上破了一個洞,粘稠的血糊在了他的腮上、頭發上、脖子上。
他把我拖起來,用僵硬的手,熟練地摸遍我的四肢。
“小舅,你好好的,胳膊在、腿也在。
”他說。
他彎着腰,掀下了壓在六姐身上的屍首,把六姐扶起來。
六姐那件高領白裙上血迹斑斑。
冒着亂箭般的急雨,我們被趕進了風磨房,這是鎮上最高大的建築物,如今變成了臨時囚牢。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們有很多機會逃跑。
因為急雨很快把十七團的民夫隊手中的火把澆滅。
十七團的士兵同樣被冰涼的雨鞭打得睜不開眼睛,他們跌跌撞撞,自身難顧。
在隊伍前邊,隻有兩根黃色的手電光芒引導。
但竟然沒有人逃跑。
俘虜者和被俘虜者同樣狼狽。
臨近風磨房破爛的大門時,十七團的士兵比我們還要踴躍地沖了進去。
風磨房在急雨中打哆嗦,借着閃電的藍光我看到,屋頂鐵皮的接縫處,水像瀑布一樣漏下來。
探出去的鐵皮屋檐,一道明亮的激流奔湧而下,門前的洩水溝裡,灰白的水一直漫到了街道上。
從打谷場至風磨房的艱難跋涉中,我與六姐和司馬糧失散了。
我的面前,是一個披黑雨衣的十七團士兵,他有兩片遮不住牙齒的短唇,黃色的牙齒和紫色的牙床暴露無遺。
他的灰白的眼珠子蒙着一層雲霧。
閃電滅亡之後,他在黑暗中打着響亮的噴嚏,一股煙草混合着蘿蔔的氣味,噴在了我的臉上。
我的鼻子又酸又癢。
黑暗中,噴嚏聲響成一片。
我想尋找六姐和司馬糧,但我不敢喊叫,隻能借着短暫的電火,在震撼靈魂的雷聲裡,嗅着燃燒硫磺一樣的雷電的氣味,抓緊時間尋找。
我看到,在小個子士兵背後,是磕頭蟲面黃肌瘦的臉。
他像—個從墳墓裡鑽出來的窈窕活鬼。
黃臉變紫,頭發像兩塊氈片,綢褂子粘在身上,脖子更長,喉結像一隻雞蛋,胸膛上肋骨凸現。
他的眼睛像墓地裡的磷火。
臨近黎明時,雨勢減小,鐵皮屋頂上混亂的轟鳴被有空隙的噼啪聲代替,閃電少了些,顔色也由可怕的藍光和綠光變成了溫暖的黃光和白光。
雷聲漸遠,風從東北方向吹來,屋頂上的鐵皮哐哐地響着,鐵皮裂縫處,積水嘩嘩地瀉下來。
寒風刺骨,渾身僵硬,人們不分敵我,擠在一起。
女人和孩子在暗中啼哭。
我感到大腿間那些雞兒蛋兒,緊緊收縮上去,牽扯得小腸痛疼。
小腸又牽扯着胃,滿腹冰冷,凝成一團冰。
如果這時候有人想離開風磨房,沒有人會阻攔,但沒人離開。
後來,大門外有人來了。
我在麻木不仁的狀态中,背倚着不知道是誰的屁段,那人同樣也倚着我。
門外響起呼呼隆隆的蹦水聲,接着出現了幾團飄飄搖搖的黃光。
幾個全身裹在雨衣裡,隻露着臉的人站在大門口,對屋裡喊:“十七團的人,趕快出來站隊,歸還建制。
”喊話的人嗓音沙啞,但這沙啞并非他的本來聲音,他的聲音原本是洪亮的、富有煽動性的。
我一眼就認出了,那藏在雨衣帽子裡的,是原爆炸大隊隊長兼政委魯立人的臉。
關于他率部升級進了獨立縱隊的消息,早在春天裡就傳進過我的耳朵,現在終于出現在眼前。
“快點,”魯立人說,“各連都已号好了房子,同志們立即回去燙腳喝姜湯。
” 十七團的士兵擁擁擠擠地撤出風磨房。
他們在流水光光的街道上排成幾隊,幾個幹部模樣的人,舉着風雨燈,雜七拉八地喊着:“三連的跟我走!七連的跟我來!團直的跟我走!” 士兵們跟着馬燈踢踢沓沓地走了。
十幾個穿着大蓑衣的士兵抱着湯姆式過來。
帶班的舉手報告:“報告團長,警衛連一排前來看守俘虜。
”魯立人舉手還禮,道:“嚴格看守,不讓一個人跑掉,天亮後清點俘虜。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笑着對黑暗中的磨房說,“我的老朋友司馬庫也在裡邊。
” “操你老祖宗!”司馬庫在一盤大石磨的背後大罵起來:“蔣立人你這個卑鄙小人,老子在這裡!” 魯立人笑道:“天亮後咱們再見!” 魯立人匆匆地走了。
那個大個子警衛排長站在燈光裡,對着磨房裡說:“我知道,有的人身上還藏着短槍,我在明處,你在暗處,你一槍就能打倒我。
但我勸你不要動開槍的念頭,因為你一開槍,隻能打倒我一個,可是——他對着身後懷抱湯姆槍的十幾個士兵揮揮手——我們十幾梭子打進去,倒下的就不止一個了。
我們優待俘虜,天亮就甄别,願意參加我們的隊伍我們歡迎,不願意參加的,發路費回家。
“ 磨房裡沒人吭聲,隻有嘩嘩的水聲。
排長指揮士兵,拉上了腐爛變形的大門。
馬燈的黃光,從大門上的窟窿裡射進來,照在幾張浮腫的臉上。
十七團士兵撤出後,磨房裡有了間隙。
我摸索着,向着剛才司馬庫發聲的地方擠去。
我碰到了幾條打着哆嗦的滾燙的腿,聽到了很多抑揚頓挫的呻吟。
這座龐大的風磨房,是司馬庫與他的哥哥司馬亭的傑作,磨房
舉火把的都是些頭上蒙着白毛巾的老百姓,其中大半是留着二刀毛的婦女。
他們高舉着火把為十七團的士兵照着明。
那些火把都是用破棉絮和爛布條紮成,蘸上了煤油,火勢兇猛。
司馬支隊裡爆響了一陣槍聲,十七團的十幾個士兵像一排谷個子,跌倒了,但立刻又有更多的士兵補上了缺口。
又是幾十顆手榴彈飛進來,炸得天崩地裂。
司馬庫大叫:“投降吧,弟兄們。
”于是,槍枝便橫着豎着,扔到了被火把照亮的空地上。
司馬庫雙手沾滿鮮血,抱着上官招弟,大聲地召喚着:“招弟,招弟,我的好老婆,你醒醒啊……” 一隻顫抖的手抓住了我的胳膊,我擡頭,借着火光,看到上官念弟蒼白的臉,她也卧在地上,身上壓着幾具殘缺不全的屍首。
“金童……金童……”她艱難地說,“你活着嗎?”我鼻子酸痛,眼淚湧出,哽咽着說:“六姐,我活着,你呢,你活着嗎?”她把雙手伸給我,央求道:“好弟弟,幫幫我,拉我的手。
”我的手是綠油油的,她的手也是綠油油的。
我抓着她的手,像抓着泥鳅一樣,稍一用力便滑脫了。
這時,人群都倒伏在地,沒人敢再站起,白熾的光柱直射幕布,那一對美國男女的恩恩怨怨正進入最高潮,女的對着鼾睡中的男人高高地舉起了鋼刀。
美國青年巴比特在電影機旁焦灼地呼叫着:“念弟,念弟,你在哪裡?”“我在這裡,巴比特,幫幫我,巴比特——”六姐對着她的巴比特舉起一隻手。
她嘴裡呼噜呼噜響着,臉上有鼻涕也有眼淚。
巴比特晃動着瘦長的身體,往念弟這邊掙紮,他走得十分困難,好像在淤泥中跋涉的馬。
“站住!”有人大聲吼叫着,對天放了一槍,“不許亂動。
” 巴比特像被刀攔腰斬斷了似的猛地伏在了地上。
司馬糧不知從哪裡鑽出來,他的左耳上破了一個洞,粘稠的血糊在了他的腮上、頭發上、脖子上。
他把我拖起來,用僵硬的手,熟練地摸遍我的四肢。
“小舅,你好好的,胳膊在、腿也在。
”他說。
他彎着腰,掀下了壓在六姐身上的屍首,把六姐扶起來。
六姐那件高領白裙上血迹斑斑。
冒着亂箭般的急雨,我們被趕進了風磨房,這是鎮上最高大的建築物,如今變成了臨時囚牢。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們有很多機會逃跑。
因為急雨很快把十七團的民夫隊手中的火把澆滅。
十七團的士兵同樣被冰涼的雨鞭打得睜不開眼睛,他們跌跌撞撞,自身難顧。
在隊伍前邊,隻有兩根黃色的手電光芒引導。
但竟然沒有人逃跑。
俘虜者和被俘虜者同樣狼狽。
臨近風磨房破爛的大門時,十七團的士兵比我們還要踴躍地沖了進去。
風磨房在急雨中打哆嗦,借着閃電的藍光我看到,屋頂鐵皮的接縫處,水像瀑布一樣漏下來。
探出去的鐵皮屋檐,一道明亮的激流奔湧而下,門前的洩水溝裡,灰白的水一直漫到了街道上。
從打谷場至風磨房的艱難跋涉中,我與六姐和司馬糧失散了。
我的面前,是一個披黑雨衣的十七團士兵,他有兩片遮不住牙齒的短唇,黃色的牙齒和紫色的牙床暴露無遺。
他的灰白的眼珠子蒙着一層雲霧。
閃電滅亡之後,他在黑暗中打着響亮的噴嚏,一股煙草混合着蘿蔔的氣味,噴在了我的臉上。
我的鼻子又酸又癢。
黑暗中,噴嚏聲響成一片。
我想尋找六姐和司馬糧,但我不敢喊叫,隻能借着短暫的電火,在震撼靈魂的雷聲裡,嗅着燃燒硫磺一樣的雷電的氣味,抓緊時間尋找。
我看到,在小個子士兵背後,是磕頭蟲面黃肌瘦的臉。
他像—個從墳墓裡鑽出來的窈窕活鬼。
黃臉變紫,頭發像兩塊氈片,綢褂子粘在身上,脖子更長,喉結像一隻雞蛋,胸膛上肋骨凸現。
他的眼睛像墓地裡的磷火。
臨近黎明時,雨勢減小,鐵皮屋頂上混亂的轟鳴被有空隙的噼啪聲代替,閃電少了些,顔色也由可怕的藍光和綠光變成了溫暖的黃光和白光。
雷聲漸遠,風從東北方向吹來,屋頂上的鐵皮哐哐地響着,鐵皮裂縫處,積水嘩嘩地瀉下來。
寒風刺骨,渾身僵硬,人們不分敵我,擠在一起。
女人和孩子在暗中啼哭。
我感到大腿間那些雞兒蛋兒,緊緊收縮上去,牽扯得小腸痛疼。
小腸又牽扯着胃,滿腹冰冷,凝成一團冰。
如果這時候有人想離開風磨房,沒有人會阻攔,但沒人離開。
後來,大門外有人來了。
我在麻木不仁的狀态中,背倚着不知道是誰的屁段,那人同樣也倚着我。
門外響起呼呼隆隆的蹦水聲,接着出現了幾團飄飄搖搖的黃光。
幾個全身裹在雨衣裡,隻露着臉的人站在大門口,對屋裡喊:“十七團的人,趕快出來站隊,歸還建制。
”喊話的人嗓音沙啞,但這沙啞并非他的本來聲音,他的聲音原本是洪亮的、富有煽動性的。
我一眼就認出了,那藏在雨衣帽子裡的,是原爆炸大隊隊長兼政委魯立人的臉。
關于他率部升級進了獨立縱隊的消息,早在春天裡就傳進過我的耳朵,現在終于出現在眼前。
“快點,”魯立人說,“各連都已号好了房子,同志們立即回去燙腳喝姜湯。
” 十七團的士兵擁擁擠擠地撤出風磨房。
他們在流水光光的街道上排成幾隊,幾個幹部模樣的人,舉着風雨燈,雜七拉八地喊着:“三連的跟我走!七連的跟我來!團直的跟我走!” 士兵們跟着馬燈踢踢沓沓地走了。
十幾個穿着大蓑衣的士兵抱着湯姆式過來。
帶班的舉手報告:“報告團長,警衛連一排前來看守俘虜。
”魯立人舉手還禮,道:“嚴格看守,不讓一個人跑掉,天亮後清點俘虜。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笑着對黑暗中的磨房說,“我的老朋友司馬庫也在裡邊。
” “操你老祖宗!”司馬庫在一盤大石磨的背後大罵起來:“蔣立人你這個卑鄙小人,老子在這裡!” 魯立人笑道:“天亮後咱們再見!” 魯立人匆匆地走了。
那個大個子警衛排長站在燈光裡,對着磨房裡說:“我知道,有的人身上還藏着短槍,我在明處,你在暗處,你一槍就能打倒我。
但我勸你不要動開槍的念頭,因為你一開槍,隻能打倒我一個,可是——他對着身後懷抱湯姆槍的十幾個士兵揮揮手——我們十幾梭子打進去,倒下的就不止一個了。
我們優待俘虜,天亮就甄别,願意參加我們的隊伍我們歡迎,不願意參加的,發路費回家。
“ 磨房裡沒人吭聲,隻有嘩嘩的水聲。
排長指揮士兵,拉上了腐爛變形的大門。
馬燈的黃光,從大門上的窟窿裡射進來,照在幾張浮腫的臉上。
十七團士兵撤出後,磨房裡有了間隙。
我摸索着,向着剛才司馬庫發聲的地方擠去。
我碰到了幾條打着哆嗦的滾燙的腿,聽到了很多抑揚頓挫的呻吟。
這座龐大的風磨房,是司馬庫與他的哥哥司馬亭的傑作,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