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關燈
小
中
大
龍河厚達半米的冰面上,切割出幾十個冰窟窿。
這些冰窟窿有圓形的,有正方形的,有長方形的,有三角形的,有梯形的,有八角形的,有梅花形的……猶如一頁幾何學教程。
司馬庫說:“姜技師,這是你初出茅廬第一功!上爬犁,夥計們,天黑趕到大鐵橋,對了,飲飲馬,飲馬蛟龍河!” 男人們拉過馬匹,讓它們就着冰窟窿飲水。
司馬庫趁此機會對我二姐說:“你是老二吧?回家告訴你娘,總有一天我會把沙月亮那個黑驢日的打垮,把你姐姐奪回來還給孫大啞巴。
” “您知道俺大姐去哪兒了嗎?”二姐大着膽子問司馬庫。
司馬庫說:“跟着沙月亮販賣大煙土。
媽的,這些驢日的鳥槍隊。
” 二姐不敢多問,眼看着司馬庫跳上爬犁。
一溜十二架爬犁,箭一般射出西方,在蛟龍河石橋那兒拐了一個彎,不見了。
姐姐們沉浸在目睹人間奇迹的興奮裡,忘記了寒冷。
她們參觀着河上的冰窟窿,從三角形到橢圓,從橢圓到正方,從正方到長方……窟窿裡溢上來的河水沾在她們鞋子上,一會兒便結成了冰。
冰河裡的清新水氣,感人肺腑地從冰窟窿裡溢上來。
我的二姐三姐四姐對司馬庫充滿了敬仰之情。
因為有了大姐作為光榮的榜樣,二姐幼稚的腦海裡,竟然産生了一個朦胧的念頭:嫁給司馬庫!好像有人冷冷地告誡她:司馬庫已經有了三個老婆!——那我就做他的第四個老婆。
四姐上官想弟驚叫一聲:“姐姐,一根大肉棍子!” 那條被四姐誤認為肉棍子的粗大鳗鲡,笨拙地擺動着銀灰色的身體,從幽暗的河底浮遊上來。
它的蛇樣的腦袋足有拳頭那麼大,兩隻眼睛陰森森的,令人想到陰鸷的蛇。
它的頭接近了水面,叭叭地吐着水泡兒。
二姐興奮地說:“一條大鳗鲡。
”她抄起扁擔,對準它的頭顱砸下去。
扁擔鈎子嘩啦響,水花濺起。
鳗鲡的頭沉下去,但立即又浮上來。
它的眼睛被打破了。
二姐又用扁擔搗下去。
鳗鲡的動作越來越遲緩、僵硬。
二姐扔下扁擔,抓住它的頭,把它從冰窟窿裡拖上來。
鳗鲡出了水面即被凍僵,繼而被凍成肉棍;二姐讓三姐和四姐擡着水,她自己一手提鐵錘,一手抱着鳗鲡,好不容易回了家。
母親用一把鋸子,截下了鳗鲡的頭尾,把它的身體,鋸成十八段,每一截鳗鲡落地,都呼嗵一聲響。
用蛟龍河裡的水煮蛟龍河的鳗鲡,煮出的魚湯鮮美無比。
從這一天起,母親的乳房恢複青春,盡管還留下了前邊說過的那道猶如書頁上折痕的皺紋。
也就是在喝足鮮美鳗鲡湯的這個夜晚,母親心情舒暢,臉上呈現着聖母般的、也是觀音菩薩般的慈祥。
姐姐們圍繞着母親的蓮座,聽她講述高密東北鄉的故事。
溫馨夜晚,兒女情長。
北風在蛟龍河道裡呼嘯,風把煙囪當成哨子吹。
院子裡結着冰甲的樹枝喀喀啦啦地擺動,一根冰淩掙脫屋檐,落在檐下的捶布石上跌碎,發出清脆的聲響。
母親說,清朝鹹豐年間,這裡還無人定居。
夏秋季節,有人來這裡捕魚、采藥、放蜂、放牧牛羊,為什麼叫大欄呢?原來這裡是牧羊人圈羊休息的地方,有一圈樹條子夾成的栅欄。
冬天裡,有人來這裡打過狐狸,但據說來這裡打狐狸的人沒有一個善終的,不是被大風雪凍死,就是得上什麼怪病。
後來,也鬧不清哪年哪月了,有一個身體健壯、四肢發達、膽量很大的人在這裡定了居。
他就是司馬亭、司馬庫兄弟的爺爺司馬大牙,大牙是他的外号,他的真名無人知曉。
他名叫大牙,但嘴裡卻沒有門牙,說話時嗚嗚噜噜的。
司馬大牙在河邊搭了一個草棚,靠着一柄漁叉和一杆獵槍過日子。
那時候,河裡、溝裡、窪地裡魚多得呀,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有一年夏天,司馬大牙蹲在河堤上叉魚,看到從上遊漂下來一個釉彩大甕。
司馬大牙一身好水性,能在水裡潛一袋煙工夫。
他一個猛子紮下河,把那口大甕拖到岸邊。
甕裡端坐着一個身穿白衣的盲女。
我們的目光盯看自家的盲女上官玉女,她歪着頭,側耳聽着,大耳朵上的血管清清楚楚。
這個盲女長得奇俊,如果不是瞎了眼,她應該嫁給皇上做娘娘。
後來,盲女生了一個男孩就死去了。
司馬大牙用魚湯把這男孩喂大,這個男孩名叫司馬甕,他就是司馬亭和司馬庫的爹。
母親緊接着講了官府往東北鄉移民的曆史,講了上官家的老鐵匠——我們的祖爺爺和司馬大牙的友誼,講了那一年義和拳在東北鄉掀起的巨大波瀾,還講了司馬大牙和我們的祖爺爺與修鐵路的德國人在村西大沙梁上進行的那場令人啼笑皆非的惡戰。
他們不知從哪裡打探到的情報,說德國人的腿上沒有膝蓋,隻能直立不能彎曲,還說他們都有潔癖,最怕糞便沾身,糞便一沾身德國鬼子便會嘔吐至死。
還說洋鬼子就是羊羔子,羊羔子最怕虎狼,于是這兩位高密東北鄉的最早的開拓者便糾集了一幫酒鬼、賭徒、二流子——當然他們也都是不懼生死、武藝超群的好漢——成立了虎狼隊。
司馬大牙和我們的祖爺爺上官鬥率領着虎狼隊把德國兵引到大沙梁,想讓他們不會彎曲、木棍一樣的腿陷在沙土裡,然後虎狼隊員們沖上去拉動沙梁上的樹枝,讓懸挂在樹枝上的屎包尿罐掉下來,把有潔癖的德國兵惡心死。
為了籌劃這次戰鬥,司馬大牙和上官鬥帶着虎狼隊,整整收集了一個月的人糞尿,裝在酒簍裡,運到大沙梁上。
他們把那個槐花飄香的大沙梁搞得臭氣熏天,把每年都來這裡采花粉的蜜蜂熏死了成千上萬…… 同樣是在這個美妙的夜晚,我們沉浸在高密東北鄉令人神往的曆史裡,想像着司馬大牙與上官鬥大擺屎尿陣的神奇情景時,司馬大牙的嫡親孫子司馬庫,正在距村三十裡、橫跨蛟龍河的鐵路橋下,創造着高密東北鄉曆史的新篇章。
這條鐵路就是德國人修建的膠濟鐵路,虎狼隊的英雄豪傑們流血抛頭,英勇鬥争,用了千古末聞的戰術,延緩了鐵路通車的日期,但最終也沒能擋住堅硬的鐵路把高密東北鄉柔軟的腹地劈成兩半,用司馬甕的話說就是:他娘的,這等于在我們婆娘的肚皮上捅了一刀!鋼鐵的巨龍噴吐着濃煙,從我們的高密東北鄉碾過,就好像碾着我們的胸膛。
現在,這條鐵路歸日本人管轄,運走我們的煤炭棉花,運來也是最終要用到我們頭上的槍枝彈藥。
司馬庫破壞鐵路橋的行動,可以說是繼承了他爺爺的遺志,發揚着我們家鄉的光榮,隻不過他的方式明顯地高出祖先一籌。
三星西斜,彎彎的月牙兒挂在樹梢。
西風在河道裡肆虐,吹得鐵橋的鋼鐵支架發出嗚嗚的響聲。
那晚上可真是奇冷怪冷,河裡的冰被凍裂,炸開一條條寬紋,裂冰時的嘎叭聲比步槍射擊的聲音還要響亮。
司馬庫的爬犁隊到了橋下,窩在河邊停住。
他率先從爬犁上跳下來,感到屁股上像被貓咬着一樣痛疼。
天上有微弱的星光,下邊是河冰黯淡的白光,中間便是伸手看不見五指的漆黑。
他拍了拍巴掌,周圍響起稀疏的巴掌聲。
神秘的黑暗讓他心情激動,精神亢奮,後來當别人問他毀橋戰役前的心情時,他說:“好,像過年一樣。
” 隊員們手拉手,摸到了橋下。
司馬庫摸索着爬上橋墩,從腰裡摸出小斧頭,對着一根桁梁劈了一下,斧刃上進出幾個大火星,桁梁發出銳利的響聲。
“他姥姥的腿,”司馬庫罵道,“全是鐵家夥。
”一顆鬥大的流星劃破夜空,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窸窣有聲,閃爍着極為美麗的藍色火花,在天地間短暫地輝煌。
借着這流星火,他看清了高大的水泥橋墩和橫七豎八的鋼鐵支架。
他招呼着:“姜技師,姜技師,上來吧。
”姜技師在衆人的推托下,爬上了橋墩,緊接着爬上來的還有那個小男核。
橋墩上結着蘑菇般的冰疙瘩,司馬庫伸手拉小男孩時腳下一滑,小男孩在橋墩上站穩了,司馬庫卻跌了下去,正跌着他那不斷地從厚痂縫裡滲出膿血的爛屁股。
他悲慘地叫了一聲:“娘喲——”随即又叫了一聲,“親娘喲,痛死我了……”隊員們跑過來,把他從冰上架起來。
他繼續哀嚎着,聲音宏亮,能傳到天邊去。
一個隊員勸說:“大哥,忍着點吧,别暴露了目标。
”司馬庫這才止住嚎叫,渾身瑟縮着,大聲發布命令:“姜技師,快割吧,割幾根就撤,他娘的沙月亮,送給我的治傷藥,越治越厲害。
”一個隊員說:“大哥,你中了人家的奸計。
”“你難道不知道‘病急亂求醫’的道理?”司馬庫反吵着。
那個隊員說:“大哥,忍着點吧,回去後我給你治,用獾油,治燒傷燙傷,那是百發百中,油到傷好。
”哧啦啦,一簇奪目的藍火花,藍中透着白,白裡鑲着藍,在鐵路橋的梁架間突然亮起,是那樣的亮,亮得人眼淚汪汪。
橋洞、橋墩、鋼梁、鐵架、狗皮大衣狐皮帽子,杏黃爬犁蒙古馬,鐵路橋周圍的一切都纖毫畢現,連一根毛掉在冰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橋墩上那兩個人,姜技師和他的小徒弟,像猴子一樣蹲在鋼梁上,舉着噴吐着毒辣火焰的“大煙槍”,切割着鋼梁。
鋼梁上蹿起潔白的煙,河道裡散開一種熔化鋼鐵的奇異香氣。
司馬庫癡迷地望着那火花和閃電般的弧光,忘記了屁股上的疼痛。
火花像蠶吃桑葉一般吞噬着鋼鐵。
很快,便有一根鋼梁沉重地垂下來,傾斜着插進厚厚的冰層。
“割,割,割光個狗
這些冰窟窿有圓形的,有正方形的,有長方形的,有三角形的,有梯形的,有八角形的,有梅花形的……猶如一頁幾何學教程。
司馬庫說:“姜技師,這是你初出茅廬第一功!上爬犁,夥計們,天黑趕到大鐵橋,對了,飲飲馬,飲馬蛟龍河!” 男人們拉過馬匹,讓它們就着冰窟窿飲水。
司馬庫趁此機會對我二姐說:“你是老二吧?回家告訴你娘,總有一天我會把沙月亮那個黑驢日的打垮,把你姐姐奪回來還給孫大啞巴。
” “您知道俺大姐去哪兒了嗎?”二姐大着膽子問司馬庫。
司馬庫說:“跟着沙月亮販賣大煙土。
媽的,這些驢日的鳥槍隊。
” 二姐不敢多問,眼看着司馬庫跳上爬犁。
一溜十二架爬犁,箭一般射出西方,在蛟龍河石橋那兒拐了一個彎,不見了。
姐姐們沉浸在目睹人間奇迹的興奮裡,忘記了寒冷。
她們參觀着河上的冰窟窿,從三角形到橢圓,從橢圓到正方,從正方到長方……窟窿裡溢上來的河水沾在她們鞋子上,一會兒便結成了冰。
冰河裡的清新水氣,感人肺腑地從冰窟窿裡溢上來。
我的二姐三姐四姐對司馬庫充滿了敬仰之情。
因為有了大姐作為光榮的榜樣,二姐幼稚的腦海裡,竟然産生了一個朦胧的念頭:嫁給司馬庫!好像有人冷冷地告誡她:司馬庫已經有了三個老婆!——那我就做他的第四個老婆。
四姐上官想弟驚叫一聲:“姐姐,一根大肉棍子!” 那條被四姐誤認為肉棍子的粗大鳗鲡,笨拙地擺動着銀灰色的身體,從幽暗的河底浮遊上來。
它的蛇樣的腦袋足有拳頭那麼大,兩隻眼睛陰森森的,令人想到陰鸷的蛇。
它的頭接近了水面,叭叭地吐着水泡兒。
二姐興奮地說:“一條大鳗鲡。
”她抄起扁擔,對準它的頭顱砸下去。
扁擔鈎子嘩啦響,水花濺起。
鳗鲡的頭沉下去,但立即又浮上來。
它的眼睛被打破了。
二姐又用扁擔搗下去。
鳗鲡的動作越來越遲緩、僵硬。
二姐扔下扁擔,抓住它的頭,把它從冰窟窿裡拖上來。
鳗鲡出了水面即被凍僵,繼而被凍成肉棍;二姐讓三姐和四姐擡着水,她自己一手提鐵錘,一手抱着鳗鲡,好不容易回了家。
母親用一把鋸子,截下了鳗鲡的頭尾,把它的身體,鋸成十八段,每一截鳗鲡落地,都呼嗵一聲響。
用蛟龍河裡的水煮蛟龍河的鳗鲡,煮出的魚湯鮮美無比。
從這一天起,母親的乳房恢複青春,盡管還留下了前邊說過的那道猶如書頁上折痕的皺紋。
也就是在喝足鮮美鳗鲡湯的這個夜晚,母親心情舒暢,臉上呈現着聖母般的、也是觀音菩薩般的慈祥。
姐姐們圍繞着母親的蓮座,聽她講述高密東北鄉的故事。
溫馨夜晚,兒女情長。
北風在蛟龍河道裡呼嘯,風把煙囪當成哨子吹。
院子裡結着冰甲的樹枝喀喀啦啦地擺動,一根冰淩掙脫屋檐,落在檐下的捶布石上跌碎,發出清脆的聲響。
母親說,清朝鹹豐年間,這裡還無人定居。
夏秋季節,有人來這裡捕魚、采藥、放蜂、放牧牛羊,為什麼叫大欄呢?原來這裡是牧羊人圈羊休息的地方,有一圈樹條子夾成的栅欄。
冬天裡,有人來這裡打過狐狸,但據說來這裡打狐狸的人沒有一個善終的,不是被大風雪凍死,就是得上什麼怪病。
後來,也鬧不清哪年哪月了,有一個身體健壯、四肢發達、膽量很大的人在這裡定了居。
他就是司馬亭、司馬庫兄弟的爺爺司馬大牙,大牙是他的外号,他的真名無人知曉。
他名叫大牙,但嘴裡卻沒有門牙,說話時嗚嗚噜噜的。
司馬大牙在河邊搭了一個草棚,靠着一柄漁叉和一杆獵槍過日子。
那時候,河裡、溝裡、窪地裡魚多得呀,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有一年夏天,司馬大牙蹲在河堤上叉魚,看到從上遊漂下來一個釉彩大甕。
司馬大牙一身好水性,能在水裡潛一袋煙工夫。
他一個猛子紮下河,把那口大甕拖到岸邊。
甕裡端坐着一個身穿白衣的盲女。
我們的目光盯看自家的盲女上官玉女,她歪着頭,側耳聽着,大耳朵上的血管清清楚楚。
這個盲女長得奇俊,如果不是瞎了眼,她應該嫁給皇上做娘娘。
後來,盲女生了一個男孩就死去了。
司馬大牙用魚湯把這男孩喂大,這個男孩名叫司馬甕,他就是司馬亭和司馬庫的爹。
母親緊接着講了官府往東北鄉移民的曆史,講了上官家的老鐵匠——我們的祖爺爺和司馬大牙的友誼,講了那一年義和拳在東北鄉掀起的巨大波瀾,還講了司馬大牙和我們的祖爺爺與修鐵路的德國人在村西大沙梁上進行的那場令人啼笑皆非的惡戰。
他們不知從哪裡打探到的情報,說德國人的腿上沒有膝蓋,隻能直立不能彎曲,還說他們都有潔癖,最怕糞便沾身,糞便一沾身德國鬼子便會嘔吐至死。
還說洋鬼子就是羊羔子,羊羔子最怕虎狼,于是這兩位高密東北鄉的最早的開拓者便糾集了一幫酒鬼、賭徒、二流子——當然他們也都是不懼生死、武藝超群的好漢——成立了虎狼隊。
司馬大牙和我們的祖爺爺上官鬥率領着虎狼隊把德國兵引到大沙梁,想讓他們不會彎曲、木棍一樣的腿陷在沙土裡,然後虎狼隊員們沖上去拉動沙梁上的樹枝,讓懸挂在樹枝上的屎包尿罐掉下來,把有潔癖的德國兵惡心死。
為了籌劃這次戰鬥,司馬大牙和上官鬥帶着虎狼隊,整整收集了一個月的人糞尿,裝在酒簍裡,運到大沙梁上。
他們把那個槐花飄香的大沙梁搞得臭氣熏天,把每年都來這裡采花粉的蜜蜂熏死了成千上萬…… 同樣是在這個美妙的夜晚,我們沉浸在高密東北鄉令人神往的曆史裡,想像着司馬大牙與上官鬥大擺屎尿陣的神奇情景時,司馬大牙的嫡親孫子司馬庫,正在距村三十裡、橫跨蛟龍河的鐵路橋下,創造着高密東北鄉曆史的新篇章。
這條鐵路就是德國人修建的膠濟鐵路,虎狼隊的英雄豪傑們流血抛頭,英勇鬥争,用了千古末聞的戰術,延緩了鐵路通車的日期,但最終也沒能擋住堅硬的鐵路把高密東北鄉柔軟的腹地劈成兩半,用司馬甕的話說就是:他娘的,這等于在我們婆娘的肚皮上捅了一刀!鋼鐵的巨龍噴吐着濃煙,從我們的高密東北鄉碾過,就好像碾着我們的胸膛。
現在,這條鐵路歸日本人管轄,運走我們的煤炭棉花,運來也是最終要用到我們頭上的槍枝彈藥。
司馬庫破壞鐵路橋的行動,可以說是繼承了他爺爺的遺志,發揚着我們家鄉的光榮,隻不過他的方式明顯地高出祖先一籌。
三星西斜,彎彎的月牙兒挂在樹梢。
西風在河道裡肆虐,吹得鐵橋的鋼鐵支架發出嗚嗚的響聲。
那晚上可真是奇冷怪冷,河裡的冰被凍裂,炸開一條條寬紋,裂冰時的嘎叭聲比步槍射擊的聲音還要響亮。
司馬庫的爬犁隊到了橋下,窩在河邊停住。
他率先從爬犁上跳下來,感到屁股上像被貓咬着一樣痛疼。
天上有微弱的星光,下邊是河冰黯淡的白光,中間便是伸手看不見五指的漆黑。
他拍了拍巴掌,周圍響起稀疏的巴掌聲。
神秘的黑暗讓他心情激動,精神亢奮,後來當别人問他毀橋戰役前的心情時,他說:“好,像過年一樣。
” 隊員們手拉手,摸到了橋下。
司馬庫摸索着爬上橋墩,從腰裡摸出小斧頭,對着一根桁梁劈了一下,斧刃上進出幾個大火星,桁梁發出銳利的響聲。
“他姥姥的腿,”司馬庫罵道,“全是鐵家夥。
”一顆鬥大的流星劃破夜空,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窸窣有聲,閃爍着極為美麗的藍色火花,在天地間短暫地輝煌。
借着這流星火,他看清了高大的水泥橋墩和橫七豎八的鋼鐵支架。
他招呼着:“姜技師,姜技師,上來吧。
”姜技師在衆人的推托下,爬上了橋墩,緊接着爬上來的還有那個小男核。
橋墩上結着蘑菇般的冰疙瘩,司馬庫伸手拉小男孩時腳下一滑,小男孩在橋墩上站穩了,司馬庫卻跌了下去,正跌着他那不斷地從厚痂縫裡滲出膿血的爛屁股。
他悲慘地叫了一聲:“娘喲——”随即又叫了一聲,“親娘喲,痛死我了……”隊員們跑過來,把他從冰上架起來。
他繼續哀嚎着,聲音宏亮,能傳到天邊去。
一個隊員勸說:“大哥,忍着點吧,别暴露了目标。
”司馬庫這才止住嚎叫,渾身瑟縮着,大聲發布命令:“姜技師,快割吧,割幾根就撤,他娘的沙月亮,送給我的治傷藥,越治越厲害。
”一個隊員說:“大哥,你中了人家的奸計。
”“你難道不知道‘病急亂求醫’的道理?”司馬庫反吵着。
那個隊員說:“大哥,忍着點吧,回去後我給你治,用獾油,治燒傷燙傷,那是百發百中,油到傷好。
”哧啦啦,一簇奪目的藍火花,藍中透着白,白裡鑲着藍,在鐵路橋的梁架間突然亮起,是那樣的亮,亮得人眼淚汪汪。
橋洞、橋墩、鋼梁、鐵架、狗皮大衣狐皮帽子,杏黃爬犁蒙古馬,鐵路橋周圍的一切都纖毫畢現,連一根毛掉在冰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橋墩上那兩個人,姜技師和他的小徒弟,像猴子一樣蹲在鋼梁上,舉着噴吐着毒辣火焰的“大煙槍”,切割着鋼梁。
鋼梁上蹿起潔白的煙,河道裡散開一種熔化鋼鐵的奇異香氣。
司馬庫癡迷地望着那火花和閃電般的弧光,忘記了屁股上的疼痛。
火花像蠶吃桑葉一般吞噬着鋼鐵。
很快,便有一根鋼梁沉重地垂下來,傾斜着插進厚厚的冰層。
“割,割,割光個狗