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關燈
小
中
大
停下來,等候着。
然後鼓手、鑼手、钹手、镲手,夾着家什提着凳子出來,與樂師們對面而坐,咣咣采采嘁嘁嚓嚓敲打一陣。
小鑼清脆單調地響了幾聲,小鼓敲出點兒,胡琴琵琶橫笛齊鳴,編織着繩子,捆綁着我們的腿讓我們不能走,捆綁着我們的魂讓我們不能想。
曲調纏纏綿綿、悲悲涼涼,有時又哼哼唧唧、嘟嘟哝哝,這是啥戲?高密東北鄉的茂腔,俗稱“拴老婆的撅子”,茂腔一唱,亂了三綱五常;茂腔一聽,忘了親爹親娘。
于是随着節拍,觀衆的腳在抖動,觀衆的嘴唇在翕動,我們的心在顫動。
我們的等待就像那弦上的箭,到了臨界發射的最後關頭……五、四、三、二、一聲高腔,在高腔結尾處又聲嘶力竭地翻卷上去,拔得高上加高,刺破了雲天。
俺本是窈窕一嬌娘——呐——在放聲歌唱的袅袅餘音裡,我二姐上官招弟頭戴一朵紅絨花,身穿藍士林偏襟褂,掃腿褲子藍繡鞋,左手挎竹籃,右手提棒槌,邁着流水般的小碎步,從司馬家大門裡流出來,流到耀眼瓦斯燈光下,在席地上煞住浪頭,亮了一個相。
眉毛不像眉毛是天邊的新月,目光如水灑在我們頭上,鼻子瘦削高挺,厚厚的嘴唇塗抹得比五月的櫻桃還要紅豔。
然後是寂靜,萬眼不眨巴,萬心不跳動,憋足一股勁,齊齊地喝一聲彩。
接下來我二姐舒腿、下腰,跑圓場,腰肢柔軟如池邊春柳,腳步輕捷似麥梢蛇在麥芒上滑動。
這天晚上雖無風但還是寒冷異常,我二姐卻穿着一身單衣。
母親吃驚地看到,自從吃罷鳗鲡之後,二姐的身體已經發起來了,胸前那兩坨肉已經與成熟的鴨梨不相上下,而且形态端正、優美,繼承着上官家女人豐乳肥臀的光榮傳統。
二姐繞場旋轉一周,氣不喘,神不亂,頓喉唱出第二句:嫁給了司馬庫英雄兒郎——這一句平穩過渡,尾腔沒有往上揚,但引起的反響如石破天驚。
衆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是誰家的女兒?——這是上官家的女兒——上官家的女兒不是跟着鳥槍隊跑了嗎——這是二女兒——啥時攀上了司馬庫做小老婆? ——操你們的娘,這是唱戲!操你們的娘,閉嘴!我三姐上官領弟和其他幾位姐姐在人群裡大喊着,為我們的二姐辯護。
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兒的夫他本是毀橋專家,灑燒酒布火陣在蛟龍橋上。
五月裡五端陽藍火萬丈,燒得那小日本哭爹叫娘。
我的夫他屁股受了重傷。
昨夜裡大風雪天地皆白,我的夫帶隊伍去毀鐵橋梁……接下來我二姐做敲冰狀,做在冰水裡洗衣服狀。
她渾身瑟瑟,猶如一片挂在臘月樹梢的枯葉。
觀衆進人戲境,有贊歎不已者,有用襖袖子沾淚者。
突然一陣鑼鼓響,我二姐站起來往遠處張望——耳聽得西南方震破天響,又望見夜空中熊熊火光,一定是兒的夫毀橋得勝,小日本軍火車見了閻王。
俺回家速速把燒酒燙上,再殺兩隻雞炖鍋雞湯——然後二姐做收衣狀,做爬堤狀,接唱:猛擡頭發現四條豺狼——先前扛出葦席那四個腿腳麻亂滿臉油彩的人,翻着連串的空心筋鬥從大門裡滾出來。
他們圍定我二姐,你一爪,我一爪,像四隻貓圍定一隻小耗子。
那個臉畫成花面獾模樣的,怪腔怪調地唱着:俺本是日本國龜田隊長,出來找一個花花姑娘,早聽說東北鄉美女成群,一擡頭看到了美貌嬌娘——小娘子呀,走呀走,跟着大太君去把福享。
緊接着他們把我二姐叉起來。
我二姐身體一挺,繃得像棍一樣直,被四個“日本鬼”高高舉起,在席地上轉圈。
鑼鼓敲得緊急,猶如急風暴雨。
觀衆湧動,往前逼近。
母親大叫着:“放下俺的閨女!”母親呐喊着沖上前去。
我繃直雙腿站在棉口袋裡,這感受與我後來騎在馬上的感受頗為相似。
母親伸出雙手,像老鷹捉兔子,摳住了“龜田隊長”的雙眼。
他哀嚎着松了手,其他三個人也松了手,我二姐跌在席地上。
那三個演員跑了,母親騎着“龜田隊長”的腰,在他的頭上胡撕亂扯。
我二姐拉扯着我母親,高聲嚷嚷着:“娘,娘,這是唱戲,不是真的!” 又擁上去幾個人,把母親和“龜田隊長”分開。
“龜田隊長”滿臉是血,逃命般蹿進大門。
母親氣喘籲籲,餘恨未消地說:“敢欺負我的閨女,敢欺負我的閨女?!”二姐惱怒地說:“娘,一場好戲,全被你攪了!”母親說:“招弟,聽娘的話,咱回家去,這樣的戲,咱不能演。
”母親伸手去拉二姐,二姐一甩胳膊,懊惱地說:“娘,你别在這兒給我丢人啦!”母親說:“是你給我丢人!跟我回去!”二姐說:“我就不回去。
”這時,司馬庫高唱着出了場:毀罷鐵橋打馬歸——他穿着馬靴,戴着軍帽,手持一根真正的皮鞭,跨下是一匹想像中的駿馬,他雙腳跺地,往前移動,上身起起伏伏,雙手挽着虛無的缰繩,做出縱馬馳騁狀,鑼鼓喧天,絲竹齊鳴,尤其是那根橫笛,發出穿雲裂帛之聲,令人魂飛魄散,不是因為恐怖,而是因為笛聲的感召。
司馬庫面孔如鐵,又涼又硬,嚴肅得要死,沒有一絲絲油滑浮淺——忽聽得河堤上亂紛紛,快馬加鞭往前趕呐——得兒駕——胡琴摹仿出馬的嘶鳴:咴兒咴兒咴兒咴……心似火急馬如風,一步當做半步走,三步當做兩步行——鑼鼓緊急,跺腳,移步,鹞子翻身,淩空開胯;老牛大憋氣,獅子滾繡球——司馬庫在席地上表演了他的全部絕技,很難想像他的屁股上還貼着一塊足有半斤重的大膏藥。
二姐着急地把母親推出去。
母親嘴裡嘈嘈雜雜地吵着,别别扭扭地回到原來位置。
三個扮演日本兵的男人,貓着腰鑽到中央,試圖重新把二姐舉起來,那個“龜田隊長”沒了蹤影,萬般無奈,隻好三個人将就着,兩個舉着前頭,一個舉着兩條腿。
他的花裡胡哨的頭,夾在二姐雙腿間,顯得十分滑稽,觀衆嘻嘻地笑,那顆頭在雙腿間擠鼻子弄眼,觀衆愈笑,他愈來勁,終于發展成大笑,令司馬庫滿臉不悅之色,但還是接着前邊往下唱:忽聽得人群鬧嚷嚷,卻原來日本兵又逞兇狂,奮不顧身沖上前——伸手抓住個狗脊梁——住手!司馬庫伸手抓住腦袋夾在二姐雙腿間的“日本兵”,大喊一聲。
接下來是武打場面,原本應該四對一,現在隻好三對一,經過一番搏鬥,司馬庫制服了“日本人”,救下了“妻子”。
“日本人”跪在席地上,司馬庫挽着我二姐,在喜慶歡快的曲調中,走回大門去了。
然後那四個高挑瓦斯燈的黑色人陡然活了,挑着燈跑回大門裡邊去。
光明驟然喪失,我們眼前一片漆黑…… 第二天淩晨,真正的日本人包圍了村莊。
槍聲、炮聲、戰馬嘶鳴聲把我們從睡夢中驚醒。
母親抱着我,帶着我的六個姐姐,跳下蘿蔔窖子,在黑暗潮濕陰冷中爬行一段,進人寬闊之地,母親點燃了豆油燈。
慘白的燈光下,我們坐在幹草上,側耳聽着上邊隐隐約約地傳下來的動靜。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從前邊黑暗的地道裡,傳來了咻咻的喘息聲,母親抓起一把打鐵用的鐵鉗,一口吹熄洞壁窩裡的燈盞,洞内頓時漆黑。
我哭起來。
母親用一隻奶頭堵住了我的嘴。
我感到那奶頭冰冷、僵硬、失去了彈性,還有一股又鹹又苦的味道。
咻咻聲越來越近,母親把鐵鉗高高舉起。
這時,我聽到二姐上官招弟變了調的聲音:“娘啊,别打,是我……”母親舒出了一口氣,高舉着鐵鉗的雙手無力地垂下來。
“招弟,你把娘吓死了。
”母親說。
“娘,點上燈吧,後邊還有人。
”二姐說。
母親費了好大勁兒,才把油燈點燃。
慘白的燈光重新照耀洞穴。
我們看到滿身泥土的二姐。
她腮上有一道血迹,她懷裡抱着一個包裹。
這是什麼?母親驚問。
二姐嘴巴扭歪着,清明的淚珠從她污髒的臉上流下來。
“娘呀,”她哽咽着說,“這是他三姨太太的兒子。
”母親一怔,惱怒地說:“從哪裡抱來的,還給我抱到哪裡去!”二姐膝行幾步,仰臉看着母親:“娘啊,您發發慈悲吧,他家的人都被殺了,這是司馬家的一條根……” 母親掀起被包的一角,露出了司馬家小兒子那張又黑又瘦的長臉。
這個家夥正在酣睡,這個家夥呼吸均勻,這個家夥翕着粉紅的小嘴,好像正在夢中吃奶。
我心中充滿了對這家夥的仇恨。
我吐掉奶頭,大聲嚎哭,母親把她的更加冰涼、更加苦澀的奶頭堵在我的嘴裡。
“娘,您答應收留他了?”二姐問。
母親閉着眼,一聲不吭。
二姐把那孩子塞到三姐上官領弟懷裡,趴下,給母親磕了一個頭,哭着說:“娘,我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您救了這孩子,女兒終生都記着您的大恩大德!” 二姐爬起來就住外鑽,母親一把拽住她,啞着喉嚨問:“你去哪兒?” 二姐說:“娘,他的腿受了傷,在石碾子底下藏着,我要去找他。
” 這時,外邊傳來馬蹄聲和銳利的槍聲。
母親側身堵住通向蘿蔔窖的洞口,說:“娘什麼都答應你,但不能讓你出去送死。
” 二姐說:“娘啊,他腿上流血不止,我要不去,他就得淌死了,他死了,女兒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娘,放我去吧……” 母親幹嚎了一聲,但随即又閉上嘴。
二姐道:“娘,女兒給您磕頭了。
” 二姐跪下磕罷頭,把臉貼在母親大腿上停了一霎。
然後,她搬開母親的腿,彎腰往外爬去。
然後鼓手、鑼手、钹手、镲手,夾着家什提着凳子出來,與樂師們對面而坐,咣咣采采嘁嘁嚓嚓敲打一陣。
小鑼清脆單調地響了幾聲,小鼓敲出點兒,胡琴琵琶橫笛齊鳴,編織着繩子,捆綁着我們的腿讓我們不能走,捆綁着我們的魂讓我們不能想。
曲調纏纏綿綿、悲悲涼涼,有時又哼哼唧唧、嘟嘟哝哝,這是啥戲?高密東北鄉的茂腔,俗稱“拴老婆的撅子”,茂腔一唱,亂了三綱五常;茂腔一聽,忘了親爹親娘。
于是随着節拍,觀衆的腳在抖動,觀衆的嘴唇在翕動,我們的心在顫動。
我們的等待就像那弦上的箭,到了臨界發射的最後關頭……五、四、三、二、一聲高腔,在高腔結尾處又聲嘶力竭地翻卷上去,拔得高上加高,刺破了雲天。
俺本是窈窕一嬌娘——呐——在放聲歌唱的袅袅餘音裡,我二姐上官招弟頭戴一朵紅絨花,身穿藍士林偏襟褂,掃腿褲子藍繡鞋,左手挎竹籃,右手提棒槌,邁着流水般的小碎步,從司馬家大門裡流出來,流到耀眼瓦斯燈光下,在席地上煞住浪頭,亮了一個相。
眉毛不像眉毛是天邊的新月,目光如水灑在我們頭上,鼻子瘦削高挺,厚厚的嘴唇塗抹得比五月的櫻桃還要紅豔。
然後是寂靜,萬眼不眨巴,萬心不跳動,憋足一股勁,齊齊地喝一聲彩。
接下來我二姐舒腿、下腰,跑圓場,腰肢柔軟如池邊春柳,腳步輕捷似麥梢蛇在麥芒上滑動。
這天晚上雖無風但還是寒冷異常,我二姐卻穿着一身單衣。
母親吃驚地看到,自從吃罷鳗鲡之後,二姐的身體已經發起來了,胸前那兩坨肉已經與成熟的鴨梨不相上下,而且形态端正、優美,繼承着上官家女人豐乳肥臀的光榮傳統。
二姐繞場旋轉一周,氣不喘,神不亂,頓喉唱出第二句:嫁給了司馬庫英雄兒郎——這一句平穩過渡,尾腔沒有往上揚,但引起的反響如石破天驚。
衆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是誰家的女兒?——這是上官家的女兒——上官家的女兒不是跟着鳥槍隊跑了嗎——這是二女兒——啥時攀上了司馬庫做小老婆? ——操你們的娘,這是唱戲!操你們的娘,閉嘴!我三姐上官領弟和其他幾位姐姐在人群裡大喊着,為我們的二姐辯護。
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兒的夫他本是毀橋專家,灑燒酒布火陣在蛟龍橋上。
五月裡五端陽藍火萬丈,燒得那小日本哭爹叫娘。
我的夫他屁股受了重傷。
昨夜裡大風雪天地皆白,我的夫帶隊伍去毀鐵橋梁……接下來我二姐做敲冰狀,做在冰水裡洗衣服狀。
她渾身瑟瑟,猶如一片挂在臘月樹梢的枯葉。
觀衆進人戲境,有贊歎不已者,有用襖袖子沾淚者。
突然一陣鑼鼓響,我二姐站起來往遠處張望——耳聽得西南方震破天響,又望見夜空中熊熊火光,一定是兒的夫毀橋得勝,小日本軍火車見了閻王。
俺回家速速把燒酒燙上,再殺兩隻雞炖鍋雞湯——然後二姐做收衣狀,做爬堤狀,接唱:猛擡頭發現四條豺狼——先前扛出葦席那四個腿腳麻亂滿臉油彩的人,翻着連串的空心筋鬥從大門裡滾出來。
他們圍定我二姐,你一爪,我一爪,像四隻貓圍定一隻小耗子。
那個臉畫成花面獾模樣的,怪腔怪調地唱着:俺本是日本國龜田隊長,出來找一個花花姑娘,早聽說東北鄉美女成群,一擡頭看到了美貌嬌娘——小娘子呀,走呀走,跟着大太君去把福享。
緊接着他們把我二姐叉起來。
我二姐身體一挺,繃得像棍一樣直,被四個“日本鬼”高高舉起,在席地上轉圈。
鑼鼓敲得緊急,猶如急風暴雨。
觀衆湧動,往前逼近。
母親大叫着:“放下俺的閨女!”母親呐喊着沖上前去。
我繃直雙腿站在棉口袋裡,這感受與我後來騎在馬上的感受頗為相似。
母親伸出雙手,像老鷹捉兔子,摳住了“龜田隊長”的雙眼。
他哀嚎着松了手,其他三個人也松了手,我二姐跌在席地上。
那三個演員跑了,母親騎着“龜田隊長”的腰,在他的頭上胡撕亂扯。
我二姐拉扯着我母親,高聲嚷嚷着:“娘,娘,這是唱戲,不是真的!” 又擁上去幾個人,把母親和“龜田隊長”分開。
“龜田隊長”滿臉是血,逃命般蹿進大門。
母親氣喘籲籲,餘恨未消地說:“敢欺負我的閨女,敢欺負我的閨女?!”二姐惱怒地說:“娘,一場好戲,全被你攪了!”母親說:“招弟,聽娘的話,咱回家去,這樣的戲,咱不能演。
”母親伸手去拉二姐,二姐一甩胳膊,懊惱地說:“娘,你别在這兒給我丢人啦!”母親說:“是你給我丢人!跟我回去!”二姐說:“我就不回去。
”這時,司馬庫高唱着出了場:毀罷鐵橋打馬歸——他穿着馬靴,戴着軍帽,手持一根真正的皮鞭,跨下是一匹想像中的駿馬,他雙腳跺地,往前移動,上身起起伏伏,雙手挽着虛無的缰繩,做出縱馬馳騁狀,鑼鼓喧天,絲竹齊鳴,尤其是那根橫笛,發出穿雲裂帛之聲,令人魂飛魄散,不是因為恐怖,而是因為笛聲的感召。
司馬庫面孔如鐵,又涼又硬,嚴肅得要死,沒有一絲絲油滑浮淺——忽聽得河堤上亂紛紛,快馬加鞭往前趕呐——得兒駕——胡琴摹仿出馬的嘶鳴:咴兒咴兒咴兒咴……心似火急馬如風,一步當做半步走,三步當做兩步行——鑼鼓緊急,跺腳,移步,鹞子翻身,淩空開胯;老牛大憋氣,獅子滾繡球——司馬庫在席地上表演了他的全部絕技,很難想像他的屁股上還貼着一塊足有半斤重的大膏藥。
二姐着急地把母親推出去。
母親嘴裡嘈嘈雜雜地吵着,别别扭扭地回到原來位置。
三個扮演日本兵的男人,貓着腰鑽到中央,試圖重新把二姐舉起來,那個“龜田隊長”沒了蹤影,萬般無奈,隻好三個人将就着,兩個舉着前頭,一個舉着兩條腿。
他的花裡胡哨的頭,夾在二姐雙腿間,顯得十分滑稽,觀衆嘻嘻地笑,那顆頭在雙腿間擠鼻子弄眼,觀衆愈笑,他愈來勁,終于發展成大笑,令司馬庫滿臉不悅之色,但還是接着前邊往下唱:忽聽得人群鬧嚷嚷,卻原來日本兵又逞兇狂,奮不顧身沖上前——伸手抓住個狗脊梁——住手!司馬庫伸手抓住腦袋夾在二姐雙腿間的“日本兵”,大喊一聲。
接下來是武打場面,原本應該四對一,現在隻好三對一,經過一番搏鬥,司馬庫制服了“日本人”,救下了“妻子”。
“日本人”跪在席地上,司馬庫挽着我二姐,在喜慶歡快的曲調中,走回大門去了。
然後那四個高挑瓦斯燈的黑色人陡然活了,挑着燈跑回大門裡邊去。
光明驟然喪失,我們眼前一片漆黑…… 第二天淩晨,真正的日本人包圍了村莊。
槍聲、炮聲、戰馬嘶鳴聲把我們從睡夢中驚醒。
母親抱着我,帶着我的六個姐姐,跳下蘿蔔窖子,在黑暗潮濕陰冷中爬行一段,進人寬闊之地,母親點燃了豆油燈。
慘白的燈光下,我們坐在幹草上,側耳聽着上邊隐隐約約地傳下來的動靜。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從前邊黑暗的地道裡,傳來了咻咻的喘息聲,母親抓起一把打鐵用的鐵鉗,一口吹熄洞壁窩裡的燈盞,洞内頓時漆黑。
我哭起來。
母親用一隻奶頭堵住了我的嘴。
我感到那奶頭冰冷、僵硬、失去了彈性,還有一股又鹹又苦的味道。
咻咻聲越來越近,母親把鐵鉗高高舉起。
這時,我聽到二姐上官招弟變了調的聲音:“娘啊,别打,是我……”母親舒出了一口氣,高舉着鐵鉗的雙手無力地垂下來。
“招弟,你把娘吓死了。
”母親說。
“娘,點上燈吧,後邊還有人。
”二姐說。
母親費了好大勁兒,才把油燈點燃。
慘白的燈光重新照耀洞穴。
我們看到滿身泥土的二姐。
她腮上有一道血迹,她懷裡抱着一個包裹。
這是什麼?母親驚問。
二姐嘴巴扭歪着,清明的淚珠從她污髒的臉上流下來。
“娘呀,”她哽咽着說,“這是他三姨太太的兒子。
”母親一怔,惱怒地說:“從哪裡抱來的,還給我抱到哪裡去!”二姐膝行幾步,仰臉看着母親:“娘啊,您發發慈悲吧,他家的人都被殺了,這是司馬家的一條根……” 母親掀起被包的一角,露出了司馬家小兒子那張又黑又瘦的長臉。
這個家夥正在酣睡,這個家夥呼吸均勻,這個家夥翕着粉紅的小嘴,好像正在夢中吃奶。
我心中充滿了對這家夥的仇恨。
我吐掉奶頭,大聲嚎哭,母親把她的更加冰涼、更加苦澀的奶頭堵在我的嘴裡。
“娘,您答應收留他了?”二姐問。
母親閉着眼,一聲不吭。
二姐把那孩子塞到三姐上官領弟懷裡,趴下,給母親磕了一個頭,哭着說:“娘,我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您救了這孩子,女兒終生都記着您的大恩大德!” 二姐爬起來就住外鑽,母親一把拽住她,啞着喉嚨問:“你去哪兒?” 二姐說:“娘,他的腿受了傷,在石碾子底下藏着,我要去找他。
” 這時,外邊傳來馬蹄聲和銳利的槍聲。
母親側身堵住通向蘿蔔窖的洞口,說:“娘什麼都答應你,但不能讓你出去送死。
” 二姐說:“娘啊,他腿上流血不止,我要不去,他就得淌死了,他死了,女兒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娘,放我去吧……” 母親幹嚎了一聲,但随即又閉上嘴。
二姐道:“娘,女兒給您磕頭了。
” 二姐跪下磕罷頭,把臉貼在母親大腿上停了一霎。
然後,她搬開母親的腿,彎腰往外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